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永新:一个真诚而勤奋的读书人

刘放 守望新教育 2021-10-25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在我的心目中,朱永新就是一个真诚而勤奋的读书人。他的一切不凡,都建立在平凡之中。——刘放


阅读是推进社会公平的最有效、最廉价、最直接、最便捷的路径,打破社会固化,让所有人都有平等的成长发展的机会。现在影响这个机会的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教育。——朱永新


静水深流中,《春天的约会》见证着以朱永新为缩影的政协委员群体履职的务实不倦的脚步,更展现着中国不断迈向民主的铿锵进程。——刘梅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日新之谓盛德。——《易传·系辞上》。惟进取也故日新。——梁启超。德贵日新。——康有为。常新,自新,全新。——陶行知。(《新教育,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朱永新:让书香伴随孩子成长——以阅读推广为己任
俞敏洪对话朱永新:对未来教育的思考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的“代言人”,中国两会的“记录者”

朱永新:今天我们如何做父母?
朱永新:当代教育家的知行合一
朱永新:国庆读书记
朱永新:构想《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朱永新:一个真诚而勤奋的读书人

作者|刘放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


5月4日北京时间20:30,以线上直播形式揭晓的2020年国际安徒生奖&首届IBBY-iRead爱阅人物奖,中国学者朱永新获得了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授予的首届IBBY-iRead爱阅人物奖。成为全世界两位获奖者之一。

IBBY-iRead爱阅人物奖与国际安徒生奖、IBBY-朝日阅读促进奖等,是当今儿童文学与阅读界三大最受瞩目的国际奖项之一,以鼓励对全球儿童阅读教育和儿童发展做出持久和杰出的贡献者。

朱永新在苏州知名阅读作文机构“小荷”现场。

推动儿童阅读近30载

朱永新获得这个奖项,我以为是实至名归。主办方对于获奖者朱永新授奖词是:“来自中国的朱永新推动儿童阅读近30年。他出版《我的阅读观》《造就中国人》等大量相关著作被翻译为多种语言输出;他提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等有影响力的阅读理念。朱永新发起民间教育改革行动新教育实验,现有5200多所学校加入,大半是乡村学校。新教育实验以“营造书香校园”为第一行动,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还创办了公益的专业研究机构新阅读研究所,带队研发的《中国人基础阅读书目》《中小学学科阅读书目》等书目影响广泛。不论是全国政协常委,还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他每届两会的提案,都不改初衷呼吁把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并且连续十七年提出建立“国家阅读节”的建议。

在奖项发布会上,来自马来西亚的评委会主席艾哈迈德·赖泽·卡鲁丁这样形容朱永新:“他致力于从多个方面推动儿童阅读,从儿童到家长再到教师、从乡村到城市再到国家政策,每个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一直是本国儿童阅读的推动者。”

朱永新是江苏大丰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多次被评为“中国十大教育英才”。

我作为一个苏州地方媒体的从业人员,与他交往了二十多年。

二十多年前,我先认识朱永新的儿子朱墨,而后才认识朱永新本人。那一年,朱墨还在读小学,朱永新已官至苏州市副市长。那时“小荷作文”刚刚开始办班,我参与其中。我在讲台上讲课,朱墨在讲台下听课,仅此一次。12年后,朱墨在南京大学读书时,到我所在的报社实习,时间不长,也并不是我作具体指导。他按惯例将所有的编辑记者都尊称为“老师”,但单独遇见我时,他俏皮地咕哝一句;刘老师是嫡亲的老师。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还就此笑谈告诉他的父母朱先生和谢老师。他们都笑着说,对的,古人不是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嘛。

给朱墨讲课之后不久,我给朱先生做了个专访,其时,由朱先生总策划并主编的《新教育文库》出版,外地有媒体急着要这个稿子。采访前,知晓我是朱墨的老师之后,朱先生面对我的眼神起了变化,刚开始是一个学者看待采访他的媒体记者的目光,紧接着,就泾渭分明地掺进了一个学生家长见自家孩子老师的热情。两条目光的河流汇在一起,有区别,也兼容。我明显感觉到了彼此内心距离的缩短。事后,我不止一次地回忆这次采访的细节,每次都不免要心生感慨,可怜天下父母心!不论你身居何种职位,在看待与自己孩子前途有一星半缕关联的人时,总是一律地忘我,总不自觉地心生感激。


