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特朗普时代 种族冲突新印记

2017-10-19 超讯 硕鸣灼见

文|刘潇雨




特朗普时代发生的夏洛茨维尔事件,有鲜明的新特征,就是美国种族冲突出现两极化且与政治矛盾、历史矛盾相互纠缠。目前全美人口白人佔66%,将在2050年降为47%,未来30年美国将面临严重种族主义冲突。 




   夏洛茨维尔发生种族冲突事件,造成伤亡


极其恶劣的仇恨、偏见和暴力行为,与种族主义,是有根本的区别的。那些以种族主义之名煽动暴力的人,包括三K党、新纳粹主义、白人至上主义以及其他厌恶美国核心价值观的组织,像幽灵一样时常制造流血、冲突,被称为「美国之殇」。由于美国的人口结构发生的巨大的变化,据权威机构统计,美国总人口将从2015年的3.14亿增加到2050年的4.38亿,可以预计的是,目前佔全美人口2/3的白人族裔,将在2050年降为47%。面对这些变化,分析人士认为未来30年美国将面临严重的种族主义问题。而被早就贴上「种族」标签的特朗普总统,将面临种族冲突两极化,并且与政治矛盾、历史矛盾纠缠在一起的严峻考验。 

 

民众敏感   冲突随时升级 

 

作为一个在南北战争中,曾加入南方阵营的小城市,弗吉利亚州 33 26893 33 8988 0 0 4623 0 0:00:05 0:00:01 0:00:04 4623部的夏洛茨维尔市内至今仍竖立着多座纪念南方领袖的雕像,其中就包括解放公园内的曾担任南方联盟军总司令罗伯特·李将军铜像。进入特朗普时代,夏洛茨维尔市的一座雕像,让美国种族冲突再次引爆,美国之殇再次流血。一些市民认为,以凋像来纪念曾拒绝解放奴隶的南方领袖,会加剧种族矛盾。市政府在今年春天决定要将这座凋像移走,引发白人至上主义者的反对。自此之后,夏洛茨维尔市就成了白人至上主义和反对者角力场。8月12日上午,解放公园内按照计划举行一场右翼集会,但参加集会的白人至上主义者和反对者都提前抵达现场并引发暴力冲突。12日下午,又有人驾车蓄意冲撞反对集会的人群队伍,酿成了人员伤亡惨剧。  

 

分析人士认为,夏洛茨维尔事件与奥巴马时代的种族冲突问题相比,呈现了鲜明的特朗普印记。奥巴马时代,在平和种族冲突方面有成绩,也有败笔。其中种族冲突的恶化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许多人期待,他的上任,能成为黑白和解和融合的桥樑,但事实刚刚相反,在他任上,种族冲突不减反增。 

 

奥巴马任上的2014年8月9日,在密苏里州弗格森镇,非裔青年迈克尔·布朗(Michael Brown)在没有携带武器的情况下,遭白人警察达伦·威尔逊(Darren Wilson)枪击身亡,引爆激烈的抗议甚至骚乱。2014年11月24日,经过一系列听证会后,大陪审团宣布裁定,以没有确实证据证实警察有故意枪杀布朗的意图为理由,决定不起诉威尔逊。大陪审团宣布裁定后,全美各地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抗议活动几乎波及到美国34个州的90座城市。 


 

在奥巴马任期八年中,美国种族矛盾的特点是,黑白冲突为表,社会经济冲突为里。从性质上分析,并没有与长期以来的美国种族冲突有根本的区别,只不过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由于社会经济矛盾更为严峻,所以呈现出来的冲突更为激烈罢了。与弗格森事件相比,夏洛茨维尔事件有鲜明的新特征,就是种族冲突两极化,并且与政治矛盾、历史矛盾纠缠在一起,特朗普总统的第一个任期就要面对这些。 

 

种族冲突极端化  

 

