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评价新教育?

2016-05-28 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张勇 刘道玉 谈新教育实验]


如何评价新教育?

张 勇  记者:姚曦 周春论

 

(张勇: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验区办公室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评价师认证中心、教育咨询师认证中心副主任,公众教育研究院、公众考试研究院院长。《时代教育家》记者姚曦 周春伦 北京报道。)




抽文:“但新教育卓然不同,它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始终如一地努力从各地教育局、公立学校去改变,推动每一所学校、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家长,尊重每一个孩子,给每一个孩子以尽可能的自由、尊重和选择,对每一个孩子进行以孩子为本的个体化、全面化的教育。也就是说,新教育真的是走人本化、个性化、全面、公正的教育路线。”

 

《教育家》: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实验项目从2000年诞生,走过初创期、探索期和深化期,到15年后的今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近60个实验区、近3000所实验学校和290余万学生,可谓影响广泛。您本人研究教育评价多年,是如何看待新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张勇:人类走入二十一世纪,全球最先进也是最文明的教育理念和理论是——人本教育、全面教育、全纳教育,也即以人本、全面、公正为核心和未来的现代教育。现代教育有一个基本结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生态系统: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主要承担国家任务,它往往有两个关键任务,第一是知识文化普及,第二是为国家育才。所以从主要任务和目的来看,学校教育并不是面向每个孩子的个体成长,而是知识文化普及和国家育才。从根本上讲,每个孩子只有在家长那里才是独一无二的、最为关怀的,是不可替代的——独一无二、最为关怀,才有真正的个性化、全面化、公正化的教育的可能,所以家庭教育跟学校教育是严格区分的。社会教育则主要满足社会需求,它以社会标准为标准,所以,从根本上而言,社会教育也难以实现个性化教育。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标准不一样、目的不一样,有的地方有重合,但根本目的和任务是有区别的。

我为什么以这个为前提?全日制学校,尤其是中国的学校教育,无论公立学校或民办学校,不管它怎么讲求人本、公正和全面,这也只是它的追求,并不是主要任务和目的。它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还是普及和育才。但新教育卓然不同,它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始终如一地努力从各地教育局、公立学校去改变,推动每一所学校、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家长,尊重每一个孩子,给每一个孩子以尽可能的自由、尊重和选择,对每一个孩子进行以孩子为本的个体化、全面化的教育。也就是说,新教育真的是走人本化、个性化、全面、公正的教育路线。这大致也是朱永新老师和新教育的理想实践内核——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

    不但如此,新教育的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在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担任理事长,并成立了新家庭教育研究院、新父母研究所等组织,与新教育实验(主要针对学校教育)一起,多方位的推动人本、公正、全面的个性化教育。这种大规模、兼具深度和广度的努力,在中国当代乃至全球独一无二。




        谈到人本,大概需要做一下阐释。人本与人文、人道不同,严格意义上讲,人文、人道与公正、全面、个性化等并无直接关系。在我国,人本意识和思想刚刚萌芽,大家在说人本,但距离人本还是蛮遥远。可以常常看到,某某专家、某某名校长等讲座、撰文,常唱的调是人文、高举的是人文大旗,而非人本。

那么,什么是人本呢?我举个例子,这也是一件真实的事。在美国,有个小孩患了某种绝症,身体非常虚弱,总怕碰着磕着。到上学的年龄,医生说,这孩子大概只有半年的存活时间了。家长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尊重孩子意愿,满足孩子还未实现的心愿,让孩子经历一个正常孩子应该经历的事。但孩子身体不允许,很多活动参加不了。这孩子非常渴望像正常孩子一样打一场棒球。在一场比赛中,学校棒球队的队长知道这孩子的心愿后,就征求两个队的队员的意见,然后代表大家征求这孩子的意见,能否在第二垒或第三垒的时候换他上场,小孩子非常激动,胆怯的答应了。但小孩子没有接受过训练,轮到他打的时候,打不准,总出错。于是,对方就默契地给他创造机会,故意放慢投球速度等,非常默契地完成了这一过程。小孩子非常激动,这是他第一次体验打棒球。后来,他的父亲很感慨地说,莱恩最终没有活过那个夏天,但他的生命是饱满和满足的,他是带着微笑辞别了世界。作为父亲,我深深感激他的同学们...........

