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Vijaye Raji:尽快推出你的产品,然后让数据说话 | 红杉Family

洪杉 红杉汇 2023-06-07

Vijaye Raji是初创公司Statsig的创始人兼CEO。这家公司致力于打造企业的测试和验证的工具,为产品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其灵感来源于Facebook用于试验新产品功能的内部工具。


在Vijaye看来,企业打造产品不可闭门造车,要尽快把最小可行产品推向潜在客户,并通过真实的数据推动决策,实践出真知。


“数据通常更多是在小范围内正确,跟着数据走,你就能找到这个范围内的最优解。”他说,“但想找到更优的结果,你就要扩大数据范围,将更多局部数据综合起来。你必须要对数据有一定的产品思维才行。”

真正有效的办法其实是让数据说话,实践出真知,把产品推出去。争辩得再激烈也没用,客户喜欢还是不喜欢,销售数字都会有直观的体现。就这么简单。

——Statsig创始人兼CEO  Vijaye Raji

“是时候去挑战一些没做过的事了”

成长于印度普杜切里的小Vijaye,在12岁就对编程产生了兴趣。但由于家里负担不起一台电脑的费用,他只能借用图书馆里的电脑学习编程。甚至有一次,他为了通宵学习,说服了图书管理员在闭馆后把他锁在图书馆里。

虽然对科技有着无限的热情,但Vijaye也更在乎家庭。比如选择大学时,被许多大学录取了的他,选择了离家不远的本地治里大学(Pondicherry University),而不是外地的顶级IT学校。直到大学毕业后,在外国工作的父亲回到了家乡,Vijaye才接受了一份离家500英里的工作。但没过多久,印度外包巨头Wipro就又把他挖到了诺基亚,派他前往芬兰工作。

由于从未出过远门,Vijaye不得不从头学习很多对别人来说是常识的东西。“我之前从没坐过飞机,而且还要接受芬兰的食物以及气候。不过,我喜欢这样的新鲜发现,并学会了欣赏不同的事情。”

在芬兰度过两个冬天后,Vijaye收到了西雅图微软公司的工作邀请,并为他开出了高于当时近30倍的薪资。一开始Vijaye还以为这么高的金额肯定是打错了,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他才意识到这个数字并没有打错,这让他很快下定决心一定要到地球的另一端工作,加入自己崇拜的公司。“我在QBasic上学会了编程,然后是Visual Basic和Visual C++,这都要感谢微软,”他说,“我获得这份工作机会的时候,感觉像是做梦一样。”

但当时的他并没有想到自己会在微软工作将近十年时间,这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期。“这种担心持续了大概九年半吧。”他调侃道。当然,这并不是说他讨厌自己在微软的工作。Vijaye在微软参与过不少关键项目,包括Windows应用框架、SQL Server建模语言、微软电视和Visual Studio等,其中,Visual Studio发展成为了今天全球数百万程序员正在使用的VS Code应用程序。而在业余项目方面,他还开发了面向初学者的Small Basic编程语言。


直到2011年2月,他离开了微软去了Facebook。

红杉合伙人Mike Vernal也曾从微软离开后去了Facebook,不过离开的时间是在2008年。在Mike入职Facebook后,他的同事便告诉他一定要把Vijaye挖过来。但他们忘了告诉Mike,Vijaye是个非常在意别人是否守时的人。结果,两人会面时Mike迟到了,Vijaye也没加入Mike的团队。不过,随着时间推移,两人还是慢慢成为了朋友——他们在Facebook时先后一起研究过不少创业点子,直到2019年初,就Statsig的想法达成了一致。

Mike Vernal说:Vijaye是我合作过的工程师中最厉害的。他非常务实、守时,而且执行力超强,敢作敢为。如果要做什么事只能与一个工程师合作,Vijaye会是我的不二人选。

Vijaye也在Facebook待了整整十年。他刚加入西雅图的Facebook时,那个办公室还只是一个十几人的小团队,最终在Vijaye的领导下发展到了6500人。

所以越到后面,他几乎所有大事都做过了,唯独没创过业。“我做过工程师,建立过大型机构,也做过非常大的房产投资决策,商务、广告、游戏、娱乐,所有这些我都做过。是时候去挑战一些没做过的事了。我想,没有什么比创办一家属于自己的成功创业公司更大、更好的挑战了。现在我们在Statsig所做的数据基础设施,就与我之前做过的一切都完全不同。”

从“做过什么”向“产生了什么影响”转变

在2019年,Vijaye就开始考虑结束自己在Facebook的工作,但扎克伯格挽留了他,希望他能够接手公司娱乐小组业务,因为只有他能够在负责游戏外,再接手视频、音乐、电影、体育以及其他谁也想不到的领域。娱乐是Facebook的重要组成部分,出于责任心,Vijaye在两年后的2021年2月,才正式交出工牌,离开Facebook,创办了Statsig。

