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个月加印3次,这个只有4个人的出版品牌怎么做畅销书?

特别敬业的商务君 出版商务周报 2023-04-07


文/程雪宏

本文约3300,预计6阅读完毕


商务君按:成立1年,团队从2人到4人,做了12本书,今年9月推出的《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2个月加印3次,长期位列当当社会科学畅销榜Top3。这个听上去很“卷”的独立出版品牌是如何做了这么多事的?从编辑到做书,创始人经历了哪些?




2021年10月,明室Lucida迎来了自己的一周岁生日。这一对业内都有些陌生的独立出版品牌诞生于2020年,包括创始人陈希颖在内仅由4人组成,他们致力于出版小众图书,以世界为版图,不断寻找、挖掘着自己喜欢的各国作者和优质作品。



然而,这么一个刚成立1年的小团队,要如何仅凭对书的“喜欢”和自己认可的“优质”内容运营下去呢?


事实证明,明室做到了。截至目前,不论是长期位列当当“社会科学畅销榜”Top3的《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还是占据京东图书“亚洲外国文学热卖榜”Top20的《空空如也》,明室真正做到了图书品质与销量的并存。而他们的出版历程,不过刚刚开始。



只出版自己喜欢的小众图书


“明室”,来源于法国著名摄影师罗兰·巴特尔的文艺理论作品《明室》,该书提到过“刺点”的概念,在明室创始人陈希颖看来,所谓“刺点”,是指某部作品或某个场景“刺中”人们内心深处的感觉,这可以是读者被书中的内容和情感所打动,也可以是在知晓各类知识时内心恍然的触动。也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发自内心地去了解各国先进的知识和理念。


而为能达到“刺中”读者内心的目的,明室在图书选题标准上尤其侧重两点——一是编辑真心喜欢,二是选题必须是其领域内具有价值的书籍。


现今,大部分出版机构将市场和图书销量放在首位,毕竟讲情怀的前提是要先吃饱饭。在此衬托下,明室的创办理念和选题标准明显就有点儿特立独行了,可这却是陈希颖早在创办之初就拟定好的,同时,这也是她多年来作为一个出版人,自始至终都坚守不变的做书理念与理想。


明室的办公室


2011年,陈希颖正式踏入出版行业,她选择入行的原因很简单,“上学的时候就喜欢看书、喜欢文学,”她说,“那时候,我以为和文学相关的工作就是出版社或者出版公司。”阴差阳错地,她进入一家出版小众图书的文艺出版品牌担任营销编辑,此外还承担了诸多其他琐碎的相关工作。


“编辑初期的工作越困难,越能帮助我。”作为营销编辑,陈希颖总能第一时间收到市场和读者的反馈,毕竟小众图书出版最看重的就是目标群体的购买力与好评度,这也为她日后转做图书编辑奠定了基础。在她看来,小众图书不等于没有市场。相比市场竞争激烈、难以脱颖而出的大众图书,小众图书只要把其目标读者群抓住了,将书做成他们喜欢的品位和风格,就不愁卖不出去。


时光荏苒,陈希颖在这家文艺出版品牌一待就是10年。10年间,她做过电影、诗歌、音乐等不同类型的小众图书,几乎每一本都是她喜欢的内容,也有不少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和媒体好评,如《黑箱》《我的生活不可能那么坏》《山羊之歌》《纳闷集》等书均是她责编的作品。


但10年的编辑历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她先后遭遇过两个影响她职业生涯走向的瓶颈。


第一个瓶颈,出现在陈希颖工作的第3年。编辑工作普遍薪资不高,经济压力之下,她决定去日本留学充电,重新审视自己是否适合继续从事编辑工作。然而,等到3年学成归来,她非但没有转行,反而对做书的热爱更深,“可能我还是难以抗拒做书的吸引力吧。”


日本的图书设计体系发展相对成熟是业内共识,东亚大部分设计师多多少少都受过其影响。通过这次留学,陈希颖了解并吸收了日本出版业的做书经验,同时还受到日系美学的深刻影响,这一点日后也体现在了明室的做书风格上。


第二个瓶颈,出现在她工作的第10年。随着做书经验的增加,此时的陈希颖已形成自己对书的审美,并根据市场反馈不断调整其做书风格和做书方式,以保证“自己喜欢的书读者也能喜欢”。只是,“渐渐地,我的选题思路和做书方向都与公司有了差异。”她说道,“比起妥协,我还是更想做自己喜欢的书。”这便是陈希颖离开原公司,转而创立明室品牌的原因。


出于对现有资金储备和品牌定位等因素的考虑,陈希颖决定,新品牌依然延续自己10年来的做书理念和选品风格——小众和文艺类图书、出于喜好进行选品。


“像我们这样小规模的公司,还是要把编辑喜欢的东西放在重要位置。”陈希颖说,“有时越考虑市场,市场越未必回应,如果从书本身出发,反而会有一个比较好的结果。我相信好的内容不论是在大众市场,还是在目标读者群,都一定会有共鸣。”


新的出版品牌如何做出畅销书?


