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网师周报 | “理想课堂”特刊(2)

新网师 2024-01-09

收  获


孙影—网师高研班的炫目极光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十八里汰小学  198097白兰


太原两日的学习是我所参加培训中有史以来强度、密度最高的,每天从七点到晚间十点,各种讲座、课例、演讲、论坛……如同疾风暴雨不停洗刷你陈旧的观念。然而即便是如此高手林立的研修班,孙影教授仍似一道极光,让在场的每个人炫目、屏息以听。

孙教授以《输出式—从学习到教学的一场微革命》为题,从“学习、教学、阅读、写作”四个层面的讲解颠覆了我们的传统认知,整理如下:

一、输出式学习方式

孙教授一开始引用了埃德加•沙因的一句话:“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没有学习力的人。” 让我马上想到:我们基础教育老师辛辛苦苦,日复一日培养的可能是“文盲”,另一方面我们自己的学习力又如何呢,我们本身可能就是“文盲”,这个念头让人非常沮丧、心生悲哀。

GE前总裁韦尔奇说过,一个人必须具备不断向外学习的欲望,并且要以最快速度,将所学的一切转化为行动和能力,才能使学习变为能力和竞争力。

孙教授讲解的输出式学习方式,正是围绕这一理念,遵循“输入、内化、输出”的学习三循环,分为五个步骤:听课看书、提炼干货、实践运用、总结经验、分享交流。坚持每日一输出、每周一优课、每月一专项、每年一突破,这样三年、五年、十年后一定会成为某一领域的佼佼者,她讲既有长远规划又有短期奋斗目标的教师是智慧的教师。孙教授列出了李镇西老师的五个一: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读书不少于一万字、写一篇教育日记。列举了孙教授自己的五个一:读书两小时、写作一小时、思考一个主题、听一个TED演讲、锻炼一小时。我也思考了我的五个一:读书一小时、写作一小时、听书一小时、听一节课、与一位教师交流。

在这一部分孙教授分享了一个关于“现场学习力”的概念,让我受益匪浅。这个强调的是当下的学习力和吸收力,首先要求我们在听讲座或者教学教研现场有如同钉子般高度的专注力,大脑随着现场呈现的各种信息不停高速运转,并及时捕捉到自己马上可以内化的信息,同时思考如何转化成自己的行为。孙教授以李镇西老师上午的讲座为例,谈自己在记录讲座内容的同时,就在笔记本上迅速提炼自己可以学到并马上做到的事情,而我们普通人听讲座只是在震撼、在慨叹,听完可能就如同云烟散去没有留下一点痕迹。那么在听孙教授讲座的同时,我也马上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下了自己现场所得:1、提高自己现场学习力;2、我的五个一;3、每篇课文提出一个高水平可以涵盖整课的问题;4、课堂上要向学生明确学习目标;5、每次的学习任务要有易操作的评价标准;6、呈现与文章观点对立的文本,形成有挑战性的话题;7、语言教学的真实情境设置;8、我的暗时间:上班途中;9、管理能量:改变作息,晚间学习挪到早晨;10、专人式阅读:窦桂梅、王荣生;11、希望网师学习成为我的阅读高潮,塑造新我。

二、输出式教学

这一部分内容孙教授从一张“哈佛案例教学精髓”金字塔图讲起,人的学习分为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被动学习包括:听课、阅读、听与看、示范展示,学习获得率从5%到30%;主动学习包括:小组讨论、实作演练、教别人或立即应用,而这三种方式学习获得率分别为50%、70%、90%。而输出式教学方式就是给学生搭建主动学习的平台,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输出驱动假设”、第二阶段是“输入促成假设”、第三阶段是评估。

具体做法是,在“输出驱动假设”阶段,教师先呈现一个有认知挑战的任务,然后学生尝试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产生学习欲望,此时教师再对任务进行重新说明,使学生清楚任务的类型和内容,明确语言、表达、思辨三类目标和完成任务的时间以及形式。在“输入促成假设”阶段,教师分解任务,让学生明确完成任务的步骤和每一步具体要求,教师给予学生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支撑(并列几类),学生从教师所给的知识支撑中进行选择,将选择性的学习结果立即运用到任务解决中去,整个过程教师给予检查指导。在评估阶段,首先要有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必须清晰、易懂、易对照检查,师生共同学习评价标准,学生提交自己的成果,根据任务形式,分别进行课上评价和课下评价。针对语言类课程(语文、英语),输出主要指辩论、演讲、写作,输入主要是语言促成、结构促成和观点促成,旨在培养思想自由、精神独立的人。

孙教授分别结合小学语文以《自然之道》和《一件小事》为例来说明如何具体运用这个教学法。

《自然之道》:在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后,第一次提出问题:什么是自然之道,请学生回答。然后请学生换位思考,分别从游客的角度、小海龟的角度、海鸟的角度去分析游客的行为,然后转到自然这个整体的角度再去看游客的行为,思考什么是自然之道(万物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成长、存在、消失),在此基础上引读其他文本,可以布置写作作业。

《一件小事》:在自读课文、完成课后思考练习后,请学生提问,最后归纳问题为“文章中的我是不是一个自私的剥削者”,由学生辩论,辩论后进行文本细读,最后以“我”为题写一篇发言稿。完成阅读、辩论、发言、写作的过程。

两个文本教学范例的呈现,给我很大启发,这样的设计能够引发学生思考,有挑战性,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孙教授还提到她在教学中,为了提出有认知挑战的话题,经常会再给学生一篇与文本观点对立的文章,引起学生的发散思维,对一些传统观点进行挑战。对文本从知道、理解到应用还是处于低层次的思考,而对文本进行分析、综合、评价才能达到高层次的思考,输出式教学法显然可以促进学生进行高层次思考。

孙教授对在坐的老师提出四个问题:您是在教语言?您在通过语言教内容?您在通过内容教语言?您在通过语言或内容教文化?最后孙教授说:语言教育是用语言来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培养心智,而不是纯语言教学。这非常契合课标,在最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标中,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列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定义是: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标强调语文课程应该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语言经验,提高运用能力。这里强调了“真实情境和实践活动”,与输出式教学法不谋而合。

三、教师阅读

1、时间从哪里来。

时间是最公平的资源,活一天就拥有24个小时,你浇灌在哪里,哪里就可能长出灿烂的花朵。你每周读一本书,十年就是520本,你就可以涉猎百家。你每天写500个字,十年就是180万字,你就可以著作立身。你每天发呆,十年就成呆萌。你每天狂吃,十年就成胖子。人与人的区别无它,将时间投资在哪里而已。时间一天天过,好像什么也没改变,但当你回头看,每件事都变了。

第一,利用好业余时间。哈佛有条著名的理论:“人与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每早或每晚抽出两三个小时用来阅读、进修、思考或参加有意的演讲、讨论,你会发现,你的人生正在发生改变,坚持数年之后,成功会向你招手。” 人的业余时间决定着你人生的高度。有人选择看电视、打游戏、逛淘宝,但也有人选择学习新东西,久而久之,便走向了两个不同的人生。

第二,专注时间。如果是全心投入,一段时间内聚焦于一件事情,效率、时间纯度都会很高。如果心猿意马,做事情的过程中,不断开小差,或者思想天马行空,或者一会看这个,一会看那个,来回地切换任务,人为把整块时间切割成碎片,那是纯度较低的注水时间。

第三,管理能量而非管理时间。孙教授讲了一个例子,在上午九点她在写作,而她的朋友在洗衣服。写作是一个需要专注力的工作,同时大脑进行高强度运转,非常耗费能量,应该安排在身体机能较好的时间段,而洗衣服这项活动不需要耗费太多能量,安排在这个时间段有浪费时间之嫌。由此想到自己的学习写作多数安排在晚间十点到十二点,真是大错特错,虽然因为工作带孩子,这样的安排有些许无奈,但是仔细想还是自己的一种错误选择,完全可以十点睡觉五点起床,将学习写作这件事情安排在早晨。

第四、暗时间的运用。在人一生中占据一个显著比例的,例如走路、买菜、洗脸洗手、坐公车、吃饭、逛街、出游、睡觉前,起床后,所有这些时间都可以成为“暗时间” 。这段时间看起来微不足道,能够充分利用暗时间的人,将无形中多出一大块生命。

2、有几次阅读高潮,在阅读中再造一个新我。孙教授列举了几种阅读方式:碎片化阅读、浅阅读、为阅读而阅读、听书式阅读,显然这几种阅读常常是读过忘之,没有所得。我们应该以“啃读”的方式,进行专业式阅读、专人式阅读、专题式阅读。不是啃读一遍两遍,而是几遍甚至是十几遍的深入研读。专业式阅读当然是针对自己从事的行业,专人式阅读即研读名师名家。我们选择喜欢的名师,观摩现场教学或教学录像;收集某位或某些名师的各类作品,进行阅读与探究;评说名师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提炼名师的教学特色、教学风格,及其教学技艺之中的精华;或从纵向,或从横向,对名师群体进行比较研究。从最初的模仿到总结提炼对比,逐步汲取精华为己所用。

将孙教授所讲内容简单整理如上,温故而知新,正确的方向+科学的方法+坚持不懈的努力=优秀。优雅智慧的孙教授是此行最大惊喜,讲座后有幸与她坐在一起进行了一个关于自己孩子教育问题的短暂交流,从学习内容上咨询了关于RAZ英语分级阅读和数学网课方面的知识,从方法上孙教授的经验是在孩子没有形成学习习惯前,家长要“扶”一段时间,与孩子约定学习时间,帮助孩子扫清学习障碍,逐步放手让孩子形成独立学习能力。

孙影教授做为留美博士,居然也是网师的学员,也在网师里当过讲师,如此博学的她仍在学习,这让我非常敬佩。再一次想到,学习力就是竞争力,凡是卓越者都是善于学习的人、都是终身学习的人,向最优秀的人靠近,踏着他们的足迹前行,让自己人生中的每一天都有收获。



一日是一生缩影

198307胡兰亭


我是一个浅薄的人,是一个饥饿的人,所以想要变得厚重,所以想要学习。

    我是一个刚刚从教一年多的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因此也非常的迷惑,我应该怎样成为一名对孩子来说有价值的教师,对自己来说有价值的教师,我的职业发展应该走向何处。

    于是我开始了我的探索之路,探索如何能够让我的学生学到一生有用的知识,并探索我人生的方向。一开始只是自己四处碰撞,找不到方向,像船只飘摇在雾里,迷惑又焦急。庆幸的是在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新网师,像迷航船只看见了灯塔。参加这次“构建理想课堂”高级研修班,我遇到了许多的前辈,他们的故事让我震撼,他们的理想让我敬佩,在他们身边我感受到了一种崇高的境界,这世界上确实存在着这样内心高尚的人,存在着这样有意义的教育。正是遇见了这样一群崇高的人,因而我的生命被重新点亮,理想的种子开始燃烧,那些心底黯淡的星光开始重新闪烁。

其中一颗明亮的星星是孙影老师,她的每一句话字字珠玑,对我启发颇深。她讲到《月亮与六便士》,虽然只是简单的提到一些,但又让我对这本书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之前也读过,但是理解并没有这样的深刻,也是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人抛弃一切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只是很喜欢书中的那句“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隐隐的震撼着我的心灵。如果是我,我会为了追寻头顶的月光,而视脚下的钱币而不顾吗?她讲到书籍对人的影响可能不是当下的,可能是日后的某一刻,突然灵感乍现,读懂了书,也读懂了人生。我喜爱书籍和电影,读过许多的文学经典,看到许多深厚的电影,从中见识到不同的人生,感受到伟大的精神力量,触动于面对人生的从容不迫。那些书中强大的精神力量曾在无数次迷途时,像被一只温暖的手牵引。这或许就是书籍的力量。孙影老师还讲到关于时间,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要将有限的生命活出无限的精彩。《追风筝的人》中有这样一句:“一日是一生的缩影。”每一天的组合就是整个人生。李镇西老师每天做到“五个一”,孙影老师每天也有自己的“五个一”,就是老师们这样每天一点一滴的积累和坚持,造就了这样优秀的教育家。正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我们也需要这样日积月累的努力,年复一年的恒心,不急不躁,慢慢的实现自我。

我是一个很安静的人,安静可能是因为我想把自己隐藏在人群里,我希望没人注意到我的存在,因为我很自卑。但这次和这些前辈们相遇,我看到了他们身上熠熠的光芒,触动着我的灵魂。一位退休的郭小琴校长还在继续学习教育;一名与病魔顽强作斗争的卢雪松老师不顾病痛坚持学习教育;两名有博大之爱的老师自费去到偏远的云南山区支教……还有老师们脸上那自信的笑容,那一双双因为看到好的教育和知识而闪烁着星星的眼睛,都让我为之深深的触动!我25岁,但我觉得我像是70岁80岁,甚至不如70岁80岁的人。我像一只鸵鸟将自己的头埋进沙子里,以为就可以避免一切的痛苦,实际上,也避免了一切的欢喜。我希望把头抬起来,洋溢着属于自己的自信,去爱,去疯,去真正的活在这个世界上。做一个年轻人,做一个有爱的人,做一个有趣的人,做一个快乐的人,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感谢相遇,感谢这样美好的触动。谨记“一日是一生的缩影”,让每一天过的充实而快乐,让教育归真,不辜负自己,不辜负每一个孩子!


