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辛波斯卡:读书是人类迄今发明的最光荣的消遣

守望真善美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读书是人类迄今发明的最光荣的消遣
作者|维斯瓦娃·辛波斯卡
来源|腾讯好书

波兰诗人辛波斯卡以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力著称,同时她也是睿智深隽的散文家、风趣幽默的评论家,以及友善温和的阅读导师。她做了几十年的专栏作家,以谦逊的标题“非必要阅读”来评论各种各样的书籍,结集成这本真诚的阅读札记。这里收集的散文绝不平凡,与她最好的诗歌不相上下。在九十六篇短文中,辛波斯卡谈及时装、烹饪、家居、歌剧、文学、历史、音乐等,以小见大,充满了生活趣味和真知灼见。它教会我们如何热爱生活,如何善待阅读,如何将阅读与生活紧密联结。



腾讯好书评委王珺(《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主编)——
 
这是一本俏皮的阅读笔记。作者是钟情于生活、善于以微小事物书写真理的波兰女诗人维斯瓦娃•辛波斯卡。

书中收录了她在“非必要阅读”专栏所写的九十六篇读书札记——她把这些短文称为“速写”而非书评,因为相比于承担繁重评估工作的书评作者,她更愿意做一个有游戏精神的自在读者。
 
“读书是人类迄今发明的最光荣的消遣”,在本书中,她以一个消遣者的姿态,评论那些未被文学刊物《新出版书目》栏热烈评论、却在书店里很快售罄的各种各样的书籍。这些书有时被她作为文章的主题,有时则被她作为“踏板”,由此展开她自己的无限联想。所以阅读这本“书中书”绝不会感到艰涩乏味,她谈及的话题相当广泛,也相当有趣,涉及时装、烹饪、家居、歌剧、文学、历史、音乐……和她清澈、明朗的诗风一样,这本书也呈现了以小搏大、用微小隐喻开启阔大想象空间的辛波斯卡风格。
 
其中《被惊吓的重要》一文谈论的是安徒生的《童话》。她反对那种总是害怕“吓坏儿童”的观点,而是认为“儿童都喜欢被童话故事惊吓。他们天生就需要体验强有力的情绪”,她赞赏安徒生敢于写不快乐结局故事的勇气:“他相信你必须努力向善,不是因为善有善报,而是因为恶源自智力和情感的发育不良,它是贫困的一种形式,我们必须避开它。”
 
书名《非必要阅读》也显示了辛波斯卡一贯的谦逊。这可能比“必读”之类的题目更能激发读者翻开这本书的好奇心。

 
我写《非必要阅读》的想法,来自你在很多文学刊物里见到的《新出版书目》栏。不难看出,书目中只有极小的百分比后来被摆到书评家的桌面上。纯文学和最近的政治评论总是获得优先对待。回忆录和重印的经典也有若干机会受青睐。
 
不过,专著、选集和词典的概率低得多,科普和入门书则几乎肯定会湮没无闻。但在书店,情况却大不一样。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被热烈评论的书都在书架上积了几个月灰尘,然后被送去捣成纸浆,而其他很多不被欣赏、不被讨论、不被推荐的书,则全数当场售罄。我感到需要给它们一点注意。最初我以为我会写真正的书评,也即每次我都会描述手头的书的性质,把它置于一个较大的脉络,然后使读者知道它比某些书好,比另一些书差。但我很快就发现,我写不了书评,甚至也不想写;发现我基本上只是一个读者并且希望做一个读者,一个业余爱好者,一个拥戴者,不受无休止的评估的重压。
 
有时候书本身是我的主题,有时候只是一块踏板,供我作各种不着边际的联想。任何人如果把这些小文章称为速写,那将是正确的。任何人如果坚持把它们称为“书评”,那会引起我的不快。
 
再说点心里话:我是个老派的人,觉得读书是人类迄今发明的最光荣的消遣。游戏人跳舞、唱歌、产生有意义的动作、摆姿势、打扮、狂欢、举行精致的仪式。我不想贬低这些消遣的意义——没有它们,人类生命将会在难以想象的单调中度过,甚至有可能在散乱和失败中度过。但这些都是群体活动,上空多多少少飘浮着一股集体体操的气味。

一书在手的游戏人是自由的。至少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是自由的。他自己制定游戏规则,这些游戏规则只服从他自己的好奇心。他可以读聪明书,并从中得益,也可以读愚蠢书,并学到点什么。如果他愿意,他可以读一半就放下,拿起另一本书,从结尾逐渐读到开头。他可以在并不可笑的地方大笑,或突然在将使他终生难忘的文句面前停下。最后,他可以自由地——没有其他业余爱好能提供这个保证——偷听蒙田的争辩或匆匆涉猎中生代地层。
 
