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传毕业后他们去了广州、深圳.........后来的故事呢?

传传 中国传媒大学 2023-09-06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踏访海上丝路,追寻传媒梦想






为献礼祖国七十华诞,由党委宣传部、校友工作办公室共同开设的夏季实践课程——2019年校友寻访口述记录实践课程以“踏访海上丝路,追寻传媒梦想”为主题,选取扬州、南京、宁波、广州、福州、泉州及厦门共7个目标城市展开寻访活动。在采访、采集珍贵微记忆的过程中,回顾校友校园生活及校友走入社会后的行业发展、社会建设的感悟,在聚焦人物的同时将微观感怀映射到宏观行业建设与发展历程上。同时在回访过程中,参与其中的同学们亦能在体会优秀校友与其他校友走过的发展足迹中,汲取经验,实现自我学习与成长。同时,亦要特别鸣谢中国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对本次校友寻访口述记录实践行活动提供的大力支持。
广州、深圳一个是传承岭南文化的千年商都 一个是创造“深圳速度”的未来之城相通之处是他们都开放包容、拥有蓬勃的生命力这是我校校友寻访口述记录实践行的第二站跟着传传的脚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去看一看吧~


  北京


      

     广深




  
广州行                                





























































 施燕峰 校友简介



   施燕峰  


任尔东西南北风

施燕峰 ,1984年入读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国际新闻专业。现为广东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主要负责对外宣传、纪录片创作及媒资管理等工作。

施燕峰与广院的缘分始于偶然,当他来到广院,发觉国际新闻专业是一个很有趣的专业,广院的学习氛围也是很好的,那种自由活泼的风格是到现在都令他记忆犹新。 

学校赋予施燕峰的,更多的是一种创新能力。广院也给他打开了了解世界、接触对外传播的窗口,回忆起入行30年的点点滴滴,他感受到了改革开放之后的巨大变化,感慨到广院的经历赋予他太多东西,自信和开放的学术氛围,这种自由和开放成为施燕峰工作中有创新艺术和创新思维的先决条件。

施燕峰与学生记者交谈施燕峰一路以来一直在转型。无论是新闻还是纪录片,施燕峰一直没有停下他的脚步。但施燕峰如此评价自己的事业:“我这辈子就做了一件事。” 他始终是一个对外宣传的战士。在毗邻港澳这个舆论战场的前线最前线,做好每一份外宣工作是施燕峰的追求。施燕峰是对外宣传的先锋者,同时又是一个坚守者。他为了让全世界接受并认可来自中国的声音,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在第一线。他心中怀揣的是对国家、对事业的热爱,饱含深情,又矢志不渝。



  





























































陈学军 校友简介


   陈学军  

只缘身在此山中 


陈学军(华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1986级播音专业。一级文学编辑,一级播音员。广东省委宣传部文艺精品专项资金评审委员,广东省广播影视工作指导委员会成员;省广电局电视剧处、网络处审查委员;宣传部电影处审查委员;省电影家协会理事;曾任国际艾美奖评委。电视剧《潜伏》监制、《热血军旗》项目统筹、编剧。广东南方领航影视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陈学军从小喜欢电影,成为专业观众,是在广院学播音的时候。“有一次,电视系请电影学院的周传基教授来讲座,我去蹭课。从那以后,我觉得开始入门了。”他认为,学校的对培养,除了立德、授业,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你可以从中选择你理想的学科和专业,决定自己人生的方向。”

负笈广院的岁月,陈学军认识到播音只是广播电视节目采编制作的一个环节。比怎么播更重要的,是播什么。他决心成为老师要求的杂家,甚至专家。

陈学军与广州校友寻访团队在广东电视中心合影


陈学军毕业后先后在陕西和广东工作,从采编主持到幕后管理,在影视方面的学习和积累一直没有间断。因为阅片量大,被台长称为“电影圣经”2001年广东南方电视台成立,陈学军开始参与电视剧的运营,开始了解市场、接触电影行业。他从研究区域市场入手,很快在电视剧行业打开了局面。他以独到视角、专业水准和晓畅文风在行业杂志上留下许多十年后仍然有效的规律总结。伴随着“节目圈四大才子”的称号,征求意见的剧本纷至沓来。“我看了近十个剧本,从中选出了《潜伏》。这是南方台和东阳青雨共同的经典之作。”