《朱永新教育作品》16卷。


写有温度文字的专栏

接下来,我与朱永新先生的交往更多了,每周都有联系,因为他在我做编辑的《姑苏晚报》副刊中,开设了一个取名为“滴石斋闲话”的专栏,每周一篇。后来,他从苏州调往北京任职,但专栏继续,节奏依旧,每周一期,一开十多年。据我所知,这样时间跨度的副刊专栏并不多见。报纸的总编换了几任,但专栏不停,名称不改, 颇有点郑板桥石缝中的瘦竹风姿。

朱先生原本是苏北盐城大丰人,恢复高考的首届,他就考上了当时名为江苏师范学院的现苏州大学,正式进驻苏州。

我记得他专栏的首篇文章篇名叫《过江》,写的就是他从大丰来苏州读大学的事儿,他挑着的木质箱子是自己做木匠漆匠打制刷漆,口袋里的50元钱是两个姑姑凑齐的,这“过江”原本是他自己取的一个写诗写小说的笔名,他就这么过江叩开了苏州的门扉。

后来“过江”成为朱先生在我们报纸撰写专栏的名称,我是这个专栏的编辑。朱先生像一个中国象棋中的过河卒子,以扎扎实实的步态,做学问,做公仆,荣誉太多,似乎都有些说不过来,就我本人看重的,至少有《南风窗》评选出的年度“最有文化情怀市长”一项桂冠。这帽子并不大,也不重,但我觉得意味深长。

朱先生在专栏中写对苏州的怀想,对苏州的感激,退避三舍后对苏州文化建设的建议,都保持自己惯常的朴素晓畅文风和字里行间能明显感受到的生命体温。他写苏州的作家诗人,写苏州的画家演员,写苏州的校长学童,写苏州的百年老校和新建纪念馆,甚至还写了常到苏州一条小巷面馆里一起吃面的面友,均生动有趣,读来温润可人。我懂得他为什么重视这个小专栏。这里的文字,不同于他大部头的教育理论专著,声调也有异于他最擅长的脱稿演讲,在这里,似乎他是拎了一只小马扎,拿一把芭蕉扇,满面灿烂的“孩子般笑容”去小里弄找大爷大妈拉家常。别的版面停了,读者没有什么反应,他的这个小专栏被广告等冲了,读者可是要打电话来质问的。



一晃,我于单位也是一个行将退休的老同志了,新来的年轻同事客气向我请教,让我谈谈编辑中所谓的经验,我就将作者队伍中的朱先生介绍给他们。我说,他小专栏中的文章,几乎百分之百都是早晨窗外尚未露晨曦之际写成。他告诉过我,写这类短小轻灵的文章,每天最先睁开眼睛的这个时间段,神清气爽,最为适宜。他写完小文,发我邮箱,有时还附言“交作业。请帮我把关。俺游泳去也!”不自觉地流露出写罢小专栏的小小得意,并由之开启美好的新一天。我说,一个人官做到这么大,学问做到这么深,出版专著如此多,还如此虔诚恭谦对待笔下小文章,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加倍地敬业?

一切不凡建立在平凡之中

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一篇文章背后的故事,值得写出来。

这就是《生命的颜色》一文。这篇刊发于2009年5月8日的文章开头写道:“5·12”将临。与灾难、生命的话题有关的消息一直在拷打着我的心灵。前几天,《姑苏晚报》编辑来函,希望我给汶川大地震再写一文。他说,你是最先呼吁关注灾区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但还是有生命在地震之后离去。前几天,一个年轻的当地宣传部副部长又追他7岁的名字中有一“墨”字的儿子去了。“你不应该写点什么吗?”我知道,他是在提醒我:你也是一个父亲,你不是也有一个名字中有“墨”字的儿子吗,难道对生命无动于衷?……

