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理论评论对电影生态的价值引领作用(一)

2015-12-16 康健民 中国文艺评论

理论评论对电影生态的价值引领作用(一)



电影作品作为人民大众文化消费的重要选择,既可以是学者们讲台论坛上的课题,也可以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话题。自电影出现,电影批评和理论就如影随行,它们之间一直是互存互进、息息相关的。一方面,电影艺术作品的产生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评判;另一方面,社会舆论各界的关注与评判又必将影响到电影作品的再创作,如此相辅相成,共同促使电影走向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电影理论评论通过分析、鉴定和评价蕴含在影片中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社会意义等,解析影片中所表达的精神内涵,通过分析影片在镜头语言、人物塑造等方面的成败得失,帮助创作者开阔视野,提高创作水平,同时,通过分析和评价,又能影响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和鉴赏,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创作水平和欣赏水平的同步提升,才能让电影越来越好看。世界电影和中国电影100多年的发展无不印证了这一点。

当前,中国电影业无论从产业形态还是创作层面,无论是“量”还是“质”,都处在一个上升期发展期。但是,与产业的扩容和创作的活跃相比,电影理论评论工作对于创作者和欣赏者来说,都还未起到最好的作用。因此,在中国电影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和重要节点,重视电影理论评论工作的价值引导作用,扎扎实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电影理论评论工作,是一件很紧迫的事情。

电影理论评论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电影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电影产业化的历史性进程,不仅改变了中国电影创作和生产的生态和格局,也改变了电影评论的生态和格局。同时,随着电影评论队伍、尤其是电影研究队伍的“裂变”,电影评论阵地的“移位”及其电影评论传播方式、途径和形态的变化,中国电影评论进入了多样化的格局,进入了“众声喧哗”的时代。

中国电影评论形态、格局的演变是同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及其市场化进程紧密联系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作为整个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文化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中国电影从生产、发行到放映各个环节都逐步进入了市场化进程。同时,伴随着市场化、产业化的历史性变革,中国电影面临着好莱坞商业电影的冲击和挑战,面临着国内文化市场以及大众生活多样化的影响,社会文化语境也呈现出了复杂、多元的状态。随着全国各高校电影(影视)教育和研究的推进,电影评论开始与国际的现代理论评论思潮“接轨”,与相关的其他人文学科相“嫁接”,相继涌现出各种各样的评论学派,如符号语言分析、精神分析、意识形态批评等。电影评论开始舍弃过去专注探讨形式美学的本体研究而聚焦对电影叙事文本以外的社会体制和文化语境研究,并且不可避免地开始向着学科化、学术化迈进,从美学、叙事学、伦理学、心理学、文化学、人类学等多种不同的角度去探讨和阐释电影。这些评论从各自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运用各自的学科知识积累和批评方法,对电影文本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解读,并由此形成对于同一文本的不同阐释。学术化、理论化的电影评论打破了原来单一化的局面,形成了多样化、多元化的评论格局,对于全方位、多角度地把握电影丰富而复杂的内涵具有积极的、建设性的意义。但是,电影评论中的泛文化倾向,使得电影评论中的 “新名称”“新名词”层出不穷,换言之,不少电影评论文章机械地套用各种主义与理论,把形象生动、感性多彩的电影评论变成了神秘化、陌生化、高深化的“学术文本”。

与电影评论传统阵地的日渐高深形成鲜明对比,博客、播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的电影评论也在迅速崛起,显示出了取代占领影坛百年、相对成熟的传统纸质电影评论的趋势。强势表达的网络影评占据评论话语的主流,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电影评论自身的生态。显而易见,网络影评所独具的灵活性、互动性、开放性为其他形式的影评所不及,并且网络所独具的兼容性培养出了一批有影响力、传播力的“民间”评论家。网络影评为网络媒体带来了新鲜活泼的气质和氛围,也为“网生一代”的受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娱乐消费模式。网络影评作为新兴力量已经和正在改变我们看电影、说电影、评电影的方式。通过网络新技术,电影评论的生存空间得到了新的拓展,思维模式及其风格从形式到理论也在不断创新。网络评论由于其受众面广且互动性强,其影响力、传播力比传统媒体上的电影评论更大、更迅速,尤其是对电影观众的主体——青少年影响更大。全媒体时代网络影评极大促进了中国电影评论类型、体式和语境的更新。但也毋庸讳言,相当一部分网络影评呈现出碎片化、低俗化的明显特征,情绪化和非理性的酷评、俗评已然成风。