这就叫人本。用哲学家萨特的三句话概括:存在先于本质,选择先于存在,自由先于选择。参与打棒球,是所有的孩子,包括他自己,自由做出的一种共同的选择,所以就创造了一个存在,这个存在又创造了一种本质,这就是现代文明和人本。如果不进入这种语境当中,我们大脑里不可能有真正的人本理念存在。所以说,这个年代,真正理解新教育的深层意义和价值,还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新教育这些年努力追求和实现对每一个人的尊重,尊重每一个人的存在、自由、选择和心愿,于理想和实践中自觉播下了人本种子,开出了绚丽的人本之花。人本、全面、公正作为深层意义和价值,贯穿了新教育的所有思想、行动和实践。

 

《教育家》: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记者采访过的北京的一所中学里。新生军训阅兵走方块队,学校要求每个班服装整齐。但有个班有一个特别胖的孩子,怎么也买不到合适的衣服。有人就提议说,走方块队的那天别让他上了。但老师态度坚决地说,不,这个孩子是我们班级的一份子,哪怕我们班上被扣分,他也必须要上。后来也确实被扣分了。但他们班做出了一个集体的选择,这孩子穿着一件不一样的衣服,走在方块队的最中央。您如何看待这件事情?它能体现您所说的“人本”吗?




        张勇:这个事情当然值得称道,但,这与新教育所做的还是大不相同。这个大致算作人文或人道。人文强调的是对人的关注,人道是对弱者弱势的关怀。人本与此不同,人本是自由、尊重、公正等。

 “人本”,现今大家都会提,但真正做没做呢?有无体验呢?

 存在主义有一个很经典的阐释,古希腊诸神之一的西西弗斯因为绑架了死神,导致人间长久以来都没有人死去,被诸神惩罚,要求他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由于那巨石太重了,每每未上山顶就又滚下山去,前功尽弃,于是他就不断重复、永无止境地做这件事——诸神认为再也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了。西西弗斯的生命就在这样一件无效又无望的劳作当中慢慢消耗殆尽。把石头推上山,又滚下来,西西弗斯的生命存在是永恒的、不死的,这种折磨是无止境的。但西西弗斯在推石头上山的过程中,生发出了对生命的一种感悟:他不知道神对世界有什么意义。这个和佛教的思想是一样的,轮回。由此他获得幸福和快乐,西西弗斯无声的快乐就在于:他的命运是属于他的,他的岩石是他的事情。西西弗斯告诉我们,最高的虔诚是否认诸神并且搬掉石头。他也认为自己是幸福的。

而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很短暂,如果受困于生命意义的焦虑当中,你永远是停留的。只有把生命进行着,就像西西弗斯用全力推石头,石头滚下来,我再推上去,这就是生命的一种坚韧和不拔,而当这种坚韧和不拔成为常态,深刻的存在意义就诞生了。就像我的很多工作一样,我也知道我的很多工作可能都要推倒重来,但这过程了不得,这个过程它改变了你很多,给了你生命最丰厚的馈赠。所以结果并不重要,只有过程和体验最重要,这是西西弗斯原理。并且,西西弗斯的发现是感悟、是体验,而不是被赋予。

说这个是什么意思呢?新教育在做,并且确确实实做到了让每一个孩子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存在、体验和感悟,得到了尊重和心灵的自由,这是叫我服气的。比如,新教育要求每位老师关注每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有生日,每个孩子都有喜欢的名称,每个孩子都是好的等等。孩子处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首先他是自由的,他没有那么多困扰;第二,他是公正的;第三,他是被关注和更重要的是被需要的。在很多公立学校,没有几个老师知道学生的生日,也不知道学生的嗜好,不知道学生的家庭有什么困难。你再去看新教育学校的建筑、一草一木,不是为校长创造的,不是为完成任务创造的,而是为学生和老师创造的,这是一种高度的人本体现。

很多说“人本”,做的却不是“人本”。就比如刚刚说的走方队的选择,由于老师的坚持,大家选择了“A”。如果老师没有这样坚持,如果老师坚持但大家还是选了它的反面“B”呢,怎么办?也就是说,这件事情中,那孩子自身的意见是缺位的。因此对于那孩子本身根本没有任何自由和公正可言,也不存在真正的尊重。

