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房价上涨的幕后推手?“货币超发”的传言与真相

罗志恒 粤开志恒宏观 2023-09-05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分析师:罗志恒
执业编号:S0300520110001研究助理:马家进

摘要



“货币超发”是流传广泛的观点,无论是用于解释某类资产价格的上涨,还是用于推介某类投资标的,似乎都非常令人信服,符合“水涨船高”的朴素道理。但货币超发的本质是什么?货币超发如何衡量?货币怎么超发?房价上涨与货币超发有何关系?如何有效避免货币超发?本文将主要回答上述问题。

一、当我们谈论货币超发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1、M2/GDP比值是最常被用来论证中国存在货币超发的依据。中国从1985年的57.1%一路攀升至2020年的215.8%,而2020年美国仅为92.1%。2、货币因素是否导致了物价总水平和资产价格过快上涨,或许才是判断货币超发与否的更合适标准。M2/GDP作为货币超发的衡量指标存在不少缺陷,与统计口径、国民储蓄率和融资结构等有关;且就像家长批评孩子沉迷游戏时,根子不在于游戏时间长短,而是孩子成绩太差一样,老百姓在谈论货币超发时,实际上是担心自己的储蓄和养老金会被通胀侵蚀、收入增速赶不上房价增速。货币超发论的广泛传播,正是在CPI和房价快速上涨的2010年。3、若仅从通胀指标来看,中国没有明显的货币超发,但通胀指标并不包括房地产、股票等资产价格,与居民感知有差异。2001-2020年,中国CPI总水平上涨57.1%,年均上涨2.3%,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近600%,收入涨幅远高于通胀。此外,若居民将储蓄投资于货币基金或债券基金等相对稳健的产品,也能跑赢CPI。2002-2020年,中债国债总指数上涨95.2%。4、社会大众对货币超发的“讨伐”和认知,更多源于房价快速上涨带来的生活压力和焦虑感。房价上涨与货币总量的快速上升之间存在紧密联系。2008年后的三轮房价上涨,与M2/GDP比值的三次加速上行高度一致。

二、货币如何超发?货币超发的本质是什么?

大众认为的货币超发是央行开动印钞机印钱,但在现代信用货币体系下,实际上商业银行才是直接的货币供应方,央行只是其中一个环节。1、货币超发不全是中央银行的责任,而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公众、政府共同决定。1)货币是公众持有的现金和银行存款,其中存款占主导,2021年11月占比96.3%。2)中央银行被动投放而非主动投放现金。在现金发行中,央行更多扮演的是接订单和发货的角色。3)商业银行通过贷款等资产扩张创造存款货币。公众在日常的交易、支付、民间借贷等活动中,使用的都是“二手”货币,而“一手”货币来自于商业银行开展贷款、购债等业务活动时的“凭空创造”。4)中央银行能够通过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调控货币。但货币总量并不完全受央行控制,商业银行和公众的贷款意愿会影响货币政策效果,导致超过或不及预期。2、货币超发的本质是实体部门过度举债和加杠杆。货币超发是指货币总量超过了潜在的合理数量,而货币又主要由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和购债等方式创造生成,源头是居民和企业等实体部门的信贷需求。M2/GDP比值与宏观杠杆率在水平和趋势上高度一致。过去20年中,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房地产部门(居民和房企)是三大加杠杆主体。

三、房价上涨是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房子:货币超发源于投机性需求等

1、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的货币增长不能算作超发,基本面支撑的房价上涨也不应归咎于货币超发。25-50岁购房主力年龄人口增长,城镇化率快速提高,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导致购房需求不断攀升。居民住房需求上升,带动房价上涨,也导致房地产贷款增加,货币总量增长。2、投机性需求和恐慌性的刚需前置导致房价和货币过快上涨,这部分需求所创造的货币属于超发。1)房地产市场的长期供需矛盾,导致了房价的长期上涨趋势,进而助长了“房价永远涨”的市场预期,于是出现了大量脱离真实住房需求的投机性需求。2)出于对未来房价继续快速上涨的担忧,部分居民的刚需被迫提前。3)部分房地产企业在享受时代和行业红利后,长期习惯加杠杆和弯道超车,高估自身能力、低估时代变局,盲目扩张和多元化,进一步推高货币总量和债务风险。4)房地产是优质的抵押品,房价长期上涨预期下,房地产贷款违约风险较低,因此银行的放贷意愿非常积极。3、房地产相关的货币超发会引发一系列负面影响:1)房价过快上涨,增大居民购房压力,降低年轻人的积极性和活力;2)居民未来收入被过度透支,消费和抗风险能力下降;3)加剧贫富分化和社会不满情绪;4)推高房租成本,挤压线下零售和服务业的生存空间;5)占据过多的信贷资源,抬升全社会融资成本;6)房企债务风险较高,若处置不当,或引发连锁反应。

四、如何有效防止货币超发?

