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顾明远:提高农村教育水平,解决农村教师问题是当务之急——中国教育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守望真善美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解决农村教师问题是当务之急
作者|顾明远

7月30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强师工程”县域教育发展论坛暨“百千万计划”启动会在北京举行。北师大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发表讲话指出,实现“强师工程”,师范院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以下内容根据顾先生讲话实录整理而成(有删减)。


“十四五”规划提出,我国到2035年要实现教育现代化,没有农村的教育现代化也不可能有全国的教育现代化,我国现在已经实现了全面脱贫,但是要致富还是要靠教育。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农村的时候也说到,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只有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才能完成农业向现代化转化的任务。

近十年来,我国农村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前几年到各地调研了解到,十多年以前农村教育还非常落后,但是最近几年发展非常快,设备条件都已经很好了。但是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地区发展不均衡,农村教育仍然是我们发展的短板,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的基础教育还比较薄弱,与东部地区有很大的差距。

有些地方少数教师的质量还没达标,有些地方教师的待遇还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很难招到优秀的教师。青年教师下不去、留不住,现有的教师水平也不够高,观念落后,方法陈旧,教育质量不能保证。数百万农村教师对农村教育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只有一部分能够留下,很大一部分不能长期留在农村。因此解决农村教师的问题是当务之急。

朱永新:振兴乡村教育的出路在哪里?
刘彭芝:教育经费应向培养教师、校长倾斜——基础教育,最深层、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实施“强师工程”,师范院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根据我国人口多、学生多、区域间发展不均衡的国情,师范院校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还应该成为教师教育的主体。前一段时期我们鼓励综合性大学培养教师,振兴师范教育,我觉得这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如此,我们还要让教师教育不断地迭代升级,需要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教育放在首位,强化专业教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教育实施,建设一流教师的师范院校。

北师大是师范教育的先驱者,也是排头兵,培养优秀教师的摇篮,应该肩负起培养农村教师、高质量教师的责任。我们学校实施“百千万计划”,以县域教师发展机制为纽带,以中小学为实践基地,目标就是要培养一批高层次的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的领军人物,提高农村教育的整体水平。在培养教师中我们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第一位。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具有高尚思想道德情操的老师才能培养有思想道德品质的学生。

师德有许多方面,但是我觉得可以简单归纳为四个字,“敬业爱生”。敬业,就是愿意当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儿童,衣带渐宽终不悔,这是当好老师的前提;爱生,就是热爱学生,坚持儿童第一,热爱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师德重在建设,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提高师范生的理想信念、专业思想、道德修养,在职教师也要不断学习,勤于钻研、敢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长知识、促智慧,逐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就要让每一个教师都能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把握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体系,把课堂教学作为立德树人的主渠道。我经常讲,现在提高教育质量最关键的是要把课堂教学搞好,课堂教学是立德树人主渠道,要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把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有时间锻炼身体,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参加自己喜爱的学习活动,加强劳动教育,在劳动中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品质。

朱永新: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怎么做?——马文•柯林斯的启示
叶水涛:推动“双减”落地的有力抓手,深化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中国教育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作者|顾明远  

顾明远,明远教育书院名誉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学术顾问。本文为顾明远先生在第18期明远读书会上的分享。

老师们,大家们用晚上的时间来谈我这本书,我感到非常高兴。前面三位校长的发言说明了现在的教育改革越来越深入,我提出的问题逐渐也在得到解决,特别是在学校的实践里。最近这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也可以说回答了我提出的一些问题。

我想先讲讲我为什么写这本书。大家在书的前言和后记中也都可以看到,前几年,当然现在也是,教育竞争非常激烈,家长非常焦虑。聚会的时候、茶余饭后谈的都是教育问题,年纪大的谈孙子孙女的教育问题,年纪轻的就谈自己子女上学的问题。还有人还在怀疑素质教育的提法,认为素质教育的提法不科学。素质教育已经谈了几十年了,我这本书里头专门有一章为素质教育正名。我这本书主要是想捋清我们的思路,谈谈我们的教育到底应该怎么办,所以书的题目叫《中国教育路在何方》。《西游记》的一个主题曲叫《敢问路在何方》,路在何方?刚才窦校长讲到,我们的初心,其实路就在我们脚下,也就是我们实实在在的不忘我们的教育初心。不忘教育初心就是培养人,培养人成人,就像陶行知先生讲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当时我觉得大家的思想比较混乱,特别是在有一次聚会上,有的家长好像对我们现在的教育失去了信心,所以那年春节,我用12天的时间写了这本书。我说,我这本书不是什么理论的书籍,不是用了多少数据来说明,只是用我的感觉、我遇到的一些问题来谈。我没有想到这么一个小册子出版以后,大家还挺感兴趣。这本书提到了我们教育确实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当然也很高兴,特别高兴今天听了三位校长的发言,一是他们对这本书的一些理解,而且有些理解也超越出我的想法,他们从理论上来分析这本书。我这本书本来就是漫谈,没有什么理论,但是校长们还是从教育的价值观、教育的本质等来分析这本书。二是,他们在实践里不断地改革、不断地寻找出路,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顾明远:把精力放在课程与教学上