在现实中,更多老师最先记住的是他喜欢的孩子和有价值的孩子,而那些处于弱势的孩子不被关注,不被需要。特蕾莎修女说过一句话,她说,我们以为贫穷就是饥饿、衣不蔽体和没有房屋,然而最大的贫穷却是不被需要、没有爱和不被关心。特蕾莎就是人本主义的里程碑。她证实了“人本”对这个社会的贡献。

         新教育在人本思想和实践上虽然尚不完美,但它在中国诞生了。这点无可挑剔。

 

贴士:

        河南焦作一所新教育学校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小女孩,眼睛突出得非常厉害,刚入学,其他孩子都很害怕,甚至有家长要求把这个孩子从班里转走。这时候,班主任老师站出来了。

她试图调动班级里的孩子去喜欢小女孩。首先,她尝试组织大家给小女孩送生日诗,但小女孩的生日恰恰在暑假,于是,等到生日这天凌晨,老师便通过班级公共信箱,送出了自己提前做好的承载着祝福的生日诗,并说,我希望这是孩子今天收到的第一份生日礼物。

再后来,班里开始共读。利用这个机会,老师别又有用心地选择了一本共读书目《特别的女生萨哈拉》。主人公萨哈拉也是一个在周围人眼里有些”奇怪“、”需要特别帮助“的女生,私底里,她却疯狂地爱阅读,爱写作,并且很可爱。在一位新来的老师的引导下,大家开始重新认识她,并由排斥走向接受和喜爱。与萨哈拉相同的是,这位长相有些特别的小女孩也爱读书,爱写作。在一种强大的读行共振中,孩子们逐渐意识到,原来,就在自己身边,也有这样一位特别却可爱的“萨哈拉”,于是,有人开始给女孩写诗歌,说,你有一双大大的眼睛,在我心中很美……后来,这个小女孩也转变了对自己的认知,由自卑走向了自如和自信。

这位老师没有采用”我们允许你留在方队里“的方式宣告集体的态度,反而,她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让群体发现了女孩闪光点,也让女孩儿在群体中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教育家》:您之前提到,新教育有很突出的三点深深打动您。除了以上所说的“人本”,另外两点是指什么?

 

张勇:是的,新教育打动我的不只是三点,但,新教育的这三点是最先进、最具有变革性和挑战性的。第二点,新教育真正做到了公正。这个公正可不是喊出来、赋予的,而是每个人在新教育下都一样、都被尊重和需要,而且这是常态。这个一样不是说不承认差异性、每个人获得的东西都一样等,而是自由和机会都一样、尊重都一样、被需要都一样,并且弱者得到更多的承认和帮助。这和赏识教育、感恩教育、激励教育等根本不同。人最重要的是什么?要么出类拔萃,要么常态,而不是被淘汰,被歧视。所有的权利、权益、自由、尊重,大家都一样的。真正的公正就是普世和公平,这在中国刚刚萌芽。新教育的从事者可能不能从价值和意义来理解它,却通过实际行动做到了。有时候,人是需要被火把引导的,他(她)们可能并不知道从事这个事情的更深的意义,他只要活在这个意义感之中就行了。

这个说起来有些抽象,我举个实际例子吧。有一张照片很触动我,那是2012年冬天,新教育义工、著名作家童喜喜展示了一个PPT,那是她到学校做一个讲座,冬天,一个农民工,头发乱蓬蓬的,手指有残疾,一脸憔悴,一看就没有太多文化、没钱,似乎也没有社会意义上的未来。他来听讲座,眼睛里的那种专注、渴望和为了下一代的执着,让人流泪,我不可能忘记。要知道,像这样的家长,进这样的课堂,他能不被歧视而被尊重,甚至被更加重视而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更多的爱。这本身就是一种普世和一种公正。在新教育,这样的例子太多了。重要的是,尊重每一个人,给所有人一样的尊重、机会和自由,给所有人一样的待遇,给所有人一样的标准,而且越弱者得到越多的关注。这就是《正义论》中的“补偿原则”——在不伤害的前提下做补偿——补偿某种不公或差异。所以,我觉得这一点是新教育做得非常出色。

第三点,新教育特别讲求对生命、自由等的充分尊重和肯定,尊重和肯定每一个人的自由、选择和存在。新教育提出了五大理念,其中第一条明确提出“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并渗透到了其他四条;而且,新教育还投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开发生命课程、艺术课程等等。这些理念、课程和每天的行为及实践,绵延和焕发着新教育的基本思想和理念——每个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每个生命都是可爱的,特别讲求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这些方面,在新教育实验区、实验学校处处都可以看到,已是常态,我就不举例了。




        《教育家》:这些年来,您走过看过很多新教育学校,在这个过程中,还有没有什么学校、事情触动到您,让您印象深刻?

