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华附小,求求你别再让孩子研究鲁迅为什么爱吃辣椒了

2017-10-14 明叔 明叔杂谈

1

 

这两天,关于清华附小六年级学生用所谓“大数据”手段研究苏轼的话题持续发酵。

 

在前期媒体一片叫好,令无数父母压力山大之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沈艳终于戳破了“皇帝的新装”。

 

她的文章——《静待花开,谨防研究大跃进——有感于某小学研究报告》,在朋友圈开始刷屏,继而引发大众对清华附小让小学生攒论文、炫技、拔苗助长式教育的反思。

 

我通过《环球时报》公众号,看到中新社采访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的文章,进而了解到清华附小更多的研究课题,这些“论文”选题之偏、研究之空洞,令我让我大吃一惊!

 

但是,更让我吃惊的是,窦桂梅校长竟然把这些做法当作“业绩”,给来“取经”的全国各地语文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分享清华附小师生的研究心得。

 

原来,这次在网络上走红的“论文”——《大数据分析让你进一步认识苏轼》,其实是清华附小纪念苏轼诞辰980年研究计划的一部分。

 

这篇塑造了经典别人家孩子印象的论文,把分词和统计词频这样简单的数据统计方法,冠以时髦的“大数据”概念,企图揭示有关苏轼的更多信息。

 

同系列的另外两篇“论文”,就更加奇葩了,一篇叫做《苏轼的朋友圈》,一篇叫做《苏轼的心情曲线》。

 

小小年纪的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攒出如此毫无实际意义的“论文”,作为家长,我实在是欲哭无泪了。

 

苏轼的一生是何其精彩,又何其地波澜壮阔!

 

他才华盖世,名满天下,但因为满肚子不合时宜,在欧阳修、王安石领导的旧、新两党恶斗中起起伏伏,屡次被贬。

 

但这起起伏伏的一生,也让苏轼足迹遍布祖国各地,一路饮酒作诗,留下了众多的千古名篇。

 

今天的孩子们要纪念苏轼,其实有比攒论文更有意义的方式。

 

苏轼于后人的价值,首先在于他坚持满肚子不合时宜,敢于直言,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节气,与今天那些“解释系”的专家、教授相比,与今天那些狗苟蝇营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相比,高下立判。

 

苏轼于后人的价值,更在于他留下的千古名篇以及其中深藏着的人性与情感。

 

华为的前同事就此写了一段评论,让我读起来很是感动:

 

孩子们用网络搜索的数据了解苏轼的生平作品,本无可厚非,只是成人的过渡解读和炫耀宣传使之变了味道。

 

真正能读懂诗人词人的作品,感受语言的张力魅力,体味作者的心境,并非机器或者数据搜索可以给予。

 

小学的时候,可能记住了“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字句,却读不懂悲因何起,如何“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待经历过失去至亲挚爱的痛,回想起来,才能明白情之所至……

 

最爱“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从容,可这心境又是几经波折起伏之后才能到达。

 

也许走到不惑之年,再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未必能够领悟“也无风雨也无晴”。


也许,这就是人工智能,数据搜索,与人之情感,情绪的反差。”

 

诗词的灵魂在于思想和情感,诗人的价值也在于思想和情感,面对苏轼如此波澜壮阔、价值丰富的一生,清华附小的老师却让孩子们去研究苏轼的朋友圈、苏轼的心境,这种偏而又偏、空洞无物的研究,到底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2、

 

窦桂梅校长还在公开课中分享了清华附小师生的其他一些研究课题,就更加离谱了。

 

去年为纪念鲁迅逝世80周年,清华附小的高年级学生研究主题是鲁迅,研究内容包括鲁迅为什么留一字须、鲁迅头发为什么是硬的、鲁迅为什么喜欢看电影、鲁迅为什么爱吃辣椒……

 

如果不是中新社记者的报道,我真不敢相信,清华附小竟然会让孩子们研究这么无聊的内容。

 

鲁迅的价值在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性格的深刻批判,这种批判至今读起来,依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面对如此一位文学家、思想家,清华附小的老师竟然对诸如鲁迅的胡子、头发、口味这些一地鸡毛的话题投入巨大的精力,这跟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炫耀回字有几种写法有什么区别?

 

窦校长提到的这些研究话题,哪一个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价值?找出任何一本靠谱的鲁迅传记,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昭然若揭,还用得着兴师动众地去研究?去攒论文?

 

说实话,我对于小学生写论文非常不感冒。我们这个社会已经有了太多攒出来的论文,这些像模像样的新时代八股文,装腔作势,言之无物,对社会、对他人并没有太多价值。

 

清华附小的孩子们,有时间多读一读苏轼的生平,多背一背苏轼的佳作,去了解苏轼一生坎坷背后的历史背景,去欣赏苏轼一生坎坷背后豁达、豪迈的精神境界,这才是纪念苏轼的最好方法。

 

我也建议清华附小的校长和老师,有空带孩子们去清华二校门西北角,看一看王国维先生的纪念碑,陈寅恪先生撰写的碑文,精华之处,只有两句话——“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3、

 

在小学生攒论文的背后,本质上是我们这个社会到底需要什么要的教育。

 

我们现在的精英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培养出了一批没有原则、没有理想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如果一个民族的年轻人,整日沉浸在攒论文和炫技当中,整日沉迷于无穷无尽的竞争、算计、利用当中,这样一个自私的民族,还有什么未来?

 

从小的角度讲,作为父母,我们首先对于教育要有敬畏心。在科技和时代巨变的今天,我们并不见得比我们的孩子更富有智慧和远见,我们要对自己身上的局限有清醒的自觉,与其担心我们教不好孩子,我们更要警惕,有着种种缺陷的我们,可能会把孩子教坏了。

 

另外,对于孩子的人生,我们要有切实的期待。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出将入相,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亿万富翁,这个世界上99.999%的孩子,最终都将度过平凡的一生。

 

但是,如果孩子能有一技之长,就可以养活自己,不给社会添麻烦,就有机会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如果孩子有包容、平和的价值观,就能更从容地面对社会、面对自然,就能更从容地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度过平凡但可能是快乐的一生。

 

小学生阶段,是孩子一生难得的童年和少年时期,不要逼着他们去攒论文,让他们多看书,多思考,多运动,多旅行。

 

宝贵的人生,不就是应该把时间浪费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吗?

 


(此处是华丽丽的分割线)


长按二维码,关注“明叔杂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