监管部门负有宏观调控的责任,应多措并举防止货币超发。第一,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第二,加强金融监管,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第三,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稳定市场预期。第四,坚持高质量发展,从房地产繁荣到科技和制造强国。
风险提示:疫情变化超预期、房地产调控超预期


目录

一、当我们谈论货币超发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一) 中国的M2/GDP比值偏高,但该指标有缺陷,并不必然意味着货币超发(二) 过去20年,货币超发主要反映在房价而非通胀上

二、货币如何超发?货币超发的本质是什么?

(一) 货币总量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公众、政府共同决定(二) 货币超发的本质是过度举债和加杠杆三、房价上涨是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房子:货币超发源于投机性需求等(一) 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的货币增长不能算作超发(二) 投机性需求和恐慌性的刚需前置导致货币超发四、如何有效防止货币超发?


正文


一、当我们谈论货币超发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一)中国的M2/GDP比值偏高,但该指标有缺陷,并不必然意味着货币超发

“货币超发”是一个流传广泛的观点,无论是用于解释某类资产价格的上涨,还是用于推介某类投资标的,似乎都非常令人信服,符合“水涨船高”的朴素道理。

而最常被用来论证中国存在货币超发的依据,就是M2/GDP比值。纵向来看,中国从1985年的57.1%一路突破100%和200%,2020年高达215.8%;横向来看,中国也要显著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其中美国和欧元区分别只有92.1%和120.6%;绝对量来看,2020年中国广义货币M2高达218.7万亿元,GDP则只有101.4万亿元。

M2/GDP作为货币超发的衡量指标,实际上存在不少缺陷。例如:1)中国M2的统计口径要大于美国,美国未计入10万美元以上的定期存款;2)GDP并未包括经济中的所有交易活动,比如中间产品、存量资产等的交易;3)中国储蓄率更高、间接融资为主等因素会导致更高的M2/GDP比值,类似的日本和韩国,该比值也都分别高达210.7%和165.4%。

但就像家长批评孩子沉迷游戏时,根子不在于游戏时间长短,而是孩子成绩太差一样,老百姓在谈论货币超发时,也并非真的关心M2/GDP指标是否可靠、货币的合理发行数量应是多少,而是担心自己的储蓄和养老金会被通胀侵蚀、收入增速赶不上房价增速。货币超发论的广泛传播,正是在CPI和房价快速上涨的2010年。

大众的上述朴素认知,正是衡量货币超发与否的重要标准,也与央行推进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不谋而合。随着国内金融深化进程加快、金融创新活跃,央行难以确定合理的货币供应量。货币总量的界定和测度变得更加困难,货币需求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下降,央行对货币总量的控制力减弱,货币总量与经济增长和通胀的相关性下降,因此货币政策调控正逐步从数量型为主转向价格型为主。从货币政策的影响结果出发,即是否出现货币因素导致的物价总水平和资产价格过快上涨,或许才是判断货币超发与否的更合适标准。

(二)过去20年,货币超发主要反映在房价而非通胀上

若仅从通胀指标来看,中国其实并没有明显的货币超发。老百姓在判断通胀时容易出现选择性偏误,比如感知上会放大食品等部分商品的涨价,而忽视其他商品的降价。货币超发引起的通胀应该是价格总水平的上升,即所有的商品价格均水涨船高,而不是个别商品涨价。像2019年猪肉价格大涨主因供给短缺,而非货币因素。除了部分时间段通胀偏高以外,政府在控制长期通胀方面总体表现不错。2001-2020年,中国CPI年均上涨2.3%,其中食品价格年均上涨5.1%,这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劳动力成本上升。

最优通胀不是零通胀,而是稳定的低通胀。美联储将通胀目标定在2%,中国经济增速更高,因此可在2-3%。只要通胀稳定,工资、养老金等都可同步调整,不会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2001-2020年,中国CPI总水平上涨57.1%,食品价格上涨172.1%,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近600%,收入涨幅远高于通胀。此外,虽然银行存款利率偏低,但如果居民将储蓄投资于货币基金或债券基金等相对稳健的产品,也能跑赢CPI。2002-2020年,中债国债总指数上涨95.2%。

