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厉害了!宜春这个地方假发“出海”啦~

宜春发布 2024-02-29

一顶假发能“走”多远?

走出大山、走出国门、走向国际……‍‍‍‍‍‍‍‍‍

跟着小布来看看吧~

↓↓↓




新春走基层


水江假发“出海”记

袁州区水江镇地处偏远山区,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靠着一顶假发闯进了国际市场。新春走基层,记者来到水江镇,探访水江假发的“出海”之路。

记者带着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如何能与外贸出口关联上的疑问,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行驶了几个小时后,抵达了水江镇小洞村。在村干部的引路下,记者走进黛美姿假发厂,负责人黄超正在仓库清点即将要发出去的假发产品。这位“90后”农民会拍摄、懂工艺、爱学习。


袁州区黛美资假发厂负人 黄超我们自己也拍摄了一些假发产品上传到网站,给国外客户浏览,也能稍微看懂一点国外网页上的信息。我们的产品能卖到国外去,得益于我们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这是个好机遇,放在以前我们想都不敢想,现在跟着我一起打拼的老表有20多个。

黄超是水江镇第一批返乡创业的农民。他告诉记者,现在他们的订单非常火爆,大家经常要晚上加班赶货。去年产20万套假发,实现产值达400万元

戴美姿假发厂的成功,让小洞村找到了发展方向。

水江镇小洞村党支部书记 杜兵我们到浙江沿海一带,跟乡贤联系对接,介绍村里面的发展愿景。通过我们多次了解,觉得浙江假发企业适合在村里面发展。2018年,在村里的邀请下,小洞村村民曾德富也回到家乡创业,他利用自己英语专业优势,掌握了独家的客户群体,主攻欧洲、非洲市场。创业伊始,曾德富经历了不少困难。

水江镇三溪元素发饰品厂负责人 曾德富刚回来的时候,小洞村对我们这个产业来说都是空白,没有技术成熟的工人,没有一个完善的物流,甚至我们的网络都不是很完善,但是那种家乡情怀促使我坚持下来了。现在,曾德富开设的水江镇三溪元素发饰品厂为村里50多人解决了就业,生产的发套产品在非洲圈粉无数,年产量30万只,年产值达550万元。在他的带动和政策的扶持下,水江镇先后孵化出多家假发厂。如今,假发产业作为水江镇的“草根经济”,除了在厂里集中生产,还向家庭分包延伸,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目前,全镇有2200多人从事假发产业,占常驻人口的40%。

水江镇人武部部长 何小明现在大家尝到了甜头,仅2023年就新增假发厂34家。产业旺了,用工多了,农民的口袋也鼓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更足了。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侵犯到您的权益,敬请告知删除。


出品:宜春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秀江微语)

(编辑:刘敏;校对:夏侯婷;编审:章芳;监制:熊妍华)

小布想和你交朋友,微信号:zhangfang309

大家都在看  忍受各种气味,他们守护千家万户的“春洁”!事关钱袋子!看看你是否需要办理→非遗过大年 | 腊梅迎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厉害了!宜春这个地方假发“出海”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