分管陈学军业务的副台长曾说:“华明一页纸的意见,值三、四十万。”意见的背后,陈学军几乎读遍了“后浪”和“人民邮电”引进的经典编剧著作。他非常羡慕目前在读中传的学生,如今学校的教学体制跟市场更接轨,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研究成果、教材也都能够同步很多。

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十年,中国电影市场的总量变大,国家的引导也在加强,不少佳作相继问世,投资及发行放映的渠道也日益丰富、规范,各个梯次的人才更是层出不穷。

陈学军最近一次出镜是作为电影专家,讨论中国动漫。他认为,这是一个百舸争流的时代。中国题材的开掘和中国智慧的贡献,经典叙事的表达和中国风格的探索,大众娱乐和文化安全的诉求,以及行业的整体水准,都让他觉得国产电影的空间还是非常大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杨震 校友简介


   杨震  


 燃烧自己,让艺术生花 


杨震,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1994级录音艺术专业音响导演方向,现任星海音乐厅战略运营总监、场地运营总监、首席录音师。

毕业21年,广院的外观与社会影响力与杨震读书时相比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不变的,是学校多元与包容的氛围,这种氛围也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不论是他的事业还是人格,都带上了广院的影子。

杨震把广院带给他的品格总结为“燃烧自己,陶冶他人”:干活时永远冲在前面,评功摆好时则收敛锋芒。这种“燃烧自己,陶冶他人”的品格也造就了他21年坚守在星海音乐厅传播文化的使命感,不论是战略运营、场地运营还是录音师,他都致力于一件事——传播文化,让更多人感受艺术。

杨震接受学生记者采访

杨震可以说是中国剧院行业走向市场不断壮大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到现场观看艺术表演。他不喜欢“高雅音乐”的说法,因为这会将很多人拒之门外,而艺术应该是一种因人而异的体验。近年来,他也致力于“音乐陪伴计划”,让外来务工子女、留守儿童和其他家庭困难的孩子都能有机会体验到古典音乐,让艺术触动越来越多的心灵。

△杨震与广州校友寻访团队在星海音乐厅合影

在提到对师弟师妹的建议时,他表示,要沉下去,做一个向上的人沉下去观察这个组织的运作,观察优秀的人如何工作,观察所在单位的愿景、使命和职责,同时练习自己的技术,一旦有独当一面的机会,就及时抓住,一鸣惊人。同时,也要与人为善,做一个积极向上、好相处的人。



  






















































杨嘉敏 郑宇钧 校友简介



   杨嘉敏 郑宇钧  


 离别·逐梦 

杨嘉敏,1995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新闻专业,曾任《中国国家地理》、《南方人物周刊》编辑,现为《南方周末》资深编辑,负责地理、旅游方面的深度报道。


郑宇钧,2008级广播电视新闻学纪录片方向硕士,曾任《中国青年报》记者、腾讯公司高级产品运营经理、《南方周末》视频团队负责人,曾代表南周获多年来第一个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调查性报道)。在中东做过战地记者,现在做调查记者。
1991到2008,从北京广播学院到中国传媒大学,来自广院时期的的杨嘉敏和来自中传阶段的郑宇钧而今都就职于《南方周末》。或许他们的专业不同、经历不同、工作内容不同,但是他们对于母校深深的怀念别无二致。 反差的喜感 离别的真情


毕业季总是充满了故事,那些没来得及说出口的话、没勇气去做的事,总会在最后一刻倾泻而出,用尽全部的力气为四年大学时光画上一个句点。杨嘉敏对广院印象最深的事也与毕业季有关


毕业离校前的一两天,该喝的酒都喝过了,该跳的舞都跳完了,该收拾的箱子也收拾好了,大家都有点累了,静待离校。晚上很多人都上床睡下了,忽然有一位同学通知,“起来,到教室,再聚一聚。”杨嘉敏是希望把这段毕业前狂欢时光尽量延长的拥趸,巴不得每晚不睡觉,立即从床上蹦起来直奔教室。


毕竟深夜了,全班没到齐,但也来了有一半。她和同学们继续开聊、继续胡闹,最后压轴好戏是一位最木讷、最沉默的男同学的爆料,告诉大家这四年来到底谁暗恋谁、谁追过谁,“言之凿凿,绝无戏言,结尾意想不到的大彩蛋啊!”在场的当事人在离别在即的气氛下也没有隐藏,真情流露,十分感人。