若抛开房价不谈,过去20年中,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所谓的货币超发推高通胀,影响不是很大。但是房地产很难与居民生活截然分开,因此,有必要考虑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大涨引发的房价收入比上升、实体经济成本抬升、社会焦虑等问题。

社会大众对货币超发的“讨伐”和认知,更多源于房价快速上涨带来的生活压力和焦虑感。房价上涨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房价上涨与货币总量的快速上升之间存在紧密联系。2008年后的三轮房价上涨,与M2/GDP比值的三次加速上行高度一致。因此我们将在后文着重分析,是否是货币超发推高了房价。

二、货币如何超发?货币超发的本质是什么?

(一)货币总量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公众、政府共同决定

大众认为的货币超发是央行开动印钞机印钱,但在现代信用货币体系下,实际上商业银行才是直接的货币供应方。

第一,货币是公众持有的现金和银行存款,其中存款占主导。2021年11月,中国广义货币M2为235.6万亿元,其中流通中现金M0仅为8.7万亿元,其余96.3%都是银行存款。

第二,中央银行被动投放而非主动投放现金。在现金发行中,央行更多扮演的是接订单和发货的角色。先是居民找商业银行提取现金,再是商业银行找央行换取现金,央行按需提供硬币和纸币。只有像津巴布韦这样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国家才会主动印钞,当然结果就是恶性通胀。正常国家的印钞都要遵守严格的纪律。此外,硬币和纸币只有到了公众手中才是货币。印钞厂和银行金库中不管有多少,都不算,因为没有进入流通形成购买力。

第三,商业银行通过贷款等资产扩张创造存款货币。公众在日常的交易、支付、民间借贷等活动中,使用的都是“二手”货币,即同一笔货币在不同的主体之间流通,货币总量保持不变。而“一手”货币来自于商业银行开展贷款、购债等业务活动时的“凭空创造”。银行发放一笔贷款时,居民或企业的银行账户上会相应增加一笔存款。借款人以未来的还本付息为代价,换取当下的一笔钱。这笔钱是全新的,与旧有货币完全无关,货币总量上升。

第四,中央银行能够通过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调控货币。央行虽然不直接参与货币创造,但能通过调整政策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投放或回笼基础货币等方式调控货币总量。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加快货币增速,紧缩的货币政策会放慢货币增速。但货币总量并不完全受央行控制,商业银行和公众的贷款意愿会影响货币政策效果,导致超过或不及预期。

因此,货币超发不全是中央银行的责任,而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公众、政府共同决定。

(二)货币超发的本质是过度举债和加杠杆

货币超发是指货币总量超过了潜在的合理数量,而货币又主要由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和购债等方式创造生成,源头是居民和企业等实体部门的信贷需求,因此,货币超发本质上就是实体部门的过度举债和加杠杆。若实体部门理性加杠杆,货币将合理增长,有效支持经济发展;但若实体部门过度加杠杆,货币就会超发,引发通胀高企和资产价格泡沫。

M2/GDP比值与宏观杠杆率在水平和趋势上高度一致。2008年之前,M2/GDP比值高于宏观杠杆率,因为除了信贷投放以外,当时存在大量贸易顺差,在向银行结汇后也生成了大量货币;2009年以来,宏观杠杆率超过M2/GDP比值,因为实体部门快速加杠杆,银行表外、非银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也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但这属于货币转移,而非货币创造。

过去20年中,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房地产部门(居民和房企)是三大加杠杆主体。背后则是预算软约束、隐性担保、房地产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影子银行脱离实体经济过度繁荣等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并引发产能过剩、房价大涨、地方政府和房企债务风险等问题。2016年开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诸多问题都有所改善。

简而言之,要避免货币超发,根本在于保持宏观杠杆率合理增长。

三、房价上涨是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房子:货币超发源于投机性需求等

(一)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的货币增长不能算作超发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过去20多年房价上涨中的很大部分,具有坚实的基本面支撑。25-50岁购房主力年龄人口增长,城镇化率快速提高,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导致购房需求不断攀升。与此同时,城市土地和优质地段是有限的,且不同地区之间无法像普通商品一样调剂余缺,因此供给无法快速扩张。供不应求下,房价自然上涨。随着人口拐点来临、城镇化进程行至后期,未来房地产供需矛盾将会缓解。