这里的“编辑”当然指的是写“后记”的笔者本人。他的这个专栏,其实是他与儿子朱墨合作的“父子二人转”,当时,朱墨刚考上南京大学,笔调清丽,文章得到大家夸赞,甚至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赞誉。有此背景,他在写此篇专栏文章时,一定会眼前心底晃动他的儿子朱墨7岁时的模样,笔下文章十分感人。

在我的心目中,朱永新就是一个真诚而勤奋的读书人。他的一切不凡,都建立在平凡之中。

两会同期声|朱永新:
抓住在线教育发展契机 建设学习型社会
央视视频|2020年5月23日央视《新闻直播间》节目——
https://mp.weixin.qq.com/s/c27hpzw1T_O0km88BRhmgg

央视视频|朱永新:

倡导全民阅读,关注青少年网络教育——

https://mp.weixin.qq.com/s/PAItv1OYsyKqrP2-DkCXdg

步履不停——

一位全国政协常委的两会手记

作者|刘梅


两会,是每年一场的盛大的“春天的约会”,约会地在人民大会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是约会的嘉宾,发出邀约的,是我们的共和国。在这里,通过议案、提案、建议,将弱者的声音放大,把智者的声音远播——


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 朱永新
  
春天,迎面走来。而对朱永新来说,每年与春天同步的还有一场特殊约会——作为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在全国两会中通过提案参与国家政治和社会事务。这种宝贵经历还让他同时成为一名记录者、传播者。近日《春天的约会——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两会手记》一书出版,该书以75篇日记呈现了朱永新委员2013年至2017年两会期间的与会原貌,以平和、接地气的表达讲述“两会上的那些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不同于媒体的长枪短炮,读者借助朱永新的笔端开启更加直观地了解两会脉络的通道。“了解才能理解,这道春天里的民主政治风景,才能在秋天里结出丰硕的民生果实。”5月12日,夏日斜照,在民进中央机关三楼会议室,朱永新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大会堂里的日与夜
  
《春天的约会》书中,几乎每天,朱永新的日记开头和结尾部分保持着基本固定的内容模式:清晨4点50分起床,发微博、阅读、整理相关资料,整理提案,写两会手记;采访结束后回到房间,浏览完今天的报纸,写手记。晚上10点30分跑步。11点30分休息。



这种鲜活,是很多媒体无法做到的,也是百姓期待看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如何履职?两会怎么开?小组讨论什么内容?怎么讨论?提案怎么写?具体流程怎样?中国的民主党派跟共产党怎么合作?该书站在全景角度给出答案。
  
2014年2月28日 星期五 晴
  
按照惯例,每年两会前夕,人大和政协都要举行常委会,通过两会的议程、日程、常委会工作报告、大会秘书处名单等,把两会的准备工作进行最后的落实。常委会结束,两会的帷幕就正式拉开,常委们也就直接奔赴驻地了。
  
这样的呈现,让读者零距离触摸会议每个议程的脉搏,看到大会堂中明亮的灯光和鲜活的面孔。
  
2014年3月8日 星期六 晴
  
7点出发去北京会议中心。15分钟左右到达。7点43分乘坐会议用车统一去人民大会堂参加第三次全体会议。
  
9点会议准时开始。林文漪副主席主持会议。全体与会人员向全体女委员女同志表示了热烈的节日祝贺。上午一共有郭承真、程津培等15位委员发言。全国妇联副主席孟晓驷在发言中提出,现在许多用人单位“宁要武大郎,不要穆桂英”引起了会场的一片笑声。其实,武大郎有武大郎的优点,穆桂英有穆桂英的长处。但许多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以及年龄歧视等各种职业歧视,的确存在。我今年也提出了从规范招聘广告的细节着手来遏制职业歧视的提案。
  
在朱永新看来,写作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行为。像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树一样,朱永新也坚持做了两件事:写作和跑步。“写作能够让人更系统更理性地去思考问题。”他说。
  
朱永新的两会日记开启于2003年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到2008年届满,就有了《我在政协这五年》一书,“除了日记,还有我写的提案、调研手记,以及媒体报道,但内容有点单薄,”他说,“200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我开始系统记录,5年后完成了130万字的《我在人大这五年》,相关领导读后坦言,如此原生态记录一位人大代表的履职过程,之前未曾有过,今后若要研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代表履职,这本书是绕不过去的。”于是,从2013年至2017年,他每年写一本。今年春,他再次将五年中的两会手记单独汇编,于是读者便看到一张原生态的委员履职脉络图。“我首先在记录一段历史,另外一定程度上也是让自己能够做得更好。因为要想写得精彩,必须活得精彩。”朱永新笑道。