蜗牛朝圣记

198027王宗祥


只有雄鹰和蜗牛能到达金字塔的顶点

——题记

小时候在电影中看到一些藏民一步一叩首,朝着他们心中的圣地慢慢地走去,心中真为他们担心,刮风了下雨了怎么办?蹋方了雪崩了怎么办?渴了饿了怎么办?我就不明白了,人这一生有那么多趣事,为啥就非得要去朝圣呢?直到2018年12月15日,新教育助力旺苍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中,成都武侯区实验小学王兮老师给我们讲了《犟龟的故事》后,终于有点体会,人,原来是需要信仰的。为了心中的信仰,哪怕前方是荆刺满地、刀山火海,也会全然不惧,毅然成行。

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曾说到,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年少轻狂的我曾嗤之以鼻。二十多年过去了,蓦然回首,却发现生活是那么的随意,“日子一点点地随初阳蒸融,全无印记”,确乎是没什么信仰啊!

有幸的是,2019年3月,我加入了新网师。在这里,我遇见了一群热爱教育的人,遇见了一群为了自己心中热爱的事业而努力学习的人,一群“不仅比我聪明,更比我勤奋的人”,有“屹立不倒”雪松老师,“学习当如方娇艳”的方老师,每天清晨五点过就完成打卡任务的河南省名师龚保全老师,“不是老师”的新教育专家李相莉老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心中都燃烧着一团火,这火让周围的人感到温暖,感到有了朝着火苗前进的动力。读了榜样教师龚保全的打卡日记《读书学习的动力从哪里来》后,我深深地体会到,他们心中有“圣”,这“圣”便是不停汲取名人名家的精华而提升自己的教育底蕴和教育智慧,以期自己也成为如李镇西、华应龙一般的名师。

我也渴望成为一名有能力热爱自己事业的人!无疑,新教育点燃了我学习的激情,阅读,成为了我2019年上半年的主旋律。朱永新老师的《回家》、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郝晓东老师的《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王丽星老师的《我这样整合数学》等书籍取代了手机、游戏,有一种叫做信仰的东西逐步在心中生根发芽。

智者郝晓东老师先后两次来到了旺苍,我都有幸参与了学习。第一次我记住了郝老师讲的一点:新教育实验是一个系统,行动是关键。第二次我也只记住了郝老师的一句话:用解释学的观点看问题。这是我离新网师名师最近的两次,可由于内心的自卑与学无所成,也只是站在远处,遥望网师学员心中的太阳。我是一只毫不起眼的蜗牛,只能仰望翱翔蓝天的雄鹰啊。

好消息突然传来,“新网师高级研修班”开始报名!我内心颤抖,报名吧,我是新网师成员,符合条件,但那么多校长主任、学科带头人、高级职称的优秀学员,只收100名,我报得上吗?不报吧,那就意味着放弃这次机会,脑海中一步一叩首的藏民形象跃然而出,这是一种信念,这是一种信仰,这是一次朝圣!报!想到就做,找立即打电话向校长申请,校长二话不说,马上和旺苍县进修校尹老师联系,于是,我这只蜗牛开始准备这次"朝圣之旅"。

仔细研读朱永新老师的《知识、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是我的第一步。这是朱永新老师在2008年苍南主题报告,是新教育第一次全面、深刻阐述"构筑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报告分六大部分,分析了当代课堂的四种话语,阐释了新教育理想课堂追求的三重境界:落实有效的教学框架,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活的深刻共鸣。并着重介绍了新教育团队研究成果:提出了自己的最简教学框架,并指出新教育理想课堂中教学目标分A、B、C三类,预学和学生学习清单是有效课堂建设的特色,列举出备课、听课的范式,又从学理上细致入微地介绍了有效课堂的第二重、第三重境界。整个报告以新教育课堂教学研究为出发点,反映了新教育人对广大一线教师的深深地理解,对教育教学的执着追求,学习了这份报告,至少收获了教学目标的三重标准的确定,有效教学框架的构建这两点,当然更多的是读不懂,悟不透,我都眉批在旁,期待太原共读时老师的解惑。

参照学习报告,结合新网师学习《数学共读》课程,整改自己的课堂教学。二十多年的讲练讲模式一下要转变成以学定教、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模式还真难。我首先改变自己以前抄教案的作法,通读教材一单元,然后读《教学参考用书》,优秀教案,达到对教学内容心中有数,设计预学单,确定预习中学生能达到的目标,再根据情况确定B类目标和C类目标。其次,我在数学课和科学课堂上试行小组化学习,学生自己先学习,学生教学生,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学生提出问题,不懂的老师再来解答。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这算是我朝圣的第二个准备吧。

为了去拜谒诸位名师,我还要写一篇拿得出手的交章吧。为了这个想法,我从打卡日记中精心挑选了一则《一堂"生成"的数学课》,加以润色,投寄给了《新网师周报》,周报第三十七期刊发了我三篇文章,这也算是我太原行的第三个准备吧。

随着"高研班"时间的临近,我也如所有成行的老师一样,办理学习手续,给教导处说明课堂安排情况,叮嘱代课老师不要忘记上课时间,叮咛班委干部各负其责,扎咐两名纪律观念不强的学生,真的是"临行密密缝",不过这远行的是"母亲”。

随着朝阳的冉冉升起,2019年5月30日,全新的日子,蜗牛开始上路,朝圣,出发!谨以小诗志之:龙城诸事毕,静待八方宾。虽无流斛意,且听白雪吟。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过朝天,穿秦岭,满眼的平原风光。远处逶迤的野山,映衬着近处黄色的大地,我们的高铁犹如银色的火箭,跨越时空,来到了此次心中的圣地一一龙城太原。

行知宏学校在太原近郊的一片广袤农田之中,整个学校围绕着中间的足球场而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醒目而又有张力,运动场周边是学校的功能楼,整个学校简朴大气。会务组老师签到的、接引的、楼层寝室安排的,让我们真的有“回家”的感觉。

晚7:30,高研班学员准时到了行知宏学校教学五楼多媒体教室集中,准备进行朱永新老师的《知识、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的共读。行知宏原校长、会务安排郭小琴致欢迎辞。年近花甲的郭老师看起来不过五十吧,她为这次“高研班”的开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她的“回家”主题演讲引起与会教师的共鸣,她那亲切、幽默、励志的演讲获得全班学员热烈掌声。

共读活动开始,新网师教务长郭长锁老师请自愿领读的四位老师走上讲台。第一位领读人是忻州市常春藤读书会的核心成员李宏老师,李老师领着大家共读了第二部分,又介绍了一下他们共读开展的情况,他们一般周六六点半开始,第一步是人与文本的交流,第二步是人与他人的交流,第三步是自己与自己交流。贾颖老师带领大家共读了第二部分后,因高速堵路而多开了六十多公里的郝晓东老师来不及喝一口水,歇一口气,匆匆走上讲台。郝老师仍然一如既往地用他那儒雅的气质,智慧的语言引领着课堂。他首先讲了本次高研班的中心议题就是构建理想课堂,所以大家要共读朱永新老师2008年的主题报告,然后概括的讲了一下共读第一部分构建理想课堂的背景和第二部分如何构建理想课堂,最后把大部分时间都交给了我们,让我们自由提问。

共读在郝老师巧妙的引导下开启了第二步,方娇艳老师就预习中目标的设计提出了疑问,郝老师对照文本,逐句解释,回答了方老师的问题。机会难得,我急忙举手,问出了我的问题:预习安排在什么时间进行最好?学生学习清单增加了老师负担怎么办呢?郝老师说,时间安排可长可短,关键是学生自己学习过程,老师要走出“舒适区”,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我豁然开朗,我的学习还是处于浪漫期啊,还浮在表面,显得浮躁而浅薄,阅读,阅读,大量阅读!又有老师提出了预习中学生发展不同步的问题,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的问题,语文教学是精耕细作还是粗犷式阅读,小学的孩子到了初中如何激发兴趣等等许多非常专业和有深度的问题。有老师抢着问,也有老师抢着答,课堂气氛热烈而有序,大家思维的火花不停在碰撞中迸发,不知不觉时间已走过了十点啦。郝老师最后总结,构建理想课堂,教师深厚的学识是基础,学习吧!

共读,生命与生命的共鸣! 

教育不是权利,是魅力,感染力一一郭小琴

三晋大地的晨曦暖暖地包围着我,窗外的鸟儿叽叽喳喳的鸣叫唤醒了梦中的我,新的一天开始了!

“我帅吗?”“帅!”摄影师咔嚓一声拍摄下了李镇西老师和我们的合影。李老师匆匆而来,没顾得上吃早饭,便开始了他那激动人心的讲座。一张一年级的学生背着新书包眼中放光的照片,一张高考后学生撕书的狂欢照片,引出了第一个问题:儿童幸福吗?“无休止的作业,无休止的考试,无休止的屈辱感,让充满憧憬的孩子想要摆脱这一段通向地狱的生活!”我们教育者正在培养仇恨读书的人,因为我们教育者也不读书。这不正是我们现在的状态吗?这让我又想起了“我们也是应试教育下的蛋”这句话,读高二的孩子经常对我说,你们就知道分数,分数有那么重要吗?我就在想,孩子挺喜欢打羽毛球的,班主任、课任教师都反映孩子没有全力投入到学习中,我们的说教和逼迫对吗?但在这全国唯高考论的今天,我们有什么办法呢?李镇西老师抛出了第二个问题: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对立吗?老师们的回答李老师都认真倾听,讲解了三个观点:1、素质教育包含了应试教育,但有比应试教育追求分数更丰富的素养。2、不能把"应试教育"从素质教育中剥离出来,然后加以讨伐。3、应试教育的错误不在有"应试”,而在于追求考什么教什么,不考的不教。我一下懂得了孩子的需求,儿子更需要我们的理解,是一种心灵的慰藉,支持他对运动的热爱!李老师又打出第三个问题:应该是先培养“人才”还是“人”?李老师从钱学森之问谈起,谈到苏霍姆林斯基的"人才是最高价值",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儿童的选择、儿童的尊严、儿童的需要、儿童的精神世界,更谈到教育要有儿童视角,并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告诫我们:热爱孩子,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时刻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李老师也讲了如何构建理想课堂,他认为,课堂教学的起点应该是学生的心灵,课堂教学的提问应该从学生的提问开始,要把语文课堂还原为语文学习的常态,要特别杜绝课堂教学中的“假民主”现象,教师观念上要转变为一切以儿童为中心;教学方式上,李老师以丹麦老师教学为例,要求“自由开放,畅所欲言,师生对话,互动合作,争论争辩,众说纷纭”,让每一个孩子进步,“孩子们的微笑就是对我最大的奖励!”让学校和教室成为孩子迷恋的地方。

李老师又给我们讲了如何建立师生之间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他讲道,师生关系核心是共同成长,要素是情感、平等、互助。他认为,没有爱绝对是没有真正的教育,同在蓝天下,都是大写的人,要求我们叩问良知:我们给学生讲的,我们信吗?我们要学生做的,我们做吗?用他自己生动形象的事例表达老师一定要示范,才能感染,以期达到培养公民之目的!

李老师的讲话数次被学员的掌声打断,两个小时一晃眼就没了,大家恨不得再听两个小时,可惜李老师太忙了,我们全员起立欢送李老师,以示自己对李老师的尊敬。

没有休息,新网师讲师刘焕阁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信息化技术助力教师共同体的打造》,讲座中,刘老师利用手中一部手机,抽奖,答问,评价,学员们动手动脑,积极参与。

两位专家讲座后,茶歇一刻,新网师讲师刘广文又给大家讲《如何设计学生与课文的链接通道》。刘老师指导我们语文课堂内容应该教什么,教学生学什么,以学定教,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还指导我们如何阅读和写作。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有平实的课堂,刘老师以其学业的深度和专业度赢得了与会学员的尊重。

下午,江苏名师、新网师《语文研课》老师孙静给大家带来的是观摩课《白鹭》,我们旺苍县孙晓敏老师也带来了《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二位老师同台献艺,都不约而同地抓关键句,找关键词,统领全篇。特别是我们的何老师,年龄虽小,面对全国各地老师、专家名师,毫无惧色,充分展示了旺苍教育人的风采,我们为你感到骄傲!