房地产相关贷款为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和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第一,居民借助按揭贷款购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第二,房地产企业通过开发贷来竞拍土地和新建商品住宅,扩大供给;第三,地方政府获得土地出让收入,并通过城投债、专项债等方式进一步筹集资金,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提升经济活力和社会福利。

居民住房需求上升,带动房价上涨,也导致房地产贷款增加,货币总量增长。在这个过程中,房价上涨和货币总量增长都是居民住房需求上升的结果。因此,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的货币增长不能算作超发,基本面支撑的房价上涨也不应归咎于货币超发。

(二)投机性需求和恐慌性的刚需前置导致货币超发

第一,房地产市场的长期供需矛盾,导致了房价的长期上涨趋势,进而助长了“房价永远涨”的市场预期,于是出现了大量脱离真实住房需求的投机性需求。投机性需求借助银行贷款加杠杆,助推房价上涨势头,并派生出大量货币。

第二,出于对未来房价继续快速上涨的担忧,部分居民的刚性需求被迫提前。居民原本还需工作几年积攒首付,再通过按揭贷款购房;如今只能通过向亲友借款或首付贷、消费贷等方式提前凑够首付,加剧当前房地产市场供需矛盾,也加大了自身未来的还贷压力。

第三,部分房地产企业在享受时代和行业红利后,长期习惯加杠杆和弯道超车,高估自身能力、低估时代变局,盲目扩张和多元化,进一步推高货币总量和债务风险。

第四,房地产是优质的抵押品,房价长期上涨预期下,房地产贷款违约风险较低,因此银行的放贷意愿非常积极。部分机构和从业人员甚至会通过各种方式绕过监管,为投机性需求提供便利。

“炒房”创造的这部分货币属于明确的货币超发。此外,炒房还涉及货币转移,即银行之外的各种加杠杆途径,以及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即用自有资金反复炒房。

房地产相关的货币超发会引发一系列负面影响:1)房价过快上涨,增大居民购房压力,降低年轻人的积极性和活力;2)居民未来收入被过度透支,消费和抗风险能力下降;3)加剧贫富分化和社会不满情绪;4)推高房租成本,挤压线下零售和服务业的生存空间;5)占据过多的信贷资源,抬升全社会融资成本;6)房企债务风险较高,若处置不当,或引发连锁反应。

因此,“房住不炒”和长效机制极为重要,近几年中央的决心和定力都非常大,已初见成效。

四、如何有效防止货币超发?

监管部门负有宏观调控的责任,应多措并举防止货币超发。

第一,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货币政策会影响公众的信贷需求和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过于宽松的货币环境极易导致货币超发,继而引发通胀高企和资产价格泡沫。

第二,加强金融监管,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商业银行和公众会尝试绕过监管以进行投机套利,例如之前的消费贷、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房企的部分违规非标融资等。要发挥好宏观审慎政策等的激励约束作用,对银行货币创造的行为做前瞻性引导。

第三,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稳定市场预期。既要满足居民和合理住房需求,又要有效抑制投机性需求。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第四,坚持高质量发展,从房地产繁荣到科技和制造强国。货币的源头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但货币的流向却难以把控。资金是逐利的,之所以会出现资金脱实入虚,就是因为实体经济回报率比不上资产价格上涨。中国经济过往的循环是房地产、金融循环较多,未来要打造科技、产业和金融良性循环,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供给能力的关键。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治理结构改革,提高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实体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实现“科技—产业—金融”的高水平循环。

免责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粤开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粤开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本公众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您并非粤开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接收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信息。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粤开证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公众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本公众号中所载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粤开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风险提示及法律申明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法律申明:本公众号为粤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开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运营的研究公众号。

本公众号不是粤开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粤开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本公众号所摘录的研究报告内容经相关流程及微信信息发布审核等环节后在本公众号内转载,本公众号不承诺在第一时间转载相关内容,如需了解详细、完整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粤开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任何研究观点以粤开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本公众号旨在交流证券研究经验。本公众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供参考之用,投资者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公众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并不构成对投资者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粤开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众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公众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投资者需自行承担依据公众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均反映的是所摘录的研究报告的研究观点,粤开证券可以发布其他与本公众号内容不一致或有不同结论的研究报告,亦可因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粤开证券其他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的观点不同或者相反。粤开证券并不承担提示本公众号投资者注意上述其他材料的责任,亦不对因投资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而导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者如需寻求投资咨询意见的,应咨询其独立投资顾问。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的版权归粤开证券所有,粤开证券对本公众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投资者对本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的复制、转载,均需注明粤开研究的出处,且不得对本公众号所在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