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啃读经典 · 照亮生命 | 郑州深度共读营第二期简报

郭丽丽等 新网师 2024-01-09

作者 | 郭丽丽等

审核 | 杨茜 李勇

编辑 | 张明坤




共读速递

 
今天是共读第二日,我们这个求真共同体在质疑中,在对话中,共同穿越了《教学勇气》“导言”及近三章的内容,让我们经略了新网师共读特有的风景,特别是今天早上的共读,在郝老师一次次的追问中,在学员们敞开心灵的一次次对话中,让我们厘清了《教学勇气》的深层逻辑是科学主义和客观主义造成教师心灵的分离,知道了要让老师心灵不再分离,实现自我认同和自我完整的方法是“找回教师的心灵”、“克服恐惧”、“用悖论的观点来理解世界,理解教学,理解自我”。 
为保持网师共读的学术性权威,郝老师在今天早上还规范了发言的方式,提供了“与书籍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的模式。可见郝老师对学员用情之深、用爱之切。而这,正是新网师精益求精治学精神之体现。

共读回放

 

共读之前,由主持人何刚老师回顾了恐惧的文化章节:

1.源自心灵的教学就是最好的教学。

2.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要找回老师的心灵,要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自我认同,不是美化,是全面的认识和未来的不断重塑,要冒险,要从各种壁垒中走出来,与各种观念遭遇。编辑到自己的教学中,自身发展中。

3.剖析健康的恐惧和病态的恐惧。 

接着呈现预习问题:

1.如何一分为二的理解恐惧?

2.和日常的恐惧有什么差别?

3.对来自地狱的学生,有什么反思? 

郝晓东老师点评后,提供了共读发言的三种模板。

1.与书籍对话:刚才共读的内容,作者的核心观点是……,作者从以下几点展开论证……,我有以下几点还不理解……

2.与他人对话:某某某的发言主要观点是……,有几点作补充(有几点不太认同)……

3.与自己对话:作者的观点是……,过去我对此问题的理解是……,今天共读后,有了以下几点新的认识…… 

下面,根据郝老师的解释和大家的讨论,把共读内容做以下综述:        

一、来自地狱的学生

这一节,郝老师重点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1.老师往往看不到学生恐惧带来误解是书目?

学生的恐惧与无知带来的表现是一样的,引发了老师的误解 。

2.看到学生的恐惧,意味着什么? 

(郝老师解读)这个是重点,要倾听尚未发出的声音。佐藤学也谈过,既要听学生清晰的发言,还要倾听学生模糊的表达的真实声音以及他的不说,也是一种表达。李政涛,听是一种能力。为什么要宽容关注呢?这里的焦点在于学生恐惧带来的表现与无知带来的表现一样的,不会带来的表现和无知一样的,不吭声的背后的故意玩世不恭不容易分辨。就如懒惰遮掩能力不够。恐惧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无知,不会导致恐惧。

3.学生恐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我们看不到恐惧?

掌握方向盘就是克服了恐惧。我们找到更多的掌握恐惧的“途径”就是给学生一个克服恐惧的抓手。为什么看不到?专业性不够,包括埋怨学生。成为现象时,就不止是老师的问题。第一,老师埋怨的是对的,第二,教育的专业性不够。

这本书是一种对话,我们认为这样,他有另外一种原因。我们看不到学生学生恐惧,是因为我们认不清自己的恐惧。

二、提心吊胆的教师

首先,郝老师清晰了本小节的观点:

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学生心中的恐惧?