接下来的圆桌评课、2018十佳年度叙事颁奖、新网师附属学校授牌、孙静老师的讲座《基础性发展的小学语文课堂重构》是一项接一项,学习完成已快七点了。

晚上八点,在新教育执行院长郝晓东和长春师范大学教授孙影的主持下,读书沙龙开始了。大家围绕着《读书会的建立与策略》作了深入专业探讨,郝老师在回答老师的问题中,回顾了自己读书史,不在多,而在精,以问题的解决为出发点,走进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再返璞归真,喜爱阅读的自由。孙老师妙语如珠,讲解了读书会建立的步骤,可能有的问题,如何推进和坚持读书会的开展。我们旺苍县的刘洋老师、蹇东蓉老师等分别就自己读书会的推进、小组合作学习的疑惑、英语课堂的有效建构等问题与参会老师和专家作了探讨。旺苍老师表现出来的学习热情如此高涨,新教育实验活动的全面推进令郝老师也称赞不已。

尺码相同的人聚在一起,永远享受的是精神上的大餐;酷爱读书的人相会,带给伙伴们永远是智慧的火花。平凡而渺小的蜗牛,总是睁着圆圆的眼睛,仔细地聆听如梵音般的阳春白雪,慢慢地爬行。

晋善晋美的山西大地啊,我虽初次踏足,但你广袤的胸怀早已融化了我。一望无垠的耕地,片片的绿色掩映着朴实的青砖大院,黑黑的汉子,高壮的身板,憨厚的面容,一切都是那么大气!来自大山的我们,望着那目不可及的天边,感叹造物的神奇。今天,将是龙城之旅的最后一天,我们期待着。

早晨8点,我们戴上四十年前的红领巾,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迎来榜样教师王辉霞、陈娥、徐明旭、杨百凌四位老师的分享,他们从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教学实践出发,总结了理想课堂的构建。现仍清晰地记得徐老师关于理想课堂的三个论述:理想课堂是平实的,理想课堂是思想的交汇、心神的交融、理想课堂是真实的。为什么记得呢?徐老师用了东方圣人孔子、西方哲人苏格拉底、韩国教授的故事呈现。从中我学到了,学习对于成人来说,都是困难的,何况孩子呢?教学中我们应尽量用故事、游戏的方式,寓教于乐,让学习在孩子身上真正发生。

长春师范大学孙影教授从输出式教师学习、教学、阅读、写作四方面给我们作了指导,分析了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状态。孙老师还以自己举例,告诉我们如何管理能量而不是去管理时间,怎样培养"钉子"精神和"钩子"精神,如何在培训、开会、听课中内化学习,如何去构建自己的输出式教学课堂,如何培养自己输出式阅读,特别是孙老师的问题化、主题化、专题化写作,给我的启发特别大。自己也曾思考过在平时写点什么有系统的东西,但总归不了类。现在我可以建三个文件夹了,一个是课堂反思,一个是主题学习,一个是专题思考。

学习对于我们新网师学员来说,应该是常态,但这种努力始终不见成果,也是一种非常伤自尊的事。我们听了孙老师的演讲,不由涌起了一股激情,学会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力,不断输出,尽量多的让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以增加自己的底气!

下午六位年度叙事最佳又分享了他们那励志的故事,与新网师相遇相知,在网师平台活泼泼成长。他们的故事告诉我,只要上路,人生终将会遇到人生的庆典!

郝晓东老师作为本次高研班的组织者、新网师执行院长,大家都期待着地的讲座。郝老师通过前两天的观察,完全修改了以前的讲稿,重点讲了构建理想课堂的第二境界如何实践的问题。这种以学定教的教风不正是我们构筑理想课堂所需要的吗?郝老师举了运城国际小学构筑理想课堂的事例,又从数学课堂教学谈到了杜威的"五步"教学法,这是我们这群学生学习的浪漫阶段。在精确阶段,郝老师详尽分析了教材,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示范了如何解读文本,确定教学A、B、C三类目标。综合阶段,郝老师又回到文本,努力发掘出了文本所蕴含的魅力。这种执行力,让我更感受到新教育的魅力,虽没有郝老师的高度,但我们离实验田更近啊,实验的机会更多啊,更何况,与高人同行,会得到高人的指导呢!

晚上的分组讨论更让我感受到新网师不讲人情,只追求真理这种真正自由的学风。我的发言被组长丁宁老师直指问题大而空,不精确,并说可以重来说一次。这不是我们网师作业不合格吗?一切以成长为目的!虽然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来得及再次发有准备后的言,但却没有丝毫的委屈感,只觉得我要向高人看齐,正如郝老师指出的问题:提升自己的演讲力、写作力。

三天紧张的学习眨眼间就没了,蜗牛终于睁开眼看到世界有多大、多精彩。蜗牛只觉得,此次太原之行,虽取得真经,但如何念经却成为我日常生活、教学中的常态。我们可以骄傲的说,新教育,我们行走在路上!

还从未有这一样感受,三天的时间是如此的五味杂陈与恋恋不舍:明明与家远隔千山万水,却没有在外漂泊的感觉;明明与身边的人素未谋面,却又毫无陌生之感;明明个个高为人师,却处处时时如恭敬热忱的小学生……新网师,高端的学习共同体!

一、旺苍团队,学习热情获点赞

来自旺苍各中小学的二十六名学员在旺苍县教育局教研室姜老师、甘老师的率领下,于2019年5月30日奔赴龙城太原,参加新网师首届"构筑理想课堂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学习。临上火车前的几分钟,姜老师在站台上召集我们所有学员作了自我介绍,并把我们分为新闻报道组和后勤组。我们5位男学员和一位活泼热心的女学员向老师组成后勤组。很快,年青人就打成了一片。上车后,旺苍学员告别了兴奋与惊奇,告别了聊天与游戏,有的开始学习打卡,有的开始看书,有的在即将开始的共读资料勾勾画画。由于我们二十余人大都集中在五号车厢,我们这个群体的举动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而又显得那么自然,过道中的列车员悄悄地说:"她们是一群老师,好爱学习!”旁座看电视剧的小伙子自动带上了耳机,聊天的也放低了音量。确实,自加入新网师以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抓紧学习,已成为网师学员的常态。我们期待的新网师的培训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新网师培训,与众不同

这是我参加的新网师举行的第一个高级研修班培训。会务组郭小琴女士为此次研修的开班付出了大量的汗水和心血。为了节约开支,食宿都统一安排在太原近郊的行知宏实验学校,但为了让学员专注于学习,又采买了全新的被褥,车站、机场接送牌都统一用温馨的粉色纸制作,楼层导引的手势都统一规范,甚至连晚上的蚊香都考虑到了。所有学员除了满满的感动,还有的就是默默的配合和支持。有的学员听说寝室没有插座,无法使用电器,便剪去了飘逸的长发,还有同学专门去买了个充电宝。

还没来得及洗去舟车劳顿的疲惫,大家又在7点半集中到了学校会议室。新网师教务长郭老师开始组织共读书活动,随后被堵在高速又绕道赶来的新网师院长郝晓东老师主持了共读。大家在共读的讨论阶段都认真思考,踊跃发言。旺苍四位老师就自已在教学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和疑惑,都勇敢地表达出来。虽然我们的问题在新教育早已开展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同行眼中显得幼稚可笑,可这就是真实的学习阶段,同学们也为我们的问题作了认真的解答,为我们的学习热情鼓起了掌声。十点早已过去,但思考中的我们根本没有了劳累的感觉,十点半,郝老师不得不叫停了大家不间断的提问。

随后每天早晨八点准时上课,十点茶歇十五分钟,十二点从没准时下过课,下午二点四十准时上课,六点也从来没有准时下课,晚上八点上课,十点也从未准时下课。不是老师不想准时下课,而是热情的学员无休止的问题让老师下不了课。三天来天天如此,这哪是成人培训,这不是魔鬼训练营吗?郝老师在总结时说,这就是新网师培训的常态。学习不是游山玩水,学习就是思维训练,能坚持不掉队的学员,才有最终的成才的可能!我们高研班的学员都庆幸自己坚持下来了。但这次培训有何收获呢?

三、龙城培训,收获满满

1、李镇西老师的讲座《教育的价值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点燃了学员的学习激情。

(1)站在儿童的视角看待所有的教育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价值就是人。”“热爱孩子,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时刻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李老师指出,教学的起点应该是学生的心灵。其实,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所有的不耐心和粗暴,不都是没把孩子当孩子吗?都是简单地把孩子当成个容器,我们的知识、脏话、暴行都统统往里扔,还打着“一切都是为了你好!”的幌子,教学中仍然“灌”,大搞“题海战术”。几十年一成不变的老套路学生早已不喜欢,难怪我们会越来越不受学生喜欢。

(2)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把权力关进笼子,让人民掌握开笼的钥匙。”李老师在班级中建立的规则,我也准备在教学中实施。首先是把教师的课堂教学纳入学生监督,一月一评价,连续三次不合格的学生有权利申请学校调换学科教师。其次把教师的言行也纳入监督,教师违反规定,也要受罚。一名教师,只有在课堂上站住脚,才是一名大写的人。

2、郝晓东老师关于“读书会的推进及策略”和“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一一如何构建理想课堂”的讲座,让学员既解“恨”,又解“渴”。

(1)读书学习本就是少数人的事。在这件事上,我们不能有“兼济天下”的思想,还是要“自私”一点好,读书会有3、5人就行。在共读前,主持人要对共读内容有较深刻的理解,要能引领共读。我想我们班的共读活动,由于我的松懈而懈怠,学校教师共读会也毫无进展。但这都不算什么,关键是自己最近一段时间没有啃读一本教育名著。自己都没读几本书,怎么去要求别人也读书呢?何况读书本来就是一件“特别自私”的一件事。

(2)如何构建理想课堂是本次高研班的研讨主题。郝老师通过近两天的问答了解了我们这群人的课堂教学水平,临时把自己早已准备好了的课件完全推翻重来。他的这种以学定教的务实教风,让我们敬服。郝老师从"2+4”谈到《泊船瓜洲》,从文本解读、A、B、C三类目标的确定,教学板块中"左右手栏”设计,一点一点地给我们呈现。我在思考,新教育理想课堂的形式我们可能会做得有模有样,但如何让杜威的"五步教学法"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课堂中学生思维训练真正发生,这便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吧。

3、孙影老师的《输出式一一从学习到教学的一场微革命》讲座,无疑是一场真正的“头脑风暴”。

(1)学习原来是如此发生的,输入一一内化一一输出,三者循环往复。

(2)现场学习力的培养是如此简单。培训讲座现场,针对记录记下自己需要做的地方;每天教学后,反思自己的教学目标达成没有,学生参与度如何等等;其他教研现场,主要关注教师体现出的境界……现场学习力就是要培养“钉子精神”,即学习的专注力;培养“钩子精神”,即“拿来主义”;培养“磁铁精神”,即转化学习能力。在平时,我们教师都认为培训是形式,与我们的教学结合不起来,原来是我们的现场学习力不足,或者说不会。

(3)输出式教学是一场“微”革命,美国学习金字塔表明,主动学习效率远高于被动学习。我想我们以前提倡的目标教学不是输出式教学吗?如果“目标+小组合作学习”,那不就是“输出式教学”吗?这一设想,我一定得请教孙教授。

(4)输出式学习的最好方式是写作。教师平时的读、行、思、写、读,加以自我管理,“每日输出,每周一优课,每月一专项,每年一突破。”写作从问题化、专题化、主题化三角度选材。我想我的写作也应该系统化了,而且要把文字化成铅字,增加自己学习的"底气”。"努力学习而看不到成果,是一件最伤自尊的事。"

4、榜样教师的"十佳叙事"再次点燃了全体学员的激情。卢雪松与病魔作斗争,"逆风飞扬",徐明旭的"理想课堂是现实的、真实的、平常的”独树一帜的理解,方娇艳的"肯、啃、垦”三字诀,穆勒滚的坚持不懈,郭良锁、马增信的"老而弥坚”…真有一种擦亮思维,唤醒激情的令人振奋之感。

四、浪漫初期,道路阻且长

返广之际,姜老师、甘老师又在候车室召集了所有学员,鼓励我们作为新教育种子教师"聚是一簇火,散是满天星”。本次学习,是我们加入新网师、融入学习共同体的第一次,听见自己拔节成长的声音,犹如春笋破土而出的那一刻,多美!同时,此次学习我们也深深地知道,我们旺苍县的新教育实验活动和我本人的学习,如郝老师第二次旺苍行所说的那样:我们的实验处于浪漫期并将长期处于浪漫期。

最后,借马增信老师分享的一句话作个结束吧:学校是道场,工作即修炼,学习是一场快乐的修行!