我觉得我们的教育离不开社会、离不开教育本身发展的规律。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教育的问题好像越来越多,好像家长越来越焦虑?我觉得这也是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的。因为现在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大众化时代。在几十年以前、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当时小学还没普及,高等教育的录取率更低了,只有2%,但现在(2021年)我们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到57.8%了。那个时候只有少数人能上学,所以那时候谈不上教育的公平问题。但是我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以后,高中教育也在逐渐普及,教育进入大众化、普及化的时代,这跟教育的精英时代就完全不同了,所以就出现了教育的公平问题。家长就要问了:为什么你的孩子能够上好的学校、能够接受优质教育,我的孩子为什么接受不到优质教育?这就出现了教育的公平问题。教育公平问题一个是社会发展的问题。

另外,我们教育本身长期发展确实不均衡,这个跟时代都有关系。所以我们在研究问题的时候,必须把握我们国家的国情、发展阶段,把这些联系起来考虑,不能用现在的观点去否定以前的一些做法。比如说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来办重点中学,为什么?因为当时我们要搞建设,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更没有人才。改革开放引进了境外的资金,我们还要引进技术,派了代表团出去考察。人才靠什么?人才要靠教育,而且人才的培养不是像技术似的可以拿钱去买过来。教育是一个慢功夫,高中毕业要12年,所以当时小平同志说:要办重点学校,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另外就是要派留学生出国学习,学先进的技术。现在网上有些人说,留学生不回来了,人才流失了。但是我们还是要派留学生出去。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如果不派留学生,我们就掌握不了先进技术。所以当时邓小平讲,派出去的留学生如果能回来1/10,对我们国家的建设就会有非常大的好处。改革开放时期,我们派出去的留学生引进了很多先进的技术,我们现在的很多技术都是当时引进的。当然,引进来以后我们消化,消化了以后又创新,现在我们有很多的自己创造,有了自己的很多知识产权。我们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否定过去的一些做法,包括重点中学。但是它确实带来了一个后遗症,因为有重点小学、重点中学,教育的发展就不均衡了。过去我们把资源都投入重点学校,出现了不均衡,特别是农村地区。

顾明远:观念如果不转变,“双减”便无法治本——最根本的出路是办好每一所学校


我们现在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高中也发展了。现在高中也存在问题,到底要不要职业高中?有的人讲,我们是不是把分流提到高等学校,人人都上大学行不行?不要在初中、高中就分流。也就是说,中学不要分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这个问题确实也值得研究。把分流推迟以后,是不是教育的竞争就没有了呢?恐不是。我们现在高等学校的毛录取率已经超过了欧洲一些中等发达国家。从孩子的天赋来讲,也会有差异,不可能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所以我觉得这些都要认真考虑。普通中学也要考虑孩子们的出路问题。最关键的我觉得还是要提高教育质量,包括职业高中。为什么职业高中让人看不起,就是因为质量的问题。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最关键的还是质量问题。我写这本书就是想捋捋我们的思路,反思我们教育里出现的问题,再从反思的过程中寻找我们未来的出路。

就像马校长讲的,读这本书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我国的文化背景出发,这里有我国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制约问题,也有文化的问题。我经常讲,我们研究教育不考虑文化不行。其他国家也是这样子,文化会对国家的教育产生比较深远的影响。我们国家历史悠久,我们的文化历史悠久,当然它是长远的、深层次的、持久的在影响我国的教育。所以我觉得要从文化现象来看我们的教育现象。刚才大家都提到我这个书里头的一些话,比如读书做官、攀比文化等,这些思想都长远地影响着我国教育的发展。

