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赵建:民营经济,在时代的漩涡里

赵建 教授 西京研究院 2023-10-14
本文为西京研究院发表的第668篇原创文章,赵建博士的第626篇原创文章
这是一个左右为难的时代。每个人都很难,从庙堂到江湖,仿佛卡在了某个夹缝里。
我定义为“后发展时代"(赵建: 理性认识中国的后发展时代与风险型社会)。在这个新旧时代交织的漩涡里,向前一步很可能是市场经济失灵下的过剩危机;向后一步则是计划经济管制下的短缺危机。不管,则“无序”扩张、“野蛮”生长;管了,则又一刀切除、行业出清。对于一个复杂经济体,线性政策带来的后果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当我们将教培、房地产、数字平台、金融等进行了风险清零的“供给侧改革”后,立即就有了史上最高的青年人失业率。
所以,如果不能在后发展时代解决国家的“软性基础设施”短缺问题,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左右为难、进退失据。这些软性基础设施至少包括两方面:一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所谓公共管理的基础设施,关键是选人、用人,去中心化的科学决策等;二是法律建设,法治化,是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涉及到程序正义、过程公平、私人产权神圣不可侵犯等这两个都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设施。
有人说,中国当前的“新四座大山”,996,年轻人对未来没有信心,触目惊心的贫富分化等,都是私人经济、市场经济、资本家、企业家惹的祸。这些人显然不懂私有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本质,也不懂资本和企业家精神,更不懂现代经济的福利调节和社会保障体系,以及中国一直推进的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去看看我们现在日常用的物美价廉的商品,哪个不是市场化程度和民营经济参与度最高的行业,比如家电、汽车、手机、衣服以及超市里琳琅满目的日常用品。而买不起的行业,比如新四座大山,住房,养老,医疗,教育,都是市场经济很低或基本仍然计划管制的行业。住房稍微好一些,是因为只有上游土地被地方政府垄断控制,下游的房地产开发基本上是完全市场化的。而且,在房地产行业被整治以前,质量品味物业管理好的房子,大部分都来自房地产民企。
而那些投机资本,腐败型的“企业家”老板,恰恰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产物。他们或者是投机倒把一夜暴富,或者是与权力勾连结对,成为当前官场腐败的提款机。这些人并非企业家,而是转型时代的畸形儿
在“人人为己就是人人为人”的理性人假设的底层逻辑下,市场经济当然会存在失灵,民营经济也并非完美。发达市场国家已经“久病成医”,形成了一套不断修补市场经济失灵的治理体系。然而,如果市场经济的基础设施——游戏规则,也就是法律保障不健全,那么市场经济就是扭曲的,所形成的所谓均衡也不会满足福利经济学第一、第二定理,即,既不能形成价格最优,也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房地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所以,立法才是市场经济“新纪元”,法律才是民营企业的“”定心丸”,否则,如果只政策发文,恐怕难以真正唤起人们创业干事的信心(如果有违背法律的行为,可以走司法程序,但是政策没有这个通道)。看看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只有1994年出台了《公司法》,才真正迎来了民营企业的黄金加速期;只有2003年修订了《商业银行法》,中国银行业才从财政负担中走出来,真正走向了商业化道路;只有2007年出台了《物权法》,人们才真正拥有了财产性收入,才有越来越多的人敢投资......等等。
今天,民企经济处在中国最大的社会转型中,新旧时代交织碰撞形成的漩涡让民营企业家们一度迷茫。社会思潮的浪花,跳梁小丑的审判,下行周期的艰难,社会大众的苛责,无不是民企企业身上的时代灰尘。当然,民营企业自身也有种种缺陷。然而,在这个转型时代、转轨社会,谁又能一尘不染呢唯有在法治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阳光下,才能让一切扭曲的、虚假的、没有规矩的事物回归正途。民营经济,在时代的漩涡里,才能重拾信心、再现辉煌,最重要的是,做回自己。
延伸阅读
赵建:不要让民企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不折腾,就是对民企最大的支持
赵建:中国需制定疫后经济全面振兴计划,民营企业应成为主力军
赵建:中国不能再吸食债务鸦片,要重新激活市场经济和民营企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