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传版《永不言败》!听完师哥的故事,你还 “为北京感到难过” 吗?

2017-03-18 永不言败的传传 中国传媒大学

从足球守门员、保险推销员到央视主持人

他经历过镁光灯下的光鲜荣耀

也经历过漫漫长夜的孤独无助

醉过才知酒浓

爱过才知情重

而他越是尝过人间百味,越是活的自在


今天,传传带你走近这位正能量爆棚的师哥

看看一位优秀的足球解说员是怎样养成的~



“不追求结果的过程一定美好,而执着于结果的过程一定坎坷。”白岩松老师在东西联大课堂上说了这句话,角落里那位青年默默牢记于心,并以此为之耕耘。


不,这句话,他一定早就深有体会。在2005年的春天,他是一名足球守门员,因为天分有限没有能够走上职业的赛场。在2008年的春天,他从运动装换到了西装,每天穿着这身西装站在银行的门口推销理财产品,成为一位保险推销员。有一天早晨刷牙的时候,他忽然在想,这会不会成为自己未来的风景……  


“下直播后,我去了大裤衩(央视大楼)的三十八楼,那会儿太阳刚刚从东面升起来。四年前,我拖着行李从下面仰望着这里,二百米的距离可望,但是绝对不可及。”


“以梦为马,以勤努搏。” 曾侃,这位新生代足球主力解说员,或许一开始并没有预料到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个人简历:


2006年,曾侃进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商学院就读;

2010年7月5日,报考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

2014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研究生,并很快以首届首都高校主持大赛冠军的身份进入央视《新闻直播间》节目实习。之后,他又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期间担任了央视体育频道《我爱世界杯》的主持人,崭露头角;

2014年巴西世界杯后,曾侃在浙江电视台担任钱江频道《九点半》主持人;

2015年10月,曾侃重新回到了央视,正式成为了体育频道的一名足球解说员。


这份履历看似顺风顺水、万里鹏程,实含多少心酸困顿,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知晓了。



▍“生活是最难的,如果你连生活都不害怕的话,你还会害怕什么吗?”——白岩松



曾侃:最初,我一口南方口音——平翘舌、前后鼻音不分,声音亦是刻意压喉,很不放松。加之形象不太好,膀大腰圆,足足有230斤重。故而并不意外——第一年参加传媒大学播音专业研究生考试,4门课初试加起来总共不到200分,可以说是判了死刑。


与其它励志故事不同,我第二年再考的时候,依然没有面试的资格。那年专业课将近满分,但是英语只考了三十八分,工作没有了,女朋友没有了,梦想似乎也没有了。


我爸妈非常反对我考第三次,他们说,我们家是“干”铁路的,如果我真的想去“干”播音员,车站还有机会呢——去播报“列车就要到站了”。我说,爸妈,这不可能吗,我现在做一件不可能的事好吗?


孤身在北京,无助、无奈、无援。但是就这样一种绝境逼着自己去努力。我每日到南操,跟着本科生一起练习发声。会逢其适,有一位老师让我来试试。当时没有人认识我,也就放手一搏、赤手上阵了,结果被老师当作反面教材给大家剖析了一遍。那种忐忐忑忑中带着一丝小幸福的心情,我至今难忘。


后来进校才发现,这位“萍水相逢”的老师就是大名鼎鼎的鲁院长。同时我也有健身的习惯,练声结束后在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跑,逼迫自己瘦下来,因而两年之间我的专业课差距非常大。再者我本是练体育出身,深悉训练的重要性。


很多同学不知道练声该怎么练,我当时就比较有规划,例如我今天就练习3个单韵母、练几个声母,明天再练什么。说白了,播音吐字依仗的是一种肌肉的记忆,这与体育踢球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3253k5d4q&width=500&height=375&auto=0
现在师哥的声音是啥样的?听听他在央视动漫宣传片《G20 杭州再出发》的配音吧!


