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动画新人都是怪物!怎么有人一出手就是10万+粉丝啊?

wuhu小精灵 wuhu动画人空间 2024-01-09

wuhu专访

看傅木兰的视频,你可千万别眨眼。


她的动画短小精悍,霓虹灯般高饱和度的配色和炸裂的张力,让人不想错过一点儿。


可能是少女与怪物的奇妙碰撞。



也可能是一些天马行空,却又引人共鸣的脑洞。



粉丝们对此欲罢不能,以至于木兰今年4月份才开始运营的B站账号,半年就已经收获了11.5万人的支持。


真是应了那句——“新人都是怪物”。


而这位神仙新人到底是何许人也?本期wuhu专访将为大家揭晓答案。


wuhu专访第437期

嘉宾|傅木兰

采编|山茶茶










01

01

01

【不如改名叫“木兰”吧!】


说来也是缘分,木兰在3岁的时候就爱上了吉卜力和迪士尼的动画作品,尤其是经典动画长片《花木兰》。



当时甚至因为太着迷了,每天循环播放十几遍,某天她就突然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不如改名叫“木兰”吧!


和家人说了这个想法之后,没想到父母直接批准了。现在想起来这个故事,傅木兰都觉得自己和动画真的很有缘分。


木兰作品《木兰赋》


小时候,电影和动画是孩子接触世界的窗口之一,那些缤纷绚烂的故事吸引着木兰去通过画画涂鸦来表达自己。


再长大一点,到了初高中的时候,她就开始学着拍摄影片,逐渐摸索自己喜欢的故事类型和表达方式,给未来的学习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等到高中毕业,比同龄人更早确定了自己热爱方向的木兰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纽约大学帝势艺术学院的电影专业,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傅木兰

在真人影片和动画中最终选择动画,第一是因为这个媒介结合了我挚爱的许多艺术形式,包括绘画、设计、叙事、人物表演等;一支笔和一叠纸就能让简单的线条变成富有生命的有机体是一个让我非常着迷的概念。


而第二个原因则是我偏爱富有魔幻元素的故事,而动画拥有能让我把天马行空的脑洞以一己之力落到荧屏上的魔力。








02

02

02

【木兰从艺】


其实大学之前虽然没系统地学过,但木兰早已摸索着尝试过动画制作。


比如课本涂鸦全世界学生都爱干,木兰当然也不例外。初中的她会在靠近课本页脚的地方画上画,通过快速翻页,这些画就会动起来。当时的她可能还没意识到,但这就是最早的动画手法——flipbook(手翻书)。


之后木兰还尝试过用毛绒玩具制作定格动画,高中也用初学的photoshop绘制过一部二维动画短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有了这样的技术基础,大学时期的木兰在接受了科班教育之后,相对更快速地掌握了动画制作基础。大一就独立创作了一部短片《旅程》,这也成了她真正想要成为一名职业动画师的契机。





 

@傅木兰

本科时期电影专业的学习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对分镜和人物表演的理解。分镜技巧让我对叙述自己的原创故事有了更强的把握,而通过导演和表演课获取的表演技巧也帮助我深刻理解肢体语言的含金量和叙事功效。


而等到时间来到大学三年级,经过了3年的学习与沉淀,木兰在故事表达的方面有了十足的长进,凭借一部《野猫阿Q》,正式出现在了动画专业人士的眼中。



这是她的第一部正式作品,制作过程中,木兰一人多职,包揽了编剧、导演、动画、配乐等工作。


在6个月的时间里,最初上头的热血逐渐褪去,留给她的是枯燥细碎的工作和无数次的崩溃。


但这些都没有打倒她,当画面连续地动起来,故事被完整地展现,电影节展映的邀约如纸片般飞来,来自专业人士和观众的好评让这颗动画界的新星冉冉升起。




 

@傅木兰

《野猫阿Q》是对我个人而言意义重大的一部短片。除了是我第一部独立完成的正式作品之外,它讲述的也是我和我的野猫朋友“阿Q”之间真实的故事,是我对那只猫猫的纪念与追忆,也记录了我留学在外万分想家的情绪。


