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峻纬:一个体验派,一个“幸存者”

东西文娱 2022-06-1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艺东西 Author 艺东西





周峻纬的微博中,《抑郁自我护理手册》的链接一直处于置顶状态。而接下来与alpha care实验室合作的版本也会面世,以更加切合国语与本土的需求去服务更多的抑郁症患者。在周峻纬眼中,这个手册可以让更多患有抑郁症的人找到应对的方法与自我面对的勇气


4月的周峻纬是忙碌的。


在优酷热播的《十二谭》中,他饰演的叶青春是一个无条件支持家人的妹控,而在爱奇艺正在播出的《我的小尾巴》中,周峻纬则又一次以观察员的身份,参与兄妹成长观察。此外,他的新戏《月里青山淡如画》也于近日开机。出道三年的周峻纬,正在以更加沉稳的节奏阔步而行。


虽然在娱乐圈中背负名校光环已不罕见,但周峻纬身上知性的书卷气依旧是他十分鲜明的个人气质。


毕业于麦吉尔大学心理学、社会学双学位的周峻纬对于社会与周遭的事物都拥有更为敏锐的洞察力,而在他过往的综艺与采访里,表达中或多或少的穿插入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也是他表达时的一个很鲜明的印记。


其实也很难把周峻纬归于idol、演员、明星这样的标签身份,2020年,已经出道两年的他还与道格拉斯研究院的伙伴一同发表了学术论文,除此之外他还在帮助Bilsker教授对接alpha care实验室,共同推广本土化《抑郁症自我护理手册》。


享受表演,热爱运动,对学术依旧坚持一种英雄主义。周峻纬在自己不紧不慢的节奏里,怀抱好奇的人生是有层次的。



Christine

有关“铲屎官”叶青春



“我深知我不会演戏,所以之前的选择是体验、准备,用大量大量的体验和心理建设来帮我完成角色。”这是周峻纬早在《漫长的告别》播出期间所说的。


和周峻纬对谈的中午,他的新戏《月里青山淡如画》刚刚开机,已经是“左怀仁”的他,在谈及在最近开播的《十二谭》中的“叶青春”,依然会笑得很开心。


在优酷独播的新戏《十二谭》中周峻纬扮演的叶青春是一家克里斯汀洋装店的老板。西式穿搭,略显花蝴蝶的扮相与随时碎碎念的人设在周峻纬的眼中,与之前戴眼镜、穿长衫的设想完全不同,“是归属于comic relief功能的喜剧人物”。


“叶青春是一个非常大开大合的角色。”在诠释角色的过程中,周峻纬会习惯性的寻找角色与自身的“联结点”。这是他作为演员身份的一个习惯,“我想要从这当中找到我自己内在与他的结合,这样我才有可能真正演好角色。这也是我在挑本子的时候很注意的一点。”



同剧中的叶青春自小留学在外一样,周峻纬在这个人物身上,看到了共性与自己性格的背向,叶青春对于世事是具有自己的洞察力的,但是他也是自在的,愿意活在自己的爽朗里,而到了中段,重情重义的叶青春为了朋友放弃了自己的洋装店,玩世不恭的叶老板也回到家族执掌家业。


“人这一辈子,但凡找到一个值得的人,做一件值得的事情,就够了。”这句劝导妹妹(陈雨锶饰)的话,是周峻纬与导演在剧组讨论后加上去的。与心理学的背景有关,周峻纬会习惯于揣摩角色心理,厘清人物的成长弧线,最为明显的感受就是——没有小人物。他对于角色的画像是极其完整而共情的,早在上一部作品《琉璃》,周峻纬在微博中分享的人物小传就有近三千字。


谈及“学院派”or“体验派”,“体验”一直是贯穿于周峻纬表演的重要部分。所以在《漫长的告别》中,他提前一个月去做搬运工体验角色生活,对于《十二谭》的设计师定位,周峻纬为难的说,倒也没办法体验民国年代,但是去了裁缝店,看裁缝如何工作。


剧中,叶青春与儿时的宠物小虎有一段人妖奇缘,早在开机前,制片人就把猫咪小虎交给了周峻纬抚养,周峻纬也认真做起了铲屎官,和小虎培养了深厚的感情。“有一幕戏是我定在那里,小虎需要爬到我身上。本来这个画面是需要特效或者专业的表演动物完成的,但是因为小虎和我已经熟了,所以完成的效果很好。”周峻纬玩笑说,小虎可是给剧组省了一些特效,这也算是小虎给铲屎官的回报。



Cross Line

以一个幸存者的心态


“有实验结果表明....有科研结果可以证明.....”用心理学的学术观点、社会实验去佐证一些观点是周峻纬表达的一个印记。“对于观察类的综艺,有些地方与我过往专业上的社会实验有相似之处,是我非常感兴趣的。”