构筑理想课堂

——山西太原研修班学习心得

佰章小学  蹇东蓉


新教育的种子在旺苍教育播撒左右,部分学校已经发芽开花,初见成效。为了让新教育扎实植根于旺苍教育,结出丰硕的果实,5月30日旺苍教育局派出2名教研室老师带领26名一线教师,前住山西龙城太原展开两天两晚的深入学习。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名学员,现就几天的学习心得体会交流汇报。

—、专家点拨,解开疑惑。

在我的认知里,对新教育的十大行动早已耳熟能详,并已在自己的工作中践行。但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新教育的理想课堂呢?虽已肤浅的知道理想课堂的模式是独立自学(探究)—交流互助(合作)—展示点拨—强化梳理--检测反馈。但怎么样才能将这样的课堂模式开展得更扎实,让学生真正参与自学,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和同伴展开深入讨论,而不是为了讨论而讨论的浅讨论、假讨论,怎样才能将学生的展示质量提高,而不是为了展示而展示的假表演,教师点播释疑的度如何把握……带着一系列的疑惑,我默默的对自己说,一定要通过这次学习活动找到确切答案。

1、关于课前预习:郝晓东院长的专题讲座巜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魅力—-有效教学框架的魅力及要点》让我找到理论支撑。课堂的中心应该是一个问题的提出、理解及解决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一一作为问题解决工具被探索、被发现的过程,优秀的教学要重现这一神奇的创造过程。先从预习(导学单)说吧,传统的预习是为了新知某一点或面的学习。比如语文课中预习课文,把不认识的字词读音意思弄清楚或熟读课文,数学课中预习某某题的数学公式,并试着用该公式去解几个题。这样的预习只是针对教学目标中的某一个目标预习,而没有全面针对所有教学目标,只是一个浅预习,没有深入全面的预习。这就导致我们的教学效果不能拔高,设置前置性预习时,目标要分ABC三类目标。1、预习要全面针对所有目标,特别是核心目标。2、预习要把学生一次次打回文本,让学生细读文本。(问题设计)3、预习要把握住交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预习题要基本按照目标顺序来排列。5、预习的材料要适量,有用,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6、预习题的表述尽量简洁明了,直达目标。前置性预习作业设计的好了、完成的好了就能更好的服务于后面课堂教学,拔高优等生,提升中差生。这既要求教师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求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学会放手于学生,让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共命,共同发掘知识的魅力,让知识与生活学习产生共鸣。

2、关于小组合作学习:我们目前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常态,是必要环节。但目前讨论探究的一大误区是过于简单的问题,学生能独立完成的也要做个讨论的样子,这就异致为了讨论而讨论的假讨论。另一误区是问题设计过于难,大部分学生跳起来也摘不到桃子,通过讨论也找不到答案。老师表面上是让学生讨论,但实际上是让学生做个讨论的样子又全盘收回而导致课堂的浅讨论。通过专家讲座和理想课堂观摩让我明白: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讨论(能独立完成的不讨论,讨论了也够不着的不讨论)讨论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合作互助体会到共摘桃子的喜悦和成就。不是所有的结论都需要展示,太过简单或太过于难的不展示。不是所有的文章都要大声、有感情的朗读。(比如科普文章)

3、关于点拨释疑:新教育要求老师要适时放手、课堂上体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知识魅力—师生产生知识与生命生活的共鸣。这源于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落实有效教学框架,为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的内在魅力。(2+4如何教)杜威的五步教学法:一是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社会生活相联系的情境,二是使儿童有准备的去应付在情境中产生的问题,三是使儿童产生对解决问题的假设与思考,四是儿童自己对解决问题的假设加以整理和排列,五是儿童通过应用来验证这些假设。

二、遇见高人,洗礼灵魂。

新教育的第一尺码就是:“虽同样身处浮躁的时代,但不肯放弃早已被许多人弃如敝屣的理想,而是始终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勇于承担身为教师的责任,在自己或者希望在自己的教室里,守护着最初的纯真愿望。”相聚在龙城太原的每位老师都是深爱着教育,深爱着教室里的那帮孩童。朱永新老师说:“谁站在教室里,谁就决定着教育的品质。”

1、李镇西老师的讲座留给我的,是那一叠叠极其珍贵的、泛黄的信件背后李老师和学生之间亦师亦友的关系;是李老师对学生的那一颗爱心;是他对工作的挚爱和不懈追求,和他的“四个不停”和“五个一”……我想,如果我们每个老师都践行这“四个不停”“五个一”,我们的专业成长可能会更精进!

2、来自河南的王辉霞老师与我们分享了《构筑理想课堂,我在路上》的报告。在报告中,王老师指出了她心中理想课堂的样子,在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引领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知识,培养技能,通过“提出问题、处理问题”实践与训练,形成批判性思维,想学、会学、乐学,帮学,并结合所学内容,内化迁移到实际应用中去,从而产生师生共鸣教育效果的课堂。王老师谈到了理想课堂的实质和原则:实质:人学(以生为本、心中有人),以“人本”为基石,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批判意识、社会责任、实践能力。原则:先学后教,多学少教。

3、来自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南门小学陈娥老师作了关于“朝向理想,追寻课堂”的交流报告。陈老师就目前教师备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她谈到备课的四种现象:写在本上、写在书上、写在心上、写在纸上。陈老师还给出了基于这种备课需改进的策略,同时分析了目前理想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理想课堂需改进的策略。
    4、来自江苏的徐明旭老师分享交流的内容是:在“新网师”的广阔天地中寻求教育智慧。我们怀着改良教育的美好情怀,为什么遭遇的常常是来自他人的怀疑和一脸不屑?我们学习了许多教育理论,为什么常常抵挡不住应试教育的“枪林弹雨”而至于“缴械投降”?我们见识了各种教学理念方法、流派,却依然不知道理想的教育“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们知道要积极探索教育之 “道”,却往往是 “晚上想了千条路,早晨起来走原路”, 为什么?为什么......徐老师抛给我们所有学员一连串的思考,并用其丰富的哲学知识和历史知识为我们找到答案!
    5、来自内蒙古临河区第三小学杨百凌校长用器、思、诗解读了理想课堂的三种境界。器:琢其器、尽其能、得其法;思:笃其思、解其惑、悟之情;诗:咏其美、传其情、抵达诗。
    6、来自河北涿州中学的语文教师于宁以“生活情境”让课堂扎根生活,智力挑战”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以“交集点促进经验重构做了一堂《让课堂散发知识的魅力》的交流报告。
    7、来自长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孙影教授以《输出式——从学习到教学的一场微革命》为题目就教师输出式学习、输出式教学、输出式间读、输出式写作做了深入浅出的研究分析。孙教授建议老师们可以通过公开课和讲座的输出方式:听的看的——上出来——说出来——写出来——发表出来。输出式学习:听课看书——提炼干货——实践应用——总结经验——分享交流!年轻漂亮、腹有诗书的孙教授还就中国教师目前的阅读现状作了分析,让老师们明白业余时间的充电决定着人生的高度,用一组简单的数学题(1.01x365=3.78/0.99x365=0.03)让老师们明白:积跬步以致千里,让怠情以致深渊;(1.02x365=1377.4/0.98x365=0.0006)只比你努力一点的人,其实已经甩你太远!孙教授建议老师们通过专业式阅读(研读名师)——专人式阅读(研读教育家如: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专题式阅读来提升自己!
    8、“十佳生命叙事”作者代表的闪电演讲:卢雪松巜逆风飞翔》、郭良锁巜春泥.常春藤.火种》、方娇艳巜新网师的“三字诀”》、穆勒滚巜一路上有你》、苗亚静巜最好的遇见》、马增信巜活出生命的精彩》。六位老师就自己与新网师的结缘、在新网师学习中的改变以及在新网师学习中的收获真诚地和大家分享交流。年过花甲的郭良锁老师虽早已退休,但他仍发挥余热,为新网师的全体学员引领指导。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九零后美女教师方娇艳现就职于上海市民办文绮中学,娇小玲珑的她用三个字“肯—啃—垦”诠释了自己在新网师学习中的成长和进步,在场的所有学员为她竖起大拇指并感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自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的穆勒滚老师说自己坐了两天的飞机从中国西南边境来到龙城太原,只为一路有新教育,是新网师成就了他,让他成为云南省教学名师,让他的教育之路走出了新的高度!山东德州市武城县实验中学的马增信老师是一位60后,接近离休的他说:他很幸运,在教育生涯的末期竟然可以如此美丽,这缘于新教育让他有一颗不老的心,追逐新教育的梦想一直在路。

三、带上能量,落实行动。

龙城与高人相遇,让人幸福。他们宛如一道光,投射在我的身上,撞击了我的内心,将我唤醒,让我明白了人生的终极目标不是外在的名利,而是应该沉潜到经典书籍中,啃读书本,修炼我的理想课堂,知行合一,在一间教室里,或者一个学校里,去努力开出一朵花来。“”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为了筑基理想课堂和学校专业发展共同体,共享共赢;“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在践行新教育的路上,我将尽力做心中有梦想、胸中有墨水、肩上有道义、脚下有力量的人。让我们心手相牵,且思且行,一起走向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向着明亮那方,扬帆远航

198127 旷霞

心心念念的盛典结束了。我认识了很多尺码相同的人,遇到了我想要的知识,解开了我行走路上的困惑,亦激励着我向着明亮那方,扬帆远航。

一、关于理想课堂

(一)实施理想课堂的原因

“小姐姐,我们明知道有些孩子无论怎么努力都考不上高中,更考不上大学,我们为什么还要那么努力的去教他们呢?”“李老师说的很对,我们读一年级时,恨不得告诉全天下“我上学了”,可是为什么后来却厌倦学习,打游戏,不写作业……因为我们没有体验到学习的幸福,我们从那样的应试教育中走过深受其害,怎样舍得学生继续我们讨厌的学习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是最高价值。”李镇西老师说:这里的人特指儿童,即儿童是教育的最高价值。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因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以“人”为核心的教育,其丰富多彩的内涵,只剩下两个字“刷题”,学生沦为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名利的工具。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还原教育的本色,还学生一段幸福的读书时光。

孙影老师利用学习金字塔(听讲、阅读、视听、演示、讨论、实践、传授给他人)告诉我们,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被动学习效率,远远低于理想课堂模式中的主动学习效率。

郝晓东老师说:“走的远了,不知道为什么出发,提出理想课堂,是希望透过层层迷雾,领悟真理。”理想课堂是对不可复制的公开课、洋思杜郎口课堂改革等话语的理解、批判性吸收、调和、综合和扬弃后的产物,它将公开优质课的活力呈现于日常的课堂中;它以一种人性的、科学的方式拥有应试课堂的话语想要的成绩;它注重理论高度但更注重应用于课堂实践。

(二)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

1.有效教学框架

实现“有效教学框架”规定的教学内容,即通过“有效教学框架”表格,将课堂教学过程细化成若干步骤,具体到每一分钟该做什么怎么做,让师生有条不紊,循序渐进。

(1)关于教材解读

教材讲读包括文本解读和教材解读两部分。文本解读指教师通过网络检索、查阅相关资料,进行专业发展修炼,尽可能整体而深入的尽可能的理解文本本身,全面深刻的显现文本价值。教材解读指教师把文本放任课程标准的相关年段,一级教材的单元设想中,来最终判定它的教学价值。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每一个学生要在规定的不同程度上,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各类目标可以从课后习题中来。根据学情差异,教学目标分为三类:A类-强调基础性;B类-即文本的教学重点;C类-延伸性。

(3)预习作业

预习是课堂学习的一部分,预习的内容应是课堂学习的目标。预习作业的设计,要全面的针对教学目标,可以课前预习时完成,也可以利用课堂时间,但必须是学生独立完成。同时,还应有课堂预习检测,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

(4)教学板块

左手教,右手学。课堂教学的板块,是对教学目标的最终完成。它分为左手栏和右手栏。左手栏是作为教师主导的集体的教学流程,右手栏是教师在设计教学中,从个体学生的角度,为完整的独立学习做谋划,并对个体学习,尤其是重要知识技能部分的学习做出规定,是课堂上个体学生的学习清单。

(5)课后反思

孙静老师认为,反思应“归真”。一是要真教,即你想教什么,实际上教了什么,教的这个对学生有用吗?二是要真学,即学生想学什么,学生实际上学了什么,学生学到的对他们有价值吗?

2.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

知识、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三个元素。老师和学生围绕着“问题-知识”进行艰苦的探索。老师不能用某种手段将现成的知识转交给学生,而应挖掘出知识的内在魅力,真正领会指导怎么教,引领学生探索并获取知识,在思维的挑战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工具,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3.第三重境界——知识、社会生活和生命的共鸣

要学生爱上知识,爱上学习,爱上探索,就必须建立知识、社会生活和生命的联系,如我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学的这些知识和我又什么关系?毕竟,不读书并没多大的影响,至少不会死的。因此,在教学中,作为教师,要不拘泥于常规,不拘泥于文本,引领者学生让知识、社会生活和生命共鸣。

二、关于师生关系

李镇西老师说:“一个隔着讲台和学生打交道的人,是不能走进学生心里的。因为老师和学生的关系,简单的定格为做作业和改作业。”没有爱绝对没有真正的教育。《世界人权宣言》第一条:人人生而平等,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人格的平等。同在蓝天下,都是大写的人,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尊重孩子,不辱骂孩子。其次,无论我们取得怎样的进步,获得怎样的奖章,难道没有学生的功劳吗?是他们宽容这我们的错误,包容着我们的不完美,我们凭什么用成人的眼光苛求一个孩子。李镇西老师将的故事中,奔跑中的小男孩听到国歌声响起,就立即止步行队礼,这样的行为不应是我们的老师吗?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我坚持提前候课,教学生守时;我坚持备课及时改作业,教学生凡事要认真,我坚持带着微笑进课堂,教学生乐观面对生活;我教学生吟诵,教学生要不断尝试新事物,寻找更好的自己……也许,目前我学生的成绩不是最好的,但他们是幸福的、快乐的!

