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8-05-31

导语


自1999年国家下放博士生导师审批权以来,北京大学博导遴选制度经历了从教授中遴选博导(1999年)—破格遴选副教授博导(2003年)—“不固定资格制”遴选博导(2005年)—博导遴选备案制(2015年)—新聘教师博导资格直接确认(2018年)的改革发展历程,在促进年轻教师成长,优化导师队伍结构方面始终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过去十多年来,有许多新体制助理教授成为博士生导师。


目前,年轻教师已经成长为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队伍的有生力量,呈现出勃勃生机。在北京大学百廿校庆之际,本栏目推介各学科年轻博士生导师,以经验交流为专题,分享他们指导博士生过程中的经验与感悟、心得与体会。


沈冰,1979年出生。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助理教授,中组部青年千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开讲啦


一、对于博士生的培养,我注重两点,完善知识体系和培养逻辑分析能力。

为了逐步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我们课题组从5年前就开始组织读书会。组里的同学阅读并集体讨论英文教材,内容包括了地球化学,沉积学,和生物学等多个方面。每个毕业的博士生,在读博期间需要涉猎10-20本教材上的知识,这其中一大半的内容可能和他(她)的科研并没有直接的关联。但通过广泛的阅读,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也完善了他们的知识体系,为日后独立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每周的组会是集体讨论研究课题的场所,每次组会由1-2名同学就他(她)近期科研工作做简短报告,之后进入“答辩”环节,大家集思广益,展开激烈讨论。通过这种讨论,逐渐培养学生逻辑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能力。


二、真正理解课题的意义是培养学生科研兴趣的前提。

科研的驱动力是兴趣,因此能否快速寻找到兴趣点直接决定了新同学进入状态的快慢。我个人的看法是,让学生感兴趣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让他们真正的理解课题的意义。在和学生探讨课题设计时,我不直接局限在某个小点上讲述,而一定会把需要研究的问题放在地球46亿年的历史中,放在整个地球系统的框架里,让学生的头脑里有所谓的“big picture”。此外,我喜欢把同学们带到野外,直接对着野外露头和岩石跟大家讨论。在探讨科学问题的同时,也让大家享受到地质学家的特权—与大自然亲密的接触!


三、培养写作能力是博士生培养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很多同学起初害怕英文写作,总是喜欢先写个中文版本,然后再逐字逐句翻译成英文。我极力劝告大家避免这种做法,我希望大家不要把太多的时间用来“学习英语”,而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对科学问题的思考上。由于中文和英文的思维逻辑的差异,两者间的直接切换将会破坏文章逻辑的严密性。我对大家的建议是“快写多改”。在分析完数据并解决了主要的科学问题之后,我们需要快速把文章的框架构建起来,此后再花大量的时间对文章进行修改。修改的过程也是对思维进行重新梳理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英文写作水平的过程。一篇文章从初稿到投稿至少得经历10轮以上的详细修改,而反复修改的过程也是进一步深入理解自己的研究的过程。


四、课题组同学之间应当是一种亲密合作的关系与积极向上的氛围。

我们组里的人比较多,包括了从本科生一年级到博士生五年级的完整梯队。维持组里和谐愉快的气氛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同学之间是一种亲密合作的关系。亲密是指同学之间关系融洽,气氛和谐,基本不会出现同学间剑拔弩张的竞争。我给学生们确定研究方向的时候,就刻意避免研究内容的直接重叠。组里在读学生的研究方向都是不同的,相近研究方向的两个人需要间隔5年,这样他们之间就不存在直接竞争的关系。合作是指大家课题间存在很多的交叉,在完成课题时通常需要其他同学的协作。同学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很频繁,他们可以联合在一起就我的某些“不靠谱”的观点向我发动挑战。积极向上的氛围是指组里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虽然彼此之间不存在直接的竞争,但所有的人都是享受科研并积极进取的。组里向来有以老带新的传统,学长们在向学弟学妹传授实验技能的同时,也把做科研的心得与体会倾囊相助,长此以往,形成良性循环。我很享受组里的这种氛围,特别是同学之间密切的交流和帮助,我一直认为同学之间相互学习比单纯向老师学习的效果要好很多。

了解更多


沈冰主要研究领域为地球生物学,早期生命演化和沉积地球化学。对新元古代晚期的生物事件、气候事件和生物地球化学事件有深入的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包括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内的SCIENCE,PNAS和Nature Communications论文数篇。目前已指导博士生5名。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