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教师的劳动中,什么是最重要和最主要的东西? | 网师作业

​198097 白兰 新网师 2022-04-17

作者 | 白兰 

审核 | 彭晓君

编辑 | 杨茜


在《教师阅读地图》的第三章“根本书籍的研读”,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知性阅读,怎样训练知性阅读能力,同时提供了知性阅读的读书笔记案例。
书中指出感性阅读,是指带有消遣性质的快餐式的阅读,阅读者仅凭感觉去感受书中的信息而不加以反思咀嚼所谓知性阅读,是指带有钻研性质的理性阅读,阅读者凭借逻辑和已有经验去理解书中的观点,与书籍反复对话,并以书中的思想对自身经验进行反思和改进。想要提高知性阅读的能力,在起始阶段,最有效的方法或许是大量摘抄,反复应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因为摘抄可以让自己专注思考,同时摘抄可以加深自己对一本书精华的印象。更深入的阅读,则是用心去揣摩一本书的整体结构和主要概念,并理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可以尝试编写一本书的提纲,但不是简单地重复目录,而是写下书中的主要观点以及论证过程。更进一步的,我们要努力与书籍对话。聆听是前提,然后写下你的困惑,写下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写下思考。坚定不移地以批注的方式与书籍对话。最后,最重要的是你必须与好书进行生命交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下面我针对《新网师2020下学期课程资料》最后一项内容《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完成一篇读书笔记。
 
《新网师2020下学期课程资料》最后一项内容节选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第六章第一节《致未来教师的信》。记得原著中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唯有依靠你们——致未来教师的信,这句话分量沉重,饱含了他殷切的期望。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教师成长是一个自我塑造的过程,是对高尚道德品质、对教育教学的全心热爱、丰富的专业技能等等方面的塑造。一个不具备高尚品质的教师,无论教学语言多么精妙,也无法培养出具有高尚品质的学生;一个对知识毫无热情、毫无信仰的老师,只能做知识的搬运工,学生也不会发生真正的学习; 一个不热爱教育及孩子的老师,也无法赢得孩子的信任,没有相互的信任,教育不能发生。是的,能力只能靠能力培养、志向只能靠志向培养,才干只能靠才干培养。只有真正卓越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卓越的学生。所以苏霍姆林斯基看来,最重要的是对孩子睿智的爱;最核心的,是拥有丰富的专业技能。
第一节《致未来教师的信》提及了这些关键词:师生关系、自尊心、信任、评分。苏霍姆林斯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大家共同的疑问:在教师的劳动中,什么是最重要和最主要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是把学生视为活生生的人,书中原文是这样的:在我们的劳动中,最核心的是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活生生的人。教学——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中搬入学生的头脑,而首先是教师和学生的活生生的人际关系。以此为核心,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了如下几点:
一是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这里让我们思考的是师生关系的问题,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这些人所共知的道理,在我们实际教育教学中,却成了很多教师共同的硬伤。我们很难做到对学生真正的尊重和平等。记得李镇西老师曾写过一篇由向学生借笔引发对师生平等问题思考的教育杂感。李老师在文中记述了当学生向他借杯子时他说:喏,抽屉里有,自己拿吧!而当他想学生借笔时孩子们争先恐后的递笔,一个小女孩小跑着双手递过来,递过来前还把笔从蓝色旋转成红色,从这件几乎每个老师都经历过的借笔的小事,李老师反思:

为什么学生向我借杯子,我想都没有想过亲自把杯子递给她呢?而我向学生借笔时,为什么学生没有对我说:“在文具盒里,自己拿吧。” 而且这样的“为什么”还可以问许多:为什么校园里师生相逢,往往是学生先招呼老师,而不是老师先招呼学生(而且有时学生招呼老师,老师还爱理不理的)?为什么上课前学生毕恭毕敬地向老师鞠躬:“老师好!”而老师往往只是敷衍地说声“同学们好。”甚至只是“嗯”一声?为什么学生到医院看望老师不过是“应有礼貌”,而如果老师到医院看望病中的学生就成了难能可贵的事迹?为什么老师去家访时,学生总会为老师搬来椅子,而学生来到办公室很少享受“请坐”的“待遇”?为什么学生违反了校纪被处分是“理所当然”,而老师犯了错误接受班规惩罚就成了“品德高尚”……一切都源于根深蒂固的潜意识:师生是不平等的。

