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七十年来家国,万千心事谁诉——我眼中的毛泽东

赵建 教授 西泽研究院 2021-12-20

今天是毛泽东逝世纪念日。人们对他的评价,往往过于简单和极端,忽视了他及整个时代的复杂性。本文是本人一年以前写的随笔,可以说是最近几年根据各方面资料研究毛泽东后的个人感想。尽量站在历史复杂观的视角进行中性评价,但由于才疏学浅,内容又有限制,难免会有疏漏和偏颇。不过也算是一种视角。


特别声明:本文属于个人思考,不代表任何单位。本文的有关历史片段,主要来自于《毛泽东传》《不被理解的毛泽东》《风雨三十年》《毛泽东选集》各类党史资料等以及唐德刚,高华,沈志华等先生的诸多著作。



有人对我说,开国领袖的气质,可以决定这个国家的气质,比如美国的华盛顿,中国的毛泽东。


当然不是这么绝对,社会自身可以进化和改变。但也得承认,开国领袖的影响,是一个国家和时代长时间始终摆脱不了的;他的影响——无论是明面的还是潜移默化的,都会蕴含在这个国家的方方面面。


刘邦和他的汉,李渊和他的唐,赵匡胤和他的宋,朱元璋和他的明。把开国领袖的心智结构与所立朝代的国家气质仔细把玩琢磨,还真有点风范类似、气味相投。毕竟,一个人,天下为公,可以定夺这个国家行政和经济系统的基本规则,可以影响一个时代社会文化的万千气象。


当然,也可能是时代和历史的漩涡优胜劣汰了那个人。那个人,继而又决定了万千人。你我是万千人的一个,于是家国难分。

没有深厚的学问积累、睿智的历史认知和深刻的人性洞察,是不敢书写评论影响伟人的——影响历史进程,家国命运的人。


对毛的研究和评论,是一个极其复杂甚至穷尽一生都难以完成的任务。他的复杂性,内嵌于他所处时代的复杂性。像我们这样的业余爱好者、历史学的门外汉,又怎能有客观的认识和深刻的评判。不过是顺手涂鸦,一时兴起,给内行徒增笑料耳。


然而,不理解毛泽东,不理解毛泽东时代,也就无法理解现在的新时代。毕竟中国建国也不过一个甲子多十年,他的离世距今也没超过半个世纪。我们在研究中美贸易战的时候,发现毛泽东时代、邓小平时代和社会主义新时代,之间存在着难以割舍的传承和冲突。时代的张力,恰恰就来自冲突。


毛泽东对我们的影响,可能超出你的想象;可以说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难以脱离。且不说国家和社会系统,仅仅是你工作的单位,身边的朋友,无论有没有意识到,都在不知不觉中在残留中继承着毛时代遗留下来的思维和理念。比如治理文化、案牍文风、跃进情结、官场博弈等等。且不说,他及他的团队的创业故事——革命历程,对中国一代企业家的影响。


历史的叙事难免宏大,而个人的经历又是这么具体。对于决定亿万人命运的伟人,他的具体实际上也是宏大。要理解毛及他成就的时代,就必须理解他心智结构形成的背景。心理学家早就证实,一个人的心智结构形成于儿童和少年,在期间形成了决定一生的行为习惯和意识。


从这个角度来说,毛的幼年成长经历是在与其父冲突中度过的,这也将构成其一生的行为特征:反抗与斗争。他的一生真的是革命的一生,是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的一生。


从幼年反抗父亲,私塾先生,到革命阶段反抗李立三,张国焘,王明(共产国际),蒋介石,再到建国后,与苏联,高,周,彭,刘,林以及“掌权者”等之间的冲突,无一不表现出毛的斗争性格。冲突,也造就了他自身生命的张力。只是,作为一个国家领袖,他自身制造的冲突,却无法自己一人来买单,而是亿万人的命运。


一个犹太学者说过,犹太人的生命力就在于与父亲(犹太教中的上帝耶和华)的冲突。但仅仅是冲突还不够,还要有一个慈爱的母亲,这样他的生命力才够圆润。毛也有一个中国传统社会典型的慈母。毛深爱他的母亲,从他的祭母文可以看出,这是肯定的;或许毛会恨他的父亲,其父离世时他未曾回家,之后也没有纪念父亲的只言片语。


