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爸妈,今年中秋我不回家了…….

2017-10-03 家庭教育研究

这个长假,你买好回家的车票了吗?


今年的中秋假期刚好撞上国庆,8天长假,很多往年中秋不能回家的小伙伴表示,这次终于有充裕时间回家了。但是,即便如此,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回家过节。


离家远,买不到票,死宅,单身,要考试,要加班,在部队……

异乡客回家的脚步被各种各样的理由牵绊着。不能回家的你,没办法陪在父母身边,打电话的时候是不是也草草了事——拿起电话,父母不知道说些什么,我们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大家三分钟结束战斗?

放下电话之后发现,除了互相叮嘱几句多吃点注意身体什么也没说,心底难免自责;而父母那边,越是不了解我们的情况,越是喜欢管东管西,到了过年还会发大招催婚催生。


我们中国人在表达上崇尚含蓄,很难开口一本正经地说句“妈,你辛苦了” “爸,我爱你”。就算你忽然情难自已,冒出一句:

对方的回应估计是…… “说吧,啥事儿?”


但给父母打一通走心的电话真的那么难吗?


难与不难,在于我们怎么说。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其实,表达情感也是一种说话技巧,我们只要能做到简单的3步,就能把说不出口的话婉转地表达出来。

Step1 

用细节让他们安心


正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父母长期见不到我们,对我们的生活基本能脑补出一部悬疑剧。所以与其让他们胡思乱想,不如老老实实跟他们汇报生活现状,让他们安心下来。


你也许会说,我每次都有在电话里跟他们说让他们少操心啊。但问题是,父母还每次都让我们早睡早起多吃饭呢,我们听进去了么?

我们越是大而笼统地说 “一切都好请放心”,父母越不放心,他们会觉得你在报喜不报忧,会觉得你有话藏着不跟家里说。


所以,我们打电话时不妨“事无巨细”。跟他们说自己最近看了什么电影,撸了什么美剧,跟哪个朋友去吃了什么饭。一个有心情跟父母说生活细节的人,基本上过得不会太差。爸妈只是老了,不是傻了,细节暗示比在电话里信誓旦旦更有效。

Step2

用问题使他们舒心


实际上,随着儿女的长大,父母最闹心的事莫过于对儿女的失控,他们再也不能深度参与到我们的生活中去了,这会让他们产生很大的无力感。这个时候我们劝老妈多去跳跳广场舞,只会让她恼羞成怒。


所以,在电话中有意识地、高频度地征询他们的意见,可以使他们有依旧是权威的幻觉,从而老年生活更加舒心。


当然,工作问题最好就别向他们提问了,最好问一些他们得心应手的生活常识问题,比如:“妈,排骨汤该怎么炖?““怎么样洗衣服会没有静电?”“夏天该吃什么水果比较健康?”然后耐心地听取答案,并做出恍然大悟的回应。

感情需要维系,跟父母的感情,也在于各种细节和点点滴滴,让他们感觉到能在你的生活中继续“发光发热”,他们就会很满足了。

Step3

拿对比使他们开心


人年纪越大,越会无可避免地被社会边缘化。这个画面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爸爸妈妈辈在一起聊天,基本上十分钟之内就会开始聊儿女。


父母们最大的社交压力就是在儿女这个话题上没有隔壁王大妈有发言权。所以,我们要经常在通话中给父母提供值得他们骄傲和炫耀的话题点,争取成为别人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你也许会说,我没那么优秀,不可能每周给父母打电话都告诉他们我拿了诺贝尔文学奖,正确地说,我可能这辈子都没什么了不起的成就可以供父母炫耀。但是,我们的实际成就并不重要!父母跟我们对成就的认知根本就不一样。


我们不需要在电话里编造刚拿了“全国三八红旗手”这种自己都不信的荣誉。我们只需要多说说同事小王这个月迟到太多被扣了奖金而你没有,同学小李好像公司要倒闭了正在到处找工作,而你们公司CEO别看赚得多但是四十岁还没有女朋友一定身体有问题这些八卦。


爸妈脑海里就会自动形成“我们家孩子真是太优秀了,居然有工作但不迟到虽然没结婚但是有女朋友啊”这一系列的惊叹,并且绘声绘色地将给王叔叔李阿姨。让父母有谈资,舒缓他们的社交压力,比年底买两瓶脑白金回去有用多了。


人的一生,是社交的一生。父母年轻的时候,要学如何跟孩子沟通,如何教孩子跟其他人沟通。父母老的时候,他们的主动社交能力在不断下降,而我们要担起主动沟通的责任,不要让他们成为精神上的“空巢老人”。

别再让不善表达成为自己的借口,好好说话也并不是要把话说得漂亮好听。这三个步骤,虽然是话术之道,其实更是哄父母开心、让父母安心的行孝之道。好好说话,其实是好好思考,好好为人。



好啦,秘诀讲完啦,小伙伴们假期快乐~~

本文转载自:中信出版集团,微信号: citicpub


声  明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