 

张勇:这个很多了,我也无法一一说出来,还是举个现实的例子吧。石家庄桥西区有一个小学,是新教育的实验学校。前不久我去了,校长领着我转学校,那学校很可怜,生长城乡结合带的商业夹缝之中。你知道商业区的小孩最容易出问题,车水马龙,吃的东西又那么多。我问校长,你们有多少孩子,他说600多个,我又问他,平均每天有几个拉肚子的,校长一乐,说,赶上季节不好的时候,有,平时都很正常。他为什么乐呢,他一听我这问题就知道我为什么关注这个,因为校园外面的环境,孩子很容易乱吃东西。我问,是不是学校、老师有规定。他说,不是,新教育强调尊重和相信每一个孩子!孩子都有这个自制能力,老师耐心地告诉他们了,他们已经觉醒,门口那些东西,就算给孩子吃,孩子也不吃。

        还有一个现象,学校的两栋教学楼之间有一个一米多宽的夹缝,以前,小孩子在里面钻来钻去,老出问题。现在,学校把这夹缝分为三层,盖成一个小图书馆,只要学生有胸牌,便可以随时随地看书。里面还设置有可以接水的装置,小孩不用出来,渴了就在里面接水喝,每个孩子可以自由自在的在这里读书。

        我去的时候,正赶上学校有一个活动。因为基本算是是农村学校,小男孩儿小女孩儿一个个都晒得黑黑的,也看不出和一般农村学校的孩子有什么不同。结果那些小不点一跳拉丁舞,那气质啊。你亲眼看到那些孩子充满了自信和阳光,跟城里孩子没有两样。你就知道新教育在对中国教育和孩子们发生些什么。我就站在那里看,一站就站了半小时,我似乎能看到这些孩子们阳光和健康的未来,我看到了中国教育的生机勃勃焕发出巨大的能量。我看到了、更体验到了新教育对教育、对孩子们的生命存在的根本性变革和影响。


        桥西区的教师普遍有一个观念,“无限相信师生的潜力”,这句话也是新教育重要理念之一。那天我到学校,看到一个小不点女孩儿搬着一堆东西上楼梯,那堆东西堆到了小不点的下巴之上了。我说我来帮你搬吧,她说,谢谢老师,我自己完全可以的。了不得!你要知道,生命在常态下怒放是最宝贵的。《红高粱》电影里,亲人被日本人杀死之后,那群农民做出的血性抗击和反击,是非常态下的怒放。而常态下,你看桥西区孩子的自信和阳光,看到的是什么呢?生命的自由飞扬和怒放属于常态,而这会从根本上决定孩子们的未来!我们国家教育改革提出的是教改的核心是树德立人,新教育实实在在的做到了,而且提前数年做到了。



    除了新教育,我也很少看到长相普通甚至不那么好看的老师,站在观众上千人的舞台上侃侃而谈,那种自信和自若,他(她)没有按照社会的评价标准,来选择甚至否定自己的存在和本质。同样一个人,心态积极者和心态消极者的能力发育是不一样的,换句话说,越积极,能力的培育、发育越快;积极的程度越高,能力发展越全面。当生命走入一种积极的自发的状态时,能力几乎无限制地成长,只要给他足够的阳光、水分和土壤。

 新教育至少在学校当中,解放了老师和学生,它让老师感受到了这份职业的美和价值。在新教育学校里面,你很难看到教师产生的职业倦怠。这不是一个行政命令能做到的,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文化养成。



 

《教育家》:新教育实验学校学生的发展情况如何,是否有具体数据可以说明?张老师您本人研究并从事教育评价工作多年,是否对新教育实验学校做过评价?

