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九如:大数据为什么能帮出版业应对当前的挑战

2014-09-09 出版商务周报


商务君按

在近日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节举办的“大数据时代内容产业的跨界创新峰会”上,来自出版业和技术领域的专家就大数据技术和垂直行业深度融合沟通展开积极探讨。商务君根据会上嘉宾发言,整理此文发布,以飨读者。



/刘九如(电子工业出版社副社长兼总编辑)


我从出版社的角度,就大数据的应用谈一些思考和想法。首先当前出版社确实面临着新的选择,也面临着新的发展阶段,其中有机遇,也有挑战。机遇、挑战来自几个方面:一个是国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需要,另一个是文化体制改革在加速推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并推动出版业从规模影响向质量效益升级,从传统业态向新兴业态升级。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求大力推进出版与科技的融合。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数据给出版业带来了应对产业形势变化,优化传统运营模式的难得机遇。


大数据实现精准定位


当前新技术给出版业带来的挑战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用户需求变化对出版业内容生产带来的挑战。目前阅读终端呈现多样化,阅读内容、表现形式和传播形式也更加多元,这就需要我们对阅读产品与服务进行重新规划。二是技术环境变化对出版业创新能力带来新挑战。内容生产与技术的结合程度是出版业转型程度的重要标志当,前新技术的发展对出版社的选题、发行等环节带来了比较大的冲击,如何促进内容生产、产品流通与新技术的结合是很大的挑战。第三,产业竞争主体变化对出版业传统运营机制带来的挑战。目前,当前以出版集团为主的运营机制,到底能不能适应未来新兴出版的融合和发展,我认为还有很多不相适应,所以我们应该感觉到危机。


大数据或许能够帮助我们应对当前面临的挑战。我曾从数字出版角度出发,调查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到底靠什么赚钱。他们的运作是这样的,我们把电子书给他们,大概每年收到300-400万元收入,这已经不错了。我深入了解后发现,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阅读基地通过大数据可以了解到到底是谁在通过手机看我们的书,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是民工。这个数据对他们起到很大的支撑作用,他们找到大量网络写手专门写书给民工看,结果这些写手赚的钱比出版社还多。这背后就是大数据在发挥作用。


大数据为什么能够化解上述问题?对于出版业来说,大数据是基于互联网通过大量数据分析来找到适合群体的过程。所谓大数据改变传统、颠覆传统,改变我们出版业的不是一些数字,而是《大数据时代》一书里谈到的一句话,“大数据是网络时代一种新的趋势分析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帮助我们应对当前面临的挑战。实际上数据分析法不是今天才产生的,过去几千年来我们都在以数字说话,今天为什么要予以强调?首先是因为互联网使很多人在网络上留下了远远超出以往的数据和轨迹,并且通过技术手段能够搜集这些数据。其次是一个新的技术出来了,即云计算,它使海量的数据存储和处理成为了可能。


如何应用大数据才能帮助我们化解出版业当前的挑战?我认为有三招:用大数据挖掘用户需求,用大数据优化图书营销,用大数据改变我们的运营方式。


第一个方面是用大数据挖掘我们的选题需求。做出版的第一个要素就是做好选题策划。过去,我们的策划编辑要策划一个好的选题需要跟新华书店交流,或者是与读者交流,或者是做问卷调查。现在则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大数据挖掘,而且这种方式更加全面,且成本更低。比如了解最近哪一个领域谈什么话题,需要什么书,谁可以来写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大数据挖掘来实现。现在通过数据库就可以了解一个行业,比如我们可以把电子工业、计算机行业的专家学者联系起来,更好地了解读者。此外,内容的多样化靠人工做很难,通过数据自动去进行挖掘便可以很好地实现。比如我们做数字出版,30多万册书要准确进行分类,这就涉及到数字挖掘技术。


第二方面是可以利用大数据来优化图书营销。大数据能够为营销找到一个潜在读者聚集的圈子,尤其对专业出版社来说这一点很有价值。比如计算机书可能全国可能只有120万技术人员关注,这个圈子怎么才能找到?这就需要大数据来帮忙了。即便120万专业人士只有10万需要这本书,也比我们现在仅发行2万册好得多。此外就是读者数据库建设。我认为,图书营销到现在为止还基本是粗犷经营,我们把书印出来放在书店,不知道谁买。但现在电子工业社已经能够做到定期收集社区里固定的读者信息(已联络到50万人),并将其作为一个交流阵地,他们需要什么书,便及时提供什么书,效果很好。


第三方面,出版社原有的管理机制怎么与互联网或者是新媒体比较?我认为,也许通过大数据能够实现。即使像电子工业出版社有50人的数字出版的队伍,按照过去传统的方式一个一个产品去编写管理,也是做不下去的。现在需要的是灵活的机制,不断试错,不断应变,这种管理方式可以推动整个出版社运营模式的改变。


大数据更主动更靠谱


我从《计算机世界》跳槽到电子工业出版社,《计算机世界》做不下去了,我担心电子工业出版社也做会不下去。现在大家都在探索数字出版,我认为大数据可能更靠谱,因为通过大数据我们可以找到较好的融合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要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实现一体化发展,其中很重要的是要建立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互联网+,互联网把我们加进去,不是你去加他。电子工业出版社无法加新浪、搜狐、百度,我提醒大家今天还有很多互联网公司,我们无法加他们,一定是他们加我们。但是大数据不一样,是传统出版+,通过我们传统出版把大数据加进来可能会很有效。


基于此,我们要尽快建立大数据思维,就是定量思维。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大数据技术和应用的产生发展表明信息技术革命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数据资源真正与能源、材料等量齐观,正在出人意料地改变颠覆传统产业,推动人类进步。


现在这么多出版社在关注大数据思维,但到底有几个出版社的社长把主要精力放到了数字出版上,放到了大数据产业领域当中来?我们电子工业出版社搞得早一些,还有一些自己的思考,但也有很多出版社谈了很多数字出版,但是缺少真的行动。所以最后借用几个互联网语言进行总结,“不要十动然拒,不要十分感动,但是没有去做。不要人艰不拆,本来很难了,不要那么忽悠了。只有实际行动,有所作为,才能喜大普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