我觉得当前很大的一个问题还是经济的分配问题,分配差距很大。从家长的角度来讲,让自己的孩子上好的学校、好的大学,将来能够找到好的工作,这是理所当然的,大家都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是,我们怎么找到这个平衡,怎么让孩子们在将来有真正幸福的生活,真正能够体现他的人生价值,这是我们要研究的。去年政协会议,无锡锡山一中的校长唐江澎讲了几句话,成了网红。为什么大家都很赞成?因为家长都期望孩子能够得到好的成绩,能够上好的学校,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就人才的成长来讲,光有分数也不行,还是要培养有家国情怀、高尚品德、扎实学识、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真实本领的人才。我觉得怎么找到这么一个平衡点,关键还是提高教育质量。

顾明远:学校教育如果不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将一事无成——现代家庭需要学学家政学


我觉得从基层来讲、从学校的层面来讲,最关键的是提高质量。我经常讲,把课堂教学作为主阵地,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从宏观上来讲,国家的政策正在不断推进。最近这两年,几位校长也讲到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包括义务教育质量提高、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评价制度改革,特别是“双减”。“双减”推进几个月以来,应该说成绩还是很好的,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现在最大的矛盾就是老师的负担过重了。另外,有些家长也不理解,也有一些家长暗暗的在办补习班。

任何新的政策出台以后都会有新的矛盾,我们的教育也是这样子,可能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子:问题出来了,我们解决了一些问题,解决一些问题以后又有新的问题出来了。我想这也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教育也是这样子。有没有新的矛盾?新的矛盾我们怎么来解决?这也是我们基层需要考虑的问题。

从学校层面来讲,要对学校的管理有比较深刻的改革,来解决一些新的矛盾。我觉得今天三位校长讲得非常好。现在流行我说的四句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我觉得这四句话的出发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就是刚才马校长讲的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就是我们的儿童观、我们怎么对待儿童。这四句话不是分割的,不是说两句话是教师的,两句话是学生的,我觉得这四句话是一个整体。这四句话也不是我新的发明,应该说是总结了老师们的经验以及我自己的一些经验教训,进行反思,最后提出来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最根本的。什么叫爱?这恐怕还要好好研究。什么叫我们对学生的爱?怎么才叫爱?要让学生也懂得爱。没有兴趣就没学习,教师不爱学生,学生也不可能有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爱老师了,他才能够对老师教的学科有兴趣。教书育人在细微处,老师不仅要研究教材,还要研究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那么伟大?就是他研究了所有的学生。他的学校也比较小,他研究几千个学生,每个学生都研究透。所以研究教育就是研究学生。这四句话我觉得是综合在一起的,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

我国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教育的改革正在深水区。从宏观上讲,我们要促进教育公平,特别是要把农村教育办好。从基层的老师来讲,最主要的还是要上好每一节课,在课堂上把学生教会、教懂了,那么课后就可以少布置一些作业。现在大家都在研究怎么布置作业、布置什么样的作业。课堂要是讲好了,布置的作业就可以少,就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就可以让学生参加各种活动。


教育里面有许多矛盾需要分析,比如说普及与提高的矛盾。现在也有人讲,我们现在讲教育公平讲的太多了,钱学森之问怎么解决,我认为普及和提高是辩证的。普及了就会有人脱颖而出,当然我不反对办一些少年班,确实有一些有天赋的孩子,需要及早发现、及早培养,但不是拔苗助长。不能说靠拔苗助长来培养少数人。把教育质量提高了,发挥学生的爱好、特长,自然而然就会有天才脱颖而出,这是不矛盾的。不能说讲了教育公平,好像就抹杀了天才的发展,不是这样子。我觉得我们要用辩证的关系来看待。教育家吕型伟曾说过,我们现在面对的40个学生,没准将来还会有总理出现呢。我们培养的学生里头,将来会有天才出现,有管理的天才、科学的天才。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学生,要让他自己生动、活泼、自由的发展。我的教育思想里的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要相信孩子,相信他们的能力。我们的教育其实就是在挖掘他们的能力,启发他们的能力,而不是我们给他多少,我们要帮助他自己发挥他的才能。

今天几位校长谈的都很好,他们也正在做这些事,也正在培养每一个孩子。把每个孩子的潜能都发挥了,我们教育的出路就在这儿了。我们的出路就在我们的课堂上,就在我们的脚下。谢谢老师们来读这本书,而且有很多新的体会,超越我的一些思想。我非常高兴,谢谢大家,我就讲这些。

来源|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朱永新:“双减”政策的有效途径,改变生态的有力抓手
新教育实验的区域抓手——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许新海:登高望远,深耕细作,求真创新——优化实验共同体,创造区域新生态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上)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下)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因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