“而且实在太有反差的喜感,爆料的这位同学很是木讷,用今天的话形容他就是'呆萌',我怀疑四年下来他没有和全班每一个同学说过话”,但她一直觉得这位同学很用功,教室和图书馆都少不了他的身影,此时才发现他是默默观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而且这种老实人说起这些桃色逸闻也是面无表情、一本正经的样子,那才真是把在场所有人乐得前俯后仰”。
△杨嘉敏、郑宇钧与广州校友寻访团队在《南方周末》合影
“小而美”的亲近感为了初恋的那个广院姑娘投奔定福庄的郑宇钧,毕业的那年,广院在校生14488人,和一些中学相当,远低于那些在校生动辄六七万的大学。虽然常听04级媒体创意的初恋说起艺术生和统招生之间的段子,然而在郑宇钧看来,虽然大家的院系专业不同、招生类别不同,但是大家会有一种共同体的心心相惜,有一种开放和包容养成的广院气质,这是专属于“母校”的亲近感与信任
这份亲近感从如今众多校友群中也能看出,在郑宇钧参与组建的多个校友群中,大家基本以从事传媒、影视等本专业工作为主,在他看来,这一方面体现了大家对于本专业的认可,母校培养打下的烙印之深。另一方面也与同学们的初心密不可分,大家选择广院是源于年少时的绮梦,记者梦、主播梦、大师梦……“虽然我初恋由电视台转行去了区政府机关,但更多的同学依旧在坚持着那份理想”,他说,业界对广院学生的印象多是积极正面的,在校实践多,基本功扎实,毕业多年后,哪怕业界不再黄金时代,依然有不少同学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能被人一眼认出来是广院的。


不论是在校时的欢乐、毕业季的不舍还是工作后的怀念,不论是杨嘉敏、郑宇钧还是其他众多的广院校友,大家因梦而来,追梦而去,也将在逐梦的路上越走越远。

 

 
                 






























































 苏凡博 校友简介



   苏凡博  


 跟进时代改革,传播无处不在 

苏凡博,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98级播音本科,05级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12级中国播音学博士,副教授,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系系主任。


青春,是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忆起曾经的旧时光,早操的熙熙攘攘,练声时的“此起彼伏”,舞台上自信挺拔的身影,盛典活动绚丽的色彩,永远也说不完的“睡前夜话”,平淡忙碌的生活,夹杂着不凡的青春。时至今日,谈及母校,依旧亲切如故。


对于改革开放四十一年以来国内传媒行业发展进程,苏凡博分别从两个角度就进行了分析:从狭义的传媒行业来说,它的形状类似于山峰,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但是从广义的传媒行业来说,传媒从一个某一个行业变成了我们生活无处不在的东西。如说我们用的微信,抖音等等,所有的接触的这些媒介越来越渗入到生活了。所以实际上从广义来说,传媒行业是变大。


△苏凡博与记者交流


时代格局一直在变,传统媒体的衰落,新兴媒体的流行不免让很多毕业生彷徨。对此,学校也在不断改革以适应社会。前几年广州大学提出培养‘复合型人才’,专业课程变得更加多元化。同时学校也会和媒体平台合作,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培养人才,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一些新鲜血液。近年来,苏凡博也带着他的学生做公众号、抖音,带领学生实践,和同学们一起摸索前行。


与此同时带来的一个现象:实习期提前。对此,苏凡博表示支持。但需要注意的是,实习工作的阶段性。这需要同学们对自身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之后再规划好自己每个阶段的实习计划,找到适合自己的实习单位。在学校学习时更要打好基础,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在工作中出现后劲不足的现象。





  

















































 郭小为 校友简介 



   郭小为  

 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挑战自我 


郭小为,2010年从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毕业后,从事了多年深度新闻调查报道,此后历经自主创业、天使创投和企业公关,现为任职于国内领先的音频平台荔枝,负责整体公关和传播事务。


说到年轻人中最火的表情包,酷似周冬雨的“凝视脸“小黄鸭一定排得上号。而这款产品正是出自郭小为及其当时的创业伙伴之手。2010年从广院媒体管理学院(现更名为经济管理学院)毕业后,郭小为先后在新快报、新周刊、无界新闻从事深度调查报道,我们可以从“喜欢折腾”的他身上看到部分年轻毕业生的影子:有想法有激情有实力,积极投身创业,敢于不断挑战自我。当过记者、创过业后,他现在选择来到荔枝app担任公关总监。