三、关于实践

(一)读书会

孙影老师认为,当下的文盲有两种:一种是不识字的,一种是只读报纸、新闻、教科书和粗浅文字的智力低下的文盲。如果对人类智慧天空中的璀璨思想没有阅读的话,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可悲的文盲。

忙似乎是拒绝阅读,拒绝成长的最好的理由。阅读时间从哪里来,孙影老师说,时间是最公平的资源,活一天就用了24个小时,你浇灌在哪里,哪里就可能长出灿烂的花朵,你每周读一本书10年就是520本,你就可以涉猎百家,你每天写500个字,10年就是180万字,你就可以著作等身,你每天发呆10年就成呆毛,你每天狂吃10年就成胖子,人与人的区别无它将时间投资在哪里而已,时间一天天过好像什么也没有改变,但当你回头看,每件事都变了。我们可以利用走路、坐车、买菜、睡觉前等暗时间进行阅读;也可规划一段时间专注于阅读;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为生命拔节。

沙因说,未来的文盲不在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没有学习力的人。像方娇艳老师,200多个打卡日记,能够获得100+的置顶,那是她学习力的显现,亦是她坚持学习的回馈。就我来说,听完孙影老师的讲座,我觉得自己进行的“伪学习”活动,因为我一直处于散打模式,读自己喜欢的书,当然我也明白了阅读的内容也应有规划,比如根据自己专业成长的需要,查阅学科前沿的资料,进行专业化阅读;也可根据自己的上课风格研究名师的教学,进行专人化阅读;或根据课题进行专题式阅读。受孙影老师的启发,我也给自己写了每天的计划:每天给学生写一封信;每天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教育随笔;每天学吟一首诗;每天读书1小时;每天上好一堂课。相信通过阅读拓展知识,并对大脑里已有的经验进行重造,在阅读中一定能再造一个新我。

1.老师读书会

郝晓东老师说,读书本来是少数人做的事,一般情况下,肚子不饿,是不愿意吃东西的。杜威说:“如果我们用昨天的方式教今天的孩子,邓玉剥夺了他们的明天。”读书会的本质是学习共同体,旨在从彼此的见解中获得成长,但也需要注意:一是要设置门槛,比如以写《我的阅读史》的方式考察申请参加读书会的老师的诚意。二是人数方面,在精不在多,5至25人即可,人数太少,掀不起阅读的兴趣,人数太多,又怕良莠不齐,反而影响了阅读质量。三是必须要有灵魂带头人,带领大家向文本更深处漫朔。四是研读的内容尽量和教学相结合,如一起研读语文学科中的诗歌教学策略。五是实施底线+榜样的措施。参与读书会的老师,缺席次数超过底线,将被淘汰,另外树立榜样教师,带动更多的老师地理前行。

2.学生的读书会

知识的大爆炸时代,可选择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太多了,读纸质书的农村学生零星可见。目前,学生阅读方面还处于散打模式——读自己喜欢的书,课前分享读后的感受和收获。孙影老师的讲座中,我明白了散打模式的阅读,效益不高,关于学生阅读以后我需要注意:一是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选择合适的书;二是推荐给学生的书老师要先读懂,研究文本中有价值的亮点,然后再带着学生读;三是要有仪式感。如组织开展新书介绍会,介绍书的题目、目录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到规定的章节,有分享会,自由发言,展示自己的阅读体验。

(二)集体备课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能实现价值。“众人拾柴火焰高”,教育过程中,应集集体的智慧,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确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制定符合目标的导学案。

(三)晨诵

每天清晨,用诗歌和学生一起拥抱黎明,也是一种别样的美。学生已养成按时晨诵的习惯,尤其是我班的学生,他们喜欢吟诵,每周可以不上语文课,却不能少吟诵课,吟诵《礼记大同篇》获学校“一二.九”文艺汇演一等奖,“五四”文艺汇演中,吟诵《诗经.伐檀》获二等奖。阅读《在农历的天空下》,我总觉得我校的晨诵课程少了点什么,我的吟诵课程可以再精彩些,却没有找到改进的方式。听了杨百灵老师的分享后,又私下向杨老师请教,恍然大悟——我校的晨诵按年级统一进行是没有错的,若想引领学生走向更远,班级中还应有拓展,比如学习了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学生先收集王安石的诗歌,并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示,挑一首自己最喜欢的诗歌吟一吟,唱一唱。昨天我布置了作业——用自己喜欢的旋律唱一唱《游山西村》,学生的表现相当精彩,唯一遗憾的是,课代表深藏不露,一出场博得全场掌声,其他同学都不愿再分享了。分享的秩序也很重要呀!

(四)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很讲究,在分组时要考虑学科均衡,兴趣爱好等。组长是小组的核心人物,需要通过讨论解决问题时,要安排发言的顺序,基础差的学生先发言;还要安排发言代表等。

我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行。我站在新教育的起点,向着明亮那方,扬帆远航……




太原之行,不虚此行

输入标题198013+熊开祥

2019年4月5日,看到“新网师”微信公众号上发出的公告——《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首届“构筑理想课堂”高级研修班》,心中很是激动,但是很快这种激动就烟消云散了。我是2019年春刚刚加入新网师学习的新学员,根据以往的惯例和经验自己似乎没有参加这种高端培训的可能。

2019年4月6日旺苍县新教育实验推进办公室发出了《旺苍县新教育实验推进办公室关于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首届“构筑理想课堂”高级研修班报名的通知》,要求按照教师(新网师学员)个人申请——学校推荐(参与了理想课堂实验者)——推进办商讨、教研室遴选——合议——报名的模式进行。

我想到我实际情况,我根本就没有勇气报名。当旺苍县新教育推进办公室发出前往山西太原参加新网师首届构筑理想高级研修班名单时,我感到意外和激动。

随即在进修校尹主任的指导下,完成了,报名、缴费、加入相关微信群的工作。

期待着,期待着5月30日的到来。

根据我的经验,动车票是很俏的,很怕买不到票而错过了培训会议。五月初,我就在群里询问订票的相关事宜,也许是太早,根本就没有人理会这个事。我一度还有不去的打算。眼看行期将近,询问此事的人逐渐增多,终于有人在群里发话,说是领导正在研究。

后来姜丽华老师成了我们的带队大姐,组建了微信群,通知我们相关事宜。动车票终于定下了。我的心也终于定下了,期待着与新网师的学员们龙城相会。

其实,我的心早就飞到了山西。我在网上搜寻了培训地点——行知宏实验学校,也了解了山西的特产、人文风物。很想感受一下《人说山西好风光》是怎样的好。

5月30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一行28人,乘坐D1904前往山西太原行知宏实验学校参加新网师构筑理想课堂首届高级研修班活动。

列车高速而平稳,由巴蜀大地经秦岭、关中平原,驶向三晋大地。一路风光无限,欢声笑语。

山西,首次前往。山西,陌生而熟悉。

我对山西的了解全来自道听途说和书本影视。

记忆中三晋大地,人杰地灵,几千年来,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著名的人物。他们之中,有著名的春秋霸主晋文公,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著名的政治家蔺相如、霍光、狄仁杰、毕士安、王琼、田呈瑞、杨深秀,著名的军事家和将领廉颇、卫青、霍去病、关羽、杨业、薛仁贵、狄青,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和学者王勃、王维、王之涣、王昌龄、柳宗元、白居易、司马光、米芾、白朴、关汉卿、郑光祖、罗贯中、傅山、阎若璩……还有清代廉吏于成龙、山西王阎锡山、十大元帅之一徐向前。

“人说山西风光好”。太行山、吕梁山、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五台山、北岳恒山、雁门关、悬空寺、晋祠、娘子关、平型关、云冈石窟、平遥古镇、乔家大院;山西汾酒、老陈醋、煤炭、窑洞;太原、大同。

现在,新教育实验风靡全国,山西走在前列,行知宏实验学校的教育同仁更是走在更前面的先行者。

不思进取的我,现在才接触新教育实验,抱着一颗虔诚的学习之心,一颗热爱教育的赤诚之心,与新教育实验的同志们学习。

我期待与各位成为尺码相同的人。

下午15点59分,动车准时停靠在太原南站。

太原,我来了。

我们乘坐的动车准点停靠在太原南站,脚尖触地的那一刻,有一点小小的激动,这就是晋文公重耳奋斗的地方,这就是我此次提升自我的地方。我使劲的吸了几口太原的空气,空气中有淡淡的泥土的味道。

带头大姐姜老师,在站台,集合所有成员讲解了注意事项,对大家进行了工作分工。我们几个男老师负责后勤安保。

走出火车站,有个帅哥举着“行知宏欢迎你”。我们知道,这就是接站的老师。两个美女老师拿着名单点名,确认无误后我们随着登上了接送我们的大巴车,前往行知宏实验学校。

大巴车行驶在宽阔的大道上,渐渐远离南站,驶向郊区,一片片整齐的农田,不足一尺的玉米苗,正在努力生长,偶尔可见裸露的土层,很厚,很厚。与我们那里不同,一锄可以挖见岩石。一眼望不到边的平原大坝的尽头有低矮的起伏的山丘。

路过晋祠,大约十分钟车程就到了目的地。学校四周都是农田,田里成排成行的枣树,开着小小的淡黄的枣花。不远处就是一片核桃林,青黄色的核桃如汤原般大小,压弯了枝条。典型的郊区。

后来听说,这里就是晋阳古城,在春秋时期这里可是晋国最富庶的地方,可惜毁于战火。

行知宏实验学校面积不大。两栋学生公寓、一栋办公楼、一栋教师宿舍、一个板房式的食堂、一个运动场。给人的印象,简洁、干净。

老师们异常热情。不论是报名工作人员、还是宿舍管理人员、还是会场布置人员,所有的工作人员都非常热情。在这遥远的北方,突然有一种回家般的感觉。

尤其是郭小琴老师。

报名时认识了郭小琴老师。最初我一直以为郭小琴老师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老师。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郭老师非常热情,工作非常细致,对工作不辞劳苦。

后来听郝晓东老师讲,郭老师是一个五十多的人,郭老师自己纠正说,已经是花甲之年。敬意倍增。如此年龄还为新教育如此上心,如此年龄,还努力读书。四十多岁的我,谈何老矣?

两天的学习,内容非常充实,安排也非常紧凑。通过学习我有一些感受。

新网师的老师水平非常高。全国知名教育专家、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院长李镇西博士,长春师范大学教授孙影博士,四川大学哲学与教育学教授、四川省哲学学会副会长、成都市政府督学、超星集团学术顾问刘莘,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执行院长、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郝晓东,河南省语文教学名师、新网师讲师刘广文,江苏省特级教师、新网师讲师孙静。

榜样学员也非常厉害。河南王辉霞分享了《构建理想课堂,我在路上》指出什么是理想课堂,如何构建理想课堂,构建理想课堂的依据。湖北陈娥从理想课堂的前奏、过程、尾声、标准四步给我们展现了她的理想课堂。安徽徐明旭从自己的思考与探索、实践与反思、憧憬与期待三个方面分享了他对理想课堂的思考与见解。内蒙古杨柏凌分享了《古诗词教学:从学一首诗到群诗漫吟》通过“三读”:初读,解诗题;再读,抓诗眼;朗读,入诗境,来交古诗词。河北于宁分享了《让课堂散发知识的魅力》以“生活情景”让课堂扎根生活,以“智力挑战”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以“交集点”促进经验重构。他们分享的经验非常好,是实实在在的一线经验,有利于指导工作。

十佳生命叙事获奖者,更是神一般的人物,神一般的存在。他们几乎都有一颗坚强的心和不断努力前行毅力。做九次化疗和一次手术,依然坚持“逆风飞行”,如轻松般坚韧顽强的卢雪松老师;满头白发,依然坚持读书、为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做了大量日常工作的教务处郭良锁老师;娇艳欲滴、参工不足五年,有超强的理解能力的美女老师方娇艳;退休之后不甘寂寞继续为学校做贡献不取报酬德的马增信老师;已经功成名就,依然不断追求卓越的云南省著名教师穆勒滚等等。不一而足。

两天很短暂,收获却满满。

每天听专家讲课,听老师上示范课,听榜样教师讲述学习经历,举办读书沙龙。短短两天感受颇深。

我觉得我接受了一次真正的精神洗礼。突然发现,自己似乎来错了地方。

各位专家教授、老师、学员不论是读书的数量,读书的深度,读书的广度,还是读书的勤奋程度,读书的技巧方法,哪样都比我高。我一个月读了两本书,我就认为我功劳不小,有点沾沾自喜。当听到孙影教授的读书数量,读书方法,读书深度,我觉得我原来多么渺小。不跳出井口真不知道天有多大!

