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之旅|福建民间节庆热闹极了,信俗文化浓郁,有图有真相

2017-11-28 徐希景 中国文艺评论




文艺之旅

福建民间信俗节庆

编者按

自国庆中秋前后,中国文艺评论网、“艺评中国”微信号陆续选载了一批展现西藏、上海、深圳、福建等地美丽城乡、文艺文化的微评文章,开启了文艺之旅。

本期推送通过摄影镜头来游走一个文艺的城市——福建。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继续期待您的原创来稿(请发网站邮箱wyplzg@126.com):

用艺术的灵感去捕捉人间之美.

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

用生动的文学语言和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装点祖国的秀美河山!


文艺之旅|摄影镜头里浓浓的“潮州情结”

文艺之旅|福建农耕文明和海洋渔业的文艺缩影

文艺之旅|上海,金秋,赴文艺的约会

文艺之旅|爱与自由,那不过是我们对西藏的向往?

摄影音乐H5:美丽中国 美好生活

点击蓝字直接可看





福建民间信俗节庆


福建地处祖国东南沿海,大部分区域位于崇山峻岭之中,“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形阻碍了福建与外地的联系,使其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处于与外邻相对隔绝的半封闭状态。福建原住民在秦汉之前有着自成体系的民俗,例如闽越人对蛇的图腾崇拜至今还存在于闽越族的后裔中,在福建省的南平市延平区樟湖镇和漳州、长汀等一些地方仍有崇蛇风俗。



秦汉以后,中原汉文化逐渐向东南沿海扩展,汉族民俗传入福建与闽越族融合,来自不同地方汉人的生产习俗、生活习俗、人生礼仪、岁时节庆、宗教信仰等民俗相继进入,在与当地民众的融合中,部分习俗也相互影响和融合,并传承至今。正是这些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的历史原因,使得福建的民俗节庆异彩纷呈,并且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也成为福建社会发展变化的真实写照。


正月廿九,泉州蟳蜅妈祖巡香


二月初一,莆田涵江“僮身”祈福


八月初四,政和铁山“抢溪州” 


福建各地的民间信仰丰富多彩,除了佛教、道教的传统节日外,还有闽王、保生大帝、五灵公、大众爷、妈祖、陈靖姑、李三娘、林九娘、孙大圣等的信仰;既有体现农耕文明的祭“五谷神” “崇蛙”节、抢酒节、抢豆腐、闹春田、打泥佛,走古事,也有跟渔业有关的妈祖信仰、烧王船等,还有为纪念各地历史事件或历史上一些人物为民除害而每年举行的纪念活动。再加上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使得福建的节庆异彩纷呈。这些信俗节庆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也成为福建社会发展变化的真实写照。



三月廿三,诏安下何迎神跑王


正月十三,福安穆阳闽王巡安


二月十一,泉州洪濑天香巡境


正月十五,莆田南门“摆棕桥跳火”


福建在海外移民众多,这些信俗随着福建移民漂洋过海,带到海峡对岸、东南亚和世界各国。如闽台两岸对妈祖、陈靖姑、保生大帝、清水祖师等都有着共同的信仰,烧王船、遊神、打炮仗等很多民俗活动仪式接近。共同的信仰有助于增强了海峡两岸及海内外福建移民与家乡血脉相连的情感,加强海内外宗亲凝聚力和亲和力。


农历十月廿八,厦门海沧钟山烧王船


正月十五,莆田新度锦墩村“打砂花”


正月十三,古田临水宫请香

福建民间信俗节庆是福建农耕文明和海洋渔业的缩影,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它们以祭祀神灵为牵引,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活动方式多种多样,是民族文化的物化表现形态,在娱乐中承载着对民众的道德教化、文化认知、族群认同、家系传续等社会功能,成为增强华夏子孙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载体。民间信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并与文人文化一道传承着中华文化传统,成就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辉煌历史。


正月二十,永泰同安上坊村卢公赐福


正月十四,福州南江滨三圣王巡境


正月十五,连城罗坊走古事


八月初四,政和铁山“抢溪州” 

当今,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农耕文明时代形成的这些信俗节庆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人口的迁徙,逐渐地被同化或消失。因此,拍摄并留存这些影像对于保存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其时代意义。《福建民间信俗节庆》项目以福建各地融合岁时节庆和宗教祭仪为一体的民间节庆为创作主题,在收集整理各地有代表性、仪式独特的信俗节庆的历史典故和由来的基础上,在节庆举行期间到当地采风,深入村民中采访,全程跟踪拍摄。在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让后人了解并记住这些传统的民俗节日,留住乡愁。


正月十六,莆田城厢坂头村跑菩萨


九月十三,福州台江九案泰山游神


正月十三,长汀童坊闹春田


正月十二,长汀四都打石佛


十月初四,南靖河坑土楼做大福


正月初十,长乐潭头祭祖游神




《滩涂耕耘》(摄影作品)/徐希景

载于《中国文艺评论》杂志2017年第9期(总第24期)

资料图:摄于第三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

作者徐希景近日在海拔4600米的川西稻城兔儿山摄影创作 

创作心语:

自古以来,闽人“好巫尚鬼”,民间信仰千奇百怪,照片中的闽风民俗也是福建社会发展的缩影。 专题追踪拍了五年,浓缩为一篇小文,手机屏幕似乎无法表现出这些大场面的效果。就像电视无法表现出电影的效果,放30寸才有效果。不过移动传播能让更多人了解与热爱这些鲜活浓郁的民间信俗节庆文化:它们存活在民间,流传于网上…



从创作现场传来的快讯:作者徐希景近日带学生在川西摄影釆风,留影于海拔4600米的稻城兔儿山。 小编有话说:热情期待徐老师和同学们的摄影艺术作品与创作评谈哟!



作者:徐希景,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周由强

策划:美美

网编:然然

猜你喜欢:

文艺之旅|摄影镜头里浓浓的“潮州情结”

文艺之旅|福建农耕文明和海洋渔业的文艺缩影

文艺之旅|上海,金秋,赴文艺的约会

文艺之旅|爱与自由,那不过是我们对西藏的向往?

寻找毕加索的足迹

摄影艺术创作不能崇洋媚外

摄影音乐H5:美丽中国 美好生活

地域也有传记,文艺版旅游攻略来了

美好生活将至,期待文艺版旅游攻略



感谢关注支持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一网三号)

欢迎各协会、基地与评论家赐稿

原创首发有稿费哦

中国文艺评论网邮箱:

wyplzg@126.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

新媒体互动

中国文艺评论网 

http://www.zgwypl.com

中国文艺评论

艺评中国

艺评头条


想看看徐老师跟踪精心拍摄了四五年的福建民间信俗节庆项目更多摄影作品?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文艺之旅”,原创首发有稿费哦!继续赐稿吧!(请发网站邮箱wyplzg@126.com,组图作为附件或压缩包添加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