过去的种族冲突,通常的表现是,黑人反抗不公的待遇,黑人组织与警方的冲突。最典型的是「黑命可贵」(Black lives matter)运动的兴起。弗格森事件催生了「黑命可贵」运动。「黑命可贵」把这些事件的原因,归结于白人种族主义。他们抗议警务腐败、呼吁减少对黑人暴力。而这次,是「白人至上」组织与自由派组织的冲突引发的。也就是说,黑与白直接怼上了。 「白人至上」运动由来已久,极端的3K党就是其代表。3K党(Ku Klux Klan,缩写为K.K.K.)奉行白人至上,歧视有色族裔主义,主张排外。3K党于1866年由南北战争中被击败的南方联邦军队的退伍老兵组成,他们用私刑和其他暴力行为,在1920年代的巅峰时期拥有400万成员,在美国政府的打压下,目前成员不过数千人。近年来,3K党有东山再起之势。从老巢美国南部向北方蔓延,如密歇根州、艾荷华州和新泽西州等地,狂热分子还快速向美国中部和西部沿海发展。 



如果说,过去的「白人至上」运动针对主要是黑人,今天他们具有强烈的反移民色彩,声称新移民会破坏这个国家的风俗和价值观。美国人权组织反诽谤联盟(Anti-Defamation League)说,3K党在过去一年里,利用公开集会散发传单,特别是利用互联网煽动种族歧视,尤其鼓动反对移民的情绪。这一趋势的大背景,就是以西班牙后裔为主题的新移民大量涌入,白人人口比例快速萎缩,他们深切感到了威胁。 

 

种族冲突政治化 

 

与过去不同的是,这一次种族冲突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白人至上」运动的复兴,与特朗普的当选密切相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白人民族主义与其说是一种思想,不如说是对美国生活的默认设想。直到最近,美国的白人还很容易认为这个国家本质上是他们的族群的延伸。但美国不断变化的人口组成、民权运动以及很多方面对多元文化主义的推动,意味着美国的白人现在面临的情况是美国不再是一个完全只围绕他们自己的身份认同构建的国家。 

 

美国3K党前党首戴维·杜克(David Duke)甚至警告特朗普「别忘了是白人让你当上的总统」。这话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特朗普鲜明的反移民立场,打动陷于困境中的白人,尤其是底层白人。他们认为,自由派盲目地推动平权,白人成为受害者。因此,对民主党,尤其是民主党自由派极为反感,也对共和党建制派嗤之以鼻,把希望寄托在特朗普身上,希望他不仅能解决美国的就业、经济等问题,还能扭转白人在美国社会金字塔中下滑的地位。 

 


特朗普的当选,意味者保守派的胜利,自由派的失势。这也就解释了,面对夏洛茨维尔市事件,特朗普的表态前后不一,态度暧昧。开始时,他谴责暴力和仇恨行为,但没有点名谴责白人至上主义者,这招致了民权人士和两党议员的批评。后来,他在压力下发表声明,明确谴责种族主义、白人至上主义和新纳粹分子。他说,「种族主义是邪恶的,那些以种族主义名义引发暴力的人是罪犯和恶棍,他们包括三K党、新纳粹分子、白人至上主义者和其他仇恨团体,令人憎恶。」他还表示,以偏执的理由传播暴力,是「对美国核心的袭击」。 

 

种族冲突与历史问题纠缠 

 

以解放黑奴为手段,以维护统一为目的的美国内战,北方无疑是正义的。但美国当时北方政治家,没有选择「彻底清算」,「打翻在地,再踏上一隻脚」。为了战后重建的顺利进行,北方与南方选择了和解,弥合战后伤痕。对罗伯特李及邦联的纪念,其实是这种和解的产物。这种和解的意义是很大的。如果要拆除这些纪念碑,就等于挖开美国内战的历史伤疤,让其重新流血。等于是助燃了白人极端势力的兴起。尽管黑人或自由派的白人,其要求「政治正确」,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事实上,却会挑动了许多南方白人的敏感的神经。 

以上几个特点的交织,使得美国的种族冲突複杂化、极端化,也更难以解决,也更加考验领导人的智慧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