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获奖感言】优秀通识课程论文获奖选手写作心得

复旦通识教育 复旦通识教育 2022-07-11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

复旦大学优秀通识课程论文评选

获奖选手感言

为了提升复旦大学通识核心课程质量,加强复旦大学本科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提升核心课程学生修读过程中对于写作的自觉性,自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开始,核心课程办公室组织学期优秀通识课程论文的评选。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的优秀课程论文评选工作自上学期期末开始,经过任课教师推荐,共有57篇论文报名参加本次评选。决赛答辩会在10月24日举行,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5名。


本期推送,我们邀请了三位一等奖获奖同学来谈一谈他们在通识论文写作及通识教育学习方面的心得与体会,一起来看看吧。


徐玮良 17级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获奖作品:面具、物与空间——论毕加索的“眼睛”

修读课程:西方现代艺术:历史与理论

指导教师:沈语冰


很荣幸能够获得此次优秀通识课程论文评选的一等奖。对我来说,这是一段不断学习和反思的经历,我从中获益匪浅。


首先,在通识课程中,我开阔了视野,学习了专业之外以及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内容。在专业课之外,通识教育课程为我提供了更自由和多样化的选择,并使得我在选择之中形成个性化的成长方式和思维模式。在这种不带目的性的学习中,我有机会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并在老师的带领下沿学术的路径不断深入,此次我的论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就的。我对艺术,特别是西方艺术的话题,具有浓厚的兴趣,通识教育也提供了此类课程。在沈语冰老师的课上,我既了解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历史和相关理论,也加强了学术研究的训练,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论文写作的练习。


论文写作是学术领域的交流过程,如何准确、高效地在论文中传递研究信息和成果,是贯穿写作过程的一个基本问题。从文献搜集到文献综述,从行文结构到遣词造句,从引用格式到学术规范,论文写作是一个多层次、全方面的输入和输出过程,在一进一出之间,产出的便是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在本次论文的写作中,我搜集大量文献资料,了解了前人的相关研究;我反复与老师沟通,对文章进行了多次修改。我也有幸在答辩环节得到各位专家的意见,并在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中进一步发现自己的不足。


感谢复旦通识教育中心提供的机会,我会不断努力,以期在未来有更大进步,也希望各位老师同学批评指正。



刘思科 19级数学科学学院



获奖作品:雅浦岛争端——华盛顿会议的前奏

修读课程:20世纪的中美关系与东亚世界

指导教师:马建标


很荣幸能够获得这个奖项。自己写这一篇论文的原因是在和同学讨论我国现在的外交形势的时候谈到了百年前英美之间的博弈,而“威尔逊主义”是美国在一战之后第一次对英法主导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挑战,自然就考虑到以此为主题。而雅浦岛问题是在翻美国外交函件的时候发现的,美日雅浦岛争端反映了美国当时的太平洋乃至东亚政策,以及威尔逊和哈定时期的外交方略,而这个问题在国内并没有找到相关资料,可以说我算是捡了个漏。


我在这篇论文写作的时候最难的一点就是通过英文的第一手、第二手材料还原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不过由于疫情原因,很多英文的资料库是可以直接访问的,也降低了不少资料准备的难度。自己的英语水平也不算太差,因此还是克服了这个问题。这是我在这篇论文写作上遇到的最大困难。而在写作方面,我只说两点,一是学术研究研究的是问题本身而不是去解题。解题是一个套路化的东西,用解题的思维方式来研究问题我认为除了把自己捆死以外没有任何益处。而且一个题解完了就没东西了,但是研究问题可能研究完了还有另一个问题,这也是研究的乐趣所在。二是视野问题,研究的视野不能局限在一时一地,而是放在更大的领域内观察,这在自然科学里的运用是很普遍的,在人文领域我不敢妄言,但是我自己在思考很多问题的时候得益于此。


而关于通识课和通识教育,限于篇幅问题我只能简略说下。我认为如果所谓的通识教育只是“了解多一点各个学科的知识”的话,那我觉得通识教育是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通识教育最关键的是了解自己专业领域以外的人和学科对待问题的思考角度、方式和逻辑,这也是符合通识教育历史发展的。知道不同人的思维方式,不同领域的思维方式能够更好地去参加现实问题,团队活动,更好地做到宽容和理性,这与英美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去年楼神(楼红卫老师)开了门通识课(“似是而非”)我就觉得不错,因为它确实用事例来展示做数学和自然科学的人是怎么去思考问题,作出判断的。

 


崔瑞琪 17级中国语言文学系


获奖作品:试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企慕情境和彼岸意象——以《蒹葭》和《汉广》篇为例

修读课程:《诗经》与传统文化

指导教师:张金耀


很荣幸能够以《试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企慕情境和彼岸意象——以<蒹葭>和<汉广>篇为例》,获得了优秀核心课程论文评选的一等奖。


这篇论文是由上学期修读张金耀老师的一模课“《诗经》与传统文化”时所写的一篇讨论稿修改而成的。作为一门通识类模块课,老师讲授的重点在于诗经文本和各类传统文化知识的结合,兼有一些杂学旁收的拓展,有趣味又不失专业难度。疫情期间,这门课程被迫改为线上授课,辅以课后的小组讨论。助教们为讨论课设置了八个文学母题,我们由此开始学着研读钱锺书的《管锥编》,并体会到讨论课的好处——个人的思维方式难免单线,而讨论课时的brainstorming却可以提供多种不同专业角度的问题解决方式。很多理工科专业的同学理性且审慎的专业态度在梳理古代文学文献时极大地发挥了作用,我也由此受到启发,得以将讨论稿补充完善。在后续修改论文的过程中,助教和老师都对论文及引用文献提供了详细的修改意见,使得它最终得以成型。


我今年读大四,修过很多专业课,也修读或旁听过大大小小的通识课。就难度设置而言,由于要兼顾各院系同学的基础,通识课的确不如专业课深入,但涉及范围却比一般专业课广博得多。我想相对于设置一定准入门槛的专业教育而言,通识教育对于大家的要求相对更宽容,不会要求你有多深的专业基础,而是鼓励你通过自己的专业视角来思考其他领域的问题,培养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学科思想。


另一方面,通识教育所设置的诸多讨论课、课后作业和课程论文,也在普遍意义上为学生提供了练习规范学术写作的机会。大部分新生入学往往是先修通识类课程,再修专业课,因而通识课的功能相当于在高中生式写作和规范学术论文之间的一道桥梁,很多人从第一份通识课作业开始,逐渐开始学会检索文献、进行初步的文献综述,进而学会在既有的文献基础上得出自己的思索,并试着用规范的学术语言阐述观点,最终形成一篇小型论文。这些学术写作的必要常识在很多专业课上并不会讲到,而如果对它们不甚了解,在学术写作上难免要吃苦头。上学期修读“《诗经》与传统文化”课的时候,助教就曾就文献引用的学术规范问题进行过一次知识普及,很多同学因此受益。我很遗憾自己听到这门迟来的普及课时已经大三了,也因而很羡慕大一大二的同学,他们在进入正式的专业学习之前有幸听到通识课程带给他们的珍贵一课,相信他们在未来的学术写作道路上会走得更稳、更好。


获奖学生与评审老师合影



优秀课程论文展示,敬请关注后续推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