因为我们只有认清了自己的恐惧才能洞察学生的恐惧。我们彼此恐惧,老师会讨好学生,导致与学生、与知识的分离。

郝老师以己为证,举例自己去各个学校做公开课点评,也存在恐惧的心跳。恐惧当我说了后,公开课的老师受不了会带来老师的压力,恐惧没有效果。不能完全实事求是地说,优点放大,想说的却没有说出来。老师也分离了。因为他没有听到真实的声音,我们与知识也分离。执教老师更加恐惧,各种担心,担心丢脸。在教学中,顾不上学生们的恐惧,不敢让学生冷场,追求表面的热闹。觉得公开课就应该想公开课的样子,迎合课而讲课。其实大家都知道没有价值,一堆学生呆若木鸡地配合了一场表扬,因为大家都在恐惧当中。弄得我也胆战心惊。这就是现实。课到底表演给谁看?看的价值是什么呢?我的忙碌有什么意义?无意义感和无力感。

三、令人担心的认知方式

郝老师解读:客观主义与科学主义对现代科技的发展意义重大,但是教育不是唯客观主义和科学主义能解答的。作者批判了客观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分离。举例,如体检的局部精确,带来隔离,伴随着悖论,无法整体,看不到彼此的联系。医生的特殊性,看不到整体性,治不好这个病。医生用会诊弥补了整体的看待。教育不一样。客观主义指出一个根本的问题,人与知识的分离,没有医生类的会诊,带来很多教育问题。这个是顶层逻辑。其余的观点都是根据这个顶层逻辑。这样才能建立认知大厦。与学术研究关系比较紧密。 

第三章:潜藏的整体:教与学的悖论  

一、整体地看待世界-当瓦解事物时(115-122)

 

这一节,郝老师重点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了分析: 

1.什么是悖论?

2.为什么要用悖论看世界?

3.作者提出了哪些悖论?

4.作者是怎么阐释这些观点的?

(郝老师解读)如果悖论是对立统一,就不用说悖论。它与对立统一的差异是什么?对立统一的前提是二,是两个东西。悖论的前提是一,对立统一是二成为一,而悖论是一成为二,在回到一。悖论是一面没有,另一面也消失了。如太极图一样,动态转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悖论意味着什么?什么是整体地看世界?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平衡是二者要保持不要失衡。纪律与自由要把握分寸感,中庸,不偏不倚。执中,不是平衡。政治是搞平衡,学术是要执中。 

与一个真命题相反的是一个假命题,而与一个深刻的真理相反的是另一个深刻的真理。命题是独立地看世界的,而世界是彼此联系的。是因为世界充满了悖论,才需要用悖论看世界。唯物主义是真理,唯心主义也是一种真理,只是看现实的需求,是当下解决需要的某一种选择,不选择不等于是错的。为什么我们喜欢”非黑即白“的看待世界?减少能量质的成本,避免深陷困境,从小接受的应试教育有关,与当下主流客观化有关,追求确定性。《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要用一种复杂性的思维理解教育。                            

二、悖论与教学设计 

郝老师指出两个关键词:觉察力和警觉。

教学需要我们敏锐的觉察力,当我们去抑制一个东西的时候,要警惕其副作用。一旦绝对化,就是我们认知上的盲区。一个东西再美,过了就会有副作用。这种警觉不会消除悖论,可以把副作用降低,相当于导航,知道可能偏,就会警觉,不会过于偏。

第一条悖论:自由与纪律,允许自由发言,允许有错误,有混沌,有模糊性,发言内容和主题应该有限制的。这是开放与界限的关系。通往的目的地是清楚的,但是具体抵达哪里是可以灵活可变的,取决于我们在自由的过程中,有新的生成。原来我想悖论是难点,结果大家易懂,就加快速度,原来觉得比较容易,就停下来多读一会儿。“旅行预设的目的地”不一定是我们要达到的终点,路在变,目的在变。僵化的教学,二者偏差,追求课堂效果热闹的虚假主体性,另一种是太精确,规定的是僵化的。

第二条悖论:提出的观点重要,阐述得很精妙。依然是自由与纪律,或者说安全与自由。强调热情友好与安全。什么是安全,尊重人积极的自由,也要尊重消极的自由。表达的自由,说错了也不会被嘲笑。积极的自由是做的自由,消极的自由是不做的自由。在课堂当中,我不说,不会被老师时刻揪起来的恐惧。有一种安全感,老师有无限的自信,开放,豁达,一旦表达,追问,进入紧张也急迫,思维是高度紧张的。不关注你的身体是不是紧张,而是关注你的思维紧张,身体要舒展,思维要紧张。大脑的紧张。这是理想的状态。身体一紧张,思维就紧张不起来了。思维紧张,身体就顾不上了,就是一种懒散的状态,不是端坐的状态。糟糕的课堂,就是身体紧张,思维松弛。好的课堂,给学生创造充分的安全感,但是要通过有价值的问题,引起认知冲入,而能够深入思考,

