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长江水“爬楼梯”!这个水利工程为北方注入生机与活力

中国水利报社 中国水事 2024-06-04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

京杭大运河、新通扬运河和

淮河入江水道交汇处

4座电力抽水站连接4座绿茵小岛,一线排开

一块刻有“源头”字样的石碑静静矗立

告诉着人们

这里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起点

江都水利枢纽核心工程区



源头+交汇点,身兼多项重任


历史上,由于黄河夺淮

大运河扬州段的河道多次溃决

1950年

淮河流域又遭遇了罕见的特大洪水

尤其是大运河高邮段的河堤溃决

导致苏北、苏中里下河地区损失惨重

为此,国家开展了救灾和淮河治理工作


江苏虽地处河网地区

水源比较丰富

但其实水资源分布不均

南丰北枯

苏北、淮河以北以及

沿海新开垦的地区比较缺水

为了均衡省内水资源

1958年,江苏省制定了

“扎根长江、引江济淮、江水北调”的工程方案

目的是解决苏北地区的

缺水问题和江淮水患

要把长江水抽引上来

远送到徐淮地区,就必须建抽水站


为了使水利规划布局更科学合理

抽水站的选址经历了多次变化

最后确定在

江都区芒稻闸的东侧、新通扬运河处

一方面可以依托运河

向淮河送水

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新通扬运河以及

沿线的卤汀河等河道

把里下河的涝水和滞水及时排出来

保证旱改水的耕作方式能够实现



经过7年论证、3次选址

1961年12月

江都水利枢纽工程

正式开工建设

并在一年多的时间内

完成了江都抽水站第一站

全部机组的制造、安装和运行管理

此后,又陆续建成了

第二、三、四抽水站及其配套设施




江都水利枢纽工程是新中国第一座

大型电力排灌工程

也是亚洲规模最大的泵站枢纽

工程由4座大型泵站、12座大中型节制闸、

3座船闸、2条鱼道以及输变电工程、

引排河道等水利设施组成

承担着抽江北送、自流引江、

抽排涝水、分泄洪水、余水发电、

保障航运、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功能



2002年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在此基础上开工建设

扩大规模,向北延伸

破解了“多目标、多线路、

多梯级、多功能”的调度难题

长江水从江都水利枢纽出发

通过13级泵站逐级提水至65米高程

进入山东泰安东平湖

从东平湖分水两路

一路向北穿黄河后自流到天津

另一路向东

经胶东地区输水干线接引黄济青渠道

向胶东地区供水



工程建成以来

成为了长江江苏段、淮河、大运河

以及江苏里下河水网

水资源综合调配的“稳定器”

同时,为京杭运河、新通扬运河、

通榆河注入水源动能

从而保障航运和沿线苏北地区用水安全


生态+智慧,开启新篇章


有人夸江都水利枢纽工程

是秀丽的工程

是“江淮明珠”

这里四面环水,站闸相连,

绿荫覆盖,景色宜人


江都水利枢纽水利风景区

属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

2019年被评为“国家水情教育基地”

“江苏最美运河地标”


江都水利枢纽(无人机照片)  图片源自新华社


江都水利枢纽

将保水质、护运行工作

纳入生态可持续发展体系

据江都水利枢纽

水质自动监测设备数据显示

自2013年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输水开始

水质均达到和优于Ⅲ类地表水标准

近5年

Ⅱ类水占比已达到 80%


2013年起

江都水利枢纽开始探索实施

水利工程精细化质量管理

工程以江都四站为试点

编制智能化改造建设方案

融合泵站运行管理数据底板

搭建数字孪生平台

自主研发的智能化系统

大大提高了泵站

自动化运行的效率和可靠性


集中控制调度中心大屏  梁亮


目前

江都水利枢纽已实现远程监控、

视频监测和优化调度

同时还建立数字孪生平台

实现了实体泵站与数字孪生泵站

运行管理的融合


江都水利枢纽  图片源自江苏省水利厅


看得见的江水

在江都水利枢纽奔流不息

“看不见”的算力

也在为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绿色生态与新质生产力

正在这片土地上交织



中国水事综合江苏省水利厅、淮河水利、新华网、新华日报、江都水利枢纽网站、潮新闻等整理。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案 | 孟京 罗景月


审核 | 陈锐

监制 | 樊弋滋

责编 | 罗景月

校对 | 邓婉颖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