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谭亚娣:优效低价?中医没落的卫生经济学视角

岐伯有道 凤凰中医 2021-05-28

■ 来源 | 岐伯有道


【作者简介】
谭亚娣,清华大学生物系本科,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药理学博士,康奈尔大学博士后,在医药界从业近二十年,对现代药物开发的研发、生产、注册、营销等各环节都有一手经验。多年关注中医。赴美留学学习西方药理的初心就是要以现代眼光理解中医医理药理。
在当前的新冠肺炎“战疫”中,中医整体表现亮眼。尽管在媒体报道中被有意无意的忽视和压制,但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看到了中医的确切疗效。

虽有中医黑又出来挥舞“科学”和“随机双盲”大棒打击中医药,但是也被懂行的专业人士以“疗效”和“真实临床”强力挡回。中医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


但是,作为深爱中医的一名医药行业内人士,我更为疫情之后的中医行业忧心:此次战疫,是国家级的中医专家出征,是一支支王牌之师,而且大家反复商讨确认,并在前期部分患者身上测试效果,然后明确了治疗原则,制定了协定方。这总体高达90%+的有效率,是我国中医最强国家级团队的整体表现。可是和西医的医生标准化培训不同,中医在人才方面有很大的个体差异,高明的中医总是稀少且一号难求,绝大多数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普通中医恐怕会一如既往地让患者失望!如果被疫情点燃的热情在现实中被浇灭,中医的发展会好吗?

所以,此文希望引发大家脚踏实地地探讨中医行业的发展前景,引导群众对中医的合理期望。

总有人在问“如何找到靠谱的好中医?”

还有很多人期望,得了疑难杂症,最好是遇到一个医术高明的中医,望闻问切,开出一副十几元钱的小方,就能药到病除。这似乎也是央视对群众的期望引导。(我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不切实际的期望和非常不负责任的引导。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神话中医疗效并狠踩中医市场价值,这是鼓励癞蛤蟆去想吃天鹅肉,妥妥滴在拉仇恨。)

今天这篇就主要谈谈中医的市场价值,以及为何价值的错位带来中医的没落。

我们中国的官员和媒体一谈起中医,往往就是用“简、便、廉、效”四个字归纳中医的特征。你看,又简单,又方便,又廉价,又有效,多好!作为消费者,患者,这真的是非常理想。可是,稍微有生活常识的人就会想“便宜有好货吗”?“便宜可以持续有好货吗”?——在中国的神话故事里,牛郎可以娶仙女,穷人可以有“田螺姑娘”主动来照顾,都是当事人可以无需付出代价或者极小代价就得到特别美好的事物。

可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是没有的,那都是陷阱。牛郎织女算是犯了天条,不得不接受痛苦的后果。这个“天条”,也可以理解为“自然规律”。

中医疗效很好,又很廉价,这一对特征的组合,就像在犯“天条”。最多能够暂时存在,而后还会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今天的社会,就处在承受巨大代价的阶段。


群众可能会问:中医的简、便、廉、效特征,这可是M主席说的,那还能有错?

我不能说伟人说错了,伟人讲话有当时的时代背景,好像一个方程式,给定了某个条件,可以得到一个解。前提条件变了,这个解就不再成立。

你就问问你自己,你愿意自己辛辛苦苦学医十年二十年,然后以你梦想的低廉价格服务患者吗?你如何在当今社会生存?

当然,如果你已经拿上了退休金,什么都有了,只是有些健康问题,那么你可以自学中医,不断实践,去体验中医的特征。

这时候,对于自我保健来讲,“简、便、廉”是可以达到的,至于“效”嘛,那就看你看的医书,听的讲座,跟的老师水平如何。

而且你花进去的这些时间、精力是不是可以折算为某种价值呢?你还一定觉得中医廉价吗?本来广义地定义价值或者货币,就是“人类劳动的一般等价物”,你自己的学习是不是劳动是不是有价值?所以无论人家学中医给你看,还是自己学中医自我疗愈,中医的优效都蕴含着高价值的劳动。


另外,赤脚医生时代,中医虽然工资收入不高,但相对而言,那个年代拿稳定工资就各种高人一等,而且患者可以给医生送来各种农产品等表达感恩,有水平的中医大夫物质生活并不落后。领导口中中医的廉价更多是从国家层面而言就地取材无需进口国外的药物和设备,而不是医患角度的廉价。