第三条悖论:这里表达个人的观点比较清楚鼓励说真话,说错了也没有关系。欢迎听到团队的声音。什么时候个人的应该得到鼓励放大,团队的声音是指什么?团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把个体的声音逐步汇聚成团体的声音,是动态的,过程中形成的。再次追问;团体的声音?征求意见,达成共识,明确要求,不能违背,民主是需要民众的高度发展才能更好的践行。不是不敢表达,而是假的,不愿意真实表达。反对无用,阳奉阴违。

还有一种,领导真诚,团队真诚,成员不敢表达,做出来就不一样。团队意见不是学习的成果,而是保证学习成果的规则、价值观、制度、等,是酝酿产生的,可以个人提出的,大家最后讨论出来的。程序通过讨论和酝酿而达成。每个人的观点都带着前拥和前见,都是偏见,每个人都是偏见,偏见却是通往真理的道路。

高等教育的两种流派:科学主义。一种是永恒主义,认为是永恒不变的东西。科学主义认为没有什么是绝对的。整体框架中,你要知道它在哪里。我在这里探索很深,就那么一点点矿石,没有想到另外还有一座大山去探索。我们选择用博雅学派的永恒观点。一种流派是信奉永恒的真理,探索变化时代的不变;另一派探索的变化中的变化。博雅的特质,尊重经典,研读经典,照亮生命,研究那些不变。尊崇学术权威。都是偏见,偏的程度不一样。强调聆听比言说更重要。追求真理,不可能平等。纪律基础上的自由。种种外界看到的不理解:专断。个人喜好可以增色,但是要保证团队的声音。

第四条悖论:大故事,小故事,到底在说什么?小指什么?大指什么?为什么要听“大”或者“小”故事?

马增信老师:大故事,介绍或者推荐的教育理念和底层逻辑;在交流对话的时候,这个时候发生的故事归为小故事。

郝老师回应:马老师的分析是从文本出发。

王小龙:学生谈到的经历。大故事就是指范围上有普世意义。所谓的小是指准则和传统发生了链接就是指小故事,所谓大故事是从小故事中抽象出来的准则和传统。

为什么要尊重小故事?有宏大叙述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听大故事?开放一朵花就可以了。交集点在哪里?新教育那些抽象的概念不能在学校、学生身上落地,就容易太过于宏大,不能落地。故事能传递,吸引人,显现要呈现的东西。每个人都要学会讲故事。前提得有故事。大不是规模大,人物大,而是准则。读书的目的就是去和作者对话。通过共读让个人的声音成为团队的声音。如果小故事没有领会大故事,就可能在小圈子里孤芳自赏,意义和价值就没有发掘出来。应该能够做得更好,因为没有走向大故事,而只能获得一点点的发展。不能放在一个准则和传统中,不能发掘出意义。东西如何理解,才能做到高度够?放在大的传统和准则,方向、意义、价值才能发掘出来。 

以网师为例,把网师当成大故事,每个课程组就是一个小故事。院长不会对课程做干涉。课程要和网师的大故事不断对话,保证方向、传统,让每一个学员被看见。新教育的小故事要对接国家的大故事,才能清晰自己的方位,才能清晰未来的方向,才有根基,才能经受住学术界的讨论。不放在传统中,不放在教育史中,不过是重复别人的历程。包括人类发展,中国发展的进程相关联,否则就看不到新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那些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五条悖论:独处与共处。帕尔默的观点集中在共处中损害了独处。独处的时间被老师剥夺了在:频频提问;虚假小组合作,尤其是小学,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不够;老师讲得多,学生没有时间去思考。管建刚的公开课变成家常课。把口头回答变成书面回答,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能够书面提问的不要口头提问,课堂上的作业单使用。非常扎实,尊重学生独处的思考的空间。网师学习质量不高,没有独处,没有充分的预习,一起讨论,讨论不出结果。没有高质量的预习,就没有高质量的发言。

