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春捂是捂得越多越好?要捂哪些部位?专家划了这些重点→

健康上海12320 健康上海12320 2024-05-23

“春天孩儿面,一天变三变”,春季是由冬寒向夏热过渡的时节,气候多变此时,人体阳气随自然生机而渐趋于表,腠理舒展,抵御外来风寒的能力下降,导致呼吸道传染病、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所以民间一直有“春捂”的说法。


“春捂”得法,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减少发病概率如何科学“春捂”?一起来看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霍莉莉主任医师带来的科普解读~

图片来源:摄图网



春忌“蛮捂”

春季虽乍暖还寒,但气温呈逐步回升的趋势,所以春捂不能认为穿得越多越好


如果穿得过多,超过身体耐热极限,导致身体燥热,甚至捂得浑身是汗,冷风一吹,则寒邪反而容易通过汗孔入侵体内,引起感冒等病










因此,春捂也要根据气温变化灵活“穿脱衣物”


若倒春寒与暖春的极端天气交替出现,则穿脱衣物要勤快一点;


若气温持续在15℃以上,或自觉外界环境体感不冷,即可逐渐减衣。


春捂穿衣多少,应掌握“体感暖和、不能捂出汗”的原则,有助于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春捂“两头”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下部的血液循环比上部要差,更容易受寒冷侵袭,且中医认为,“寒从脚下起”“头为诸阳之会”,因而春捂的重点是“头颈和双脚”,并且要“上薄下厚”


如果是胃肠病、妇科病、心血管疾病患者,还需注意腹背部的保暖



更多阅读☞

上海市级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又添新成员

科学饮茶,衣着“三松”——冠心病人群春季保健指南

春季过敏、干眼症……还能戴隐形眼镜吗?一文教你科学配戴~


投稿提示

欢迎本市卫生健康工作者投稿,相关科普文章与视频等经所在科主任审阅后,投稿至单位宣传部门,经宣传部门提交“健康上海12320”。


封面图来源:摄图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