 

张勇:新教育实验学校常常有各种活动,包括阅读、亲子阅读等等,看起来花样不断。其实多年来,新教育实验学校、实验区拒绝应试教育道路,但在考试上却是占了绝对优势。作为新教育主要实验区的南通海门市,一个县一年考了16个清华北大学生,这是什么概念?!一个县啊!海门市搞新教育搞得很早很深入,学生的成绩普遍往上涨。

前不久,美国华裔学者叶仁敏教授和苏州大学李东琴博士在全国基础教育领域做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新教育实验区、学校的学生阅读面更宽,阅读理解能力分值普遍偏高,在词汇掌握量、对词汇的灵活把握度,均远远超过非新教育的县区和学校。

我再举第三个例子。还是石家庄桥西区。石家庄桥西区是新教育较早的一个实验区,前不久,我们通过招标给石家庄桥西区做了学业质量检测,采用的是最新的学业评价标准和技术——ACTS学业评价。ACTS学业(素养与能力)评价系统,目前也在为教育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提供专业支持和技术服务。数据出来之后,连我这个经历过中国最好区域、最好学校的人都吓了一跳。第一,学生总成绩、各项成绩分化度普遍偏低。分化度越高,意味着教师发挥的作用越低,对学生帮助越小;反之,分化度越低,意味着教师发挥的作用越大,对学生帮助越大。桥西区的分化度数值基本都在18以内,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我国最好的学校才能达到这个水平,而它是一个区域;第二,很明显,桥西区教师的专业水平普通,但中位数很高,这意味着什么?教师的专业发挥程度高;第三,桥西区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量、阅读能力、词汇掌握能力得分普遍偏高。汉语之外的英语阅读能力也都出众。一般来说,两者是不好兼顾的。


这次测试我还看到了一个希望,我们有全国各地的数据可以做对比,结果显示,桥西区的孩子进入初中之后,数学平均成绩高于非新教育实验区。并且,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及动力更足,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比较均衡,大部分孩子能力得分高于知识得分——后劲很足。

(文章来源于《时代教育家》,在此特别向作者致谢!)

 



教育改革必须以实验来推动

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


  怎么看待我国的教育改革,这可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的问题。据百度学术搜索,评价中国教育改革的文章,竟有超过25万篇,可见人们对我 国教育改革期盼之殷,对新教育渴望之切。2013年9月上旬,在凤凰大视野频道播出了《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这是一部十集教育纪录片,该纪录片 中也有我被采访的一节。该片播出后反响强烈,普遍认为是一份中国教育现状的真实记录,直指中国教育的痛处,以最直接的方式炙烤我国当下的教育。


  也许,人们对于《盗火者》这部纪录片的调查报告,评价不尽相同。但是,我们不能不肯定编导者们严谨和求实的态度,他们策划了数年时间,拍摄和剪 辑就用了一年半的时间,素材时长超过100个小时。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它展现了各类教育实验活动,也提出了进行教育实验的某些思考。

  我国各类高等学校虽说有规模大小之差,有师资素质优劣之分,有学术水平高低之别,但它们却没有个性之不同。这就是长期饱受诟病的千校一面的痼疾。

  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多层次、多规格、多品种的,因此大学也必须是多样化的,这是由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的规律决定的。 2015年10月16日,英国《自然》杂志刊发了封面文章《大学实验:作为实验的校园》,并配发了社论:《受到挑战的大学》,其中指出:“大学若要生存下 去,就必须实验,教育与科学应对挑战的方式虽然不同,但与科学研究一样,都需要实验。因为必须通过实验,才能最终知道哪种方式适合自己的学校。”众所周 知,创刊于1869年的英国《自然》杂志,是世界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之一,它以报道科学世界中重大发现和重大突破性的成果为使命。然而,这份备受科学家推崇 的杂志,却以不同凡响的高调刊发“受到挑战的大学”的社论。也许,这是该刊创办近一个半世纪的破例之举,说明科学与教育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这让人们耳目 一新,说明教育也是科学,凡科学都必须实验,并由实验来检验其理论的正确与否。


