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观闻】40年来首次 2017年京沪常住人口同时下降

2018-01-23 超讯 硕鸣灼见


19日,北京与上海分别召开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显示,2017年,北京上海的常住人口同时下降,这在1978年以来还是首次。


据内地财经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23日报道,2017年,北京常住人口由2172.9万降至2170.7万,减少了2.2万人;同年,上海常住人口由2419.7万降至2418.3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7万人。报道指出,北京上海的常住人口同时下降,这在1978年以来还是首次。


据知,1978年,上海常住人口1,104万。这一数字直到2014年都在增加,当年上海常住人口达到2,425.68万。2015年,上海常住人口为2,415.27万,比上一年下降了10万左右,出现1978年以来的首次下降,但此后反弹,2016年上海常住人口为2,419.70万人,比2015年增加了约4万人。2017年则为2,418.3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7万人。 


北京从1978年到2017年,出现过两次常住人口负增长,一次是1997年,还有一次是2017年。1978年,北京常住人口为871.5万,这一数字一直增加,到1996年达到1,259.4万。1997年,北京常住人口下降到1,240万,此后再持续增加。 2016年底,北京常住人口达到了2,172.9万。2017年,这一数字下降到2,170.7万。


自1978年来的近四十年间,北京和上海常住人口于2017年首次同时出现负增长。


▲人口下降受多重因素影响


报道引述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研究员丁金宏称,近几年京沪加快一般产业疏解,同时清理违章建筑,加强群租房的管理,这疏解了部分人口,「再加上高房价等因素叠加,京沪人口肯定不会再回到此前的快速增长了。」至于2017年是否成为拐点,目前尚不能确定。


据此前的规划,到2020年,北京的常住人口将控制在2300万以内,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上海更是规划到2035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左右。


北京市统计局早前指出,随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高精尖」经济结构的构建,一些劳动密集型传统行业的就业人口有所减少,影响人口总量的变化。随着中西部发展水平提高,特大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降低。


此外,丁金宏指出,京沪常住人口下降,与本地户籍人员生育意愿低有关。以上海为例,处于生育旺盛期的育龄群体人数在下降,同时上海居民生第一个孩子的意愿也很低。


不过,由于北京上海收入较高、机遇更多,即使本地居民生育意愿不高,但对外地人口仍有吸引力。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张耀军指出,目前北京、上海的就业资源仍会吸引外来人口,「人们意识到大城市的资源有利于个人长远的发展,能够提升个人的视野和眼光,这也会促进很多人从小城市转向大城市。因此从长远来看,大城市还是有很大潜力吸纳人口来就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