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当代哲学家撕逼站队的小问题(更新版)

2017-12-15 Philodoxos NeoOdyssey

12/15更新:修正了之前TwoBox策略的一个解释


很多年以前网上流行一个段子,说和陌生人见面,要确定是否三观相符,只需要问三个问题,分别涉及刘翔、韩寒、和杨幂。哲学家之间见面会问什么问题确定三观呢?今天给大家聊一个据说让当代哲学家几乎五五开站队撕逼的问题:纽科姆悖论(Newcomb Paradox)。


纽科姆悖论最早由加州大学的科学家威廉.纽科姆(William Newcomb)提出,不过主要是由罗伯特.诺齐克(Robert Nozick)在一篇1969年的论文(点击“查看原文”可阅读)中提到而出名的。


这一思想实验设定如下:


假设你面前有两个盒子A和B。A盒子透明,B盒子不透明。A盒子中放着一千块钱。现在,你有两种选择:把两个盒子一起拿走,或是只拿走B盒子。




可是,在你做出选择前,有一个能准确预知未来的预言家决定了B盒子里的内容。如果你选择两个盒子都拿,那么B盒子里是空的。如果你选择只拿B盒子,那预言家会在盒子里放入一百万元。




你会如何选择?

(图片来自https://mathwithbaddrawings.com/2015/04/01/humility-in-the-face-of-weirdness/)



拿走两个盒子的人被称为Two-Boxer。只拿走B的人被称为One-Boxer。两种策略似乎各有各的道理。


TwoBoxer的论据是最优策略(Best Strategy):


首先,预言家在盒子里放完钱之后,无法将钱拿出。换言之,在我做决定前,盒子里的钱已经确定,不会再改变。


如果预言家在B盒子里没放钱,那么拿两个盒子得到一千元;只拿B盒子一分不得;所以此时的最优策略是拿两个盒子。

如果预言家在B盒子里放钱了,那么拿两个盒子得到一百万零一千元;只拿B盒子得到的一百万;所以此时的最优策略还是拿两个盒子。


总之,不管预言家放没放钱,拿两个盒子总比拿一个盒子多一千块;因此,最佳策略永远是拿两个盒子。


一个更有意思的论证是,如果此时有一个你的朋友戴着透视眼镜,能看到B盒子里的内容。这位朋友会向你提供怎样的建议?似乎在两种情况下,透视眼朋友的建议都会是让你两个盒子都拿走。


OneBoxer的论据是期望值(Expectation):


如果只拿B盒子,那么,因为预言家总能预见到我的选择,所以她会在B盒子里放一百万,于是我将得到一百万;

如果两个盒子都拿,那么,因为预言家也能遇见我的选择,所以她不会B盒子里放钱,于是我将得到一千块。


拿一个盒子得到的钱比拿俩盒子多,所以我应该选择只拿B。


据说,在专业哲学家间,支持一个盒子和两个盒子策略几乎的各占50%(虽然也有文献说最近几年大家更倾向于拿俩盒子)。有意思的是站队的两边不仅谁也说服不了谁,而且几乎都认为对方错得离谱。两边的论证都符合理性,所以似乎决定一切的最终是某种直觉。然而哲学家们彼此的直觉似乎非常不同。


这个悖论还有各种改进版本,比如关于预言家的错误率有可以调整之处。另外该问题还涉及了决定论/自由意志、预测未来导致的因果倒错等等问题。在当代认识论关于同侪争议(peer disagreement)的讨论中,纽科姆悖论也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被提到--认识能力相同的理性主体们,在共享所有证据和论证的情况下,通过彼此承认符合理性根据的论证得到截然相反的结论。有的哲学家(如Feldman)认为此时人们应当对此问题悬置判断(Suspension of Judgement)。这里暂且不详尽展开。


当代分析哲学讨论很多时候最后会诉诸直觉。如果一个理论的某个推论不符合人们对于语言和世界的直觉,分析哲学家们往往会将此当作反驳该理论的理由。然而直觉大多是来自对于我们日常生活或者是进化史中经常处理的情形的反应。在远离日常情况诡异情况时,我常常会怀疑直觉并不是那么可靠。换言之,这种对于直觉的外推使用(extrapolation)已经超出了直觉本身的适用领域(domain)。


最后,做一个小调查。大家的直觉是应该拿一个箱子还是两个箱子? 



本公号最近开通了留言功能,欢迎留言表达意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