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尚荣:发展素质教育的时代使命——要落实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上

成尚荣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


发展素质教育的时代使命

作者|成尚荣

党中央明确指出:“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这一论断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总书记点起的这盏灯照亮了教育改革之路,揭示了教育规律。素质教育彰显了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中国特色、中国品格、中国气派。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素质教育具有基本规定性、稳定性,又具有发展性、生成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发展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从实施到发展,呼应了时代的要求,也体现了素质教育本身的特点,只有在不断发展中,素质教育才会永远充溢生命的活力和改革的创造力。发展素质教育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使命,这一使命历史地落在我们的肩头,我们应该有坚定而神圣的使命感。
使命感,具有时代感、崇高感,也是一种神圣的责任感。当下,我们的责任应聚焦将发展素质教育的任务、要求准确地落下来,落在中国大地上,落在教育的全过程,将素质教育灿烂的理念转化为生动的实践。我深以为,这一使命的担当与实现是我们教育人最为切实的神圣职责。
新教育实验的愿景使命——努力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周国平:告诉父母,不要试图规划孩子的一生——把赌注下在素质教育这一边,以平常心看待应试成绩

1
立德树人是发展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使命之根本
素质教育作为概念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但是它的根早就深深扎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里。这一中国化的话语充分表达了我们对教育核心的深刻认知与价值愿景的不懈追求,也深刻表达了中国教育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特色。
立德树人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不言而喻也是发展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使命与初心紧密相联,立德树人是中华民族育人的初心。据《左传》记载,早在春秋时期,为人身不朽问题,范宣子与叔孙豹争论。叔孙豹说了段话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所谓“太上”,指的是最根本、最高的境界,不朽的根本原因和最高境界指的是立德、立功、立言,而立德为“三不朽”之首。《管子》也有记载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立德与树人是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它们早就存活在历史的深处,而且融合在一起,如今走进了新时代,如此深情而又急切地召唤我们,只有不忘初心,才能牢记使命。只有认知深刻,使命担当才会自觉,行动才会坚定。

其一,发展素质教育、立德树人,要置于高质量发展的宏大背景之下。中华民族育人的初心,在新时代有了更为丰厚的内涵和时代特征,那就是要从高质量发展的视角再次理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深刻意蕴。中国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教育体系,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实质是更高水平的育人体系。立德树人正是育人体系的宗旨、核心,教育的高质量当是立德树人的高质量,当是育人的高质量。这样的视角,让素质教育有更强烈的质量意识,更抵达质量的核心,才会有更高的立意和更大的格局。
其二,发展素质教育、立德树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党的教育方针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发展素质教育,要坚持“五育”并举。“五育”并举的主旨是每育都很重要,一个都不能少,整体地影响和作用于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完整的人。“五育”并举强调的是让每育都站起来、强起来,从整体上提高教育质量。还要探索“五育”融合。“五育”是个整体,各育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形成育人合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融合”并不意味着消弭各育的边界,相反是在融合的同时发挥各育独特的育人价值,只有独特育人价值的实现,才能提升融合的水平,高质量的融合才能推动更高水平育人体系的构建。
其三,发展素质教育、立德树人,要凸显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2020年9月,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我们被西方国家“卡”脖子,“卡”在核心技术上,而核心技术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可以做一道年龄计算题 :今年高中毕业、初中毕业、小学毕业的学生,到 2035 年正是 32 岁、29 岁、26 岁左右,今年入小学、入初中、入高中的学生,2050 年正是 35 岁、41 岁、44 岁左右,他们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力军,是实现中国梦的国家栋梁,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决定着中华民族复兴的未来。有专家这么说,要让学生创造性成长,而不是长大以后再创造。这句话的表述固然还可以更严谨些,但主导思想、核心理念我非常赞成。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应当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当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在“三有”时代新人中闪亮的时候,当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时候,中华民族复兴大任一定会担当起来,中华民族一定会强起来。这样,可以肯定地说,在担当发展素质教育、立德树人时代使命中,我们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新教育实验的立德树人——明德至善绽放人性芬芳石中英:破除“唯分数论”,切实立德树人