谈及母校,“日新月异”和“根深叶茂”是郭小为这几年来最为直观的感受。学校的硬件设施及学生风貌都让人感到学校更加具备的活力与竞争力。因工作的原因,郭小为在各行各业都会接触到很多校友,“他们工作的专业性,以及在这个领域中所做出的成绩,都是很让人震撼的。”他笑着对记者说道,语气中洋溢着对母校的自豪。上学时老师鼓励他“独立思考,做任何想去做的,年轻人应该要有锐气和大胆”,也成为他一直以来行事的准则。


△郭小为与记者交流


毕业近十年,中国的传媒业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郭小为谈起自己的亲身经历,认为自己毕业时只是抓住了纸媒黄金年代的“尾巴”。移动互联网促进了自媒体的快速兴起,这样的潮流和趋势变化是不可阻挡的。就像”荔枝”的主播很多都来自“民间”,并不是相关专业的学生。


虽说在这样一个人人皆为就是一个自媒体的时代,郭小为坦言,像中国传媒大学这种专业科班出身的传媒人,其独特竞争力仍是毋庸置疑的。其一,传媒大学沉淀了丰富的传媒知识,我们处于中国传媒业的一个“高地”,信息、人才资源非常集中。 其二,传媒大学的学生都特别“灵”。敢想也敢做,动手能力很强,有想法愿意去实现它。这个特质在工作的早期特别重要,但是这种灵气如果能够更好的、更长周期地利用它,那么成长会更大。 





  
       深圳行       



















































 罗亚君 校友简介

  罗亚君  


 关爱抗战老兵是我一生的事业 


罗亚君,2009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现为深圳市越众文化集团副总经理、越读文化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越众公益基金会、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深圳市拓荒史研究会秘书长,主要从事文化、历史、公益等方面的工作。


2009年从中传新闻系毕业后,罗亚君进入到越众控股工作,现任越众文化集团副总经理,兼任越众公益基金会、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秘书长。作为关爱抗战老兵基金会秘书长,罗亚君办公室中的陈设许多都与抗战老兵有关。重庆第一位抗战老兵的油画、当年中国远征军的集体遗物、由两千张老兵照片合成的一幅孩子的笑容的艺术作品……这一切都充满了温度,仿佛那并非一段冰冷,已被遗忘的历史。


说起为何从事这项工作,师姐告诉我们,虽然一切都是机缘巧合,但每走一步其实都是因为热爱,因为由心而生的责任感。毕业后罗亚君在一家杂志工作,在一次对国家记忆展览的采访中,她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了大量国民革命军的抗战照片,看到了他们是如何抵御外敌、保家卫国的。也就是从那一刻起,罗亚君成为了一名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决定将一生投入其中。她在传媒大学学习期间就非常热爱纪录片,也是为了纪录片,她放弃了原来的工作,跟随团队开始了抗战老兵相关纪录片的制作。后来又进入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成为一名专职公益人员。



罗亚君讲到,在不断的工作中她发现,这些当年保家卫国的英雄们,其实如今要求的并不多。除了生活上的尊严,他们最希望得到的,还是大家对他们的认可。可惜的是,如今大多数抗战老兵们连第一步都很难做到,生活上的入不敷出冲淡了这份弥足珍贵的历史精神财富。虽然越来越多的人现在都开始加入到捐赠、关心、缅怀祭奠的队伍当中,这场同时间的赛跑仍然让人无法停下脚步关注他们、记住他们,给予这些曾经的英雄以温暖,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付出。


亚君说,传媒大学带给她的,并不是只有新闻理想,更是一种闯荡的勇气,一种自我价值的追求。“其实我们做的,就是能够改变的只有这么一点点。但是这么一点点可能是我们九年的积累。对于那些抗战老兵来说。”


识来路方知归途。罗亚君把传承历史,传承记忆当作了自己的职业、自己的理想。作为现代传媒人,我们要做的,不仅是高效、创新的传播,更是真实、完整的传承。




  





















































 项飞 赵娜 校友简介



   项飞 赵娜   


 勇于跨界,做新时代的大传媒人 


项飞,1997级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专业文学学士。武汉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硕士。现任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大众传播部总监,华基金公益基金管委会主任。


赵娜,2006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现就职于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大众传播、公共关系。
1997级播音主持专业的项飞与2002级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赵娜如今是最亲密默契的工作拍档:他们都在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做大众传播工作。


