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原创丨冷凌青:从书本的缝隙窥探文化之复兴

2017-10-11 冷凌青 中文传媒第一发布

冷凌青 江西修水人,1994年12月生,毕业于江西理工大学,现就职于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修水县分公司。爱好阅读、木雕、垂钓、旅行。


  徐徐翻开尘封的史册,在大浪淘沙的历史烟波中,波谲云诡的风云变化里,两个鲜明的片段格外刺眼,在几百年后依然给后人以启示。


  1279年的崖山(今属广东江门市,已是被鲜血染得猩红的海边,宋军刚刚结束对元军最后一次突围,眼看已到天涯海角再无退路,大局已定无力回天,丞相陆秀夫背起小皇帝跳海,数十万军民纷纷追随殉国,浮尸千里。士大夫们用这种惨烈的方式为大宋王朝画上了最后一笔。




  1644年10月,北京景山上,崇祯帝朱由检最后看了一眼已是一片火海的皇宫,便毅然自悬于一棵槐树下,只留下一句“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为亡国之臣”的叹息。而臣子们正以实际行动证明了崇祯的一语成谶,南京沦陷东林党人开城跪降,吴三桂更是为满清开门引路,从弘光到永历,南明十几载把“文臣误国”演绎得淋漓尽致。

 

  这种强烈的反差使人不由唏嘘,在这两个王朝终结的时候,为什么一个使人阖家赴死以报之,一个使人城门大开以迎之。



  为了搞清这个原因,我们不妨试着来一次穿越,体验一把古代读书人的生活,在宋朝文化空前繁荣。这种气象正是建立在全社会对文化对知识推崇的基础上,有宋一朝的知识分子荣誉感爆棚,从庙堂之上到江河山川每一个读书人都渴望一展才华,实现心中的报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的横渠四句,此等豪迈,明清时期的文人是绝不敢说的,只有皇帝敢说这么大的话。而这就是宋时文人身上的气象,他们对这个国家有认同感,有责任感。就连在熙宁变法上政见相反的王安石和司马光也是互相敬重,虽然偶尔有个乌台诗案放逐苏东坡,总体上宋朝的知识分子身上还是十分有荣誉感的,各路大文豪同朝而仕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


  反观之明朝,在那个万马齐喑的年月,读书失去了社会认知的肯定,从蒙元手中拿过来的江山,并没有复兴文章节义的崇文思想,八娼九儒十丐的思想毒瘤却暗藏其中。文人的尊严在皇权面前被打翻在地,朱家天子若不高兴可随时将臣子按倒在地褪去衣冠当众杖责,也可以跳过司法程序直接将臣子下狱,“廷杖”“诏狱”两大劣政使知识分子阶层彻底丧失了荣誉感,而东西场等宦官特务机构更剥夺了言论和行为上的自由。这使得有明一朝的文人本身对文化产生不认同,说白了不过是卖与帝王家,谋个差事罢了,很多文人不愿出仕写起了小说,这也促进了明清小说的发展,但其腰板已远不如唐宋那般硬朗了。


  历史给出了一个答案,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当这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认同,并赋予荣誉时,这个民族就会拧成一股劲,如果一个民族都觉得自己的文化不值钱,将失去它内在的灵魂。



  文化的发展是需要良好的环境造就的,如果说宋朝是文化的沃土,明朝把文人踩在脚下,那么当代呢?


  任凭朝代更迭,文化是不灭的,一首首动人的诗词流传至今,而当下我们时常会问自己,中国的未来会好吗?从文化的角度看是肯定的。


  作为一个爱学习的人,在当代是幸运的,中华民族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像今天一样尊敬知识,这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各种渠道的学习方式,让学习成本不断降低,人们看书学习,也不再是为了“卖与帝王家”更多的是为了追求自我的提升。书本更是人们触手可及的精神食粮。


  一代代领路人把“知识就是力量”这个价值观与国家“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深深地烙在了这个民族的胸口,唐诗宋词孩童都能熟读背诵,“弟子规圣人训”深入人心,孔子学院更是名扬海外,向世界输出祖国的文化。


  每一个民族的强盛都需要文化软实力助推,如果说文艺复兴推动了工业革命,那么中国就像一艘小船正在自身文明的推动下走向复兴。



 

中文天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编辑 | 郭笑笑 郭旭明



中文传媒旗下公众号


「中文传媒第一发布」

中国文化产业的领跑者和整合者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