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毛主席时代票证大全,一代人的记忆!

2018-01-20 点右边→ 秘密基地

关于粮票

稍微上了点年纪的人应该还有点印象。

当时解放初期,国家比较穷。

如果政府不干涉,

很多人就会吃不上饭。

为了保证每个人的基本需求,

中国就开始了凭票换购

“票证时代”(1955~1993)

那个时候,吃喝拉撒,样样要票

譬如说吃的,

和吃相关的票证有:

粮票,肉票,副食品购货券,

糕点、糖果票等。

我们依次介绍。

粮票:

▲全国通用粮票

粮票由当地的粮食局发放,

得在指定粮店里才能换购粮食。

▲全国通用粮票

而且每个人的粮食额度一定的。

▲1978年粮票

重活的人每月可领到40到49斤

轻活的人每月可领到29到39斤


下面是各地的粮票

▲山东省粮票

▲北京市粮票

▲黑龙江省粮票

▲上海市粮票

▲常德市粮油供应证

当时就算是乘坐火车、轮船

在车船中吃饭时,

也要有专门的粮票才行!

▲火车轮船飞机专用粮票


肉票:

肉票是从1957年7月开始使用的。

每个人的额度也不多。

汉民每个月有6两到8两猪肉

回民每个月有1斤4两牛羊肉

▲盐亭县肉票

如果想吃点“好的”,

只有等过节

比如五一劳动节会供应鲜鱼

▲武汉市鱼票

端午节会供应粽子

但这都是按照户口本人数定额分配的,

而且只在节日3到7天以内供应。

那时领食物一定要趁早去,

晚了剩下的就没那么好了。

▲邓州市肉票

肉票开始发行没多久,

就到了全国灾害饥荒时期

▲昆明市肉票

最困难的是1960年到1962年

1960年上海市区的居民10天3两肉

3两就和你手里这部手机一样重。

到了9月上旬时,还调整成了2两


到了特别困难的1961年

北京市人均消费肉八两半

不是每个月八两半,而是全年八两半!

北京作为首都和国家的心脏,

这消费量已经是远高于其他省市了!

可以想见其他地方情况如何。

▲0.02斤的猪肉票

(相当于10克,一个小勺子就能装下)


1959年开始,有了副食品购物券

大白菜、萝卜、葱、蒜、豆制品、

副食调味品等,

都是限量凭票证供应。

▲宜春市豆票

像是豆制品黄豆类加工制品

部分面粉类制品

比如说油面筋、水面筋、烤麸等。

▲清江市豆腐票

▲福安县油条票

凭“副食品购货券

(或是在副食品购货本专栏划钩)

才可以买到少量豆制品、腐竹、粉丝、

芝麻酱花生酱、金针木耳、调料等。

▲盐票


▲酱油票

还有“冬贮白菜券”

北方过冬,家家要买“冬贮大白菜”,

▲潍城区白菜券

一到秋季,

就用手推车或平板三轮车运回家去,

在走廊、过道里贮存起来,

整整一冬天全家人就靠它吃饭了。

▲驻马店白萝卜票

糕点、糖果票

糕点票券是居民购买糕点、饼干的凭证

▲正阳县糕点票

三年困难”时期,

糕点票券按人发放

城镇居民中只有老人、孩子

才能享用一点“营养品”即糕点饼干。

▲糕点票


糕点票在当时主要是用来凭票购买糕点如月饼食品的,

这可是难得的奢侈品

▲铜山县糖票

许多人觉得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

就是月饼了!

▲面包供应票

吃的说完了,咱来说用的。

平时生活中用到的物品,

几乎都要凭“日用工业品购货券”换购。

比如说肥皂吧!

以下是各市肥皂票

▲杭州市肥皂票

▲慈溪县肥皂票

▲武汉市肥皂票

▲香皂票

▲天津市洗衣粉票

火柴票

▲上海市火柴票

灯泡一类也需要票!

▲灯泡票

板凳也是!

▲武汉市板凳票

热水壶也很重要!

▲湖北省水瓶票

▲安徽省水瓶票

▲济南保温瓶供应票

其他“大件”用品也需要票!

结婚用品

▲衣柜票

除了上面的日常用品,

做饭取暖的煤炭也是必须的!

这时就需要购煤本和煤票了!

▲重庆市城镇居民购煤

从五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

城镇居民平时用煤都是凭证供应的。

▲上海市居民购煤证

每年第四季度,

要带着旧证、户口本、粮本

去办理下一年度的购煤证,

买煤时再拿着证和票

去指定的煤店排队拉煤

▲扬州市购煤券

▲杭州市煤饼票


吃的、用的说了,穿的还没说呢。

当时的衣服鞋子也是用票换购的。

▲江苏省泰州市纺针织品券

▲江苏省专用汗衫背心票

▲青海省布鞋票

▲鞋票

如果没有条件,扯布自己做也可以。

这就需要布票了。

▲全国通用布票

布票一般有:

1寸、2寸、半尺、1尺、2尺、5尺、10 尺等。

▲贵州省布票(三尺)

▲福建省布票(二尺)

▲湖南省布票(一尺)

▲浙江省布票

到了八十年代初期,

布匹供应跟得上后,布票就取消了。


除了上面提到的必需品票证,

还有一些很不可思议的票证

比如说,“觉悟票”:

考核劳动好坏,

分别印制绿两种票色。

对劳动、踏实、干劲大的,发票;

对劳动、没干劲、

不能按时上工、下工的,发绿票。

▲价值五分五厘油票

(相当于一滴水)

▲价值五担的粪票

(在那时候,粪便是农作物极其重要的肥料)

▲一千斤的尿票(作为肥料使用)

▲宰猪证

▲汲县洗澡票

▲连月经条也要凭票获取

到现在,票证时代已经过去了,

成了一代人的回忆…

更多热文

宝宝!宝宝!宝宝!宝宝!宝宝!宝宝!宝宝!宝宝!
刚刚 抓 拍的,真是太绝了!


戳阅读原文更好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