首先接受记者采访的是项飞。师哥磁性低沉的声线,标准的咬文嚼字就像中传播音的金字招牌,瞬间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项飞毕业后便来到深圳广电工作,直到三年前加入华大基因从事生命健康大众宣传,可以说是亲历了新世纪深圳传媒行业的发展。
谈到这段工作经历,项飞告诉我们,其实无论学习的专业是什么,传媒业的核心便是“沟通”。只有认识到这种沟通的魅力,掌握沟通的价值,才能真正在毕业以及将来漫长的人生道路中找对自己的归宿,发挥一份独属于传媒人的价值。


不管什么专业毕业,我们核心掌握的其实就是沟通和交流的艺术。那么我们不仅仅学会了怎么沟通和交流,我们还掌握了能够迅速跟人交流,能够迅速掌握相关知识的这样的方法。我觉得走出去,打开眼界,不要用所谓的门户之见或者是专业之见来束缚住自己。我们未来可以翱翔的天际是非常广阔的。”师哥在面对我们有关毕业生就业的问题时如是说。在项飞看来,没有所谓的专业门槛,一切都是人为设置的障碍,只有打破这层障碍,突破眼界、心灵上的束缚,才有可能真正学有所成,所长,所精,才有可能在新时代传媒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下,符合发展新要求。这需要虚心、耐心,需要耐得住性子在基层磨炼,在学习中真正“丰富自己、丰满自己”。


△项飞、赵娜与深圳寻访团在华大基因合影


同项飞的工作经历相似,赵娜曾在凤凰卫视任职,而后转战华大基因公司。她提到,一个传媒人身上最宝贵的就是那份初心不改的理想和情怀。这份坚持使他们无论是从进入到深入一个行业,还是从一个行业跨界到另一个行业,都可以帮助他们无缝对接。这无关职业技能,而是他们在每一份职业中都能发现与当初所学、所想、所需相配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初心。如今变的东西很多,“但是大浪淘沙最后能够留下来的,我相信都是我们这些心有初心,对情怀有所执着的传媒人。”





  




寻访感(cǎi)想(dàn)


 王伊妮

能在自己尚处校园之时,与人生各阶段的师哥师姐一同重温他们象牙塔里的青春,实在是太幸运的事儿。真的感谢这次机会,让我有机会触及广院的根,更坚信她能拥有茂盛生长的未来。谢谢一路上师哥师姐的热情和温暖,谢谢他们让看见—人生有那么多可能性。谢谢我们的中传,“容得下奇峰诡谲,也容得下平平无奇。



         俞禾     一路上,我担当摄影摄像工作,扛着机器拍摄校友采访和个人照片,也锻炼了自己在摄影摄像方面的能力。广州和深圳这两座南方城市也让我感受到了与北京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希望以后还能举办这样的小学期项目,紧密校友联系,也让在校学生领略优秀校友的风采。



          陈成皓      广州是一个人才济济的地方,通过与校友的交流,让我更加珍惜在中传学习的每分每秒。他们毕业以后在不同的工作领域践行着作为一个中传人所拥有的良好品质,为改革开放和国家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校友在朋友圈的感慨



    尹   尹雪飞  在为期五天的校友寻访中,我印象最深的是1994级录音艺术专业音响导演方向的杨震师哥,现任星海音乐厅战略运营总监、场地运营总监、首席录音师。在提到母校为自己带来了什么时,他说,四年学习让他形成了对品质的高要求,不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让自己满意而让自己满意的同时,因为中传人的高要求,所以基本上自己满意了,其他人也都会满意。我在中传已经学习了两年,我觉得这两年间最大的收获就是我知道了什么样的东西是好的,什么样的东西是专业的。


         冼晓晴    通过这次暑期实践,我看到了无论是在传统媒体行业不忘初心,还是在新媒体领域不断创新,或者是在创业路上勇敢摸索的中传人,他们无不心系祖国,怀着理想与热情,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为祖国做贡献


          唐文婷   短短五天,我们从以前的互不相识,为了共同的目标聚在一起,去完成一项共同的任务,到现在变成了一个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的团队,这份“革命友情”离不开每个人的用心经营。每个人都全心全意投入自己选择的工作,全力做好,完成任务。炎炎夏日,奔波劳累,大家都主动帮忙分担,互相照顾。


△校友与学生记者的微信聊天





  广州深圳校友寻访VLOG 

   








点击图片看⬆️往期精彩


●●●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平台●●●


统      筹 |  王伊妮
记      者  尹雪飞  陈成皓  王伊妮  唐文婷  孙滢昊
摄      影 |  俞禾  冼晓晴
vlog        俞禾  冼晓晴
编      辑 | 王伊妮
责      编 | 刘   帆
编      审 李文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