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周内,溧阳被《中国建设报》多次关注!

中国溧阳 2022-06-28

自3月5日全国“两会”以来

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

唯一综合权威媒体——《中国建设报》

一周内,持续关注

溧阳建筑安装行业发展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

中国建设报》刊登版面

2021年3月5日2版


用工匠精神锻造行业品牌

——江苏溧阳建安业发展素描




报道原文







从业人员已超10万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8%来自建筑业……近年来,“江苏省建筑强市”溧阳市建筑安装行业(以下简称“建安业”)发展迅速,一批批在外谋生的溧阳建安人不但开拓了自己的眼界,也为家乡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默默作着奉献。


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溧阳人选择外出从事建筑安装工作,“一只‘葫芦’闯天下,一把泥刀走四方”正是当时的真实写照。这段时期,溧阳建安队伍迅速发展壮大起来,靠泥刀起家的建安人不但打出了“溧阳建安”的名气,一批知名企业也初具规模。


“建筑业一直是溧阳地税的重要来源之一,建安业的富民效应明显。”溧阳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说。据介绍,在国内压力容器安装和吊装行业久负盛名的苏华建设集团2017年缴纳地税超过2亿元。“集团下属100多个项目部,带动地方就业8000人以上。”苏华建设集团董事长宋小华说。


为提高行业竞争力,2000年开始,溧阳市全面推开市属、乡镇建筑业企业改制工作。天目集团是溧阳市建安系统重点骨干企业,如何在改制后迈出新的发展步伐,“掌舵人”周天喜感到任重而道远。他首先从调整企业发展思路入手,认真总结改制后两年多的工作,从思维模式、市场观念、经营理念、管理思路等方面着重调整企业经营结构,企业整体由守旧型向创新型、传统型向现代型、数量型向质量型、粗放型向效益型转变。


改制完成后,主动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的企业不止天目集团一家。此时,溧阳市建安业发展开始接轨国际通行的工程总承包模式,在全市建筑业总产值中,总承包产值占比超过60%。工程承包范围拓展到市政、桩基、装饰装璜等众多领域,传统安装业也从吊装延伸到电梯、锅炉、铁塔和电力设备等领域。


2007年,溧阳市建安业翻开历史性的一页,施工总产值达133.9亿元,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43.7%,行业从业人员达到7.8万余人。在施工质量进一步提高的同时,行业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施工产值超1亿元企业达25家,其中正方园集团、苏南公司、茂盛集团、五星集团超5亿元;宏大建设集团、苏华建设集团(原江苏华能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龙海建工集团超10亿元;天目建设集团达15.6亿元。


在做强主业、做精专业的基础上,溧阳市建安业企业做好“多元跨行”文章,积极抢占新兴市场,不断谋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天目建设集团由传统工业、民用安装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项目辐射扩张;苏华建设集团承接了数十个光伏发电项目;天力建设与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承建多家重点天然气规模工程;宝鹏建筑致力装配式建筑系统集成及相关建筑新材料研发、制造,形成蒸砂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和保温装饰一体板、金属构件三大建筑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的局面。


随着行业迈入高速增长期,溧阳市建安业仍存在企业规模偏小、经营管理粗放、科技创新不足等实际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设主管部门及时换思路、转作风,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不断强化行业发展规划、完善政策机制、优化延伸服务,为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取得显著成效。


2010年,正方园集团获得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鲁班奖”,填补了溧阳市建安业的空白。2008年到2013年,溧阳市建安业企业先后获国家级奖项24项、国家级工法4项、国家专利64项、国家科技创新奖3项,行业发展质量全面优化,整体竞争力和知名度大大提升。


2012年,在全国经济形势较为严峻、各行业深受影响的情况下,溧阳市建安业持续发力,企业逐步壮大。如何做强做优、保持高歌猛进的势头成为政府和企业共同思考的问题。市委、市政府要求行业企业申报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龙海集团积极响应、主动请缨,集团董事长张龙海带领企业围绕申报工作积极准备,集团更是以飞快的速度向前奔跑。2017年2月,龙海集团成功获批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成为常州市首家特级建筑业企业,实现了“零”的突破。


