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君子撤稿,十五年不晚

2017-10-28 夜若岚尘 X一MOL资讯

‍‍‍‍


撤稿(retraction)在学术界是一个高度敏感的词汇。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一个人如果摊上撤稿这事儿,就会被钉在学术研究的耻辱柱上,成为其职业生涯的污点。近年来一些比较著名的撤稿事件也几乎都与学术不端有关,比如,2005年韩国“克隆之父”黄禹锡发表在Science 的论文因“有意造假”被撤稿,2014年小保方晴子也因“篡改、捏造数据”导致Nature 论文被撤稿,2017年施普林格出版集团Tumor Biology 撤销涉嫌同行评审造假的107篇中国学者论文。


论文撤稿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捏造或篡改数据、剽窃他人成果、重复出版或发表、著作权纠纷等等。有人还对此做出了详细的统计,2012年发表在PNAS 的一篇文章中,美国艾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Arturo Casadevall等人搜集了1977年至2011年间所有医学及生命科学领域的撤稿案例,[1] 并系统分析了撤稿论文的数量及原因分布情况。数据调查显示,43.4%的撤稿论文存在捏造或篡改数据等学术造假行为,14.2%则与论文的重复出版或发表相关,9.8%的论文涉嫌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这些有意的学术不端案例占总数的67.4%。

1977-2011年撤稿论文的数量及原因分布情况。图片来源:PNAS


然而,还有21.3%的撤稿属于论文中出现的无意过失引起的。例如受限于当时的研究手段与测试技术,研究者在解析关键数据时出现失误,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样的问题如果可以做出及时的修正,理应得到理解与宽容。但面对撤稿可能招致的猜疑与名誉损毁,部分研究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担及困扰,撤稿还是不撤稿,似乎也成为一个需要权衡利弊的问题。


最近,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的Chris Orvig教授主动撤回了该课题组2002年在美国化学会旗下Inorganic Chemistry 发表的一篇论文,该工作旨在研究镧系金属离子与双次膦酸四氮杂大环配体形成金属配合物的制备方法与溶液状态下的性质。[2-3] 他们发现四氮杂大环配体H4[TETA]中两个亚甲基被次磷酸取代后可以显著影响配体与镧系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稳定性,该类配合物在磁共振成像(MRI)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PET)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作者通过次磷酸与乙二胺-N,N'-二乙酸(EDDA)在过量的多聚甲醛存在下发生Mannich反应制备得到相应的多齿配体,那时他们无法培养出所得到配体的单晶,仅通过1H、31P和17O NMR波谱表征与元素分析确定其结构为H6[TETA-(PO)2],还利用pH电位滴定测量出H6[TETA-(PO)2]酸度常数以及三种镧系金属离子(La3+、Gd3+和Lu3+)与TETA-(PO)26-配体结合的配合物稳定常数。

Chris Orvig教授(右一)课题组。图片来源:UBC


随后该课题组的研究生David Weekes在开展另一项课题的研究时重复了该工作的流程制备相应的配体,并研究其与Cu2+配位的配合物结构与性质。他们成功培养出该配合物的单晶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其晶 46 32316 46 14985 0 0 3529 0 0:00:09 0:00:04 0:00:05 3528体结构,却发现配体结构并非以往确定的四氮杂14元环,而是二氮杂7元环结构,这两种配体的NMR波谱表征和元素分析结果理论上是完全一致的。作者随后还通过高分辨质谱分析进一步确证了配体的二氮杂环结构,与此同时,该配体与镧系金属离子以2:1的比例形成配合物,而非1:1配位。

Chris Orvig教授报道的工作中四氮杂大环配体的错误判定。图片来源:Inorg. Chem.


面对这样的问题,Chris Orvig教授并没有选择逃避,他认为既然他们已经发现了研究中的纰漏,就应该正视错误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而不是心存侥幸其不被别人发现。他们联系了Inorganic Chemistry 期刊的编辑,其中一种解决办法是期刊通过修正声明(correction statement)的形式修改文章中的部分语句进行纠正,但配体结构判定的失误同时导致相应配体的酸度常数以及与镧系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等一系列数据产生错误,由此需要进行大篇幅的修改。最终Chris Orvig教授与期刊编辑一致认为最好的解决方案是撤回2002年发表的文章,并重新发表一篇新的论文进行勘误,[4] 原文章则作为支持信息(supporting information)收录。

Inorganic Chemistry 期刊撤回2002年发表的文章。图片来源:Inorg. Chem.


Chris Orvig教授重新发表新的论文进行勘误。图片来源:Inorg. Chem.


谈及自己的感受,Chris Orvig教授承认这次撤稿或多或少都会让自己感到尴尬,也为此担心业内同行对自己的看法,但现在及时指出并纠正自己的错误,总比其他人重复该工作时发现问题并披露要好。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破与立的过程,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每个人都应正确看待这样的问题。


Chris Orvig教授的撤稿事件也得到了其他研究者的关注,Inorganic Chemistry 期刊的主编、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William Tolman教授对此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他解释论文撤回真正的意义并非惩罚那些在科学研究中出现错误的人,而是修正工作本身存在的纰漏,为其他研究者提供正确的指导。关注撤稿的著名网站“Retraction Watch”认为这是一个“诚实的错误(honest mistake)”,相关报道的评论中有人认为,Chris Orvig教授的论文中出现的错误属于无意造成的,与此同时进行了及时的纠正,应该给予和“撤稿”不同的处理方式,例如“收回(withdrawal)”,为Chris Orvig教授以及更多的研究者提供一种更容易接受的说辞,不必因主动修正错误的同时担忧其名誉受损[5]


编后语


笔者想起前不久看过的一部悬疑电影《看不见的客人》(Contratiempo)。剧中Adrián Doria是一家科技公司的老板,事业蒸蒸日上,他与情妇在赶往飞机场的途中抄近路疾驰发生车祸。Adrián考虑到自己的事业与家庭并没有选择报警,为了掩人耳目,他策划将尸体及其车子一同沉入湖底,并利用自己的人脉制造了充分的不在场证明。一切设计看似天衣无缝,但最终Adrián仍旧落入法网。笔者在此做一个似乎不太恰当的比喻,科学研究中出现的无意过失好似这场车祸,研究者理应做出正确的决策弥补自己的失误。纠正错误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麻烦,但就像剧中律师所说的:“不遭受苦难,就不会有救赎,你并不比我更聪明……”

《看不见的客人》剧照


参考内容:

1. Proc. Natl. Acad. Sci. USA2012109, 17028, DOI: 10.1073/pnas.1212247109

2. Inorg. Chem.200241, 685, DOI: 10.1021/ic010716a

3. Inorg. Chem.201756, 10833, DOI: 10.1021/acs.inorgchem.7b01932

4. Inorg. Chem.201756, 10155, DOI: 10.1021/acs.inorgchem.7b01117

5. http://retractionwatch.com/2017/08/30/honest-mistake-author-retracts-replaces-chemistry-paper-15-years-later/


导师介绍

Chris Orvig

http://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6585


(本文由夜若岚尘供稿)


近期新增期刊




本文版权属于X-MOL(x-mol.com),未经许可谢绝转载!欢迎读者朋友们分享到朋友圈or微博!


长按下图识别图中二维码,轻松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所有收录期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