2

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落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上
于漪老师说得好 :“今天的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这是发展素质教育的理念,是素质教育的质量观。教育质量要通过课程和教学来实现,课程和教学应当是发展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载体和关键环节 ;同时,还必须从发展素质教育和立德树人的站位与视角,再次审视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
我们常说,课程的结构影响甚至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课程的水平(尤其是实施水平)影响甚至决定着学生的素质水平,无论从学理上还是实践上,这一基本判断是成立的。因此,课程应该是育人的蓝图,要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整体而准确地落实在课程中。学校课程规划或方案,应当是育人方案,用课程为学生搭起成长的桥梁,桥墩要稳固、坚实,为学生成长夯实基础 ;桥面要宽阔,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桥要有足够的长度,为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走向世界、走向未来人生铺设好旅程。国家课程体现国家意志和人才成长标准。近年来以国家课程为主体、为主导的意识正在逐步增强,但当下还有两个问题需要研究好、落实好。一是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毫无疑问,实施国家课程要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出发,充分考量学校的文化背景、师资水平、学生基础和教师特点,鼓励教师创造性实施。但是,校本化实施要在确保国家课程的整体布局和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进行,不能淡化、削弱甚至肢解国家课程,更不能在无形中消弭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更多是在实施的策略、方式、方法以及适当的整合和拓展上下功夫,警惕以“校本化”遮蔽“国家性”。二是校本课程要继续充分开发,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但是,要进一步提升校本课程规范化水平,提升校本课程品质,尤其要仔细、深入地检视校本课程内容,让校本课程更富正能量、更具积极向上的引导力。同时,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要形成机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共同构建属于自己的校本课程。
课堂是学生发展落脚的地方,无论是好教师还是好学生,都是在课堂里站起来、走出去的。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在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方向,即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核心素养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课程、学科里的具体体现,核心素养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分别对应并落实着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的要求,坚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为的是让立德树人得以落实。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意味着不能以简单训练为导向,更不能以分数为导向。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要坚持以育人为根本宗旨,上有灵魂的课。具体而言,一要坚持实践育人的原则,着力引导学生在真实而复杂的情境里学习,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育人观。二要坚持综合育人的原则,着力引导学生跨学科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开阔胸怀与视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我们建设的不仅是教室里的那个课堂,更要建设超越教室的大课堂。三要坚持学习方式的变革,以思维发展为核心,着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元认知思维、创造性思维等能力,在挑战性的任务里进行深度学习 ;将育人方式融化在学习方式中,从学习方式中透射出育人方式。四要坚持专业化指导,着力提升教师学科育人、课程育人能力和水平,让教学改革行走在规律之中,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师最根本的教学基本功。
课程、教学始终是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载体和主阵地,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甚至轻慢。
新教育实验的课程体系——让每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3
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落在教师发展上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师始终处在“第一”的位置,“第一”言其价值地位之重要或最紧迫,“第一资源”“第一基石”“第一力量”用在教师身上一点都不为过,联合国教科文等组织提出“复兴始于教师”,更是将教师的作用提升到更高更重要的地位。任何教育改革都要通过教师去落实、去体现,最终得以实现,这是共识,已成为改革的“常识”。我们深知,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程,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学,当然最终的事实是,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学生什么样的成长。教师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教师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挑战。越是这样,我们越要对教师寄予更大的期待。
我们曾多次讨论过教师的大情怀、大视野、大格局以及高格调,这些要求都是对的,而且要认识到这是一个漫长的修炼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和深化。问题的另一方面是,我们还要让教师专业发展落地,让他们扎扎实实地扎根在大地上,扎根在教学现场,而不是空谈大道理。只有实践,才是教师成长的沃土,才是教师落脚的那块地。
前几天,一位特级教师对我说,对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是五个字“把课上起来”。我很赞同。北京人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大幕拉开才是真的。”意思是说,演员不管在剧中饰演什么角色,不管在排练时怎样争啊吵啊,只有等大幕拉开才见分晓,得由台下观众说了算。教师呢?“把课上起来”好像也应了这句话 :走进课堂,面对几十双渴求的眼睛,把课上起来,把课上好,才是真的。无须多说明,没有教学的高质量哪来教育的高质量?没有教室里的素质教育哪来课外的素质教育?教师不在课堂里磨炼难道还有什么捷径让教师更稳健地成长吗?
另有一位教育局长告诉我,他要求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教师还是有不少的顾虑和担忧。局长这么对教师说 :你已经坐在地上了,还怕摔跤吗?意思是,不进行教学改革,就好比坐在地上,没有站起来 ;进行改革即使有诸多困难,甚至可能失效,但结果大不了是摔在地上,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还是大胆地改吧,不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无真正的出路,改革才会遇见光明与美好。
以上这些都是“形而下”的,但是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定要从改变自己做起,一定要从课堂教学改革做起,让自己牢牢地站在地上,而不是飘在空中 ;让时代使命闪亮在自己的肩头。还是于漪老师说得好 :“理想就在岗位上,信仰就在行动中。”


新教育实验的社会评价——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新教育实验的一面旗帜——专访许新海:努力让孩子们都能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的年度报告——为中国教育探路者,我们一直在路上
刘希娅:谢家湾学校是如何提高学习质量的?——真正的素质教育不怕科学考试
我们需要怎样的“现代”家庭教育?——孩子的品质,藏着父母的素质
吴军:为什么我们需要素质教育?——人的见识、教育可以加速进步相遇美好,创造美好——推进新教育实验,落实素质教育,提升区域教育品质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