2020年10月,明室Lucida正式加入国内一众独立出版品牌的队伍里。但真正落地运营与设想、计划不同,一个新的出版品牌从零开始谈何容易?


从成立之初到今年6月底,大半年时间里,明室只有陈希颖和编辑赵磊两个人维持着出版运作,选题策划、版权、编辑、设计、印务、营销等等,几乎都是由他们两人完成。直到今年下半年,新员工的加入才让他们缓了口气。



现在,明室的编辑们主要负责图书版权、内文编辑、封面设计的对接等工作,排版被外包了出去,发行是与其他发行团队合作,图书营销和印务等工作主要还是由陈希颖主导,此外,她还承担着整个团队的指导性工作。


陈希颖称,能这样分工,是因为明室现阶段出版的图书数量还不多。从今年6月第1本图书上市,截至11月,明室上架图书已有7种,算上入库和正在下印的图书则一共12种。这对于一个仅诞生1年的小型出版团队来说,效率已经很快了。


毕竟在成立初期,业内对明室这个新品牌都不十分熟悉,尤其是版权代理、出版社和那些外国作者,虽然基于其品牌调性和出版理念,当时的明室并不聚焦知名图书版权或作者,只关注文艺类图书和“可能被忽略的作者与选题”,但相比国内其他出版社,他们想要争取到一本书的版权难度还是更大。


“对方自然而然会产生疑问,问‘你们资金是否充足’‘到底能不能把书做好’。”陈希颖说,为赢得对方信任,明室会提供一份尽可能详尽的品牌介绍,以及针对作品的制作计划和宣传方案。她很庆幸自己之前也积累了一些业内资源,从而获得不少合作方的信任,“虽然品牌是新的,但人不是。”


《良宽歌句集》《空空如也》《书店里的七种人》《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一年间,明室出版的图书一本接一本的上市了,每部作品均口碑良好。其中最令人眼前一亮的,可能就是由日本著名女性主义研究者、社会学教授上野千鹤子的《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了。


作者:[日]上野千鹤子、田房永子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1年09月


上野千鹤子作为东亚女性主义的icon式人物,拥趸众多,陈希颖也是其中之一,她始终关注着对方的新作动向。“《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是上野老师在2019年东京大学讲话后出的第一本书,也是她首次尝试以面向大众的对谈方式普及女性主义,此前她的书都更偏学术性。”该书在日本一经上市,反响热烈,陈希颖立即向日本版权代理方申请样章,进行审读。最终她确信:“这本书非常有被引进的价值。”唯一让她不太有把握的,是该书的呈现形式能否让国内读者接受。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以对谈和漫画形式生动呈现了上野千鹤子和漫画家田房永子围绕“女性主义”话题所展开的多角度对谈,全书幽默风趣,内容通俗易懂。



“我们认为日方策划得很好,所以没有进行太大调整,尽量尊重原版图书形式和内容。”从翻译、排版、字体选择、纸张选择、开本,再到为适应国内市场所重新设计的图书封面,明室为该书能在国内成功落地,对每个细节都付出了极大努力。


自今年9月底上架以来,《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首印10000册,两个月内已加印3次,始终占据着当当“社会科学畅销榜”Top3的位置。《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的初步成功,陈希颖认为除了优质的内容外,和当下社会环境、阅读氛围也有很大关系。


明年,明室计划出版上野千鹤子的另一部作品,该作同样立足于女性主义。“我们也打算出版更多其他类型的图书,出版范围会更广一些。”陈希颖说,明室会在已规划好的文艺类图书如诗歌、音乐、电影等版块继续耕耘,未来还将出版始终关注的小语种作家的文学作品,“非虚构方面,社科、艺术、纪实,还有图像小说等领域也会有更多新作品”。


在这个纸质书已不盛行的时代,能“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书”本身就不是件易事,明室稚嫩的小小品牌下,却汇集了仍抱有这种理想并愿意承担一切相应风险的年轻人。有才华、有能力的编辑很多,他们对书充满热爱,却总是出于各种原因无奈离开,陈希颖在这十几年里看到了太多这样转身离开的人。在她看来,编辑对“书”至关重要,她希望明室能为所有热爱做书的人提供一个安心做书的平台,不留遗憾。


现在,明室的每个编辑都努力让自己热爱的作品跨入国门、进一步焕发光彩,为国内读者与国外作者、为明室自身和不同群体建立起沟通的桥梁。“我们与读者、作者见面聊天的机会很少,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做书进行交流。我们想要说的话、想表达的东西,已经全部装在我们做的书里了。”陈希颖说。



分享、在看与点赞,商务君至少要拥有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