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多家媒体聚焦城院!原来是为了它……

倡议节约用水的 浙大城市学院 2024-04-18

水,作为生命之源

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延续与发展


今天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

3月22日至28日

是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

昨天中国新闻社、杭州日报、杭州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

共同走进浙大城市学院

开展“节水同行,浙里起‘杭’”

世界水日媒体节水采风活动


我校“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处理装置系统

堂餐盘自动回收线系统

受媒体关注报道

学校节水创建工作成果获好评!


中国新闻网报道

杭州电视台报道

杭州日报报道


食堂餐盘自动回收线:冲洗残渣一水多用!一天大约节约3吨水

学校食堂利用循环使用的流水冲刷食物残渣。鲍梦妮 摄


在浙大城市学院北秀食堂用餐高峰期,可以看到,学生将食物残渣倒入食堂餐盘自动传输机上的收集槽后,冲洗残渣的水经过滤网将残渣进行过滤,一部分水再循环至残渣收集槽中继续使用,部分比较脏的水则排出洗碗机系统,实现水的循环利用。此外,安装于收集槽上方的自来水出口,既方便洗手,也可补充冲洗水,实现“一水多用”。

三食堂餐盘自动传输机循环水重复利用。图源 杭州网

食堂工作人员在使用自动传输机工作。图源 杭州网


“和一般的残渣收集器相比,这一套系统一天能节约3吨水左右。”学校总务处副处长周晓菲说。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处理装置:雨水自由“迁移”!每年节约用水5万吨

据周晓菲介绍,类似的节水应用在学校里还有很多,例如“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处理装置系统,每年能节约用水5万吨;绿色校园能源管理平台通过智能检测用水、漏水情况实现有效节水……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处理装置系统自动喷灌作业中。图源 市林水局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北校区足球场的这套“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处理装置系统,不仅可以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还能在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校园中自由“迁移”。

近年来,浙大城市学院坚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护水、节水、用水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浙江省节能、节水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节水技术导则,统筹规划建设节水公用设施,提出健全节水管理体系、落实节水行动方案、运用节水技术手段的“管理、行动、技术”三位一体的节水工作机制。

学校运用新技术手段,创新雨水回收系统,提升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率;更新中央空调VRV系统,有效节约水路补水;建设自动喷灌系统,更新改造地下管网设施,将漏损率降至0.7%以下。同时,加强硬件改造,安装更换节水型器具,普及率达100%;加强巡检维保,全力减少“跑、冒、滴、漏”等“常流水”现象;创新宣传方式,提升强化师生节水意识,营造全员参与节水良好氛围。


学校节水工作成效日趋显著,获评浙江省节水型单位、浙江省节水标杆校园、浙江省园林式单位、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零碳”公共机构、杭州市“节水行动十佳实践案例”等荣誉。

日前,国务院公布《节约用水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部节约用水行政法规。《条例》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节水工作的丰富实践,将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转化为制度规范,全面、系统规范和促进节水活动,为保障国家水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点滴汇聚,以成江河。为积极贯彻落实即将实施的《节约用水条例》,进一步提高我校节能减排实效,在“世界水日”之际,特向全校师生员工发出以下倡议:


增强节水意识,珍惜每一滴水

养成节水习惯,做到人离水断

参与节水实践,杜绝肆意浪费

加强节水宣传,形成良好风尚

联系电话:88018512



来源 / 总务处 中国新闻网 杭州网 杭州日报 杭州电视台

责任编辑 / 张丹

审核 / 陈雯婕

终审 / 李磊 

出品

tuī

jiàn

yu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