我经常抱怨我工作太多,没有时间读书。须知读书就是自己的爱好,犹如喜欢打麻将的人,你会觉得打麻将累吗?对于喜欢读书的人来说,读书就是生命的一部分,只要挤一挤,时间就会有的。除非是假读书。

我与他们的差距太大,太大了。

他们脱口而出的书籍名称,脱口而出的名词概念,脱口而出的优美词汇。

我望尘莫及。

有位有心的学员做了一个统计。本次活动中老师们提到的书籍一共23本:

《课程论》《静悄悄的革命》《教学勇气》《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人间词话》《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小逻辑》《中国哲学简史》《岁月凶猛》《心流》《发生认识论原理》《给教师的建议》《思维导图》《精要主义》《非理性的人》《教师阅读地图》《新教育》《人生不设限》《我们如何思维》《论对话》《教育人类学》《解释学与教育》《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

   我看了一下,着23本书中,我只看过《新教育》这一本书,《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看了几页,就束之高阁,《中国哲学简史》书是买了,可就是一直都没有打开。

我再次明白了,要想做一个有深度的,全新的自我,读书学习非常重要。当然读书学习,是有技巧的读书学习,有目标的读书学习,而不是消遣式的读书学习。读书学习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学海无涯苦作舟。不下功夫“啃读”,是不会有太大的收获的。

孙影老师说,时间是最公平的资源,活一天就拥有24个小时,你浇灌在哪里,那里就可能长出灿烂的花朵。你每周读一本书,十年就是520本,你就可以涉猎百家。你每天写500个字,十年就是180万字,你就可以著作等身。这话震动了我的灵魂。

李镇西老师的讲座,让我再次加深了认识。李老师说,应试教育没有人,只有分数,人没有价值,人被工具化。目中有人才是素质教育。我们要有对学生人品、精神、情操的关怀。事实证明,只追求理性知识,他的灵魂是苍白无用的。

李老师说,心灵是永恒的。什么时代都是人的时代,紧扣人的心灵的教育,永远是最先进最前沿的教育。

李老师最后提出叩问教育的良知的几个问题:

1.我们给学生讲的,我们信吗?   

2.我们要学生做的,我们做吗?   

3.自己一滩污泥,有什么理由和资格“何恨铁不成钢”? 

李老师说,“如果以对学生的要求来要求自己,我们就非常了不起。所谓“教育”,就是你想要学生有的,你先得拥有。

明白了,有效课堂不仅是形式的空壳,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感受知识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一种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每一堂课,应该因课而异。用李镇西的话说,理想课堂就是有效有趣的课堂。

总之,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还非常多。

用郭良锁老师的话激励自己:越努力越幸运。

再次回首,龙城之行,此行不虚。



寻觅一块安放心灵的圣地

江苏泗阳经济开发区学校 史健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五月末,六月初,我从运河之滨江苏泗阳来到了吕梁脚下山西太原,参加首届新网师构筑理想课堂高级研修班的学习。

参加学习的有来自大学的教授、有来自一线的教师、有来自边陲的少数民族代表、有来自内地的新教育发源地的先行者,有有学校的校长、有各个层次的专家。我想,这样一群人来到这里,他们将去哪里?不由得想起学校在建校之初,对自身有一个设计和比喻:“从这里开始,达至远方”。这是一个意象,也是一个实体。

为什么是“这里”?

这里,新网师的聚集地,是一群怎样的新网师人啊——他们是虔诚的阅读之旅朝圣者;思考的理想课堂构筑者;相同的价值尺码啃读者。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这里既是“武器库”,更是“修道场”,是让生命丰盈而充实的“这里”。

为什么要到“远方”?

远方是个既具象又抽象的说法,既是物理空间,也是教育空间。远方,是通过阅读,精神的阶梯随着重复阅读不断延伸;远方,是有限的生命当中的无限美景;远方,有一种主动的承继和发展的力量。

从这里开始,达至远方,选择怎样的路径?

抵达的路径应该是多元的,丰富的,而不是唯一的。但阅读,一定是一条通向远方快速迅捷的路径。在首届新网师构筑理想课堂高级研修班的学习中,我觉得,新网师人有着这样的表达:一是阅读的要义是坚持;二是阅读本质是输出;三是阅读的终极是实践。

阅读的要义是坚持

胡歌曾说过:“如果皮囊难以修复,那就用思想去填满它”。为期两天的活动中,1场两小时的共读;5个榜样学员的微报告;6场专家报告;2节课例观摩;6个十佳生命叙事演讲;6组分论坛的讨论;1场总论坛的讨论;召开了1次附属学校工作会议;进行了十佳生命叙事颁奖;进行了附属学校、基地学校的授牌。是什么样的力量坚持着这样的研修?那一定是坚持的信念。“这是一群疯子!”郝晓东院长感叹。这又何止是疯子呀,这还是一群有着管理“超长期目标”的读书人。

新网师人是人人参与,人人奉献的平台。新网师的阅读自觉,是由一个长期期许,持续分享,用超长期目标引领的。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走到哪里,每个人都知道走的方式。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变革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非事件;所有人都把目光聚集到了清晰明确的目标上,并付出了坚持的力量。

几年前,我的老师在读台湾黄武雄著的《学校在窗外》,读的泪流满面,我很不理解。只到前年去了台湾,我请教了台湾新北市国立大丰中小学校长李春芳先生,才知道黄武雄一直致力于追寻“孩子为什么要去学校”、致力于思考“台湾教改发生了什么事情”,在20年的坚持中,他遭遇了牢狱、教育的不确切、癌细胞的扩散,但他选择了坚持,在追寻与思考中,他希望跨越教育理想与教育现状有着不可横亘的鸿沟。我的老师把这一切文字背后的东西都读懂了,所以她读的泪流满面;读的情深意切。我们亲爱的新教育人,不正是一个个黄武雄吗?

阅读的本质是输出

输出,这是新网师人给我的最大的感受。培根说,“读书使人渊博,辩论使人机敏,写作使人精细。”

写作为什么会使人精细?作为一种书面的输出,它要求语言清晰,逻辑严谨,观点明确,例证切题、充分。但是,做到这几点并不容易。即使对某件事或某样东西很熟,想要完整地落实到笔头上,也要再经过思考、组织、补充细节资料,反复斟酌并修改,直至最终成稿。这样,所学的知识才不会浮于表面,而是内化成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所以,想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章法,想不精细都难。

在两天的学习中,榜样学员们介绍了自己的读书与输出,河南的王辉霞、湖北的陈娥、安徽的徐明旭、青海的翟小洁、内蒙古的杨百凌、河北的王宁,我从中感受到了读书笔记的重读和使用起着桥梁的作用,让人能够更容易地进行知识的转化。

读多少的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最终明白为何而读,并做到读有所思,读有所输。

龙应台曾在《亲爱的安德烈》里说:“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在阅读之后,通过写作,通过输出,能够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沉淀那个时而浮躁的自己。

阅读的终极是实践

有人认为:阅读和运动、游戏、旅行一样,都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仅是众多生活方式的一种,并不其他方式高端。作为一名老师,我并不认可这样的说法。“过一种完整而幸福的教育生活”,这里的“完整”和“幸福”,除了指向自我,还指向学生。因此,老师有责任、有义务通过阅读,不断的改变自我,成长自我,完善自我。

泰勒曾说:“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共筑理想课堂”,在交流当中,导学导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内减量、课外增量等各种课堂要素纷纷碰撞。从老师们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这是阅读理想的种子在萌发,果实在生长,思维的火花在碰撞。在培训当中,孙静老师执教的《白鹭》,何晓敏老师执教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就是这些优秀的老师从阅读走向实践的最好注脚。

理想课堂有“六纬度”,即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延展度、练习度。吉尔•哈德斐尔德(Jill Hadfield)在《课堂活力》一书中说:“班级里可能充满了欢乐、友谊、合作和渴望,也可能是沉默、不快、矛盾和敌意。”前者无疑是亲和度高的表现,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我想,我们现在的学校更多的讲集体,集体备课、集体研讨、集体检测、集体评价,过的是集体的生活,这是我们期待的教学生态吗?我期待着的是共筑理想课堂的第三重境界的到来与实现——“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夏初万物长。这样一个时节,这样一场行动,就是一个巨大的孵化场。孵化的不仅是一场构筑理想课堂的盛宴,更是带给我们所向往的教育与生命。如果说,“从这里开始,达至远方”是泗阳经济开发区学校整体的办学愿景,那更是我所向往的新网师的学习行动。我和新教育的家人们,期待着:

青春莫负好年华,振翅芳丛觅百花。

将相无根勤处得,精诚学业自成家。




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研修心得

161406卢雪松

山西省太原市行知宏实验中学是我们这次“新网师构筑理想课堂首届高研班”培训活动的大本营。这所位于风景秀丽的天龙山东麓,历史文化名胜晋祠博物院南侧。学校远离繁华都市的喧嚣,独守自己特有的那份宁静。我觉得学校的命名“行知宏”起得甚好,意义深远: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为求学之要义,知行合一方可抵达孕育探索的思智远方。通过学习,让行动和信念保持一致,这才是知行合一!生命只有一次,让身体和灵魂同时在路上,这就是知行合一!

不来这里,也许你感受不到这群尺码相同的人的学习热情和蓬勃生命,这是我们共同的尺码:真正热爱学习,真正热爱教育,真正热爱生命。我们对生命饱含激情,渴求生命的内在成长,愿意通过专业学习,获得职业尊严,探寻生命价值,最终成为一个自由的自我实现者。这种纯粹是为了学习,甚至是心甘情愿全程自费跑来参与活动的情况,也许只有在新网师才有,也只有新网师才有这么大的磁场和魅力能够吸引众多的“朝圣者”。

报到当晚。

一般的会议报到当天是不安排活动的,可是新网师却在晚上7:30-21:30进行共读活动,主题是《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下午到达这里是4:30左右,同宿舍的于宁老师还未到,我安顿好行李便来到操场上进一步熟悉我的稿子。由于化疗很伤脑子,我的记忆力大不如前,尤其是背一些东西比较吃力。虽然从定稿到演讲不足三天的时间,但我还是决定脱稿,因为我是在讲叙事故事,讲的都是自己在新网师经历的一些真实的故事,有感而发就可以,更何况我应该向自己发出挑战,我觉得自己可以做到。

在操场的边缘来回的游走,默默地想着自己的思路,偶尔也有一些人经过,但他们都佩戴名卡,我也都不认识,只管做着我自己的事情。看看时间不早了,我便独自去食堂吃完了晚饭,早早的就来到了会场,找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位置坐了下来。我坐的椅子后面有一小块空地,我看到刚进来的几个人正在我后面架摄像机,我觉得我的位置更便于看护摄像机,于是起身询问他们是否需要我的位置。我一眼看到了一个人的名卡上赫然写着“马增信”这个名字,心里想着:终于看见大咖了!马增信老师我仰慕已久,他在群里应该算是一个“活跃分子”,敢挑担子,能力超强,自愿承担了附属项目的工作。他的座右铭是: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他不仅心在路上,也行在路上。我这个小粉丝马上开启了追逐偶像模式,要求与马老师合影,马老师欣然答应,我很开心。

在学员陆续入场的时候,我在人群中一眼就认出了教务长郭良锁老师,因为“相识”了太久,也“仰望”了太久,已经有了默契,同时也因为他那满头的白发在人群中格外显眼,莫名地让我感到有些心疼。对郭老师最初的印象是他在QQ里使用的头像,虽然模糊,但能看出是满头青丝,这些年他一定是熬心血,累坏了。在郭老师面前我没有任何压力,可以吐吐槽,更可以肆无忌惮地大哭一场,因为他懂我。

由于共读主持人郝晓东老师因高速堵车未能按时到达,郭老师组织了几位老师进行阅读活动,我们边读边等。我们心中的“男神”终于来了,他没有打断老师的朗读,他悄悄地站在那里,倾听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

后来,他引领我们进行了《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的共读,在共读共鸣中,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和基本框架,还弄清了导学案与理想课堂框架的区别。在之后的自由提问环节,大家进行了一次头脑风暴,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引起共鸣,有的启发思考,有的刁钻,有的独到……都被郝老师一一化解,让我感受到了郝老师深厚的专业功底。大家一直交流到很晚才依依不舍地散去。

回到四楼宿舍,于宁老师已经来了,我们决定去楼上见一见我们的恩师刘广文老师。他正在准备明天的发言稿,见到我们来了非常高兴,起身迎接我们。刘老师和我想像的一点都不一样,因为平时打电话时他的声音有点沙哑,让我感觉有些苍桑,我一直以为他是一个快六十年纪的老学究,这一见才知道他高大、帅气,还很幽默。听晓东老师说,现在在国内研究《人间词话》比较深透的人,刘老师当属前几。这一点更让我钦佩。

我们三个话了家常,感觉很亲切,我和于宁同为刘老师任教的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课堂当组长,共同协助刘老师工作,虽未谋面,但彼此间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我还向刘老师承认了“错误”,把自己在演讲中打算“黑”他的课程一下的想法全部“坦白”,刘老师却笑了,问我:“真的有那么难吗?那我们得好好想个解决的办法了。”刘老师还要工作,我们告别刘老师回到自己的宿舍,看看手表,已经快12点了,赶紧洗洗睡觉,期待明天快点到来。

第一天上午。

早上6:00,闹表准时叫起。由于今天早上安排了大合影,我们得在7:30之前整理好内务,吃好早饭,然后准备照相。于宁老师换上了一件玫瑰红的旗袍,显得知性而大方。我这个“女汉子”却不拘小节,发现自己带来的裙子和外套都是黑色的,我安慰自己:黑色的显瘦,遮肉。

时间到了,摄影师开始招呼大家排好队形,后来我才知道这位摄影师叫刘荣国,他是一个很热心,也很有趣的人。不一会儿,队伍里眼尖的人发现李镇西老师一行人从远处走过来,掌声顿时响起。李老师走到摄影师的位置掏出了他的手机,亲切地说:“我先给你们来一张。”李老师边举着手机边问:“李老师帅不帅?”“帅——”紧接着大家笑成了一片,李老师快速按下了快门,边走向他的座位边说:“我就是喜欢你们说实话!”多么平易近人而又幽默的李老师啊!

