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骨三哈|第十二讲·陈振濂·诗书画印的传统与现代性转换

2017-07-30 骨三哈 中国文艺评论

7月28日上午,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陈振濂先生来到哈尔滨为“骨三哈”(第三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的昵称)的学员作了题为《诗书画印的传统与现代性转换——以近现代“书画”与“美术”概念对比为中心》的专题授课。

陈振濂教授认真授课


陈振濂先生认为,近40年来书法从文人“砚边余事”的小众艺术,发展到目前书法艺术学科的建立并成为一种“显学”,凝聚了当代书法界的共同智慧和努力。他从美术这一西方概念入手,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西学东渐之后所遭受的巨大冲击,迫使中国传统艺术的诗书画印“整体性”被学科的过度分科所替代,从而削弱了中国书画艺术的文化特性,隔断了这一传统艺术的优秀品格。如何构建新的“诗书画印”综合教育体系和呈现方式,以及“西泠印社”对这种综合模式的回归实验等论述,对当代书画艺术以及其它文艺学科的现代化呈现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和思想价值。


陈先生认为,传统艺术的学习所呈现出的综合性特点,表现在绘画创作上以书法入画,书法又与文字有天然的联系,自然要求书家具有深厚的文字、国学根基,从而走向了一个诗书画印综合的艺术指向。特别是传统精英阶层的“仕”在传统绘画、书法领域占主流地位,使这些具备了艺术技法的文人具有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更高理想,在无形中将书画艺术提升到了一个哲学高度,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含义和人文关怀。这种综合的艺术呈现在几千年的传统中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个性,造就了一座座文艺高峰。


授课现场


然而近现代以来特别是西学东渐之后,我们的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严重挑战,在新学堂教育体系的建立、全盘西化的鼓噪,以及自身传统文化教育方式落后的背景下,迫使我们进行反省、变革,从而推动了百年来现代教育体系的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显露出诸多的问题,其中各学科越分越细、失去了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传统综合性教育模式被隔断,这种现代教育模式不仅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不利,出现了“钱学森世纪之问”,也阻碍了传统书画艺术向更高层次的发展,这也是习总书记所说的文艺界有高原缺少高峰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这一背景下,陈先生凭借几十年来在书画艺术创作、理论和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积累,思考并探索传统艺术精神在当代的呈现,提出了尊重传统、努力具备现代思维的创作理念,并以西泠印社这一特殊艺术团体为个案,进行了为期十年的创造性的研究和探索。


由学员担任交流环节主持


陈先生广博的文艺知识、独特的学术视野和新颖的创作理论思想,赢得了学员们的高度赞赏和由衷的敬佩,特别是他对多种学科,如诗词格律与建筑、书画与金石气的贯通等比照研究,以及传统艺术走向现代需要摆脱个人经验,关注理性力量,并在学理上实现“自证”等方法和学术思想的提出,使不同学科的学员受到很大的启发。


学员与老师积极互动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周由强

核发:王庭戡

供稿:衡正安

编辑:吴江涛 温馨


⊙文章版权归此公众号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猜你喜欢:

骨三哈|第十一讲·傅道彬·《周易》与中国文化的诗性品格

骨三哈|第十讲·祁述裕·扫描当前文化建设热点

骨三哈|第九讲·冯双白·乐善民心 依仁游艺

骨三哈|第八讲·陈传席·中国传统绘画的美学精神

骨三哈|第七讲·王一川·通向中国艺术心灵传统

骨三哈 | 第六讲·索久林·中华美学和摄影艺术通感

骨三哈 | 第五讲·陈晓光·中国歌曲百年之路

骨三哈 | 第四讲·刘曦林·画之迁想妙得

骨三哈 | 第三讲·王廷信·中国传统艺术批评方法

骨三哈 | 第二讲·张节末教授·禅宗与审美

骨三哈 | 第一讲·翟俊杰导演·中国审美精神与主旋律电影

骨三哈|开班啦!专题研讨“中国传统艺术境界与现代性呈现”

骨三哈|盛夏冰城晴方好,风雨无阻艺起来

骨三哈 | 现场教学·走进呼兰,走近萧红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第三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骨三哈)的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