第六条悖论:为什么鼓励沉默?为什么鼓励学生发言?鼓励的思考。马增信老师:作者是鼓励学生在沉默中思考,那个不知道而沉默,那应该是虚假的沉默。郝老师回应:不能循坏论证。要将学生引向深度学习。什么是深度学习。我们鼓励学生沉默,不是鼓励学生不说话,而是不说的时候思考,我们应该去关注如何让学生产生思考。学生的思考产生于两个原因,《学生为什么不爱学习》学生发生学习,一是外界信息的刺激,二是丰富的智力背景。一个是工作空间,一个是工作记忆。我没有储备,无法思考;如果老师不提供刺激,没有空间,就没有思考,这是认知心理学。这是提醒我们在思考时的逻辑性。王小龙老师:这里应该有一个课堂观的问题,老师希望看到思维的敏捷,鼓励沉默是为了让学生深度思考,思考之后应该欢迎发言。不要着急抢答,而是组织好发言。李末校长回应:《静悄悄的革命》学生的理解不一定必然会表达。老师需要的是学生站起来大声清晰地说出答案。沉默不一定代表学生不会。学生正在学习把自己的理解清晰化表达。有一个模糊变清晰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悖论(138):用例子分析悖论,对于自己的理解有什么加深或者纠偏或者清晰?大家要想从这里获得答案,很正常,要想得到答案,很难。

推荐书籍《失败的逻辑》

第四章 求知于共同体
在前三章,展现了关于教与学的内在景观,探讨了一些有利于我们弥合分离的内在方法,以相反相成的悖论观整体地看世界。
预习题:

1.共同体的治疗模式、公民模式、市场模式和求真模式分别有什么特点?

2.作者认为的真理与一般理解的真理有何区别?

3.此次共读的‘伟大事物“是什么。如何显现其魅力?

三者模式的价值之处和局限之处是什么?

现场研讨:治疗模式的亲近性与狭窄性,公民性可以共享资源,但是强调民主的权威,市场模式的评价系统以消费者的标准为标准,不利于寻找真理。 

郝老师解读:

1.治疗模式:其价值是情感性,没有情感就是冷冰冰的,彼此之间不快乐,共同体应该有情感。新教育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互相编织,互相润泽。情感模式会造成内在的联系而无法与外在更多的链接,容易封闭,而教育发展的就是链接能力、联系能力、沟通能力。如果一个团队只强调情感,会给心里带来很大的压力。爱就会成为一种专制,一种控制。我对你好,你也要对我好。团队要重视情感,但不能是唯一方式,要看与团队的使命远景价值观是否匹配。强调关系,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2.公民模式:靠制度准则远景价值观等方式联系在一起,好处在于避免了情感的封闭,有了更大的联系。都保持了一定的边界和独立,能够容纳更多的人,能够包容。对于教育来说,是要追求知识的真理,很多时候不是靠谈判、协商来完成,不能只靠制度来保证。学术不是讨论来的,是有学术权威的。民主可能葬送真理。彼此妥协,折中后发现做了事情没有效果,没有顾及到最终目的得有结果。

3.市场模式:利益作为纽带,一切的判断都是学生家长是否满意。就像培训机构。好处是避免坐而论道,高高在上,自以为是,避免自嗨,要落地。网师看一线老师有什么需求,否则就是纸上谈兵。警惕把学生的满足作为判断标准,是迎合人而不是发展人。商业模式就是迎合,喜欢什么就给什么。教育给人没有的东西,感兴趣的东西。网师既要调研困惑与需求,不能说老师要什么给什么。沉浸其中,他所要的不能解决他所需的。更重要的是市场模式重视结果,以结果为导向,不择手段。教育不是看结果,是看过程。有过程才有结果,只盯着结果就没有结果。以对方最为满足,就得以对方的感受调整自己的行为,让对方高兴。发展人可能让他当下不舒服,不高兴,若干年后才可能发现其中的价值。

