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会企业|新加坡手提滤水器造福海外落后地区


重量不足300克的滤水器透过滤膜,可在一小时内,将八公升的污水过滤为多达三公升的干净饮用水。


由三名新加坡年轻社会企业家研发的该款轻型手提滤水器,至今已让全球七个国家约2万5000人受惠,并且成为救灾人员在物资或基础建设匮乏的灾区最好的滤水“小帮手”。


数据显示,近年来有越来越多新加坡社会企业家将企业触角延伸至海外,所研发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



开发轻型手提滤水器的社会企业Wateroam由林崇智(25岁)、罗金生(23岁)和庞上恩(25岁)创办。Wateroam所研发的滤水器目前已被慈援组织(Mercy Relief)、世界宣明会(World Vision)及 Relief.sg 等救援组织在灾区及缺乏基础建设的地区使用。

 

当初成立时,Wateroam就希望研发出能尽快让灾区居民获得干净饮用水的滤水方法,并以容易使用、携带、耐用及价格可负担得起为研发产品的主要考量。

 

林崇智透露,Wateroam至今已推出三款滤水器在市面上贩售,最轻的ROAMfilter Lite不久以前在亚齐地震灾区使用,每个售价25美元(约36新元),可使用三年。

 

使用者只需将污水装入滤水袋就可透过滤膜滤水,然后直接用杯子等容器收集过滤好的干净饮用水。



虽然只是成立短短两年,Wateroam的滤水器足迹已遍布马来西亚、柬埔寨、尼泊尔等国家。


去年,Wateroam和世界宣明会紧密合作,一年内去了饱受水灾所困的吉兰丹五次,分阶段与居民合作。

 

林崇智说:“终于看到孩子们和居民们的开心笑脸时,我感到很欣慰。有个小男孩开心地用干净的水洗手,露出调皮的样子,让我印象深刻。这也是促使我继续下去的原动力。”



由非盈利组织新加坡国际基金会(Singapore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主办的青年社会企业家计划至今已栽培至少六组像Wateroam一样的本地社会企业家,将有益的产品或服务带到世界各地,受惠范围及人口有不少在亚洲区域。


企业与高校积极探索社企业务解决方案


星展基金会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共同主办的亚洲社会企业挑战赛,也迎来越来越多走向国际的社会企业家。主办单位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的参赛队伍中,只有11组将触角延伸到海外,让当地社会及人民受惠,到了去年则已增至70组,增幅超过五倍。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亚洲社会企业与慈善事业中心去年首次举办的“Crossing the Chasm Challenge”则让13组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学生与区域社会企业配对,寻找有助于社企业务的解决方案。



当中有11项由学生与社企携手制定的方案,就旨在让尼泊尔、菲律宾、印度、印尼等不同国家的社企受惠。


各地可借本地区域中心优势

试验方案再推广海外


希望将影响力拓展至区域其他地方的本地社会企业家,可以借助新加坡作为区域社会企业中心的优势,研发出可在本地进行试验的解决方案,再将方案拿到类似的城市环境中复制。

 

新加坡国立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兼创业中心主任黄宝金受访时提出了上述看法。他指出,


“参与亚洲社会企业挑战赛的队伍将目标受益者设定为自己国家以外的人民是令人鼓舞的现象。这除了能展现出这些队伍的国际视野,也“同时体现了新加坡队伍在新市场拓展业务的能力”。



黄宝金 |  Wong Poh Kam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

策略与政策系教授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区域规划)博士

研究领域:社会企业、东亚国家科技政策、技术企业、东亚产业发展策略、经济与技术创新管理等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亚洲社会企业与慈善事业中心副主任(社区发展)莱娜·格林(Laina Greene)则认为,新加坡人是与全球接轨的“世界公民”,常常旅游,也洞悉区域及国际社会和经济课题。因此,她对于很多新加坡人想致力解决社会和环境问题,并开创自己的社企并不感到意外。



Laina Greene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
亚洲社会企业与慈善事业中心 (ACSEP)副主任


她说,现有区域社企一般会面对资金、市场,甚至人力的问题,因此举办比赛是为了提供满足学生及社会企业需要的机会。


“如此一来,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再决定是否要自己创立社会企业。我们觉得这样可以提高这些学生创业的成功几率,有些甚至可能会想要继续帮助这些现有的社企,这样就能创造出一个双赢的局面。”





文章转自新加坡联合早报2017年1月17日

文章原题为:开发手提滤水器 本地社企为海外灾区穷乡造甘露

记者:宋慧纯

部分图片来自Waterroam网站

原文有删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