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的耳朵老了吗

2015-10-20 段公子 京师心理大学堂
京师心理

大学堂



据说,有这么一个音频,国外fashion的青年人都用这个当手机铃声,因为25岁以上的人听不见。

据说,这段音频曾经在网络上流行一时,是《名侦探柯南》里提到的神奇“蚊音”,还帮忙破过案。

据说,这段音频能够测试你的听力是否足够灵敏,或者你的耳朵是否已经老了。


来试试自己能不能听见吧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1515da8li&width=500&height=375&auto=0


你听到了声音了么?再让你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听一听,他们听到声音了么?

虽然“25岁以上”这个界定不够准确,但是在高龄人群能听到这个声音的人确实明显比年轻人群少。是不是听上去很神奇,下一步简直可以为间谍所用窃取人类机密了?

才不神奇。

当人老了,头发会变得花白,皮肤会变得松弛,牙齿会松动脱落,视力听力很可能会变差,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实。但是,关于老年人听力能力下降的真相,你真的了解么?


先来测测你的耳朵能听到多高频率的声音吧:http://v.qq.com/page/e/r/j/e0169i9u3rj.html

(更详细的测试软件请移步“阅读原文”下载哦)


人体有如此复杂精细的结构,你觉得听到声音很容易,其实声波从外界到大脑皮层可是经过了层层关卡。




在上图的结构中,耳蜗基部的毛细胞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结构。根据听觉的行波理论,声波传入人耳,将引起整个耳蜗基底膜的振动,也就是基底膜上毛细胞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震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随着外来声音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的部位也不同。声音频率低,最大振幅接近蜗顶;频率高,最大振幅接近蜗底,这就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声音的分析。而上文提到的“蚊音”,就是高频音,想要听到它,就需要耳蜗底部的毛细胞努力工作啦。

好吧我知道上一大段你没好好看。鉴于人有看到大段文字就跳读的本能,上面一大段文字可以概括为:【高频的声音需要耳蜗底部的毛细胞振动传递。】如果耳蜗底部的毛细胞损伤了,那么高频声音的声波就不能顺利传过耳朵,人也就听不到高频音了。


一群萌萌的毛细胞君


人在衰老过程中,毛细胞渐渐损伤死亡,无法复生,并且先损伤的毛细胞就是位于耳蜗底部的那些,因此老年人的高频声音辨别能力显著下降;这就是为什么老年人听不到“蚊音”。但这并不是老年人“耳聋”的唯一解释。

老年性耳聋有4种类型:

第一种是感音性老年耳聋,就是以上谈到的高频听力的损失;

第二种是神经性老年耳聋,是由于神经纤维等的损失。耳接受的声波转化为神经冲动后,是由神经纤维传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的,一旦纤维受损,各个频率的声波都无法到达大脑,使各个频率的听力都有损失;

第三是血管纹性老年耳聋,是耳蜗代谢功能性障碍影响了听力,血管出了bug,血小板凝集,使声波传导的通路变窄或堵塞——简直比五环还堵;

第四种是耳蜗传导性老年耳聋,声波传导不顺畅,还没变成神经冲动就已经“挂”在了半路上,更别说抵达大脑形成听觉。




总之耳聋由于各个器官的衰老造成的,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平时注意也会一定程度上减缓衰老过程,如尽量少佩戴耳机,听音频时音量要适中,注意保护听力等。许多老年人听力下降以后,希望佩戴助听器以改善听力,但助听器也会放大噪音或背景声音,或者质量不够好的助听器本身的电子系统也会产生噪声,反而带来更多不良影响。总之,听力衰退,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哦。

老年人听觉功能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语言知觉能力和理解能力。和老年人对话的时候,关键的部分要讲慢些,适当地增大音量,多重复几次才能使其充分理解。这就需要我们的理解与关爱:在我们小的时候,大人们不厌其烦地教我们说话;他们老了,我们也要像他们曾经对我们一样有耐心。

明天是重阳节,也是中国传统的“敬老节”。你有多久没和家里的老人通电话,好好跟他们说话了?放下手里的活,给他们打个电话吧,趁他们的耳朵还不太老。


分享一首歌,希望当我们老了,还能听着轻音乐,能慢慢读着书,能有人陪着追忆当年。





参考文献:

刘荣才,老年心理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肖健 沈德灿,老年心理学,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作者 | 段公子

编辑 | Iclisher

(本文由京师心理大学堂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