等到步入面试这一关已经是第三年了,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会把面试当成自己离梦想最近的门槛、当作这辈子梦想拼搏的最重要的节点。如果抱着这两个心态去,你会有非常大的压力,不如就把它当作和老师交流的过程。我记得那几位老师都说:“你看你本科学的是国际贸易,你之前也有踢球,为什么来学播音?”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是,要把你自己未来的行当、未来的方向、之所以想走这条路的原因都想的很明白透彻,随后以这般坦然的心态去面对老师,才能够梳理得清楚。再一点,大家要把自己未来的科研设想构思好,老师其实希望从这当中看到你对你自己的认识、看到你对你未来的一个规划。



“白岩松老师到底长啥样?” “就长我这样。”


曾侃:2012年9月30日上午,老师忽然把我们大家叫到学院,9点40分发下通知说,在12:00前把个人简历、自我介绍、以前的作品发到邮箱。后来我们才知道是老白要在播音学院的研究生中挑选学生。10月14号晚上,我接到了白岩松老师亲自拨出的电话 。放下电话后,我人生中第一次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第一堂课前,大家好奇地讨论说:“白岩松老师到底长啥样?”就听到门外传来一声:“就长我这样。”


白岩松老师当时穿的很简单,没带眼镜。我记得非常清楚,他开课就给我们两句话:“你们不要指望白岩松这三个字可以给你们未来在工作上带来什么,但是可以给你们人生带来很多东西。


上次两会前,白岩松老师为了一场10分钟的讲话,足足整理了40多页的手写资料。包括上一届奥运会时,大家给老白冠以段子手的称号,其实那些惊为天人的口才是在做了充足准备以后对画面的有感而发,而不是预设一个情况后再加以言辞雕琢。这些对于我现在做足球解说的理念,真的是醍醐灌顶。


老白对我改变最多的应该是生活上的品味。看书,打坐,能够让我平平淡淡地认清自己。当你目光越局限的时候,你就会越来越高傲。


可以这样说,一个好的老师改变你做事的方法,一个优秀的老师改变你看世界的方法,一个顶级老师改变你生活的方法。人们都在看48岁的白岩松老师在干什么,却从来没有注意到28岁的老白在做什么。但其实关注到28岁的老白在干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平时不敢放松,有时候甚至会有这样的错觉:往身边一看,站着师傅的影子,只有跑赢当年28岁的师傅,才能让自己在48岁有一个梦想的交待。




  “聪明的人做笨的事因而变得伟大。”


2013年6月份,我幸运地被选去央视《新闻直播间》实习。那段实习时光很辛苦,但每天充斥着配音的生活对我来说是一种幸福。当时白岩松老师说:“你不要只念这个字,你要看到这个新闻背后的内涵。”于是我给自己多安排了一份工作,每天晚上在值大夜班的时候,如果没有新闻配音工作,我便自行串联当天的稿件,撰写串联词,排出我认为的头条。故而在后来的工作中,遇到任何突发情况,我都能冷静地处理,也学会了将口头语言与电视语言进行合理交融。


崔志刚、贺红梅等老师也是手把手指导我们,甚至深夜里都会接到老师的消息,指点我们今天哪些字念的很好,哪些词尚不佳,哪些用语有待商榷。末了都会加一句“ 来,跟我再念一遍。这种尽心尽力的教学使我受用不尽。活生生的典范就在面前,我会不断地请教。



私下里,我也从每位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兴趣爱好,例如国画、书法、篆刻、诗词……这些通通陶冶着我的生活情操。这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以后无论在哪里工作,都要学会寻找这份工作以外的附加值,将会给你带来巨大的影响。如果让你的生活变的有趣,那么你的人和节目也会变的有趣。


