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进退两难的市场

京楚 集思录 2023-04-24

  大盘从去年11月初开始反弹到现在接近半年,最强势的两个宽基指数,沪指暂时止步于3400点关前,低于去年中反弹高点,这还是在5大行3桶油及一群中字头努力才到的高度,明显看出5浪反弹尾声。另一个科创50指数,借助AI风,吸血新能源医药白酒等板块资金,得以反弹到1171点,双头迹象明显,也是受压于去年8月反弹高点。其他的深成指、500、1000、2000指数都没有超过去年三季度的反弹高点,周五一根大阴线,基本破灭了短期超越的希望。
说说几个观察点,欢迎拍砖。

近期市场全民热炒AI概念,本质是大家不看好经济复苏,找不到确定性增长方向,即使3月出口和一季度经济增长超预期,但房地产和消费偏弱,未来预期不乐观,利好出尽走为上。

4大行股息率基本完成了从7%修复到6%,在经济复苏不强成长性不大的条件下再修复到5%的难度很大,6%的股息率加上平均4-6%的成长性,长期年化10%左右。中移动总市值超过茅台,5G之后资本开支下降,70%的利润分配,后期利润年化增长5-10%,多重利好的功劳,股息率到了4%附近,后面再上的压力很大,长期年化10%左右。茅台虽然成长性好于移动,但长期预期不应该超过10%,加上股息率太低,以后可能要长期跟移动争夺第一,长期年化也是10%左右。

其他建筑业中字头,看PB修复,平均达到1倍左右,1倍以上的上行动力小,1倍以下的还在努力,这里震荡加剧,互道珍重。3桶油作为周期股,现在景气时期,股息率已经偏低。建筑央企和3桶油,股息率和预期年化收益率,都进入泡沫阶段。

主板注册制后,小市值股票明显走弱,小市值策略失效,转债跟随走弱。大概率都要再下台阶。

互联网指数,经过去年底的修复,春节后走弱,不再享受新兴产业估值,回归跟随宏观经济的传统产业行列。

经济衰退的对冲,黄金和国债,上行趋势,位置都不低,进退两难。
总之,找不到确定性方向。

回顾2017年,经济复苏强劲,漂亮50走牛,中途休整大约一个季度,小票逐级下台阶,中途反弹一个季度。今年上半年弱复苏,预期下半年可能全球衰退,股市走势应该有别于2017年。随着主板注册制实施,股票数量快速增加,小票估值还是高。

今年中特估的背景:5大行3桶油中移动这几个是股息率修复,建筑央企PB修复是因为今年是一带一路十周年加上人民币结算份额增加,也有国企改革预期。

树梢星

宏观的东西说得没什么毛病,情况有目共睹。只能看微观层面的机会。

今年比去年强是一定的,只是外在体现为机构性弱复苏。结构性弱复苏,人们只会在基本消费支出上多一些,大额支出不现实,都没钱。所以今年应该炒什么?一些细分可选消费,一季报已经很明显了,一季报很多相关公司营收利润毛利率超预期。

下半年呢?从基本消费转向消费电子,从每月多几百的消费可以转向每月多一两千的消费,毕竟收入在逐步提高。如果消费电子有新的品类和应用落地,会再加速。

不知道户外经济类型相关股票有没有什么机会,我觉得可以看看。我没去看他们的一季报,我猜也许还不错,二季度应该也会更好。

真正的全面复苏应该是明年,毕竟经济运行规律的节奏不可能去年还在icu,今年直接ktv。

关注集思录微信

特别提示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为信息分享。任何因本文导致的投资行为发生的亏损,本公众号及作者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集思录(www.jisilu.cn)是一个以数据为本的投资理财社区,专注于新股、可转债、债券、封闭基金等数据服务。我们的理念是在保证本金安全的前提下,使资产获得稳健增长。

快捷查询:

搜索微信号“jisilu8”添加我们

回复“新股”学习申购新股基础知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