        可贵的教育实验


  其实,教育需要以实验来推动并不是新鲜的话题,在历史上不乏教育实验的先驱者。早在公元前387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朋友的资助下,就创办 了柏拉图学园。他认为:“数学在培养哲学家、政治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数学能够激励心灵上升到最高的理性认识。”因此,他在学园的门口写上“不懂几何者不 得入内”的训诫,并以这个理念进行教学改革实验。他亲自主持学园的实验长达40年,而校园前后延续了900多年。在他的教育思想熏陶下,学园培养出了大名 鼎鼎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数学家欧几里得等学界巨擘。

  杨·阿姆斯·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担任黎撤中学校长期间,积极推行“泛智教育”(全面的智慧)实验,以实现自己的教育夙 愿。他在该校开始了最早的教育实验,也是一次精心设计的实验,寄托了他最初的教育理想。他的实验对象是4至13岁的儿童,学校采用活动课程和以活动为中 心,这些教育实验是他的教育理论的重要来源,推动了教育学研究中自然实验法的发展,他也是分班教学的创始人,他的教育思想对欧洲乃至世界的教育实践产生了 重大的影响。

  约翰·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芝加哥大学哲学学派创始人,也是美国实用主义集大成的代表人物。为了实践他的实用主义教育理念,他于 1894年创办了芝加哥实验学校,以4~15岁的儿童作为实验对象,这所学校是他的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实验室。他是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代言人,他在芝 加哥实验学校所进行的实验,被认为是美国教育史上最重要的大胆实验。他认为传统教育的弊端是课程与儿童的生活和经验相分离,认为儿童教育的课程都必须以儿 童的兴趣、认知和心理发展为依据,强调“以儿童为中心”和“从做中学”的教育原则。芝加哥实验学校进行了10年的实验,直到他于1904年离开芝加哥大学 为止。杜威在中国有多名得意门生,如郭秉文(中央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南京师范学院院长)、胡适(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蒋梦麟(先后任浙江 大学和北京大学校长)、陶行知(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校长)、陈鹤琴(东南大学校长)等,他们都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伯特兰·罗素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有欧洲亚里士多德之称,他不仅仅是著名的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而且也是著名的儿童教育学家。他与妻子于 1927年创办了比肯山学校,以自己和邻居的孩子为实验对象,把他们的教育理念付诸实践。该校以实施自由和健康教育为目的,培养儿童健全的智力和体魄,后 来由于与妻子离异,教育实验才被迫中断,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苏联的阿·苏霍姆林斯基出身农民家庭,仅仅拥有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科的毕业文凭,但他却是苏联联邦教育科学院的通讯院士,曾获得国家功勋教师 称号,获得了诸多的勋章。虽然他仅仅享年52岁,但他却留下了40部教育著作、600多篇教育论文,1200多部儿童故事。这些骄人的成就和荣誉是如何得 来的呢?这一切,都源于他是一个执着的教育实验家,他担任了帕甫雷什中学校长,这是一所农村中学,除了体育课以外,他担任了所有课程的讲授,以便进行课堂 改革的实验,这该是需要何等顽强的毅力呀!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成功的教育实验家非陶行知先生莫属。他于1927年先辞去了东南大学教授、教务长的职务,后又谢绝了武昌高师(武汉大学前身)和吉林大学校长的聘请,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教育实验中去,创办了南京晓庄师范学校。他们提出的口号是:募集100万元资金、培养100万名乡村晓庄实验学校教师,创办100万所农村学校,改造100万个乡村。这是一个宏大的教育实验计划,如果顺利地得到实施,对改造落后和贫穷的乡村将会起到巨大的作用。但是,国民党南京政府惧怕晓庄师范的革命性,由蒋介石下密令,由军队以武力封闭学校,30多名学生被捕,陶行知被通缉,被迫到日本避难。虽然晓庄师范仅仅存在了3年时间,但实验的成就斐然,培养出了230名学生,成了后来抗日的骨干力量。晓庄师范的教育实验,既丰富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又影响了当时一批致力于乡村教育实验的教育家,如晏阳初、黄炎培、梁漱溟等。

  朱永新博士是真正的教育内行,由他率领的新教育实验团队,于2001年在江苏昆山玉锋学校正式启动,2002年新教育实验网站开通,实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致力于推动一项被认为是草根性的改革,他们的核心理念包括:“一切为了人,为了人的一切;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目前,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800多所学校致力于新教育实验,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014年11月,《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革命》一书出版了,瞬间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是上海海事大学魏忠教授的著作,他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学成回国,就投身到教育实验中来,他以上海海事大学电子商务和管理学专业学生作对象,后来他在100多所大学和许多中小学进行教学实验,并总结出了一些案例教学的规律。他的另一本书《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怎样的革命》也即将出版,它与前一本书是姊妹篇。实际上,这些来自民间静悄悄的教育改革实验,是值得重视的一股力量。

