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活动回顾】评审专家发言回顾|“卿云杯”全国通识课程论文大赛

复旦通识教育 复旦通识教育 2022-07-30





本周一,第二届“卿云杯”全国通识课程论文大赛在线上训练营结束后,举行了颁奖仪式。评审主席北京大学韩水法教授对本次大赛进行了总结,评审专家代表清华大学曹莉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何俊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李建中教授、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谢湜教授分别发言,对决赛同学的表现进行了肯定,也分别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写作能力的建议,并分享了对通识教育的目标以及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的一些思考。


一起来看看评审专家是怎么说的吧。







韩水法 

评审专家组主席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对于本次论文大赛,我想主要谈一谈以下四点。


第一,是本次论文大赛对于通识教育的意义。探索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内容、讲授方法等是大势所趋,在这个大趋势中需要很多高校以及相关老师来积极推动这项工作。我想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举办的第一届、第二届“卿云杯”全国通识课程论文大赛就是一个很有力的推动。


第二,通过参加这次决赛论文的审读和答辩,我得到的启发是:在我国高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中,推行通识教育是具有良好学生基础的。从这些论文来看,学生们不仅认可通识教育,而且能够从中获得很大的收获,这些获奖论文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这些论文表明,本科生其实是可以用综合的、跨学科的知识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而且能够提出解决某些问题的实际方案;或者他们让我们看到,通常所习以为常的现象,其实是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考察的。我认为通识教育固然需要良好的组织安排,包括制度和课程的安排,但与此同时,也要有良好的学生基础。这次论文比赛的决赛环节,即有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大学的学生,也有相对专业性大学的学生,他们都获得了很好的成绩。这就表明通识教育有良好的学生基础,尤其现在的年轻人接触的知识、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当多,视野也相当宽广,他们所能采用的知识和手段也要比以前多得多。


第三,论文写作对于学生有着重大意义。通识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要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新思想、新观念,包括自然科学的新发现和新发明,这些都需要通过论文表达出来。表达中,要求学生做到主题明确、结论明确、论证有力;不同类型的论文,要有不同的论证方法,同时论文的结构要合理。所以这次大赛不仅仅是论文大赛,它也能够综合地展示出我们通识教育的成果。


第四点,整体来说,这次获奖的论文,包括进入决赛的论文,在主题、论证和写作方面表现地都非常好。但我还想为同学们提两点建议,对于同学们在今后,无论是通识课程,还是专业课程的论文写作中,都会有帮助。


其一,论文写作的内容可以更加丰富和多样化。不仅是论文的主题,处理问题的手段和方法也可以更加多样化。有些获奖的论文,在这方面表现得非常突出;但有一些论文还是比较拘泥于单一的学科视野,这方面是同学们需要改善的。所以对于通识教育而言,无论是课程本身还是论文的写作,或是同学们的兴趣所在,在不同学科和领域之间可以达到更加均衡的状态。


其二,在论文写作的规范方面还需改进。当然大学的论文写作课程可能还不是每个学校都普遍开展的必修课,但实际上这们课程不仅仅是通识教育的一个内容,而且是大学基础教育的内容。论文写作有很多规范,比如论文的结构、文献的引证以及注释等等,这些技术性层面是可以改善的,同时在内容写作的学术规范方面,也是可以改善的。



曹莉

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副院长

外文系教授


“卿云杯”全国通识课程论文大赛,和通识教育的其他活动,如“全国通识教育暑期讲习班”一样,实际上是我们在国内推广通识教育,推广通专融合,学科交叉的一个“播种机”,一个“宣传队”,我们的同学实际上就是这个“播种机”和“宣传队”的主体。刚才也有同学说到,能够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季节、特殊的时期来参加这样一种在云端的特殊学习,确实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虽然时空都发生了变化,但是对于本次学习的内涵和目标,实际上大家还是有着共同体认的。同学们是这次活动的主体,通过撰写论文和阐述论文,通过对学术的探索,我想无论是获得一等奖的同学,还是获得优胜奖的同学,都从中收获了非常丰富的思想果实,并汲取了实践方面的营养。所以对于同学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在本次比赛中,同学们的表现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最为突出的是同学们的好奇心,我想所有参与“卿云杯”的同学都是对通识教育、对学术探索、学术创新,对新知识充满了好奇。由于好奇,你们才会积极参与,这种好奇心和参与意识是非常宝贵的。在好奇心和参与意识的推动下,同学们都表现出思考的热情,无论是对经典还是对当下一些热门话题,包括一些科学技术的前沿问题等等,同学们都非常关注,思考得也比较深入。这反映出大家对知识的热情以及探究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展现出同学们的素质。我认为这也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推进通识教育的一个显著成果,所以在这里,我们应该祝贺一下我们自己,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是通识教育或者说新时期的本科教育的推动者和见证者。