企业主动走出舒适圈、努力开拓的同时,建设主管部门不遗余力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近几年,溧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积极面对新形势,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服务方面打出系列“组合拳”:建立局领导定点联系企业制度,主动对接40家重点行业企业,为企业送信息、送政策、送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同时成立6个专业服务小组和4个招商工作分局,为企业股改、创新技术、创建“鲁班奖”等提供专业指导;为行业企业寻项目、拓市场出谋划策、牵线搭桥。


溧阳市建安业企业还积极“走出去”。目前,因“一带一路”政策利好,龙海集团、苏华建设集团、天目建设集团等10家有境外签约权的企业获得水利、市政、公路、房建二级资质,共有在建项目32个,主要分布在21个国家和地区;今年新签合同额1770万美元。溧阳市在从“建筑大市”迈向“全国建筑强市”的道路上更进了一步,正续写着新的辉煌。


中国建设报》刊登版面

2021年3月9日4版


坚定信念 从“心”出发

——溧阳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侧记




报道原文







江苏省溧阳市建筑业源远流长,溧阳市素有“起重之乡”、“安装之乡”的美誉,一座座亭台楼阁、雅园美林无不展现着这块土地孕育的深厚底蕴与工匠气度。


近百年的峥嵘岁月,在十万建筑儿郎的奋勇拼搏下,溧阳市建筑业这艘巨轮正乘着改革劲风,坚定航向,闯险滩、战激流,开足马力、劈波斩浪,在更开阔的天地奏响时代更强音。

改革开放之前,地处三省交界丘陵山区的溧阳交通欠发达,工业相对滞后,建筑人也主要是在外地进行工程施工与安装。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面对风起云涌的改革势头,到底该何去何从?有一群敢闯敢拼,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毅然决然放下锄头、收起扁担,操起泥刀、挂起葫芦,干起传统的“泥水木匠”老本行。


这批由农村转移劳动力变身而来的溧阳工匠,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走出溧阳,一路闯荡。他们凭借着吃苦耐劳的精神、能干巧干的智慧,占领一方建筑市场,扎稳脚跟,不但赢得了“第一桶金”,还逐渐打出了“溧阳建筑”的名气。


市场经济的浪潮一波又一波冲击着溧阳建筑业,“小富即安”就会被市场淘汰,“小打小闹”就会失去生存空间。审时度势的溧阳人大胆开展股份制改革,2002年年底,溧阳市直属10家建筑业企业和所有乡镇建筑业企业全部改制成功。完成改制后的企业,打破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分配方式,自主发展意识大大增强,走上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的现代企业之路,释放出活力,彰显出特色,建筑队伍遍布全国,市场占有率再创新高。


建筑业既是溧阳的传统基础性产业,也是重要支柱性产业。2020年,溧阳市建筑业完成施工产值1074.7亿元(含电梯安装70亿元),同比增长6.3%,占常州地区43%,位居省内县级市第一方阵。入库税收达21.77亿元,全市近20%的财政收入来源于建筑业,成为当地重要税源。苏华建设集团、天目集团纳税额均超过3亿元,占全市建筑业纳税总额的29%。建筑工匠占全市农村劳动力人口的1/3,从业人员达26万人,人均收入接近7万元,建筑业已然是广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与此同时,广大建筑业企业积极投身美意田园、美丽乡村建设,共建美好家园;全力参与抗疫斗争,捐款、捐物价值达1000万元之多,为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出了积极努力。


溧阳市广大建筑业企业抢抓长三角一体化、京津冀一体化、雄安新区等国家战略发展机遇,省外市场份额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建筑业产值50%以上由省外市场创造,2020年在西北、华南等地施工产值同比大幅增长,分别达64%、55%。5家建筑业企业获评省百强企业,3家建筑业企业跻身2020年江苏民营企业200强,17项工程获建筑施工省级以上优质工程、鲁班奖等荣誉。


立足高质量,聚力再出发,一代代溧阳人精心编织的建筑梦正一步步成为现实。面对国家“新基建、新型城镇化、重大基础设施”战略调整,针对“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新目标,溧阳市委、市政府精准施策,科学把控,制定新的《精准扶持建筑业做大做强做优做精三年行动计划》。计划明确,着重在加大政策扶持、促进市场拓展、激励创新创优、优化发展环境4个方面落实工作措施,力争到2025年建筑业产值突破1500亿元,培养施工产值超200亿元的航母级企业,创国家级荣誉10项,建筑强市地位进一步加强,“溧阳建筑”品牌影响进一步扩大。


中国建设报》刊登版面

2021年3月10日3版


清新画卷铺展在希望的田野上

——江苏溧阳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走笔




报道原文







这是江苏省溧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人在深入学习中央有关文件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后、结合本地特色田园乡村特点、为乡村振兴溧阳实践描绘出的一张清新画卷!