所以虽然工作量庞大,制作这部短片的过程其实很治愈。完成它之后不仅获得了独立完成作品的成就感,也完成了对这份回忆的消化与追念。这部片子带给我了很多电影节的曝光机会,也带来了不少行业内的人脉与关注,同时让我对自己叙事偏好有了深刻的了解。


而就在《野猫阿Q》问世的一年后,木兰的新作《美丽》又掀起一波热潮。


这部作品在疫情期间开始制作,耗时足足7个月,讲述了女孩陪伴母亲对抗乳腺癌的故事。


在《美丽》中,木兰以“母女关系”为题继续探讨了中国式的情感表达,也希望将美的不同概念传达给患者们,给予她们力量和勇气。



本科毕业之后,木兰决定继续深造。


但令人有点好奇的是,她并没有攻读动画专业研究生,而是选择了哥伦比亚大学的数字游戏设计与开发专业。


游戏和动画虽然是姐妹专业,但两者需要学的内容却大有不同。游戏专业不仅要掌握动画设计软件,更要学习代码、交互设计、程序开发、游戏策划等多方面课程。




 

@傅木兰

一直以来我对交互类的表现形式都很好奇。电影的观众体验相对被动,叙事形式也比较直接。而交互性质的叙事能让观众或玩家影响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成长,这也让我从叙事者的角度能获得更有趣的挑战和更新颖的思维逻辑。


所以我在本科之后选择了游戏类的专业,学习编程语言以及交互叙事的潜力和制作流程。我在当时对是否转行游戏行业没有太多思考,只是出于对拓展游戏类、交互类知识的目的选择了专业。


而现在毕业以后也感到受益匪浅,第一是开拓了对编程语言和交互形式的理解,第二是通过哥大教育学院的这一专业学习了很多有关网络与电子世界如何影响知识传授、影响人类思想的理论,带给了我很多启发。


在校期间,木兰找了大量实习和兼职工作,几乎把学习之余的时间都填得满满的。其中有小型独立工作室,也有大型电影电视公司,她甚至还在学校动画部门做助教,在动画社团做部长。


而她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多次拿下各类奖学金,作品入围数十个国际电影节,还夺得纽约大学毕业生影展金奖等国际奖项。


带着这样优秀的履历,木兰先后以东方梦工场创意开发和自由动画导演的身份积累经验,合作品牌包括迪士尼TV动画、可口可乐等。








03

03

03

【想象力是如何炼成的?】


在工作之余,木兰并没有停止学习。


2017年至今,她一直保持着社交网站上个人小动画的高频更新,有时候甚至日更。


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毕竟每天下班回家之后,还有多少人能鼓起精神继续画画呢?




 

@傅木兰

这些“日记”式的小动画是在工作和学习的业余时间摸的鱼,说实话都是发泄型的小涂鸦哈哈哈。我每天计划花在随笔涂鸦上的时间是一到两个小时,这也是我放空脑子、吸收脑洞的时候,所以经常会堆积出一些小动画。


这样做最初的契机主要是为了维持和练习动画技巧,其次是为了记录一些脑子里的想法,无论是故事人物的创意、对于周遭体验的回顾、还是对时事的看法。


与上文中的短片不同,木兰的“摸鱼”作品画风可以说相当“狂野”。


高饱和度的用色,极富张力的动画和怪诞的故事,处处体现着奇思妙想。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傅木兰

风格形成是个比较下意识的过程,我也最近在反思为什么会孵化出这种高饱和、怪诞的个人风格,目前琢磨下来似乎是有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我从小就对怪诞鬼故事很感兴趣,虽然经常看多了睡不着觉,但是都印象深刻并且让我着迷,这些诡异但魅力十足的故事与画面也潜移默化奠定了我脑洞的形状;当我回看小时候的很多涂鸦时也能从中发现很多我至今还在用的意象和怪诞元素。


其次当然是受到了许多影视作品的影响:对我的风格影响最大,也是我发自内心最喜爱的导演们是今敏、吉尔莫·德尔·托罗、塔伊加·维迪提和蒂姆·伯顿。


这些小动画看似怪诞,但其实很多人都能从中找到共鸣。比如人们在手机下面怪异地舞蹈,暗喻着现代社会互联网对人类的掌控。



也许那些网络上不经意间脱口而出的话,就成了刺向别人的剑。



现代社会,又有多少社交i人会在人前戴上e人面具,强行“营业”?



