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冬春季谨防脑卒中“偷袭”,日常这几点要注意→

健康上海12320 健康上海12320 2024-05-23



升温,又狂降温

魔都的怪天气又发威



冬春季气温仍旧寒冷,冷空气刺激人体血管收缩,脑部缺血缺氧容易引发脑卒中如不注意保暖,容易引起血管的收缩和扩张,造成血压波动,大幅度血压波动也是引起脑卒中的重要因素。

所以,还是建议卒中高危人群及时关注气温变化,注意保暖,避免身体受忽冷忽热的影响




除了气温变化,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起居、心态调适等各方面都要提高警惕,谨防脑卒中的发生。

今天,来自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浦震梅提醒大家:做好这几点,有效谨防脑卒中“偷袭”



大快朵颐小心病从口入


烤肉、火锅、小龙虾等“盐值”高的美食深受人们喜爱,但这类食物吃多了容易盐摄入超标,进而导致血压升高,引发脑卒中。

日常难免吃些糖果糕点、膨化食品,但这类食物糖分含量高,且可能含反式脂肪酸,对血糖、血脂控制不利,进而明显增高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烟酒社交增加疾病风险


饱餐一顿后,有些烟民朋友习惯再来一根烟。但事实上,吸烟是脑卒中发生并导致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

而饮酒,甚至是小剂量饮酒都能显著增加脑卒中发生的风险。



过懒过勤均非合理运动


体力活动不足,与脑卒中高患病率密切相关。建议每周进行不少于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体力运动,或不少于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体力运动。即使不能达到上述强度,如能进行一些中低强度运动也是有益的。

存在运动功能障碍、有受伤风险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开展常规康复之外的锻炼,避免久坐。

需提醒,“报复性运动”不可取,卒中高危人群或患者在运动中有可能发生跌倒及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因此要结合自身情况适量运动。



情绪稳定规律作息为佳


脑卒中早已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正在悄悄靠近年轻人。情绪不稳定、熬夜都是诱发脑卒中的因素。

熬夜刷剧、打游戏,造成情绪波动剧烈,血压、心率不稳,同时,熬夜后容易引起褪黑素分泌减少,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为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极大便利,也为脑卒中发生培育适宜“土壤”。


新年养成良好习惯,

远离卒中,

健康至上!



封面图及配图来源:摄图网



更多阅读☞

作为一只木瓜,丰胸这样的重任我可担不起~

寒冬来杯热茶,再吃点“无糖饼干”,感觉相当健康?

孩子进入“变声期”,这4招能保护TA们的嗓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