照完相,我们在主会场聆听李镇西老师为我们进行讲座《教育的价值、关系一诗意》,在李老师的报告里,我听到了许多新鲜的观点,比如:“儿童是教育的最高价值”、“目中有人就是素质教育”、“‘学霸’‘学渣’是对教育的侮辱”、“应试教育对人的要求是最低的”、“教育要抓住‘有趣’、‘有效’”、“教育要有儿童视角”等等。特别李老师对学生的用心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直听得人热泪盈眶,时不时地李老师还来点“李氏幽默”,活跃一下现场气氛,让我们思考教育的意义和真谛!

在上午进行的还有刘换阁老师和刘广文老师的精彩报告。

刘换阁老师让我们了解了信息技术在教育的广泛深入应用,还在现场以互动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信息技术的神奇。现代信息技术如果在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应用,那么对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开启智慧时代新征程一定会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刘广文老师进行的是《如何设计学生与课文的链接通道》。我们明确了阅读教学就是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阅读教学特点有两个:一是课文不仅是学习材料,而且是学习对象。二是课文中包含可能高于学生现有语文经验的因素。

怎样设计学生与课文的链接通道?基本的路径有三条:1、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2、补充学生的语文经验,指导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方法;3、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语文课堂教学的改善,取决于将以“教的活动”为基点,逐步地转变为以“学的活动”为基点。教学设计的关键在于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他以丰富的课例直观地让我们明白如何设计学生与课文的链接通道?第一:真正找准链接的点,即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明了学习任务。第二:切实着眼于学生的学,从学生的学出发。第三:吃准学生的学习障碍处。第四:设计灵活多样的、脚手架性质的学习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

第一天下午。

下午我们进行了两节课的观摩,其中孙静老师的课给的印象尤其深。她为我们带来的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课《白鹭》。《白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郭沫若先生以诗意的笔触,生动地描写了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适宜,钓鱼、瞭望、低飞时的韵味无穷,表达了对白鹭的喜爱之情。这篇文章,有诗一样的语言和画一样的意境:一是形美,美在大小适宜、色彩和谐;二是意美,美在文中有画、画中有诗;三是情美,美在以心格物、融通自然。孙静老师教学这样的一篇美文,着力引导学生潜心会文,品味语言文字,通过朗读、想象、感悟,借助画面、音乐、板书,给白纸黑字着色渲染,让静态语言鲜活跃动,从而引领学生走进美的文本、画面、意境之中,达到“诗情画意两相和”的教学效果。

两节课后,进行了十佳生命叙事作者颁奖、附属学校和基地学校的授牌仪式,简短而热烈。

在茶歇时间与郭良锁老师和刘广文老师分别合了影,感恩,感谢。

在接下来的圆桌评课上,郝晓东、刘广文和于宁三位老师为我们进行了精彩的点评,通过他们的点评让我们从行家的角度去看教学的门道,让我们受到很大的启发。

之后孙静老师的《基于学生发展的小学语文课堂重构》为我们解开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密码,也引发我们对于课堂的三个思考,“想到哪里去?(确立目标)”、“怎样到那里?(导向目标)”、“是否到了那里?(评价反馈)”。还就如何设计好一节课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还就字词教学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晚上在去食堂的路上,于宁老师和我与刘广文老师照了一张合影,值得纪念。晚饭时,得知刘老师要提前返程,我和于宁去送刘老师,没来得及收拾餐盘,心想着送刘老师上车后再回来收拾。送到学校门口,偶遇了徐明旭老师,他可是2018秋期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里的“活跃分子”,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可见平时积累不少,是我学习的榜样。等返食堂准备收拾餐盘的时候,不知道哪位老师已经帮忙收拾好了,这件事让我特别感动,心里倍感温暖。

第一天晚上。

晚上的活动由郝晓东老师和孙影老师联合为我们进行了一次“老师读书会的价值及组织策略”的主题沙龙,通过平等对话、互动问答,老师们就自己关心的有关读书会的问题进行了提问,郝老师和孙老师一一给予了解答。不久前,我校的李东霞校长和刘柏林书记与我谈起过组织教师读书会的事宜,但是我也没有什么经验,在这次的沙龙活动中,我感觉有了一些工作思路,学到了一点方法,准备回去后向校长汇报,时机成熟后将读书会组织起来,让共读活动真正为教师的成长搭梯,同时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

第二天上午。

第二天上午安排了五位老师的榜样学员微报告和一场专家报告。

王辉霞、陈娥、徐明旭、杨百凌和于宁五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对“理想课堂”进行了解读。通过五位老师的报告,我进一步明确了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任何一种课堂教学设计都必须把它作为出发点和根本途径。新教育提出理想课堂的“六个维度”——整合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延展度、练习度。其中,有的侧重于教学内容的确定,发掘知识的魅力;有的侧重于师生关系,提倡构建平等亲和的师生关系;有的侧重于学生主体性的确立。不管怎么说,其核心要义都是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促其成为主角。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这是理想课堂的重要表象,也是实质要义。理想课堂是我们对课堂教学效果、效率与效益的最高期盼,是对课堂境界的最高追求。构筑理想课堂不仅是一种精神追求,更重要的是一种实践探索。它期许无限制地接近课堂教学的规律,同时也最大化地让全体学生在当下与未来都能以“这节课”为生长点,生成生命的精彩与奇迹。

由孙影老师带来的《产出式——从学习到教学的一场微革命》则让我认识到:一堂好课,应当有精彩的产出。很多老师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应该是课堂目标清晰明确、课程内容一气呵成、课堂流程环环紧扣、课堂提问对答如流。我们见过很多这样的课堂,学生只是重复老师要求重复的内容,给出老师期待的唯一的答案,或者老师总是有意地把学生引到这个所谓的标准答案上;也听说过很多老师着力研究上课模式,通过某些规则和角度把好课的标准固化。对于这些,通过孙影老师的报告引发我的思考:一堂什么样的课才能被称之为“好课”呢?

其实判断的标准很简单,就是看有没有精彩的产出。即在这堂课上,学生的思维有没有真正地动起来,学生的阐述有没有精彩之处。突发的状况,更能体现课堂教学的真正品质。学生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而且可以理性地阐述,论证自己的看法。如果一堂课,有这样精彩的产出,那才是一堂好课。

一个问题的抛出,尤其是开放式的问题,学生有思考和犹豫是再正常不过的了。问题一落地,学生马上给出答案,这样的问题在操练的角度是成功的,但对于一个真正的问题,这样的答案是没有价值的。学生不用思考就回答了,没有任何挑战性,就不触及他们的原有的知识结构,对他们的认知能力没有挑战,不能帮助他们思维发展。所以那些看似流畅的课堂,如果没有这种思维能力的锻炼,无疑是失败的。所以我们要做出更多有利于启发学生、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努力,不要过度纠结于课堂的“形式主义”,引领学生们找到思维碰撞的关键点,完成有精彩产出的好课堂。

第二天下午。

下午,我与郭良锁、方娇艳、穆勒滚、苗亚静、马增信五位老师做了“十佳生命叙事”闪电演讲,《逆风飞翔》《春泥.常春藤.火种》《新网师的“三字诀”》《一路上有你》《最好的遇见》《活出生命精彩》,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自己与新网师的故事,每个都精彩,让人感动。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要在这些优秀叙事作者身上学习他们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创新的意识和实干的精神,把感动的情感化为行动的力量,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生命叙事演讲之后是晓东老师的精彩报告:《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的魅力》——有效教学框架的魅力。晓东老师的课件背景偏爱黑色,其实黑色是一个包容性的色彩元素,它代表着神秘与期望。晓东老师层层剥茧,带我们一起揭开了理想课堂第二重境界、第一境界之如何确定目标、有效教研推进理想课堂的秘密,确实让我深受启发。

第二天晚上。

晚上分组讨论的时候,我用六个“feng”字表达了自己的收获:第一“feng”是丰收的“丰”,通过两天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提升了自己的学习动力和理论水平;第二个“feng”是风采的“风”,这是一次朝圣之旅,见到了许多在网上熟悉却不曾谋面的老朋友,领略着他们的风采,也找到了自己的差距;第三个“feng”是烽火的“烽”,也就是前行的方向,通过这次学习我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努力方向;第四个“feng”是冲锋的“锋”,就是使自己更加充满信心,鼓足勇气,从重塑一个新的自我;第五个“feng”是蜜蜂的“蜂”,代表团结、合作、协作的精神,我们要像蜜蜂一样勤劳,在学习上更加勤奋努力;第六个“feng”是山峰的“峰”,就是希望我们在专业上和人格修养上都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进行总论坛的时候,熊开祥老师代表我们组进行了汇报,总结得非常精彩,他从感谢、感动、收获、希望四个方面进行了汇报,表达了第四组全体参会人员的心声。

在这次会议里,我与许多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郭小琴老师、马增信老师、郭良锁老师、郝晓东老师、李镇西老师、冯美娣老师、罗月老师、于宁老师、刘广文老师、穆勒滚老师、杨瑞芳老师、孙静老师、孙影老师、徐明旭老师、杨茜老师、杨百灵老师、苗亚静老师、蔺孝贤老师、段琴老师、赵会品老师、贾颖老师、殷德静老师、刘洪娥老师、王小伟老师、方娇艳老师……我与他们每个人都有过交集,他们每个人都有精彩的故事,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短暂而愉快的培训虽然已经结束了,但专家们讲课时的声情并茂和大家积极学习互动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新网师深厚的底蕴,学术的氛围深深地感染着我。在这次培训中,我收获并感悟了新理念、新思维和新方法。我会把我的收获和感悟传递给我们学校的每一位教师,也会把本次培训所学到的精神和理念渗透到我的课堂教学和其他工作中,做一个新教育的积极实践者。

从来没有像这两天的学习生活过得这样充实,这样令我心潮澎湃,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永远期待下一次……



寻路·寻真·追梦

198072愈挫愈勇


与其说是被迫上路,不如说是心梦被唤醒了!从小就想多读书的梦被唤醒了!

 我想读书了

2018年年中的一天,我想读书了。我想让自己不再那么的浅薄和无知,我想过一种想起来不感觉无聊的生活,我想有一个真实而有意义的人生。

从书架上捡出一本《金钱与人生——一生的财富管理》,初读,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想不起读了多长时间,今天一看,只读了56页,内容也没了一丁点的印象。

从学校的图书馆借来《忏悔录》、《君主论》、《理想国》,因为我看到过许多名人的推荐——这是经典!到现在,几乎没读几页,依然放在床头柜上。妻子说:“你是想起来三分钟热度。”

2018年10月下旬,我偶然见到了《素质教育在美国》——2000年做教师时曾对自己影响非常之大却没读过的一本书,当即下载“当当”、购买黄全愈老师写的全部8本、如饥似渴地读,快读完时,又购买了他儿子的《我在美国读初中》和《我在美国读高中》、又很快读完了。读中美教育的比较、想自己曾经的教学、看现在的学校教育和遍地设立的教育机构,对当下教育的担忧与日俱增:我们的教育到底应该怎么办?我们教育的出路在哪里?……许多关于教育的问题一直在我的头脑中徘徊。

在这期间,一天晚上睡觉前刷手机时,读到了董倩对李镇西老师的采访,一下子吸引了自己,“百度”李镇西、购买阅读《李镇西作品选》(光明日报出版社)全集12本,我被李镇西老师的坚持、爱心、智慧、勤奋、有心、写作、读书,等等,深深的震撼了!又购买和阅读《爱心与教育》、《做最好的家长》、《做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班主任》,自己在阅读中加深了对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的了解,知道了从没听说过的朱永新、程红兵、李希贵、崔其升、詹大年等许多当代教育大家的名字。

我想,自己必须多读书了,最好是参加一所真正的大学、在老师的指导和引领下读书。

我参加了新网师

我在收效甚微地自我阅读着。

我找担任市教育系统领导的教育学博士同学,谈自己的想法。

还是李镇西老师好!2018年底,他的“镇西茶馆”告诉了我《新网师2019年春季招生简章》。看到第四届管理团队为:朱永新、李镇西、郝晓东等,看到招生对象要求的“尺码”是:真正热爱学习、真正热爱教育、真正热爱生命,更重要的是询问后知道自己能够参加,还是免费的。这不就是自己近期一直在寻找的学校吗?当时真有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激动和兴奋。

在家中接连遭遇不幸、“阅读史”没空改到自己满意的截止时间时,提交了申请材料。2月26日晚上,在第二遍翻看“录取名单”时竟然看到了自己的名字,虽然自己也觉得应该被录取的——老天可怜!