4.求真共同体:理想共同体模式。帕尔默的观点是反唯科学主义的,借用反对的那些学科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缄默知识。显性知识是可以表达出来的。缄默知识是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缄默知识对教育意味者什么?马增信老师:无法预测学生的发展。郝老师回应:缄默知识从哪里来?显性知识可以从书本上来。他们讨论的都是显性的知识。缄默知识来自于实践。今天我们讨论的只是显性知识,教育必须要去实践,而不只是理性的理论。做理论的要尊重一线实践老师独有的东西。你需要的东西,不要指望今天就懂,而是要去实践中去用。老师要成长,要制造压力和挑战,这种成长说不出来,但是能够做出来。实践中大量做,总结出来的经验。专家是隐性知识与显性相互转化的过程。经验型没有梳理出来,就无法进行理性的迁移。自己对自己知识缺乏元认知的态度。缄默知识显性化。转化学生,内在机制是什么?显性知识缄默化,就是反复实践,成为潜意识。

伴随着朗读者用情地朗读、郝老师智慧的追问、大家敞开心灵的对话,下午三个半钟头的共读活动一晃而过。在郝老师的带领下及大家的心灵碰撞中,我们不仅对悖论有了更为清晰的理解,还明白了治疗模式、公民模式、市场模式三种共同体的特点。

明天我们将继续共读之旅。 


思维导图



学员心声


聚是一团火 散是满天星

200333郑春霞

“无一丝一毫间隙,胜群星相引相吸。”——新网师的这群人,就是这般!趁着五一假期,我们相聚郑州,在郝晓东老师的带领下开启“深度共读”活动。共读营里,有六零后的老大哥老大姐,也有九零后的小姑娘小伙子;有一校之长,也有普通教师;有教育专业的博士生,也有非教育专业的中专生。在这里,不分年龄,不分职位,不分专业,大家都捧着一颗真心,浑身散发着满满的能量,齐赴这场心灵的盛宴,且思且语,且行且悟。

时至今日,我们经历了两天的共同啃读,读完了《教学勇气》的前四章内容。《教学勇气》只是一个媒介——当然,我们也从这本书里领悟了帕尔默的观点,每个人的教学思想和理论知识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更多的,是我们学到了共读的方法。

如郝老师所说,共读的目的首先是理解“作者的观点”,也就是佐藤学三重对话中的“与书籍对话”。而如何才能真正地与书籍对话?郝老师在领读实践中告诉了我们,我也在实践中有了如下领悟——

一是要养成沉浸书籍反复啃读的习惯。要做到“沉浸”,必须要做到静心,保证注意力集中。我以前读书注意力只能坚持集中读完一两页,思想就开始游移,各种奇怪的念头不由自主地就会跑到脑袋里来:身体在读书,灵魂早已出窍。这次共读,极好的训练了我的注意力,我的眼睛循着朗读者的声音注视着每一个文字,同时思维还要飞速地运转,高强度的烧脑运动似乎把那些乱七八糟的捣乱的念头全都吓跑了。除了注意力集中,还要做到“反复啃读”,对于经典作品,指望读一次就读明白,是不切实际的。所以这次共读,郝老师先布置我们预习,并且提出了预习问题引导每个人先进行思考,共读的时候再思考自己当初的思考,有效地训练了我的元认知能力。我突然好像有了分身术,有一个“我”站在旁边,时刻监控和审判着自己,虽然从始至终我没有发言,但是我在沉默中警惕地关照着自己。

二是要培养结构化的能力,不能从整体上领会文章的观点和框架,容易陷入局部细节问题(这是郝老师的原话)。读懂作者的观点,首先要理解作者的顶层思维逻辑。如《教学勇气》这本书,帕尔默批判的是客观主义与科学主义,因为这个造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科、自我的分离,而这种分离是导致教学糟糕的罪魁祸首。帕尔默写《教学勇气》的主旨就是要解决这种分离,如何解决呢?这就是本书的主要内容:恢复自我意识、敢于正视恐惧、以相反相成的悖论观整体地看世界、建立实践求真的共同体。我们只有厘清了这个逻辑框架,才能真正领悟帕尔默要传达给我们的思想观点,我们的思维也才能在正确的跑道上发生碰撞,而不至于跑偏或者溢出。