改革开放后,几十年来,医生从失去稳定官方收入,到官方收入也绝大部分需要自己去市场上挣,而且官方阳光收入的增长远远跟不上整体国民经济水平的增长速度,引发了很多问题,这个不分中西医。

所以公立医院的收费问题,主要是政策导向逼迫医生去赚钱维持体面生活。在这个扭曲体制下西医的设备和药物比较贵,更能帮医生谋生,所以无论公立医院中医西医,有着雷同的诊疗方式,也就可以理解了。这个我们要客观地看待。包括“中医黑”的盛行,也有利益因素在里面。

当然,中医药相对于西医药,存在缺乏知识产权保障问题。古老的中药基本无所谓专利,常用药材的新组合虽然现在可以申请专利,但实质上是很低的专利屏障很难说有什么真正价值。针对同一病症很少说只有某个“特效药”才能治疗,不同中医完全可以用不同方法甚至不用药物达到好的疗效。

但这让中医价格受限,也不利于中医药的持续研究。基本只能靠国家队进行高水准的研究,而不像西药的全新分子药物的研发主要由市场化的企业进行。西药高投入,高价格,这也是符合价值规律的。

当然,中医无需自怨自艾,因为这个知识产权问题是对西药也是同样适用。专利过期西药的价格都是断崖般下跌,很多药物因此退出市场。这其实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所以,西药的价格体系是在这套专利和定价制度下的产物。调整价格就需要考虑专利规则。(印度药便宜就是他们无视专利。)

作为国家,要考虑到医保支付的可持续性,应该大力鼓励非专利药物的继续应用,包括所有优效的药物和器械以及其他治疗措施,并不是局限在鼓励中医的发展。

应该说,从国家政策层面应该是鼓励所有医疗适宜技术的推广和发展,以可承受的成本保障广大群众获得良好的医疗服务。可以考虑医保主要支持中医诊疗和西医的专利过期技术,而把专利期内的产品主要留给市场化的医疗行为。

另外一点就是医保应该对医疗行为的费用和结果进行评估,推行“为健康价值付费”的原则,而不是不管患者治疗的结果如何,花费越多报销越多。那谁还有动力用中医药?如果同一个诊断医保支付同一个费用(甘肃省已经先行试点),医院花的越少留下的钱越多,同时疗效也得到评估(医保数据系统应该逐渐健全患者结局的数据收集和评价),相信医保控费和群众对医疗的满意度都会较好地解决。


至于私立市场,西医的莆田系医院已经是臭名昭著,而中医的中医馆和各种理念和技术培训等正方兴未艾,成为很多民众优先选择的医疗保健服务项目。

我劝大家平时没事或者小病时多去接触接触各种市场化的中医诊疗服务和培训,也可买几本书看,慢慢形成自己对中医的认知,知道哪个或哪些个中医靠谱,那么平时花点小钱和时间心思,往往疾病就化解于无形了。

如果有的人太忙那么一家人里面挑个代表学习中医也是可以的。当然,如果平时不学习,或者舍不得花钱学习,都是听的免费讲座,也劝你好好思考一下卫生经济学的规律。

中医的历史传统一直是基于市场的,虽然现代的高流动性陌生人社会给中医的社会信任度带来了挑战,但是互联网和大数据也在把世界变小并给信任的建立提供解决方案。


希望在这一波的中医复兴浪潮里,中医界能够把握机会,用优质的服务和产品赢得群众。同时,也希望群众擦亮眼睛,谨慎挑选中医服务提供者,同时希望群众要合理估价,丢掉不切实际的廉价医疗梦,一起用购买力、复购行为和大数据等筛选出靠谱的平价和优价中医服务和产品。

医疗费用可以是个无底洞,每个家庭和国家都需要认真地筹划如何系统应对。预防为主是我们国家一直提倡的医疗原则。健康中国的目标,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

【END】


相关报道

CNN记者质疑中医药抗病毒作用,中央指导组有理有据一一驳斥 精彩!
72岁的张伯礼:疫情过后,别遗忘了中医药!
事实胜于雄辩,中医抗“疫”经验理应成为世界样本!
钱学森:21世纪医学发展的方向是中医
西医院士樊代明:我为何力挺中医?
新华社:战“疫”有“方”,中医确有疗效!
中纪委:中医抗疫 传承数千年民族智慧!
当主流都迷信西医时,我为何对中医情有独钟?

让中医药服务全人类

欢迎关注:凤凰TCM传媒  编辑微信:aicaojilu

点击 阅读原文 更多精彩丨喜欢请点亮 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