人们谈到教师不尊重学生时,往往想到的是打骂学生,其实,真正打骂学生的老师是极个别。而更多的时候,是我们以非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尽管我们也没有打骂学生,但很难说我们真正是尊重学生。这种师生不平等的“集体无意识”多年来弥漫于校园,浸透在师生关系之中。这当然是有文化背景的。
 尽管就一般情况而言,教师在学科知识、专业能力、认识水平等方面远在学生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平等只能靠平等来培养,让我们从细节做起――比如,下次学生再向我借杯子,我一定亲手递上……
二是无限相信儿童,善于等待,善于使用“分数”,以让儿童学会学习并能从学习中体会到乐趣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把儿童的精神成长摆放到最重要的位置
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叮嘱我们,要记住,人的潜能和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可是现实中我们没有做到静待花开,我们眼中无人、急功近利,我们一卷定终身。卓越教师和普通教师的根本区别就是在于是否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是否将培养人视为自己工作的目标和最终价值的体现。从学校本身的现状看,老师没有宽松的环境,各种考核考评如影随形,各种职称晋升都要拿成绩说话,各种家长社会舆论只看分数,很多时候即使老师自己愿意等待,老师自己明白有些孩子只是慢了一些,可是他们不得不快马加鞭,让孩子们成为知识的容器、分数的奴隶。但是在这样严酷的环境里,我们还是有自己小小的空间,当一个孩子失败了、当一个孩子遇到困难了,我们采取怎样的态度就取决于我们头脑中的指挥棒,我们是因为这个孩子是所谓的差生就对其不闻不问,甚至讽刺辱骂,还是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能够善意的提醒,能否蹲下来扶他一下。我们还是可以选择的,我们应该明白,当儿童怀着好好学习的真诚愿望来上学的时候,老师对于他就像神一样的存在,而我们不经意的一个举动就很有可能伤害孩子的自尊自信,让他们与某一学科或领域绝缘。当我们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会端正自己的思想、规范自己的行为。每一个孩子花期不同,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能够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儿童。
三是让“教学方法”为己所用,而不是被“教学方法”禁锢。
书中提到的众多教学方法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方法有没有用,要看在谁的手中。对于方法我们要学以致用,关键在用,用在哪里如何用,就要看我们老师本身的功底了。其实没有现成的方法,可以让我们照搬照抄,必须经过自己的反复摸索、磨合,才能为己所用。
 
下面将书中的经典句段摘抄如下: 

亲爱的朋友,未来的教师!在我们的劳动中,最核心的是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活生生的人。教学——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搬入学生的头脑而首先是教师和学生的活生生的人际关系。

学生的智能劳动,他在学习中的成功和挫折—是他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对此掉以轻心,就可能导致可悲的后果。要记住,促使学生学习的是强大的力量,是产生于他自身对学习劳动的兴趣,以及埋头苦干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并能相信自己,有自尊感。只要能让这种力量活跃在学生的心里,你们就是教育行家,就是学生尊敬的人。但只要这种无与伦比的精神力量的火焰一旦熄灭,你们就会变得束手无策:影响学生心灵的最聪明和最微妙的方法都会失去生命力。

您是未来的教师。您要记住,每个儿童都是怀着好好学习的真诚愿望来上学的。这种愿望有如明亮的火焰,照耀着儿童关心和忧虑的世界。儿童无限信赖地把这火焰带给我们教师,可它很容易被生硬、粗暴和不信任的冷水浇灭。我们教师心里也要有儿童带给我们的那种火焰而对孩子无限信赖!这才会出现人道和相互尊重的美妙的和谐。

教师对学生的信赖应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我们这种劳动的辩证法就是这样:教师永远也无权声称,由于自己的工作和自己的关怀,学生已达到了极限的境界。而学校教育发生的许多灾难,正是这种错误所致。要记住,人的潜能和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有鉴于此,我年轻的朋友,我想奉劝您:正如一位外科医生洁净的金盒子里放着的精密手术器械在等待着动手术的时刻一样,您那些最精细、最睿智、最锋利,但却不无危险的“手术器械“(评分),就让它少些使用,而更多地“放在盒子里”吧,我认为,习惯于打分,以至于连一句答话也打分,这种做法乃是昏沉的教育不文明现象的症状。

如果一个学生期待到的不是自己的学业成绩,他就会失去对自己力量的信心,要么变得粗鲁,要么变得对一切都无所谓。

我坚信:儿童在认识周围世界时也应认识自己,也应充满深深的自尊感。自尊是自我教育之母。在一个人的自尊感中,蕴含着一个人崇尚好名声、荣誉和自重自爱的最强大的源泉。

您应当教会学生从事智力劳动,应当教会他思考、观察、理解,并从智力劳动的成果中感觉到自身的精神力量。

从步入学校大门伊始,您要充当的不仅是自己那门课的教师,而首先是教育者。您应当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愿望。要善于看到和感觉到每个学生的独特特点。

海涅的话:“每个人就是一个世界,它与生俱来,与死同道。在每块墓碑下,都存放着一部这个世界的世界史。”

任何教学方法,当它暂且还只存在于我们的观念中时,当它暂时还只在教科书和纲要中被纸上谈兵分析时,这还不算是方法。

你灌入了自己的智慧、自己灵活思想的那种方法,将是最优秀的方法。

白兰,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十八里汰小学教师,1984年出生。乐于学习、热爱阅读,最近读到的最喜欢的话:我常常幻想未来的景象,梦想自己可能成为的角色,或者是诗人、预言家、画家等等。然而这些都不算什么,我存在的意义并不是为了写诗、预言或者作画,任何人生存的意义都不应是这些,这些只是旁枝末节,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




相关推荐

太极拳与知性阅读 | 网师阅读用知性阅读的方法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五大假设” | 打卡精选

明早五点不见不散

◆  ◆  ◆  ◆  ◆  


投稿邮箱:xinwangshiwxgzh@163.com

投稿请附上个人简介和照片

对已发其他公众号的文章将慎重选稿

欢迎新网师学员踊跃投稿



寒暑假发布招生简章

新网师欢迎您!




点赞鼓励作者,分享传递知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