心不在焉的教授们
 
有关伟人的逸闻读起来总是令人精神一振。可不是吗,读者想,虽然我没有发现氯仿,但我还不至于像李比希那样,成了全班最差的学生。我当然不是第一个发现砷凡纳明的人,但至少我不像埃尔利希那样没头没脑,给自己写信。在元素周期分类法上,门捷列夫无疑领先我几个光年,但是在梳理头方面,我要比他克制得多,也要整洁得多。
  
还有,我哪会像巴斯德那样,忘记在自己的婚礼上露面?或像拉普拉斯那样,把糖缸锁起来,不让妻子随便拿。与这些科学家相比,我们确实感到自己略微理性些,教养好些,在日常生活方面甚至可能还高尚些。此外,从我们的有利位置看,我们知道哪个科学家是对的,哪个是可耻地错的。例如,像佩滕科弗这样的人,在我们今天看来是多么无关宏旨啊!佩滕科弗是一位医生,他猛烈地攻击有关细菌具有致病力量的发现。当科赫发现霍乱弧菌的时候,佩滕科弗公开吞下一整个试管的这类令人厌恶的微生物,想证明以科赫为代表的细菌学家们是危险的夸大狂。这个逸闻因为佩滕科弗竟然安然无恙而获得一种特殊光泽。他保持身体健康,并且直到生命终结时,都还在不屑地炫耀他的胜利。他为什么未受感染,在医学上至今依然是一个谜。但在心理学上则不是什么秘密。时不时总会出现这样一些人,他们对明显的事实总有特别强大的抵抗力。啊,你我都不是佩滕科弗,这是多么惬意和荣幸呀!
  
被惊吓的重要
 
一位想象力颇为丰富的作家被要求为儿童写点什么。“太好了,”他大呼,“我正好有个主意,想写一个女巫。”出版社的女士们赶忙摆手:“什么都行,就是别写女巫;你千万别惊吓孩子们。”“那么,写商店里的玩具行吗,”作家问道,“那些眼睛圆鼓鼓、浑身红毛的泰迪熊?”我自己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儿童都喜欢被童话故事惊吓。他们天生就需要体验强有力的情绪。安徒生吓坏儿童,但我敢肯定,没有任何儿童记恨他,哪怕在他们长大之后也不。他那些奇妙的故事充满无疑是超自然的生命,更别说那些会讲话的动物和健谈的木桶。在这个兄弟会中,并非每个人都是无害和好心肠的。
  
最常出现的人物是死神,它是一个毫不留情者,出其不意地潜入幸福的中心,夺走最出色的人,最被喜爱的人。安徒生对儿童是非常认真的。他不仅跟他们讲人生的快乐冒险,而且讲人生的痛苦,人生的悲惨,人生经常不该有的失败。他那些充满稀奇古怪的生物的童话,要比今天成吨成吨的儿童故事更现实,后者苦苦追求真实性,躲避奇迹,视奇迹如瘟疫。安徒生有勇气,敢于写不快乐结局的故事。他相信你必须努力向善,不是因为善有善报(如同今天的道德故事不懈地宣传的,尽管真实生活中未必如此),而是因为恶源自智力和情感的发育不良,它是贫困的一种形式,我们必须避开它。
 
还有,他的故事很有趣,实在是太有趣了!如果没有那些不同层次的幽默,从温厚的笑到公开的嘲弄,他就不会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但我觉得,如果他只是善良的化身,他也就不会成为这么一个伟大的道德家。他不是。他有他的奇想,也有他的弱点,在日常生活中他是个讨厌鬼。据说,安徒生探访狄更斯时,狄更斯首先感激那一天,然后欢欢喜喜进入一个摆满欢迎花束的小房间。但第二天他感激的,是那一天把他的客人带回其哥本哈根的浓雾里去。似乎这两位有着如此多共同点的作家,原应相视莫逆,至死不渝才对。唉,事情就是这样。
 
《童话》第五版,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著。波兰语译本,斯特凡妮娅·贝林、雅罗斯瓦夫·伊瓦什凯维奇译,华沙:国家出版社,1969年。本文摘编自维斯瓦娃·辛波斯卡所著《非必要阅读》一书,由译林出版社授权发布。


马克龙:将阅读置于所有法国人生活的核心

万玮:当体育与阅读成为核心学科,未来学校应关注哪些学生素养?

朱永新和新教育人的阅读观——阅读推广实践创新,我们一直在行动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因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