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三石文化 | 我院干警邵黎霞在主题读书征文活动中获奖

2016-12-27 张家港法院



近日,我院干警邵黎霞同志撰写的读后感《朴素的心疼,深深的感动》(读杨绛《我们仨》有感)在市级机关工委组织的“强富美高”悦读登高主题读书征文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全文如下:


朴素的心疼,深深的感动


   ——读杨绛《我们仨》有感

                    邵黎霞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热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捧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杨绛,译兰德诗 

 

《我们仨》了。

一口气读完这本书,我陷入了杨绛先生的情感里,在她编织的梦里穿行。简单的话语,朴素的情感,无法抹去深深的孤独感,却被杨先生云淡风轻的描述为梦。当我回过神来,才发现这哪里是梦,分明是杨先生后半生孤独生活的写照,字字句句读来叫人心碎。

初次接触杨绛先生,是在她为《围城》写的后记里,她用平淡而优美的笔调讲述钱钟书的一桩桩趣事,连钱钟书也觉得是“文笔之佳,不待言也”。后来她的长篇小说《洗澡》,散文集《干校六记》,翻译名著《堂吉诃德》等,更让她从钱钟书的光环里走了出来,和她的丈夫一样高。然而“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住,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仨就再次失散,就这么失散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个人,”于是就有了这本书,书名就叫做《我们仨》。

这本散文集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光是这几个章节名,就足以让人感受到无边的孤独与难以驱散的心痛。一位耄耋老人先是送走自己的女儿,再又送走相伴一生的丈夫,然后在一个人的漫长岁月里独自默默地思念他们仨走过的每一个日子。整本书中没有悲痛欲绝的词句,没有撕心裂肺的呼喊,没有华丽堆砌的辞藻,然而字字是血,处处是情,难以想象杨先生是如何从刀山火海的痛苦中披荆斩棘,终究走向淡定从容。

“我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阿瑗(杨绛与钱钟书先生之女)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阿瑗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哥哥,只配做弟弟。’我又变为最大的。钟书是我们的老师,我和阿瑗都是好学生……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我们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他们两个会联成一帮向我造反……他们得意地说‘妈妈有点笨哦!’我的确是最笨的一个……我们会取笑钟书的种种笨拙。也有时我们夫妇联成一帮,说女儿是学究,是笨蛋,是傻瓜。”

这一段话,概括了杨先生一家三口人在相处的过程中各自承担的角色,这些角色不是单一的,而是不断变换的,并非传统的家庭所要求的那样:父即为父,要有父的尊严,而这个家里的父亲大多时候是一个顽童,与女儿争食斗智,却又互为“哥们”;母即为母,要有母亲的形象,而这个家里的母亲有时候很弱小,很胆怯,需要女儿的保护;女即为女,要有女之规范,而这个家里的女儿却时常笑妈妈笨,让爸爸称她为“哥哥”,做妈妈的保护神。在不断的应情应景应事应物的变换中,家庭角色也随之不断变换,一个家庭的生活就变的丰富多彩,犹如调出来的不同的却都是上好的鸡尾酒,无穷尽的颜色,无穷尽的感觉,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却又合情合理,永远经得住品评。

这段文字使我忆起了早年在三毛的一本书中读到的一句话,意思是说: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不仅是你的妻子,同时还是你的朋友,你的母亲,你的女儿;你也是我的爱人,我的父亲,我的孩子。完美的婚姻大约应该就是这样子的吧?心意相通,知彼如已。我喜欢它是这样的,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找到这样的人,建立这样的家,却是多么的不容易,须得老天多少垂青?须得自身多少年的修炼?杨先生无疑是幸运的,他和钱先生心意相通,无论是在国外求学时,还是那段在干校时的特殊岁月,两人化磨难为历练,乐观向上,与书为伴,执手相携,风雨兼程,相濡以沫六十多载,文学造诣共同升华,令人艳羡的夫妻模式,真可谓鹣鲽情深,天地可鉴。

“她拉我走上驿道,陪我往回走了几步。她扶着我说:‘娘,你曾要有一个女儿,现在她要回去了。爸爸叫我回自己家里去,娘……娘……’

“我的手撑在树上,我的头枕在手上,胸中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噼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东西揉成一团往胸口里塞;幸亏血很多,把滓杂污物都洗干净了。我一手抓紧裂口,另一手压在上面护着,觉得恶心头晕,生怕倒在驿道上,踉踉跄跄,奔回客栈……”

人生三大痛苦,老年丧子可谓其一。爱女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情苦至此,其间情意,欲语泪先流。这样的语句,在第二部中处处可拾。读到痛处,时常让我无法阅读下去,忆及逝去的父亲,生离死别的画面让我久久无法释怀,每次看见奶奶形单影只独坐窗前,体味她老年丧子的心痛,心中总是痛苦万分。

第三部中,与钱钟书先生在国外生活的片段,杨先生写的自然流畅,信手拈来,生活中的小快乐小烦恼就是他们的小确幸。也唯有这些充满爱的回忆,才是支撑杨先生独自生活下去的精神支柱。阖上书本,他们生活中的小故事仍旧让人回味:牛津探险、饭馆听人吵架、动物园研究动物,75年冬天的煤气中毒……美丽之花就在不经意间绽放。

浓浓的情,要用淡淡的话来讲。“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一句平实的话语,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爱与刻骨铭心的思念。 杨先生似乎始终在高处俯瞰,她看透了生死,和离散。“向死而生”,不错。这本书中充满的不过是生活的片断,对逝者的思念。然而你可曾在其中听到过一滴怀念的泪水?坚强,在坚强中得到了磨练;希望,因希望世界被赋予新的色彩;哲人其萎,所谓增哀思者,乃是为了明天更好地活着。杨先生是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者,她用她的一生诠释了活着与死亡这个哲学界永恒经典的命题,既生动,又伤感,是幸,还是不幸?

平凡如我,生命中也该有自己的担当与坚强,当风雨袭来,细细体味文学巨匠的人格光辉,记住一切我曾经拥有的,珍惜一切我所拥有的,寄希望于我即将拥有的,用坚强的心抵挡人生中可能遭遇的各种磨难,永远不要轻易放弃生命——“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我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