Vijaye说,他在Facebook所体验到的是一种执行至上的文化,而大多数公司从上到下都没有这种文化。“所有决策都是数据驱动的。所以我们不会在会议室里为不同的意见争论。我们会快速打造出最小可行产品,然后去测试、验证,有效的会被保留,无效的就抛弃。”
Facebook的工程师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整个公司都在使用同一套基础设施工具。这不仅使得工作更有效率,整体的文化氛围也因此不同。大家不会以诸如“我今年开发了两个功能”等交付名义上的目标来衡量自己,而是以实际效果和影响说话,比如:“我开发的一个功能提升了2.5%的用户活跃度。”

Statsig和其它诸如Honeycomb和Scuba.io等公司一样,都是由Facebook“校友”创办的。大家希望将曾体验过的优秀企业文化和内部工具带到尽可能多的其他公司,从而改变科创企业的软件开发模式,甚至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变化。

“截至目前,我们曾在Facebook用过的工具,有过半都已经被重新开发出了我们自己的版本,每隔几周就会有一些新的工具被开发出来。当然,大公司有能力为自己打造类似的超级工具,但大多数初创公司做不到。” Vijaye确信Statsig将推动客户企业的一些根本性文化转变,比如从注重目标数量转向实现目标的质量,比如对于非工程师员工来说,就要从“做过什么”向“产生了什么影响”转变。

“Statsig让我惊讶团队所获得的用户喜爱的强度和广度。”红杉合伙人Dannie Herzberg说,“进入他们的Slack社区你就能感受得到,从早期创业公司到企业公司的潜在用户和客户,大家都在分享他们对产品的喜爱,推出任何新功能时所有人都会欢呼。”

当然,对于Vijaye和几位跳槽加入他的同事来说,创办Statsig意味着从头再来——共事的同事一下子从80000人变成了8人,每个人都必须开始学习合作伙伴的生态系统,学习管理初创企业的损益以及其他。

但就像大多数创业团队一样,尽管创业让人筋疲力尽,却也给人鼓舞、让人振奋。不过,也的确是等到Vijaye自己驾着Statsig的小船独自扬帆起航时,回过头看,他才意识到自己曾错过的一些宝贵机会:“那时我每天和世界一流的销售团队和营销团队打交道,却从来没有费心去学习一些这方面的东西,现在真是后悔莫及。要是能有机会重新好好向那些销售、营销还有业务的领导者们学习学习就好了。”

“不纠结对错”

但抛开这些遗憾,Vijaye在辨别有影响力的项目和公司方面一直有自己的一套,具体他会看重哪些方面呢?

• 独特的视角。大多数企业都缺乏一个独特的可靠愿景。“如果有某个想法或价值主张你觉得非常重要,但其它人却没发现,那它绝对值得探索和尝试。”


• 从计划到产品的超短落地时间。“打造最小可行产品的时间应该是几周或几个月,而不是几年。千万不要闭门造车。要尽快把它推向潜在客户。”许多初创企业(之所以会失败)就在于,苦干了近一年,却拿出了一个市场根本不需要的产品。

• 能让投资者兴奋起来。“投资者大都有着广阔的市场视野。他们能快速判断某一产品是否真正解决了人们的痛点。事实上很少有想法是100%全新的。他们见过无数的创业失败,所以如果有什么企业能展示出这种克服障碍的可能性,他们也必定会非常兴奋。”

Vijaye说,更重要的是,千万不要让开始的一两次胜利冲昏头脑,觉得自己总是对的。他看到过无数小有成就的人误判自己有强大的洞察能力,能复制过往的成功经验,因此不顾数据和反对意见孤注一掷;他也看到过太过于迷信数据,即使和自己的直觉相悖的企业。

Statsig的宗旨便在于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开发出有用的工具,让更多的组织发展出灵活、但注重真实世界数据的企业文化,以此推动决策。“很多公司都会出现在会议室里吵翻天却得不出结论的情况,”他说,“因为每个想法其实都有优缺点。真正有效的办法其实是让数据说话,实践出真知,把产品推出去。争辩得再激烈也没用。客户喜欢还是不喜欢,销售数字都会有直观的体现。就这么简单。

“我从不纠结于证明自己一切想法都是对的,”他总结说,“要是有新的数据或证据证明我错了……好吧,那就是我错了。”




推荐阅读




走进中通:20年再创业中通如何激发企业内生动力|红杉数智汇

在消费的漫长冬季,红杉想打个共鸣的响指 | 红杉爱生活

探寻医疗初心,展望产业前沿|2023红杉全球医疗健康产业峰会特辑①

最后3天!| 来 InnoX 夏令营共同畅想科技+出行的“未来之旅”

在不完美的世界中,寻找价值最大化的决策 | 红杉Librar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