演戏之外,作为观察员,周峻纬先后参加了恋综与亲子类综艺。在最新的《我的小尾巴》里,谈及兄妹关系,他以科研结果去阐述家庭分工对于子女平权意识培养的意义。在《恋梦空间》,他科普了爱情中的毛线球理论、SVR理论。



除去在采访、综艺中不间断输出的心理学知识之外,在去年2月,他还同Rob Whitley发表了关于男性心理社区的民族志研究。


无论是社会议题还是两性关系、亲子关系,周峻纬都会以一个平实的节奏,去分享一些更深入的知识。而实际上在刚刚步入大学的时候,周峻纬自己也深受抑郁症的困扰,“对很多事情提不起劲来,自我攻击......”也就是在这个阶段周峻纬开始自主的接触心理学。


对他而言,心理学是“救生圈”,是帮助自己找回生活掌控力的自愈良药。


回忆曾患抑郁症的经历,在周峻纬的微博中,曾经有这样一段话。“我在这张桌子的两端都坐过,而我终究是幸运的。我现在不再是医者,也不再是患者,但我永远是幸存者。以一个幸存者的心,努力去让这件事情有更多的关注,更正确的认知和更多的援助资源。天还很黑,路还很长,至少没有忘,至少在路上,有一份热,就发一份光。”



由此,进入娱乐圈对于周峻纬而言,珍惜现有的话语权为心理学的推广发声是一件具有使命感的事情,也正如他所说的,在另一条道路上,他找到了另一种英雄主义。“Bilsker教授非常信任的将《抑郁自我护理手册》的版权交给了我。我希望将这个手册本土化,完成翻译与文化校对后把它变成一个适用于中国国情的版本推广出去。”


在周峻纬的微博中,《抑郁自我护理手册》的链接一直处于置顶状态,而接下来与alpha care实验室合作的版本也会面世,以更加切合国语与本土的需求去服务更多的抑郁症患者。在周峻纬眼中,这个手册可以让更多患有抑郁症的人找到应对的方法与自我面对的勇气。


“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做,不要立flag,我们期待帮助更多的人。”



In Group

粉丝让我知道一切并不是徒劳无功


入行三年,谈及从艺压力与娱乐圈的抑郁情绪,周峻纬表示“自己还是幸运的”。但概莫能外,作为艺人,周峻纬也曾经遇到过恶意的中伤,毫无根据的诋毁,但在对谈的过程中,他也没有过多地去解释或者抱怨这些。


“人是社会动物,如果被自己在意的群体伤害,痛苦会更大。有实验表明,人所经受的由拒绝带来的痛苦与肉体的痛感,都是由大脑中同一部位产生的。也就是说,有时候言语的伤害并不亚于身体受了一刀。”周峻纬依旧习惯性的用心理学解释着这种痛苦,而这也是娱乐圈从业的最为特殊的地方。


与周峻纬聊到“粉丝”与“黑粉”时,他将不同的群体与认同回归到社交认知上。“我们会有一个in group和out group的认知,就例如我的小小的朋友圈,别人的朋友圈。我的班级,别人的班级。我们都是对离自己越近的信息越敏感。”与直面恶意的无奈与平和相比,周峻纬对于艺人与粉丝的关系有自己的理解,用支持抵抗恶意也是他从粉丝身上汲取的力量。


“我有读粉丝信的习惯。这个时候可以把很多模糊的东西具体起来。粉丝很尊重我的意愿,他们了解我,我也会知道我或多或少的影响了或者帮助了些什么,能够了解到他们人生的某一个阶段,让我知道,我所努力的一切也不是徒劳无功的。”


“我认为良性的粉丝关系是双向的。大家一起努力变得更好,在更有能力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起做一些让大家受益的事情。我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会有一种力量感,我们一起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痕迹是一件温暖的事情。”



从2018年出道至今已经三年,周峻纬一路处于一个在奔跑的状态,歌手、演员、综艺嘉宾、研究者。


有粉丝叫他“主任”,但相比于人设与标签,周峻纬更像是一个反标签的冒险家,不拘一格的尝试着各种可能性。


谈及未来,他说,“我的整体轨迹没有特别多的偏离,虽然也遇见了很多预料之外的事情。但我是幸运的,即将跨入第四年,我觉得这个行业有它的复杂性,它的规则,它的生态圈。我还在学习如何平衡,然后踏踏实实地走下去。”


访谈/撰文:EW| 胡岚

支持:东西文娱|艺东西

图片:艺人方提供



来自周峻纬的问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