他目睹过父亲作为小地主对佃农的无情,甚至自己都要被剥削和压迫(即使毛上学期间,毛父都要他补偿“旷工费”)。也曾和同学身无分文徒步走遍乡间,想必也是尝尽人间疾苦世态炎凉。毛在那个时代湖南社会最底层有足够的体验,也在北京大学图书馆遭受过主流知识精英的冷落与歧视。这些经历构成了以后他对地主豪绅和知识分子的态度。


毛是一个极致的务实主义者(这个风格可能影响了中国企业家的成功学特质)。他能做到成功,也是基于他有足够的社会经验。他出身并不高大上,使他的生活经历极度接地气;同时他又不是连学也上不起的贫农。基层的生活压力加上基本的教育,似乎可以构成造就伟人的合适条件。与他同时代的刘,周,林等,几乎都是这样的背景。当然,他同时也是一个极度浪漫的诗人,充满了乌托邦的伟大理想,他希望改造这个社会——“六亿神州尽尧舜”。但现实中拔苗助长的改造往往成为悲剧。


毛又是一个伟大的理论家。他博览群书,嗜书如命。但有两本书对他的影响足够大。根据《毛泽东传》中的描写,毛少年求学时代随身携带两本书,一本是《三国演义》,一本是《水浒传》。显然这两本书比来自苏联的理论更接近对那时中国的理解和应用。之后,毛肯定又阅读了大量的马列著作。但构成他理论体系基础的,始终不是外来品而是中国自己的传统智慧。老年时代又专心研读二十四史,也就很不幸的代入宫廷场景。


毛的文章显示出他的思想和文学修养。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着强大的说理能力。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调查,星火燎原,论持久战,等等,充满了中国传统策论的睿智和实用性。又有非凡的气势和风趣,别了,司徒雷登,跃然纸上的豪情,天翻地覆慨而慷。毛的诗歌,不论别人怎么评价,在我的文学世界里无人可替代。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而今迈步从头越,江山如此多娇,乱云飞渡仍从容,忽闻人间曾缚虎,泪洒顿作倾盘雨......不用显示学问的古僻和华丽,就能超越千年的豪放与婉约。


毛最初依靠军事能力走入党的核心层。他的军事智慧基本来自中国的兵家和诡道。然而后来的军事智慧,不再体现在具体战术层面,而是战略布局和对各军团指挥官的信任和使用。这是蒋介石解决不了的难题。胜负自然也早就分明。


毛的组织改造能力无与伦比。三湾改编,遵义会议,赣南肃反,延安整风。重塑了一个组织的执行力。然而建国后,则是完全不一样的后果。各种运动构成了他建国后政治生活的主要部分,也是他过的主要部分。个人性格的悲剧放大到国家层面便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不归与不堪。


毛对中国的影响超过半个世纪,可以分为:前毛泽东时代,从中共成立到延安整风完成后绝对权力的建立;毛泽东时代,延安整风完成到大跃进后七千人大会,抗美援朝达到顶峰,千古一人;又三面红旗,千古灾难;后毛泽东时代,贯穿四清,文革,到最后。后毛泽东时代,孕育着一个新气象的时代——邓小平从学习改造的江西返京。七三功过,权力交接。邓小平时代即将开启。同时,一个人的七年知青岁月,面临农民乡亲的贫穷与质朴,梁家河的青山绿水,是他心智结构逐渐成熟的时期。那是一个多个伟人命运交叠的时代,也是否极泰来的时代。


转眼间毛时代后一个世纪,建国后七十年,邓时代也过去半个世纪。按照唐德刚先生的理论,我们依然还在历史的三峡漩涡中摇晃。七十年,一代人的时间,却有几代人交叠。一个命运多舛的民族,崖山之后的断途,大分流的迷思,动荡中的种种可能性。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个人的命运又能怎样,不过是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而他的千秋功过,既不适合诉诸瑶琴,也无法轻松的酒后笑谈,只能继续埋藏在历史的角落,偶尔才上心头。


2018年9月写于上海陕西北路星巴克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