新网师的学习之旅开始了……

预习《发展心理学》,读过就忘,第二天、第三天……接着读接着忘,计划把全书读三遍看能不能记住,第一遍读完后、第二遍才读完第四章就把书放起来了,真说不出记住了哪些内容。

学习打卡。初期不知写什么、无话可写,后来写的也多是无思想、无深度的“作业”,想想真像以前的一位同事评价的一本刊物那样:“一堆垃圾!”但我坚持一天不拉的打卡,即使是一堆垃圾,也要用垃圾提醒自己:“今天学习了吗?明天可记得学习啊!”

学习时间。虽然目前自己有些时间,但却总不能充分利用这些时间来读书。自己总是习惯坐靠着沙发、两腿平放其上、腿上放着抱枕、再把书放在抱枕上、手里拿笔勾画着来读书,右手边放着手机以备查资料使用。“NBA”、“非诚勿扰”开始了就看电视,间歇再看书。有朋友找了,不好意思拒绝,就不读书了。这样一天下来,总是读不了多少书。

听课和作业。自己基本上能够积极参加听课,只有一次同时遇到几个事,打卡后没听成课,是后来看的回放。听课笔记做不完整,课后并没想去补完整。作业还是竭力认真去做好的,虽然一次都没有得过满分。

阅读群里的文章。郝晓东老师的文章必读,深刻、受启迪,但学以致用不够。其他简报等文章有的读有的不读,不能很好学习其他老师的优点和长处。与其他老师没有交流和讨论。

自己也不断阅读“镇西茶馆”、“天鉴社”、“校长传媒”、“书生校长”等微信公众号里的文章,购买学习李镇西、郝晓东等老师推荐的书籍:《新教育》、《我的教育理想》、《给教师的建议》、《把时间当作朋友》等。

一学期已经过去四分之三了,总的感觉是收获不大。虽然知道自己的问题,却改不了;虽然不会因此放弃学习,但又不想要这样低效、浪费时间、耗费生命的学习结果。自己常常处于这样的矛盾和烦恼中。

高研班坚定了追梦之心

我是带着问题参加高研班的:一是如何高效学习?二是怎样进一步坚定自己走教育教学之路?

高研班时时事事让我感动和收获着……

郝晓东老师的十年啃读经典,让我学习到了非功利化学习、沉心不浮躁、持久地坚持、要过啃读经典难关;孙影老师告诉我科学的学习方法,要多采用输出式方法学习,多讨论、实作演练、转教别人/立即应用等,少用输入式学习,比如听讲、阅读、试听、演示等;方娇艳老师非常实用的三遍“啃读”法,初读:精当批注,再读:力在读通,厘清章节,又读:读透,与教学实际、体验、感悟交融,写感想体会等。这些方法不仅很好地解决了我的第一个问题——如何高效学习,而且让自己有了关于如何学习的两个更深的感受。一是学习上只能“克难”。不能打“游击战”——遇难则躲、必须打“攻击战”——迎难而上,只有攻破一个个难题,才能摘到胜利的果实;二是懒惰不是真学习。自己过去的学习,有方法的问题,但本质是“学习上的懒惰”,想少付出而有大收获,这是假学习、是白日做梦,只有辛苦地付出、排除一切干扰去学习——才是真学习,真学习才能有大收获。

非常渴望见到李镇西老师,曾想到武侯实验中学去见他、想到成都市教科院去拜访、也托成都的朋友找过他的电话,再后来,他就把我引到了行知宏实验学校。《教育:人的价值和民主的师生关系》,在面对面聆听李镇西老师这篇报告中,更加深了自己对他教育思想的理解:儿童是教育的最高价值,给儿童以幸福,没有爱就绝对没有真正的教育,平等是师生人格、权力、规则的平等,等等。李镇西老师还大胆揭露和批判当前摧残儿童身心的应试教育,他那愤激的音容把他对儿童的关爱表达得淋漓尽致。李老师和学生在一起的幸福,更是让我们艳羡不已、热泪盈眶。听李老师的报告,思考其在教育上的爱心、耐心、苦心、用心,思考其勤奋、坚守、智慧、幸福,更坚定了自己以及在场所有人做真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看到高研班大多数老师和学员的第一眼,我就在他们的身上发现了一个已经有些陌生的词:“纯朴”——纯洁质朴,这是我的第一感觉。我对妻子说了这种感觉,她说:“也只有你们这些‘纯朴人’才会去参加这样的学习!”是的,在当前浮躁的世风下,只有我们这样的人才会有教育理想、才会不计名利自觉自愿地去提升自己、才能够去学习和践行新教育。这才出现了年过半百已退休或将要退休的郭小琴、郭良锁、马增信们,无偿承担网师里的繁重工作任务,学业成绩还依然能够优秀;出现了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方娇艳们,硕士研究生毕业依然忘我的追求卓越;出现了重病在身的卢雪松们,不畏病魔依然为做“教育家”的理想坚强攀登。在高研班学员的感动和激励下,我的教育梦、学习梦正在开得越来越大、越来越美丽!

参加新网师,是我最正确的选择!跟着新网师学习,将是我一生的追求!

 2019年6月3日



构筑理想课堂,我们努力追求的梦想

198171 杨柏春


“构建理想课堂高级研修班”太原行知宏学校之行已结束三天了,但我的心,仍沉浸在一堂堂精彩的报告之中,这里面有知识带来的惊喜,理念带来的震撼,更有新教育家人精神的感染。更让人幸福的是家人们把报告课件发到群里,我迅速的下载保存,生怕稍不注意这些宝贵的东西,就从我手中悄悄的溜走,打开一个个课件,重新整理听课记录,把知识加以重新归纳。望着一张张幻灯片,一张张陌生而又熟悉的脸庞,再次浮现在我的眼前,李老师的激情与慈祥,郝老师的深刻与睿智,孙影老师的博学与儒雅,郭良锁老师的风趣与幽默……是啊,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我们新教育的家人欢聚一堂,共筑理想课堂。

1.构建理想课堂,首先要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卢雪松老师,人如其名,当初读他的教育叙事,就被她战胜病魔,让生命绽放光彩的精神所感动,今天面对其人,更被他的话语所震撼“能坚持跑到最后的人一定是最优秀的人,网是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在不断铸造优秀的过程”,“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人生最大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活在当下,做真实的自己”,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让我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步入知天命之年的马增信老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虽然曾与死神擦肩而过,但他却说:遇到新教育,什么时候都不算晚,新教育前半程我们无缘相聚,后半生我们将不离不弃。榜样就在身边,我也会像他一样追着太阳,一路奔跑。新网师学习的路上不会是一马平川,我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克服困难,一路前行,既然找到了方向,那就坚定自己信念,到达梦想的彼岸。

2.构建理想课堂,要做一个有教育情怀的人。李镇西老师的《爱心教育》《幸福比优秀更重要》,我已经拜读。今天,李老师的报告更令我热泪盈眶,没有真性情,不会把人作为教育的最高价值,我们只能游走于应试教育的怪圈之中。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只有课堂上师生相融能感受到对方脉博,教育才真正发生,如果不能建立良好的民主师生关系,再好的课文也不能震撼学生的灵魂。整场报告,李老师不是在讲道理。而是用他的经历,他的幸福感染着在场的每个人,真正的爱心,朴素的教育情怀,是每堂课都不能缺少的精神食粮。我们注定成不了李镇西,但李老师是我们追求的方向。

3.构建理想课堂,要抓住课堂的关键点。因为时间的关系,郝老师只是重点讲述了“挖掘知识的魅力”这一部分,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苏氏认为,调动学生兴趣的方法是带领学生读书,而郝老师告诉我们,关键在于老师能不能挖掘知识的魅力,理想课堂是要把死的知识教活,挖掘知识背后的文化,而我的课堂却把活的知识教死,从而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是课堂难上,是我们的知识储备不足。刘广文老师的报告“如何设计学生与课文的链接通道”,虽然他讲的并不多,但在我的面前,仿佛出现了一把打开课堂教学之门的金钥匙,他对教师任务,学生任务,建立链接三条基本路径的讲解,让我对他的课充满了向往,他用生动的例子告诉我们找到链接的重要意义,我真的很期待,早点上他的课。他告诉我们,不是学生不好,是我们能力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寻找课文的关键点和课堂问题的节点,带领学生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尽最大努力还原知识发现的过程,让课堂充满魅力,给学生带来享受。

4.构建理想课堂,作为教师必须多读书。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增强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郝老师孙老师对读书的精彩回答让我明白:怎样组织读书会;提高自己素养的有效途径——读专业书籍。“只有饥饿的人才需要吃饭,只有经历挫折的人才会读书,只有尺码相同的人才能走到一块”,郝老师的话犹响在耳畔,我就是那个已感到饥饿想努力读书的人。孙影老师以输出促输入的读书法、教学法,学习法,颠覆了我的认知观念,她从理论的高度让我明白,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重要意义,尤其是她在读书时对时间的管理,读书的数量,都让我震撼不已。像他这样知识丰富的人,也加入新教育,仍然去读书,我又何尝不需要在新教育中好好锻炼自己呢。碎片化的阅读将离我而去,专业化阅读时代已经来临,让书香常伴我左右。

5.构建理想课堂,不仅要向孙静老师那样熟练而准确的把握课标教材,更要像王辉霞老师那样用“五步三查法”具体实施,也要像杨百凌老师那样,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还有像方娇艳老师那样“肯啃垦”,还要像景颇族老师穆勒滚那样不仅仅热爱读书,而且要善于写作……

孙影老师说:课堂是师生共舞的地方。理想课堂没有固定的模式,但一定充满魔力。各位老师的报告,给了我很深的启示,面对这些高深的学问,我真的感觉自己变成了一个无知小学生,这需要我去重温校园生活的日子。我本没有远大的理想,与新教育人在一起,我也有了美好的梦想:上一堂理想的好课,让学生喜欢,露出会心的微笑,共同成长。构建理想课堂的路上,我会努力寻求我的梦想。

飞天——

新网事的亲人们,大家好!我不是网师的成员,但有幸跟着刘玉香老师参加了咱们的高研班。我和大家一样也喜欢读书写文章,也写过几百篇博客,从没想着发表,只是自娱自乐而已,现在也还时不时地写一些随笔随感,聊以自慰。前段时间斗胆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和李镇西商榷――差生这个词到底能用不能用》这也是偶感,也不敢拿出来,因为咱毕竟是无名之辈,只是觉得“差生”这个词还是不用或者慎用为好,原因自不必说。还写过《学生和我有个约会》《教师职业倦怠的一点思考》《又时是一年撕书时》等,这些随笔都是自己发发感慨而已,也只能是感慨。两天来听了大师们的报告和咱们新网事的老师们的故事,我深受感动,感觉自己的自娱自乐也是一种正确的选择,但跟咱们新网事的老师们相比,自愧不如,自己做的还不够,还需多多努力。我很幸运,参加工作就遇到了一位好领导,他说只有自我成长才能胜任这份工作,成长有两条路,一个是读书;一个是写作。他还说过说的一句话至今都难以忘怀,这句话是:平日闲居不可一日不读书,动起笔来不可须臾离不开书。书成了我的良师益友,也为我成长开辟了路径,写作成了我的一种习惯,哪天不写点什就觉得生活少了点什么。一步步走来,我自认为收获了不少,但是还是觉得自己成长的太慢,尤其和新网师的家人们在一起这两天,这种感觉愈来愈强烈。希望咱们新网师的老师们不吝赐教。

王珍——

@草木 感谢郭老师为高研班所做的一切努力

来之前就多次设想,见到您要拥抱您一下,表达心中的崇敬、赞美、感谢之情。见到真人后,比想象中的还要热情、干练、优雅,但性格使然,多次鼓勇气,也不敢单独给郭老师说话,留下了小小的遗憾。

愿郭老师的父亲早日康复,愿一切顺利

白兰—


未完待续



寒暑假发布招生简章

新网师欢迎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