“不少人觉得人大政协没什么用,人大代表就是拍拍手、政协委员举举手,其实政协委员在推进整个民主政治的进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通过种方式,朱永新开启一面厚重的时空之窗,“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我的记录见证着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进程,同时让大家看到各民主党派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建设大局,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团结合作、风雨同舟的过程。”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在他看来,写作也是履职,“委员越来越不好当!”梳理16年来的两会手记,朱永新感受深刻,“最初参会时,很多委员到会才领表、现场写提案,但现在都经过大量跋山涉水式的调研,带着提案上会。大家感到,我们政府的决策日益深入、具体、科学化,要想发现并提出让人眼睛一亮的提案非常不易。此刻,要求各位委员必须进行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提案中的鼓与呼
  
提案是政协委员和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各人民团体以及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向政协全体会议或者常务委员会提出的、经提案审查委员会或提案委员会审查立案后,交承办单位办理的书面意见和建议。“提案,是给共和国的礼物,也是给人民的答卷。”朱永新认为,“每个提案的背后,都有很多故事。开始的信息,只是一个引子,最终决定能否成为提案,还需要后期更多的讨论、研究、写作,与反复打磨。所有这些都成为去年一年留下的脚印。”
  
记者发现,朱永新每年两会的提案基本围绕“教育”展开,这与他多年从事教学实践相关。一项关于“阅读节”的提案,他从2003年一直提到2019年。俞敏洪曾说朱永新是个“奇人”,是个“实实在在的教育家”,这本书里可以看到他对教育、阅读的执着。



“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中国十大教育英才”、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风云人物”,也是朱永新的身份标签。在他看来,人类的历史有很多的精神丰碑,要达到或超越那些精神高峰,阅读和思考是重要途径。“我不仅仅在一线的教育实践中推动阅读,也在履职中不断呼吁国家重视阅读。很多国家都有具有自己国家特点的阅读节,但我们没有。今年两会我有9个提案,其中一个就是从推进社会公平的角度继续倡立阅读节,目的为了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功能一箭多雕。”朱永新笑了,“今年应该是第18个年头,之前一直没批。我也觉得有点委屈或者说遗憾。不过,在信息时代,阅读越来越重要,所以哪怕提案仅仅是一个提醒,也是应该持续呼吁的。”
  
5月4日,朱永新刚刚获得国际儿童阅读联盟(IBBY)颁发的2020年“IBBY-iRead爱阅人物奖”,这让他目标更加坚定。“阅读是推进社会公平的最有效、最廉价、最直接、最便捷的路径,打破社会固化,让所有人都有平等的成长发展的机会。现在影响这个机会的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教育。”谈起这个话题,朱永新滔滔不绝,“教育资源里最关键的是教师,这样最好的教育资源,是贫困落后地区必要的,也是贫困落后地区很难得到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立竿见影地解决中国教育的均衡化发展问题,全国最好的教师依然集中在最好的城市,基本被北上广‘割’去了。让最好的教师到农村去,到边远地区去,到少数民族地区去,很难真正做到,但是图书可以做得到——让最好的书到最薄弱的地区、最薄弱的学校、最困难的家庭,让孩子们学会阅读、提高阅读能力,我们能够做得到。”
  
朱永新在今年提案中建议,“政府应该努力地去帮助贫困家庭‘阅读买单’。若政府采购优秀图书送给这些孩子,那么贫困地区的学校也能有最好的书;建立基本图书馆配置,这样农村孩子有可能读到和城里孩子一样多、一样好的书。”
  
“如果今年这份提案的结果还是让人遗憾,以后您还会继续吗?”记者问。
  
“能批准当然最好,利用这个节日全民动员,通过更强的仪式感、更具体有力的行动推进阅读;如果不批,那么明年继续呼吁,后年继续呼吁,当一天委员就会呼吁一天。”朱永新的笑容一如窗外的阳光。
  
