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食农教育动起来——各地社区农园的实践

张玮琦,须文宏 人民食物主权论坛 2021-01-26
编者按

  一日三餐不只是几盘饭菜这么简单,食物连接着庞大的农业体系、千里之外的农民,以至土地、河流。近年来台湾兴起食农教育,将食物和农业纳入教育体系,在社区和学校,多种多样的“食育”实践开展起来。这或许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底下,普通市民重新意识乃至夺回自身食物主权的可行方式。这些实践仍然十分零散,大多依赖一个稳固或封闭的小社群,亦较少触及农业面临的严峻政经形势,但在实践方式上为我们打开想象空间,也提醒我们一直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忽略了什么。

正文
20世纪,人们为了避免饥荒而不断改良农业技术,提高粮食的产量。然而,过多及过度集中的粮食生产,使得粮食分配走向消费主义式及全球化,使得已开发国家的人们遭遇新的饮食生活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来自粮食富足与粮食生产、分配不均的问题。近年台湾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产销失衡、土地正义等问题即为粮食全球化之影响。当今之世,人们在饮食选择上必须具有哪些资质(literacy)?这样的资质如何获得?为形塑此一资质,在社会及教育层面该如何着手?这些都是21世纪人类饮食生活所面对的课题。
饮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而支持饮食的即为农业,因此,食农教育的意义即为,以农业的体验为基础,形成正确的饮食意识,透过农事体验了解食物、生命与环境间的关系。由于食农教育的落实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故国内外不少小区皆以小区菜园做为食农教育的实践场域。小区菜园经由小区居民的巧思与创意,被赋予在地特色及社会价值,而呈现出多彩多姿的面貌,以下即藉国内外的案例说明小区菜园的可能性。
公园变菜园,寓教于「绿」
在过去,都会型小区中如果有一片公有空地,往往第一个考虑是设置为公园。事实上,在寸土寸金的都市中,未必要有肥美良田才能设置社区菜园,有时候,运用民众参与的社区营造方式,将社区中的崎零地、脏乱点整治美化成公田,反而更能促进居民的凝聚力以及对社区的认同感。
例如加拿大温哥华市的高楼大厦间,就有一片市民农园。农田分成一小畦一小畦,由市民认养种植。但由于菜园位在都会大楼间,不论是田畦的设计或作物的选择,似乎将都会美学纳入考虑。菜园变公园,不但提高民众参与都市共公空间塑造的可能,更为“食农教育”添加了城市绿美化的功能。


共耕、共享的台中县和平乡「大安溪流域部落共同厨房」


小区菜园既然由小区居民共同耕作维护,收获也理当由居民共享,然而,公平正义的分配与分享,却有赖良好的机制运作。台中县和平乡「大安溪流域部落共同厨房」由大安溪流域12个部落所组成,921大地震后,考虑到部落所需要的不仅是一个可以提升居民生活所得的产业,更根本的需求是一个得以降低生活成本、照顾食物主权的产业。


因此,在生产与分配的机制建构上,他们以泰雅族的传统知识──Gaga为核心价值,推动部落「共作」,共同开垦社区菜园、种植、自制堆肥以及搭建部落共同厨房(如下图)。



“共作”的收成一部份提供“部落共同厨房”制作原住民风味餐,供游客食用;其余大部份由部落居民“共食”、部落老人及行动不便者送便当、以及补助弱势家庭日常饮食,以保障部落弱势者的食物主权。由于社区菜园的主要目的为社会照顾,因此也接受社会大众以一个单位500元的基准认养农田,可说是成功地将社区菜园与社会照顾结合的典范。



大安溪流域部落共同厨房的共耕菜园,标注有认养人编号


人民食物主权人民和国家、地区的自决权
生产者的自决权
消费者的人权
生态多样性的权利反抗的权利微信号:renminshiwuzhuquan2013
来源:上下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