实习期间有一次难得的出镜经历——当时是有国家领导的出访,按照台里的规定,有大时政新闻时是不允许实习生出镜的。当时老师们排了一下班,发现只有第二天晚上有一个空档,错过之后,大半年内都将没有出镜机会,他们估摸着赶紧让我试一次。我被瞒着,当天才接到临时通知。当时的那种震惊与激动,喜悦夹杂着担忧,让人恍若隔世。老师们对我的信任之情,让我至今无以为报。



  ▍足球解说的那些事儿


曾侃:作为球迷来说,能当解说员是太幸福的一桩事了。没想到,最后竟然恍然成真。在做足球解说的时候,自己每天或主动或被动地博闻强记,每一天都是充实的,每天都在经历别人的情感。



第一次解说欧冠决赛的时候,我才28岁。单口,3个小时,委重投艰。当时出国前签证还出现了问题,火速抄着签证机票就直奔机场,买了最近的第二天的红眼航班,飞到米兰的时候已经30多个小时没有睡觉了。当时,现场足足有8万人,致使环境异常嘈杂。我的导播和我之间的沟通只能靠动作和手势。他当时给我比划开镜前的数秒的时候,手在颤抖。我当时以我仅有的能力完成了我的任务,领导也是蛮满意的,毕竟我抗住了压力完成了任务。但是球迷是不会满意的,他们会发现我们很多的不足,发泄他们的不满。后来我认真地看完了所有微博评论,自黑也好,探讨也罢,“兼听则明”,也才能帮助我一步一步慢慢地成长,学会如何和公众沟通。不得不说,我是一个幸运的人。


如何保持中立?——客观吧!不要因为它是强队就去吹它,也不要因为它是弱队而去损它。立在足球,就在足球上说足球的事情。让足球回归足球。我只对精彩进行呈现,只去评判场上的表现,坚决不去摘指主教练的用人、世界顶级球星的技术动作。跟着观众的节奏走,跟着场上的节奏走,把握好情绪,就好了。



  关于网络直播


曾侃:新媒体看球赛是中国特色。国外足球文化完全和生活融为一体,足球欣赏水平比较高,所以都普遍通过电视欣赏球赛。而国内足球文化并不发达,足球知识还在普及阶段,就需要一边看球一边满足社交的需要,所以新媒体转播的球赛很受球迷欢迎。


其实,“新”媒体实际上并没有通过科技手段进行创新,在科技上没有如从广播到电视一般的时代跨越。如果新媒体只在融资方式和播出平台上的新,依旧保持传统的观念和传统的手段,它永远也新不了。


所以我觉得,没有真正的新媒体。无论是表现方式上,内容生产上,都还是延续了传统媒体的老路。客观来说,在内容和拍摄专业程度上,一定是传统媒体做得更好。故而我从始至终将眼光投向内容的精进上,相信假以时日,大家的欣赏能力一定会提高。



▍最后的话


曾侃写给师弟妹的话:

不要错过人生中最后一个自我学习的机会。读书是一生的习惯。

永远不要想着所谓的创新,传承是最好的创新。

去谈恋爱——学会如何与别人沟通,如何爱人与被爱。

除了自己的专业,想想还有什么能让自己立足在地球上的事情——让你战胜别人、战胜自己的是比较优势。


曾侃与记者合影


白岩松写给东南联大第一届毕业生:

无关输赢这一次送行

把背影和牵挂放我怀中

你只管风雨兼程


如果记忆中没有苦痛

祝福里就都是笑容

我准备了掌声

也准备了每一次相拥时的

泪光闪动


是的,你是我的光荣

出发吧

天,就要亮了~


 

以往总说,

这里的红尘温暖,

这里的时光柔情。

但曾侃师哥的故事是以梦为马,

是飞奔在坚实的土地上

一步一个脚印,

踏出生活的骨感,

扬起一片京城的尘土飞扬。

●●●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平台 ● ● ●


记者 | 章程 · 石小恬

美编 | 张晓君 · 陈一鸣

编辑 | 陈莉华 · 王艺瑾

摄影 | 郑梦圆

责编 |  刘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