极具个人风格的怪诞美学作品,让年轻人们在木兰的作品中找到了共鸣,不到1年的时间里,她的B站账号就收获了11.5万的粉丝。




 

@傅木兰

这些日常小动画都是我自身体验与思想的投射,动画对我的意义就是一个潜力无限的表达方式、也是我自省的媒介。“反差感“是我很热爱的一个关键词,因为它在被网络世界充斥的当下确实无处不在。


人们的”反差感“越来越明显,线上与线下的我们、不同社群中的我们、不同标签下的我们,人前与人后的我们等等……这是一个我观察到并且非常感兴趣的话题。现在的人们好像被切割成了很多面,我也希望能通过一些涂鸦和小作品记录下我观察到的那几面,同时反省自己的状态。


很多粉丝都好奇,木兰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能这么有想象力。


在这里我们也替大家发问了。




 

@傅木兰

能将抽象意识情绪转化为具象画面的能力正是我对动画最入迷的点。在动画媒介中实际上没有任何空间的限制和脑洞的壁垒,我们想象力的维度就是我们笔下动画能到达的维度,所以想象力对动画人来说是非常宝贵和重要的。


从我的个人经验出发,想象力的维度与个人经历的维度是成正比的。宗旨其实就是冲破自己思维的舒适区:多多尝试新鲜事物、摄取新的知识、了解自身以外的视角、聆听他人的观点与世界观都是很好的培养想象力的方式。对我来说,想象力和灵感诞生在新旧经历和知识的碰撞里。

查看木兰动画作品集









04

04

04

【享受并热爱动画】

高中毕业之后,木兰就赶赴异国他乡留学工作,至今已经7年有余。


而现如今,出国留学对动画人来说已经不是很少见的选择。




 

@傅木兰

学习动画是个快乐与艰辛并存的过程,而出国留学也是一个在文化碰撞中不停刷新世界观的经历,会碰到不少以前设想不到的挑战但是同样也会获取很多无比宝贵的经历。


留学学习动画的小伙伴可以把这当做一次用外语打RPG游戏、升级打怪的经历:在培养不同角色技能(修炼动画技巧)时还要应付各路野怪的攻击(适应全新文化、经历各种冲突、独自生存),同时兼顾打副本刷经验(实习工作、建立人脉)与主线剧情的推进(修学分、顺利毕业),最终迎战大boss(找工作)。相信大家都会收获非常宝贵的经历(和许多离奇的故事)。


即使离开了学校,木兰也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


从她的日常小动画里,我们能看到她正在努力拓展着能力的边界,尝试更多新奇的技法和创作思路。


比如用色,或者3D软件辅助作画等等。




 

@傅木兰

时间过得太快了!明年的计划是再完成一部个人短片,同时在自己的时间里推进原创故事与人物的开发,但最重要的还是继续享受并热爱动画~ 


花木兰的故事已经结束,但傅木兰的故事却刚刚开始。


故事里的花木兰替父从军,美名流传至今。


我们也祝愿现实中的傅木兰,能够带着这份坚韧与勇气,在她喜爱的事业上一往无前,让更多人知道她的名字。



看完木兰的故事

你有什么想说的

在留言区里和我们分享吧





——END——




添加wuhu小精灵5号微信(wuhudonghua5)发送“动画新势力”即可在不久后被邀请进群。


你一定还感兴趣:


打破柯南系列电影票房纪录却引发了柯南史上最大争议?


2024年海外即将上线哪些动画电影?


他被誉为“插画领域的刘慈欣”!又是历史首位获得全球雨果奖的华人艺术家!


一张图,疯转4K+次,她笔下的骷髅都能勾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