十多年来,在溧阳市的农村大地上,乡村面貌有了巨大改观,城乡二元结构正在逐步消除。借力4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省级试点村建设,这一清新画卷慢慢成为现实。


来到别桥镇塘马村,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按照“文艺塘马,睦邻原乡”理念,溧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加入文化创意,架起需求对接的纽带,10个兼具公益性和经营性的项目已完成投资。为破解塘马村剩余劳动力难题,村民们开办了农家饭馆。塘马村还启动了“我家自留地”体验活动,认领半分田一年只需要3000元,其间由专业公司派人种菜和日常护理,蔬菜成熟后在约定时间内配送到户。



相关负责人说,半分田产出扣除种子、人工和其他成本,纯利2000元左右,“一亩田纯收入妥妥过万(元),首期50亩已认购一空。”


塘马村探索新的乡村治理模式,修订符合本村实际的、能够做到的、所有村民都认可的村规民约。“村庄管家”是塘马村的新型村官——全村被分成十个区块,每个区块由一个“村庄管家”负责,以村民服务公司为主体运作,通过家族、邻居、熟人关系串联关系圈。“村庄管家”负责“把群众建议带上来,把事情干下去”。


民宿也是让空置房增值的有效途径。上兴镇牛马塘村北靠瓦屋山林场,村边环绕着上兴塘、牛马塘和鸦雀塘“三系水塘”,自然环境优越。但由于大部分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房屋破旧、山村寂寥。


“我们村子位置比较偏,如今村内、村外道路在改造,自来水、天然气、通信设施已通至每家每户。”村民易先生说,村里正在发展精品民宿,新一期民宿工程已经开始实施,所涉15户居民全部签约。此外,牛马塘村还拥有125公顷富硒土壤和薯类产品优势,推进“一村一品”红薯特色产业高效化种植,高附加值的薯类饼干等产品正在开发之中。


在溧城街道礼诗圩村,总投资1500万元的水环境整治提升项目正加紧推进。礼诗圩村总面积1600亩,其中水面面积350亩。村庄四面环水、河道纵横,好似江南水乡。为更好地发挥河道作用,该村对南横沟、村中河、礼诗河3条主要河道实施整治,围绕水系打造特色绿化景观亮点工程,真正做到“水清、岸绿、堤固”。



“路面硬化了,房前屋后垃圾杂物堆被清理了,休闲广场和文化礼堂建起来了。”对礼诗圩村的变化,村党总支书记黄涵君感受最深。


傍晚,在河道景观步行桥上,几名村民聚在一起聊天。他们说得最多的,还是如今村庄环境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村成旅游景点了。荷花开的时候,城里人都开车过来。”


“到处都是新貌,以后来的人肯定越来越多。咱们农村一点儿也不比城里差。”


戴埠镇杨家村也入围了此次试点。他们引入了南山小镇项目,甚至带动了周边发展。



村民雷师傅原是种粮大户。南山小镇项目实施后,他流转了承包的部分农田,本人则成为项目上的一名职工。“现在我不仅工作稳定,还学到很多科学种田的新技术。”据了解,南山小镇项目已辐射到以杨家村为中心的9个自然村、438户农户,成为这些村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别桥镇塘马村、溧城街道礼诗圩村、上兴镇牛马塘村、戴埠镇杨家村4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在试点中,尝试探索创新做法,注重传承复兴地方文化,保留村庄原始风貌并发展现代产业。



一路走来,溧阳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正沿着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进行着生动实践!在不久的将来,村庄更有特色、田园更有活力、农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清新乡村画风,一定会成为宁杭生态经济带上靓丽的风景线。


内容来源 | 中国建设报

本期编辑 | 支馨云

● 全国人大代表、溧阳市委书记徐华勤:建议支持以县域为单元,开展电动中国示范区建设

● 溧阳登上国家级期刊——《中国人大》

●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