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重阳节丨九月九

2017-10-28 广西幼专学子在线
点击上方"xxx"关注我们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茱萸节、重九节、老年(人)节。重阳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因《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唐代王维关于重阳节的诗中写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从远古流传至今日,经过时代改革,文化变迁,仍旧在传承,其文化底蕴源远流长。那你们可知道重阳节习俗背后的那些小故事呢?了往日的热闹。

九九重阳话传说

登高风俗其实就是免灾避祸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一场瘟疫夺走桓景父母的生命,他自己也差点丧命,病愈之后,他决定出去学本领来制服瘟魔。 后来他打听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位法力无边的仙长,桓景不畏艰险地找到那座山,并拜了仙长为师.

       这一天仙长把桓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他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辟邪用法,让他骑着仙鹤赶回家去。桓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       

      之后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呈祥纳福品糕点

重阳糕的由来与传承

     看见这幅图有没有勾起你的食欲,有没有感觉很美味!这就是重阳糕的一种!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以下就是两则关于重阳糕的小故事!            

      重阳糕有一则来源甚早的说法,《南齐书》卷九上说,刘裕篡晋之前,有一年在彭城过重阳。一时兴起,便骑马登上了项羽戏马台。等他即位称帝后,便规定每年九月九日为骑马射箭、校阅军队的日子。据说后来流行的重阳糕,就是当年发给士兵的干粮。

       另一种传说则流传于陕西附近。传说明朝的状元康海是陕西武功人,他参加八月中的乡试后,卧病长安,八月下旨放榜后,报喜的报子兼程将此喜讯送到武功,但此时康海尚未抵家。家里没人打发赏钱,报子就不肯走,一定要等到康海回来。等康海病好回家时,已经是重阳节了。这时他才打发报子,给了他赏钱,并蒸了一锅糕给他回程作干粮。又多蒸了一些糕分给左邻右舍。因为这糕是用来庆祝康海中状元,所以后来有子弟上学的人家,也在重阳节蒸糕分发,讨一个好兆头。重阳节吃糕的习俗就这样传开来了。

插茱萸与赏菊花

重阳节赏菊是为哪般?

       九月九日重阳节也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菊是长寿之花又为人们所赞赏为凌霜不屈的对象且又为辟邪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自古有说法,重阳节又称菊花节。所以赏菊也正是应了那时候的风景。

插茱萸又是怎么一回事?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没错这里的茱萸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茱萸!

       茱萸是一种茴香科植物,也是一种中药材,分为吴茱萸和山茱萸。茱萸雅号“辟邪翁”,重阳佩戴茱萸的习俗在唐代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他们或是佩戴手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




其次!也是重阳节,

比转运更重要的一件事,

也是重阳节真正的意义

尊老敬孝!!!




敬祖、敬老、感恩!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

倡导全社会树立

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孝顺父母的28种方式”您选几个



第1件:记住父母的生日,生日当天送上生日礼物,或亲口说我爱你、我想你。

第2件:常回家看看,如做不到,那就一周二次以上电话吧!

第3件:每年或每两年带父母去做一次体检。

第4件:经常给父母拍照,尤其是带女朋友或者有宝宝时。

第5件:认真回父母的短信,不要因父母的电话啰嗦而表现烦躁。

第6件:带父母去旅游。

第7件:帮单身父母找一个老伴。

第8件:常和父母谈心,谈谈你的工作、新认识的男朋友。

第9件:食物要炖得热的,软烂的,中老年人脾胃虚弱,不易消化。

第10条:寒湿省份,给父母常备暖宝宝、保温鞋、羊绒裤等保暖用品。

第11条:学习一些养生之道,教会父母。家中常备常用中成药,如板蓝根、附桂理种丸、金匮补肾丸等。另备热水袋、刮痧板、拔火罐、按摩椅、足浴盆等保健产品。

第12条:常带爱人回家,如无,适龄男女给父母一个远期规划。

第13条:每年帮父母洗一次脚,或者捶一次背,梳一次头,剪一次指甲,回味父母曾经为我们所做的事情。


第14条:知道父母喜欢吃什么,亲手给他们做一二道菜。

第15条:解决父母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问题,条件允许,给父母备足零花钱,每年亲手帮父母选一二套新衣,让他们穿的舒畅体面。

第16条:准备录音笔、或DV,聆听父母往昔的故事,记忆今日的笑容,给自己留点的温馨回忆。

第17条:父母若生病,须知亲情第一,事情工作第二,生病期间,凡事须亲力亲为,悉心照顾,切不可生一个嫌恶的心。疾病调理,为子女者,俱要放在心上。

第18条:重要节假日在他们的身边,重要的决定要让他们知道。

第19条:中老年人都比较小气,倾听他们的牢骚,解开父母的心结。



第20条:不要对父母指手画脚,不要给父母脸色看,不顶撞父母,不能辱骂父母。

第21条:如有婚嫁,夫妻相敬如宾,纵使吵架,也得避开父母,老人最忌家庭不和。

第22条:如有婚嫁,夫妻另一方须对老人包容、尊重和真心爱护,夫妻双方互相尊重,莫让老人担心,莫让老人生气,莫伤老人心。

第23条:给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

第24条:完成父母年轻时未完成的梦想,哪怕是坐坐飞机,看看大海,爬爬长城这样的念头。






第25条:和父母一起散步、聊天、锻炼身体。

第26条:带父母看一场电影,一次卡拉OK,带他体验一次新时代的高科技。

第27条:支持父母有意义的业余爱好,尊重父母的选择和决定。

第28条:爱所有的人。本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扩充到社-会大众,乃至无量无边众生,此乃大孝。


转载于|大连11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