最后,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对经典的重读,还是对一些社会问题的关注和研究,都表现出同学们的两种能力:通识的能力和专业的能力。在提交的论文中,看得出很多同学是有通识的意识;还有一些论文,虽然作者可能不是相关专业的学生,但是也表现出了比较显著的专业能力。无论是文献的收集,还是对问题的提炼,以及尝试着做一些学术的表达,都表现出同学们非常可贵的努力一面。




李建中

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

文学院教授



“卿云杯”全国通识课程论文大赛对于推动全国通识教育的校际交流,对深化通识教育品质的提升,对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准,都具有很大的作用。对于这次论文大赛,我认为同学们的论文表现出的优点无需赘言,但尚有两处不足的地方,希望同学们能够注意。


第一,写作的多样性。通识教育是博雅教育,多样性应该是博雅的其中之义,我认为一个好的课堂就是让学生们有轻微的不舒适感。当然,本次决赛中,同学们表现地都很好,但是我觉得在多样性方面,还有待提升。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学校,年级不一样、专业不一样、学术背景不一样、祖籍出生地也不一样,应该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无论是选题,还是陈述,甚至是说话的语气,都要有鲜明的特点,让评委老师可以了解到学校的特点,看到每个人不同的风格,但是在这次的比赛中,我没有看到这种多样性。大家的优点是一样的,甚至连缺点都是一样的,比如很多人最后都会说一句:“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


通识教育应该是博雅的,是开放的,是多元的,是个性化的,如何在论文的答辩中予以呈现,充分地展示出现代大学生的多样性,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说一句夸张的话,如果在大学本科四年都还没有形成“鲜明个性”的话,那么这一辈子都没有机会了。大学四年实际上是最开放的时期,虽然论文写作有严格的学术规范,但这并不妨碍同学们在切入题目、行文过程、学术表达以及材料梳理的时候,能够充分地表现出自己独特的才华。我本人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古代文人的论文都是非常精彩的,《文心雕龙》是用骈文写作的,《文赋》是用赋体写作的,杜甫、李白、白居易都写过论诗诗。虽然今天我们不能用骈体、赋体或是诗体来写理论论文,但是这种文学性的修辞是可以借鉴的。所以为什么看论文很累?因为论文都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因此,通识教育要教会学生们如何在遵循学术规范的前提下,充分展示出自己独特的书写个性


第二,写作的规范性。诚然多样性是展示自己的个性,但是作为学术共同体的成员,应该做到行文的规范。我们这次提交的论文中有诸多不规范的地方,比如:论文的题目要么极其冗长,要么极其简短;内容摘要,所摘的并不是要点所在;关键词也让人看的不是很清楚;还有注释、行文等等。虽然这里有一些是大一的新生,对论文规范还不是特别了解,但是拿来参赛的时候还是要努力地做到学术规范。比如:你的选题,为什么要选这个题目,它的合法性、必要性在哪里?或者这一选题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想要说明什么?还有论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怎么去进行界定?这些东西都是学术规范。我们知道托马斯·库恩有一个概念叫“范式”,范式就是一个学术共同体要共同遵守的公式、经典和范例。不管从事什么学术研究,都要有一个范式的思维,这一点同学们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何俊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首先,发自内心地感谢这次活动邀请我参加,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说实话,每位老师到我这个年纪的时候,他比较关注的都是自己专业内的知识,但是通过参与这次论文大赛,我所阅读的三十多篇文章,论域之广阔,让我很难评出高低。所以我觉得参与这次论文大赛,其实对我而言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些论文的选题,所讨论的问题的广泛性,以及同学们的行文,都让我学到了很多。


同时我也想提醒同学们,因为这是比赛,总会有人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胜奖,但我要说的是,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是同学们水平和能力的体现,但另一方面其实也是有很多偶然性的,也就是说老师评分是有偶然性的,但这不影响评分的公正性。这大概意味着我们每个人今后的人生道路也是如此,一方面你的能力很重要,但另一方面,你的人生也有很多的偶然性在里面。所以我想告诉同学们,重在参与,重在不懈的努力,而不必太在意那个结果。当然我们在意结果,但是不要因为结果而否定我们的过程。