与此同时,随着电影产业发展的逐步深入,资本与市场对电影创作和电影评论的推动力量逐步增强,制片方、资本方出于对市场的考虑,开始雇佣所谓的“网络水军”,严重影响着电影评论的走向。一部分专业评论工作者和传统媒体人对扑面而来的各种“乱象”,从一开始的猝不及防,到容忍、到接受、到最后融入其中, 于是,“红包评论”、“友情推介”等情况时有发生。以上种种现象,使得当下电影评论呈现出众声喧哗的状态,令人担忧。

当前电影理论评论现状的形成原因


(一)电影理论评论人才队伍青黄不接

不管电影的社会文化语境及其评论形态、格局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专业的、本体的电影评论仍然是推动电影艺术和学术进步、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力量,没有对电影本体的专业化理解,就不可能有有深度、有说服力的电影评论。因此,电影评论首先要在专业层面坚守自己的职业身份、职业眼光与职业意识。专业评论家要在众声喧哗中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表达,维护电影评论自身的尊严和使命。

因为种种原因,20世纪80年代之后,专业的电影理论评论队伍出现了人才建设层面的断裂,新生的电影评论工作者在知识结构层面与传统的电影评论工作者相比,少了一些系统的知识积累和扎实的理论根基。专业的电影评论需要评论家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理论素养和文字能力,且要对电影这门艺术有系统的、专业的知识储备和观赏积累。在任何一方面准备不足,都难以与创作者和欣赏者同时进行深入的交流、沟通,难以得到他们的认同、信赖,也就难以很好地发挥电影理论评论引导电影创作和电影市场的作用。

(二)电影理论评论机制制约人才发展

专业的电影理论评论因为其视角的专业性和论证的学理性,有时难免有曲高和寡之感。这些专业的电影评论往往只是发表于学术性的理论刊物,其传播渠道相对狭窄,读者和受众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与此同时,全社会、全行业又缺少对专业电影理论评论的重视和保障机制,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这种人人都能评论、都爱评论且随时可以评论的情况下,能经受历史检验的权威的专业电影评论,有可能会出现边缘化的趋势。

(三)电影评论家与创作者的关系疏离

电影评论家与电影创作者本应成为好朋友,因为电影评论必须首先面对创作者的电影作品以及一部作品引出的电影现象,从作品和现象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对于电影作品进行具有创造性的解读和阐释,并且有明确的价值评判,对观众的鉴赏和消费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引导。因此,电影评论只有回到对于影片文本深入、细致、准确的解读,才能有效影响和引导观众的鉴赏和消费,才能更深入地介入创作者的创作实践。电影评论、电影理论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最终必然还是要对实践产生作用。

细究当前电影评论的现状,则不难发现,创作人员大多并不愿意与电影评论者互动。在创作者和制作者看来,当下的电影评论不具有指导性,只有服务性,而且只服务于市场和资本,这种单一的服务性使电影评论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成为了给新片做推介广告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也不乏有评论者大胆地高声地说出自己的批评意见,也更有网络“草根”影评人发出近乎于刻薄的观影意见,但这并不能引起创作者的重视,也得不到他们的真诚回应。理论评论与创作人员、创作活动日渐疏离,整个电影文化的生态环境亟待修复。

(四)缺少全面掌握行业发展态势的视野和电影技术专业素养

传统的电影理论研究按照惯例划分为电影史论研究、电影本体理论研究、电影个案分析(即影片分析)三个层面,而随着电影产业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以及大量跨学科跨学术背景研究人员的进入,当前的电影理论评论在传统的电影理论研究之外,又增加了产业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两个新的阐释维度。这也就要求当前的电影理论评论工作者具有更加广阔的视野,掌握更加全面的行业信息和产业数据,将当下的电影业发展放置于更加宏观的视界中来分析和研判。

此外,电影是运用光影叙事的一门独特的视听艺术,是依托于技术水平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门类。因此,技术水平的发展一直是与电影艺术创作水平息息相关的。技术的日新月异,带来了电影艺术表现力的延伸和叙事功能的延展。因此,对电影技术水平的关注、了解和熟悉,也成为电影理论评论工作者所应必备的专业素养。而当前的一部分评论工作者却并不具备这方面的素养,在涉及到技术问题时,明显感觉知识准备不足。

*康健民: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