记者发现,朱永新在书中记录的委员们的很多建言,如环境治理、教育改革、完善立法等,在几年后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日常。日子在点滴流逝中变得美好,而朱永新等委员们在两会上的挚语诤言,一句句依然金声掷地,让来日可期。
  
一个民主党派委员眼中的中国民主政治进程
  
在洞察力和解析能力的背后,朱永新是一个充满锐气与悟性的独立思想者。
  
当前,公共舆论有种常见倾向,总困在“民主”“自由”之类的大名词面前浮游表层,难以寸进。对于这些宏观的概念,很多人的认知悬于半空,而在《春天的约会》书中,朱永新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解读高深的政治理念和国家制度,亲切而立体。这是一项非常考验功底的事,把政治问题变成老少咸宜的生活帖,让民主等词汇有了血肉和细节,让更多人看得见、听得懂,为能达成理解与共识奠定基础。


日前,朱永新已向大会提交了今年的两会发言,一个关于倡导说真话,另一个关于民主监督职能。
  
民主监督是政协的三大职能之一,朱永新表示,“从2016年起,中央明确为脱贫攻坚注入民主监督之力。这是各民主党派中央首次对国家重大战略决策进行专项监督,八个民主党派对口监督贵州、河南、广西、湖南等8个中西部省区,了解、关注他们在扶贫攻坚过程中的问题,各党派发挥人才、智力和资源优势,扎实推进并已取得很好的成绩。”目前,朱永新所在的民进正筹划将其中的问题与解决路径结集出书。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后面工作怎么做?“我提出,要全面总结各民主党派在脱贫攻坚民主监督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成绩与问题,在以后做得更好,同时更好地发挥民主党派的界别优势。”朱永新解释:“这项工作是各民主党派选择一个省区进行监督,很大程度上未能充分发挥各党派的优势。比如民进以从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农工党以医药卫生、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应该更多发挥我们党派的专业优势。不是对口省,而是对口一个领域一个行业,如此会更深入更有成效。目前的结果是,很多党派去帮助扶贫去了,这其实不是党派最应该做的事。做好监督,怎样更好地发挥党派的专业优势界别优势,可以进一步研究细化。”
  
有庙堂奇策,也有花絮趣闻。书中有很多在媒体新闻中读不到的逸闻:比如董建华(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的普通话:
  
(2013年3月7日)下午3点,在人民大会堂参加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大会发言。每年的大会发言都是委员们期待的重头戏,大会堂里,总是响起会心的笑声和喝彩的掌声。今天的大会发言由董建华主持,他的普通话似乎比以前流畅了许多。
  
还有一群有趣的小朋友:
  
(2017年3月3日)值得一提的是见到了一群两会的小记者,他们是《河北青年报》的一群可爱的孩子。他们的话题是如何减轻课业负担。可是当我反问他们的课业负担重不重时,他们回答还不算重。我问,究竟是学校老师给的负担重,还是父母加的压力大?他们的回答是父母加的压力更大。看来,减负还是一个系统工程。家校合作共育,才是解决教育问题的关键所在。
  
夏日已来,万物繁茂,共和国发出今年的邀约。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两会,将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朱永新还将在自己的日记中娓娓道来。
  
静水深流中,《春天的约会》见证着以朱永新为缩影的政协委员群体履职的务实不倦的脚步,更展现着中国不断迈向民主的铿锵进程。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麦田里的守望者》《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与人同辉,或独自闪光》)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文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污合流。”这句话,据说是柴静说的,无从考证,但说得好。——陈东强(《让教育沐浴人性的光辉》《当代教育家的知行合一》)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新教育究竟是什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作为一个普通教师,牵手新教育的“接口”在哪里?——教师应该成为‌‌幸福完整的代言人
新学年,新征程|新教育如何在一个学校起步?让梦想开花!
文化的进步,变革的力量——一个区域如何有效推进新教育实验?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让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教育,让梦想成真
“穿过生命散发的芬芳”——2018新教育实验颁奖盛典:榜样教师、完美教室、卓越课程、 智慧校长、年度人物获奖名单和颁奖词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2019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实事......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