查看原文
其他

危险!有小学生将它藏在书包!家长速查


近日
泉州家长郭女士向媒体反映她在自家孩子书包里发现了一款名为“噼啪筒”的弹射玩具

外形酷似笔

孩子告诉她,班上不少同学都有玩

郭女士认为

这种射击类玩具存在安全隐患

“家长要给孩子提个醒,

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不要对着小朋友的眼睛,

以免发生意外”


家长反映


危险玩具酷似笔

藏身于孩子笔盒里


“我是在帮孩子整理书包文具时发现的。”郭女士向记者介绍,儿子在泉州市鲤城区一所小学读四年级。一天晚上,她和孩子一起分析期中考的卷子,末了,在收拾笔盒时,她发现一根深蓝色的“笔”,细细长长的,一问才知道是玩具



儿子告诉郭女士,这是班上同学送他的,是射击玩具。随后,郭女士的儿子还从书包暗袋里拿出一包黄色的橡胶小子弹,当场教郭女士如何操作玩耍。每次投放1颗子弹,可对准物品发射,发射声音还挺响亮。


郭女士说,她儿子准头还不错,5米开外的物品都能射中,儿子觉得这没什么危险性,射在身上也不会很疼。“我当场告诉我儿子,这玩具不要带去学校了,如果看到其他同学玩,也要和他们说一声,这是很危险的,看起来威力不大,但是射程也不近啊,如果不小心射到同学的眼睛呢,那可是会‘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有些伤害是无法弥补的。”郭女士说。


记者走访


少数商家有售卖

号称“怀旧玩具”


10日和11日,记者走访了泉州鲤城、丰泽和晋江部分学校周边文具店,仅在鲤城区幸福街一家精品店和晋江桥南第三实小附近一家文具店,就看见有在售卖噼啪筒,售价15元。



“这噼啪筒也叫竹筒枪,卖得还行吧。”晋江桥南第三实小附近文具店店老板告诉记者,这是“怀旧玩具”,“80后”和“90后”很多应该都认识,以前都是自己用竹子手工制作,“噼啪筒”就是这样衍生而来的。当记者提问噼啪筒射程能达多远、是否为危险玩具时,该店老板很不以为然:“‘噼啪筒’射程10米左右,最远可以达到15米,只要不对着眼睛和嘴巴射击,射在身上也不怎么疼。”


记者从泉师附小、晋光小学、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丰泽二实小等多所学校老师处了解到,目前并未发现有学生带“噼啪筒”进入校园玩耍,老师们一致告知,针对学生玩具,各校均下发过通知,禁止学生带玩具进入校内。“这种射击类玩具肯定具有一定危险性,除了怕射到眼睛,还得考虑环保问题,软胶弹那么小,一般射出去孩子都不会去捡回来,势必也会污染环境。”丰泽二实小王老师说,她们接下来也会再和家长强调购买玩具需要注意的事项。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委员、著名心理学家张秀云教授表示:家长最好不要在街边小店或网上的小店里购买质量得不到保证的三无产品,买玩具时要按照“一看、二听、三闻、四摸”的原则来进行,看外观、听响声、闻气味、摸质地。“当然也要综合考虑,玩具是否有设计缺陷,是否具有危险性,家长要先把关好。”张教授说。


部门提醒


家长还需警惕其他危险玩具

针对玩具消费中存在的问题,泉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泉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向消费者提出如下警示:

1


坚决不购买无厂名、厂址、3C认证标志的玩具。消费者选购玩具时,要主动检查产品说明书及产品标识等是否齐全,包括生产厂家名称、地址、产品名称、型号、安全警示语、适用标准、认证标识等。

2


谨慎购买可能存在易脱落小零件的玩具。避免购买零件易散落、存在磁性小零件、尖锐金属边缘、粗糙毛刺等的产品。

3


要警惕儿童使用非玩具物品,如激光笔、牙签弩、水精灵等各种易于获得的物品,做好监督和防范措施,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4


发生意外伤害及时就医。监护人发现儿童误吞或吸入磁性小零件,或者儿童出现突发性的腹痛、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疑似吞食磁性小零件的临床症状,应立即送医进行救治。

5


发生玩具伤害事故应当报告。我国已实行玩具召回制度,建议广大消费者发现玩具安全风险或发生伤害事故,积极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反映,防止危害扩大。消费者可以访问该中心“缺陷信息报告”栏目(http://www.dpac.gov.cn/qxts)提交详细信息,或者拨打010-59799616进行报告。

6


索取并保存维权凭证。消费者应当向经营者索取发票或其他购物凭证,作为日后维权的重要凭证。



来源:海峡都市报闽南版编辑:周晨

更多资讯





点个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