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8年4月12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吴思:灭亡明朝的“崇祯死弯”

2016-09-29 吴思 千字文华

如果喜欢,请关注、分享或置顶



灭亡明朝的“崇祯死弯”

吴思


明朝末年,国库空虚,战火不断。努尔哈赤从关外进攻,李自成在关内起义,可说是内忧外患。决意改革的崇祯皇帝首先要平复叛乱。然而平叛需要军队,军队需要粮饷,庞大的军队开支如何筹集?千疮百孔的庞大帝国将何去何从?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上吊自杀。在此二十多天前,内阁大学士蒋德绿和皇上顶了嘴,说了几段为时已晚、但在我看来仍然非常要紧的话,惹得皇上大怒,蒋德璟也因此丢了官。

这次顶嘴起源于对加税的不同看法。五年前,皇上在全国范围内加派730万两白银,作为练兵费用,叫做练饷。这是崇祯即位后第四次大规模加税,全国人民的纳税总额至此几乎翻了一番。皇上加税虽然也是出于无奈,但也觉得心虚,税费一加再加,老百姓方面会不会出什么问题?杨嗣昌是当时的兵部尚书,办事认真,聪明干练,替皇上做了一番阶级分析:加税不会造成伤害,因为这笔钱是加在土地上的,而土地都在豪强手里。

杨嗣昌以上次加征的剿饷为例,一百亩地征三四钱银子,不但没有坏处,还能让豪强增加点负担,免得他们钱多了搞土地兼并。这种分析听起来颇有道理。

此外,皇上还听过其它一些支持加税的分析。

有了这些分析的支持,皇上又征求了另外两位内阁大学士的意见。这二位也赞成加税,于是皇上拍板定案,加征练饷。

但是,一晃练饷征了五年,原来企图解决的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加重了。官军照样不灵;清兵还在闹着;李自成更由战略性流窜转为战略性进攻,从西安向北京进军,已经走到了大同一带;杨嗣昌本人也在与张献忠的作战中失利自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位叫光时亨的给事中给皇上写了份奏疏,他认为,加征练饷的政策是祸国殃民的政策,应该追究倡议者的责任。

按照规矩,这份奏疏先由内阁大学士过目,替皇上草拟一份处理意见,再交皇上最后定夺。于是内阁大学士蒋德璟就替皇上草拟了一段话,大意是:以前的聚敛小人,倡议征收练饷,搜刮百姓,导致人民贫穷,种下了祸根……皇上看到后很不高兴,练饷明明是他拍板征收的,蒋德璟却说什么“聚敛小人”,谁是小人?皇上把蒋德璟叫来,当面质问。

蒋德璟心里想的小人是杨嗣昌,但杨嗣昌死在岗位上,皇上对他一直心存好感,蒋德璟不敢直说。皇上心里想的小人是他自己,他怀疑蒋德璟在指桑骂槐,非要问个明白不可。蒋就拉出一只替罪羊来,说他指的是前任户部尚书。皇上不信,为自己辩护道:朕不是聚敛,只想练兵。

《闯王进京》连环画

蒋德璟道:皇上当然不肯聚敛。不过那些部长的责任却不可推卸。后边的话还长,总之蒋德璟顶嘴,皇上震怒,蒋又为自己申辩,诸位大臣替他讲情。最后户部尚书主动站了出来,把责任都揽到自己头上,皇上的火气才消了一点。

蒋阁老是福建人,回家后便给皇上写了一份奏疏,进一步解释自己的思想,大意是:现在地方官以各种名义征税,追讨拷打,闹得百姓困苦,遇到叛贼反而欢迎,甚至叛贼没有到就先去欢迎了。结果,兵没有练出来,民已经丧失了,最后饷还是征不上来。因此我想追究倡议练饷者的责任。我这样做很冒昧,我又傻又直,罪该万死。随后引罪辞职。

崇祯很要面子,心里却不糊涂。他容许蒋德璟辞了官,不久又取消了练饷。

清朝的史学家赵翼推测崇祯罢练饷的心理,说了一句很简明的话:“盖帝亦知民穷财尽,困于催科,益起而为盗贼,故罢之也。”

说到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皇上转了一个弯。皇上的思维原来似乎是直线的,他想多敛钱,多练兵,从而消灭反叛者。在敛第一个、第二个、甚至第七八个一百万的时候,这种思维还对头,银子多了,兵也多了,叛乱也开始平息了。但是这条路越往前走越不对劲。敛钱敛到第十几个一百万的时候,老百姓加人叛乱队伍的速度和规模陡然上升。皇上新敛到的那些钱,还不足以平息新制造的叛乱。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U形山谷,从侧面看,崇祯领着官府的大队人马一路压将下去,挤压出更多的钱粮和兵员,镇压各地的叛乱,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绩。不过越往后越费劲,最后他撞到了谷底。这时候,他的努力便造成了完全相反的后果。沉重的赋税压垮了农民,逼出了更多的反叛者,叛乱的规模和强度反而开始上升了。

崇祯和明朝就是被这个U形弯勒死的,因此,我把它称为“崇祯死弯”。

 唯一获得吴思限量签名版作品的方法:

猛戳下图


觉得本文不错?想获取更多新锐思想?

识别上图二维码,关注千字文华

为防失联,请加千字君微信:13520557294

借此机会也隆重推荐千字君的两个好友

这个是千字君的发小,

阅读更多好文,请关注思想酷

千字君最重要的启蒙导师

刘军宁先生个人公众号 宁天下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