另外,我想跟同学们交流一下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正如刚才一位同学所说,实际上充满了大家对未知世界,或者对根本问题的一种探求,一种追溯。同时我也看到有一些选题,比如城市化与动物多样性的关系等问题,实际在某种意义上提示我们,今天的大学教育是以高度专业化为基础、为框架的,它所设定的目标是:追求有用之学。然而我们传统的文化,强调的是:为己之学,要使自己的生命得到充分的彰显。所以同学们在接受通识教育训练过程中,应该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我认为通识教育自身的目的与专业教育有很大的区别,通识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帮助同学们能够在较大意义上将学习看成是一种自我生命完成的过程,而不是追求一种单纯有用的知识生产的过程。


通识教育或者说“为己之学”,它的根本目标是什么?我们不能说没有任何问题意识,但我认为这个终极目标是我们每个人生命的彰显,即怎样让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生命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得到绽放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但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我们的专业定位可能都是有限的,那么如何使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这种不断开放自我的能力,这才是通识教育的目的所在。


当然,如何实现这一目的,也不是没有任何技术手段的,我认为这个技术手段就是要有问题意识。我的看法就是通识教育要引导我们关注一些根源性的问题,每个学科、每个专业都有它的基础性问题,但这些基础性的问题可能都不属于根源性的问题,因此这些根源性的问题究竟是什么,是我们所要考虑的。当然你可以说它是人与人的问题,人与自然的问题,人与自我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属于根源性的问题,我们的论文问题意识也应多面向这样的问题。我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也应该把这样的一些问题,始终放在自己的整个学习和研究的背后,作为一个背景。它可能未必在你的每个学习、每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都体现出来,未必会在每个问题的研究中彰显的那么清楚,但是它可以构成你整个知识、思想的背景,构成你思考的一种深度力量,引导我们向前进。然后我们这个过程中,自己的生命会不断的得到完善,更加丰富地彰显,从而使自己的生命逐渐变得越来越丰满。




谢湜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博雅学院院长

历史学系教授


我觉得通识教育除了知识性的传授之外,它还能够塑造一个人,通识教育所蕴含的博雅精神,能够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人格培养,从在座的各位同学身上我看到了这种精神。这次大赛也吸引了很多高校以及社会上的很多老师和同学,我相信他们通过这次大赛,能够了解到中国通识教育的最新进展。


其次要对在座的各位师生表示感谢。我觉得自己也学到很多,真的是感觉到学无止境。一方面是同学们的论文主题各具特色,有的是面对经典文本,有的则是面对非常现代的主题。另一方面,很多同学具有天马行空的思维,在这个场合大家完全可以尽情地去展示自己的青春和才华,因为年轻人就是需要这样一种锐气,如果没有这样一种追求超越的精神,那么我们是愧对于我们所处的时代,也愧对于自己的青春。


第三,我想讲一点儿共勉的冀望。其一,我希望,也相信同学们在这次过程中一定初次体会到学术创造的愉悦。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勤于读书、敢于思考、勇于钻研,我想大家一定能感受到一点学术创造的愉悦,这是任何物质的东西都代替不了的。在那一刻你甚至感觉到头脑正在发生悄悄的变化,变得更加智慧。这对今后打算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初体验,而且不只是对学术研究有价值,今后大家去从事各种各样的行业,这种精神都是非常重要的。其二,我和很多老师一样,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保持着对学术的敬畏心,对学术创造的敬畏心。虽然我们鼓励创新和超越,但是同学们一定要遵从教育的规律,要充分认识学术史和既有的学术成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自己放在人类知识共同体里面去,然后去领略知识的规模和学术的深度。所以永远都要保持这样一种谦逊的、敬畏的、紧张的精神,这对提高自己的格局和眼界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有关学术规范问题,我再补充几句。写作有它自己的规范,写作的规范不是为了规训大家,而是为了让大家了解知识的规模和学术的深度,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去超越,这样我们的创新才不会变成”无源之水“。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保持学术批判的精神。我们在遵从规范的基础上,还要对知识,对学术,对我们的社会,对我们社会的发展,对我们的时代永远保持着警醒,不要人云亦云,流于庸俗,一定要保持学术批判的精神和锐气,这才是知识分子安身立命之本。


本文根据各位评审专家在“第二届‘卿云杯’全国通识课程论文大赛”颁奖仪式上的讲话整理而成,未经教师本人审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