三是要从上下文语境中理解概念,尤其是对于翻译过来的作品,更要注重领会概念背后所指的“月亮”,而不是聚焦于“指月之手”。每当我们在共读中跑偏或者遭遇瓶颈的时候,郝老师都会提醒大家:回归文本!其实,我们在教小学三年级孩子的时候,都知道要联系上下文语境理解意思,那么在读一本经典著作的时候,更不能在自己的经历或者知识背景上主观臆断。当我们偏离方向的时候,就需要一个理智的“我”站出来,审视自己的观点为何如此。这也是一组悖论,我们既需要关照自己的内心,又需要冷静理智的做出分析和判断。

共读的第二个目的是与同伴对话。我们既需要发出自我的声音,又需要聆听团队的声音,与他者建立起联系,在实践中领悟“缄默知识”。在我们这个团队里,大家的交流是真诚而又客观的,展现了一种“既热情友好又紧张急迫”的氛围。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很多人是第一次见面,但在真理面前,大家热切而急迫地表达着自己的观点,“不同的声音”直言不讳,说者无心听者也无意,真正达到了一种“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的境界。我们在和别人相互之间切磋学问中体察到了生命之流动不息的快乐。

共读的第三个目的是要与自我对话。在这个共读的环境里,在与他者建立联系的过程中,完成对自己的检视,实现自我认同与自我完善。我们每个人的基因不同,成长环境不同,受教育的经历不同,工作历程不同,遭遇到的他人不同……所以造就了我们独特的人格。在自我认同中,我们明白了自己优势与缺陷,就像我自己,我是一个不善于表达更不勇于展现的人,但是我能做到认真地倾听,并且在思考之后辩证地去接受他人的观点,不认同的地方,我会反问自己:你为什么不认同?我会进一步思考,寻找一条新的通道,比如再去读文本,或者站在他者的角度上看待问题。共读中,我们在对自己不断的反思中进行自我完善,将过去的和未来的自己进行重塑,比如我的注意力在这两天的训练中就得到了提升。

新网师的这群人,求知若渴!这是一群志同道合的舞者,怀揣着炽热的教育情怀,高举着尺码相同的火把,围绕着“新教育之梦”舞之蹈之!

这群人,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聚共读,明天我们回到祖国各地发光发热,把新教育的种子撒向天南地北,追寻本真的教育,惠及四方!
接受听得似懂非懂的事实
199394许钰梅
与其说我是来读书的,不如说我是来感受网师这个学习共同体的强大魔力的——我们相见不恨晚,我们遇见即开心,交流能入心,“啊,就是你啊~”的瞬间频频出现。
没有人刷手机,用手机的也是在用它来记录。渐少至几近无的客套和寒暄,大家就知识和真理、任务本身展开交流,没有心理负担,身体是放松的,因为这也是一个安全的环境。共读时我很紧张,怕自己跟不上、听不懂,漏记了重要信息和关键词,所以我疯狂记录,因为我筛选信息的能力还不够高。但是记录得零碎而不够工整,给我带来很大的困惑。我又开始紧张……
今天上午提到悖论,要全面、完整的看世界,对我触动很大,可是我能做到吗?悖论意识增强了,可是能做到改变看世界吗?可能我心急,想要产出比高,这本身就是悖论。
接受事实吧,坦然接受一切,这份勇气也很重要!

共读瞬间


相关推荐

啃读经典 · 照亮生命 | 郑州深度共读营第一期简报

明早五点不见不散

◆  ◆  ◆  ◆  ◆  

投稿邮箱:xinwangshiwxgzh@163.com

投稿请附上个人简介和照片

新网师寒暑假发布招生简章

点赞鼓励作者,分享传递知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