      教改实验需大力推动

        苏联教育家阿·波利阿耶夫曾说:“教育领域是一块伟大的实验场地”,唯有教育实验才能推动教育改革前行,这已是被教育史证明了的一条铁的规律。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根据2014年的统计数据,在校就读的各类学生约2.5亿,其中高校在校学生3559万人。照理说,我国拥有无与伦比的教育实验资源,应该产生更多杰出的教育家。但可惜的是,我国并没有产生在世界有影响的著名的教育家,也没有撰写出在世界上有影响的教育经典著作,这与缺乏有远见的教育实验家不无关系。为什么大胆进行教育改革实验的人还是太少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以下三点却是最主要的:

  首先是认识上的盲区,认为实验纯粹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的事,而包括教育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天经地义的就是注经和讲说章句,而与科学技术老死不相往来。2003年2月27日,我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为大学文科改革献三策》一文,其中就提出:“设计创建相关实验室,克服文科脱离科学技术实践的状况,这在新的技术革命时代尤为重要。”可惜的是,拙文并没有引起教育界的重视,也未能看到人文社会科学改革的根本性的突破。

  什么叫教育实验?所谓教育实验,是以人为实验的对象,以某种新的教育理论(或理念)、新的教育模式、新的教学制度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并观察获得的实验效果。一般来说,用于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大多也都可以用于教育实验,如观察法、对比法、解剖法、统计法、推理法、归纳法等。它们所不同的是,自然科学实验的对象是客观物质世界,而教育实验对象是人,而人是有能动性的,这就增加了教育实验的可变性、复杂性和周期长的特点。教育实验与科学实验一样,都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只有反复得到重复的结果,方能够称为真理,也才具有被推广的价值。

  其次,求同不求异的思维方法,阻碍了教育实验创新。中国人与西方人思维方法有着某些重大的区别,一般说中国人“夸多识,而西方人赞新知”,基于这方面的差异,大多数中国人是“求多不求新,求同不求异,求稳不求变”,而西方人则恰恰相反。一个颇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从该校校长伍德罗·威尔逊的一段话得到证实,1907年他到哈佛大学参观。他在演讲时说:“普林斯顿大学不是哈佛,也不希望成为哈佛那样;反之,也不希望哈佛成为普林斯顿。”这是对大学多样化重要性最经典的诠释,非常值得我们认真的思考。后来的实践证明,普林斯顿大学的确完全不同于哈佛,她是一所“小就是美”的袖珍大学,没有美国最吃香的医学院、法学院和商学院,但她的数学和理论物理却令世界其他大学刮目相看。然而,在中国却没有这样有特色的大学,在求同不求异思想的指导下,普通大学一味模仿重点大学,地方大学向中央大学看齐,而民办大学也亦步亦趋地走着公办大学的路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千校一面的局面。我国现在有近3000所大学,虽然他们的师资和学术水平有差别,但他们的办学模式甚至连院系和行政机构的设置都完全一样。在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曾兴起一股改校名和系升格为院的热潮,这就是同向思维最典型的表现

  再次,有一些人怕冒险、视教育改革实验为危途。解放思想,投入教育改革的实验中来,这是一块伟大的实验场地,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是大有作为的。唯有如此,才能创办我国各具特色的大学,才能产生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进而创建我国的教育学学派。这是祖国人民的希望,也是时代的呼唤,我国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切莫辜负时代对我们的期盼!

        (文摘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守望新教育一键通——

新教育的社会评价


        为新教育实验者点赞

        像农夫一样守望教育的田野

        新教育,打造麦田里的守望者

        新教育,变革的力量

        新教育之光——借您一双做好教育的慧眼

        改变自我,改变世界——郭明晓老师的自我改变解读

        新教育的社会评价

        新教育的教师生命叙事研究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改变教师,才能改变教育

        通过新教育走向新生活

        新教育为中国教育探路

        相信,是一种力量

        ......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什么是新教育?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