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惩戒,让熊孩子遵守契约

2016-11-23 何池歆 教育发现



惩戒,让熊孩子遵守契约

何池歆

2016年3月


  我一直认为,中国近二十年的教育(改革开放中后期以来)是放纵教育。中国的教育从之前的体罚学生走向另一个极端:放纵。教育中充满着哄、求、吹捧(盲目的赞美),导致孩子们觉得并不是为自己读书。

  惩戒本来是教育的一部分,但是早就被剔除出了正常的学校教育范畴。政府和教育主管,为了迎合民众无原则、不合理的诉求,为了免除来自社会的压力,往往以牺牲学校和老师为代价来平息非议。这导致了恶性循环:老师不敢管学生,熊孩子出没,越发嚣张,更容易出事,学校和老师越来越胆战心惊,循环往复……


  我还一直呼吁,以后在招录新生的时候,头一次面试就要搬出校纪、班规等相关制度,当着家长和孩子的面宣读、解释、沟通清楚。把愿不愿意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作为学校是否决定收录该名学生的首要条件。这就相当于一个“宣誓”,加入学校组织的宣誓。哪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入学,也要让孩子和家长明白:学校虽然有义务教你的孩子,但是你也有责任监管和督促自己的孩子遵守学校制度。同时,这样的“有言在先”有利于防止今后发生校闹。

  总之,从入学的第一天,就要让孩子树立牢固的组织观念,加入学校集体。当然,学校必须提前把规章制度完善好,制定得“有文化味”一点,通俗易懂一点,容易操作一点,不要大话空话废话。


  从小就要让孩子明白这种契约精神,你犯了错就要付出代价,没什么可说的。从小就要让孩子明白,这个天底下的空间不是你一个人的,是大家的,天下为公。你在家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让着你,全家的空间都是你的,但是在学校、在社会就不是这样了。如果你犯错误就必须接受惩戒,这是你和学校之间的一种约定。它可以解释为依法治校中的一种形式,并被师生共同遵守。

  在契约精神之下,我们还要多推行“挫折教育”。不要让孩子觉得日子太舒服,要什么有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要让孩子从小就体验到成长的不容易,生存生活都不容易。


  现在的问题是,既然惩戒不等于体罚,那么怎么创新惩戒手段?这是很多老师困惑的事情。

  我在一些学校调研时讲过,用削减孩子参与文化活动福利等办法,作为教育孩子“犯错就要付出代价”的手段。以后我再专门写一篇这样的文章。

  现在,我推荐一篇网上转载的文章,供老师们参考。补充一句:在美国这样所谓民主的国家,学校惩戒学生都是家常便饭,何况古老传统的中国乎?

  教育惩戒,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何池歆,资深媒体人、教育研究人士、广东天梦教育咨询公司顾问,微信 meiti800 )


敬请顺手转发,多谢您的支持





美国学校惩罚频频

汪英伦(一位曾经留美的高中生)



  中国高中以纪律严明著称,男生不准留长发,女生不准留长指甲,学生必须穿校服……一旦违反,就可能受到写检查、请家长、在全校大会上通告批评等处罚。

  那么,在大洋彼岸的美国,高中生的哪些行为不被学校接受,违反后将面临什么样的惩罚呢?


  在美国,不存在“写检查”这回事。如果学生上课违反课堂纪律,比如口吐脏字或欺负同学,老师二话不说,直接抛出一个“detention”。“Detention”的意思是放学留校,学生们形象地称之为“关禁闭”。放学后,学生必须在学校教务长处待一个小时,准确地说,是进行20分钟的“冥想”和40钟的自习。

  何谓“冥想”?就是不能乱动,必须紧盯着教务长那沧桑的面庞。“冥想”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有时间好好反思错误”。事实证明,这是一种非常“残酷”的惩罚,盯着教务长那张面无表情的脸是会让人抓狂的。


  与国内相比,美国高中不太要求学生的仪容仪表,努力杜绝学生出现酗酒和吸大麻等更为严重的问题。我以自身的惨痛经历提醒大家,千万不要认为美国就是天堂。一位看起来无害的同学很可能有着“不可告人”的另一面,望各位在美国保住节操,不要掉入毒品的漩涡。

  在我们这所高中,以教务长为首的老师对学生间的吸毒贩毒问题高度重视,有的甚至在学生中安插“心腹”,让他们一听到风吹草动就汇报。学校捉住过贩卖大麻的学生,二话不说就开除。


  当然,美国高中生犯的不全是这些耸人听闻的错误,现在我们来说一些普通的“校园糗事”。美国学生时常出现上课玩手机被发现这样的事。在一节英语课上,我的同桌正一脸傻笑地和女友发信息,殊不知老师已逼近他的座位。他扬起头,老师“温柔”地说:“手机给我,放学去教务长那里。”

  我们的校规规定,如果手机被没收,学生不仅要被“关禁闭”,钱包也得被迫“减肥”——想把手机赎回来得花5美元(约合人民币32元)。

  “罚款”不是最狠的,“社区服务”才是学校里BOSS级别的杀手锏。一天放学后,我正在走廊里漫步,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串连绵不绝的脏话。不幸的是,他碰上教务长。

  第二天,这位同学告诉我,他被罚做社区服务,连续4周,每周3天。听到“社区服务”这个词,许多中国学生会觉得“多好啊,这不是申请美国大学时必须的社会履历吗”。别忘了,这“社区服务”是惩罚,不仅加分没戏,没准儿还会爆出一些你的“黑历史”。


  美国高中的惩罚措施体现了美国人的“创造力”,繁多的花样谱写了一曲曲学生的哀歌。当然,在我国流传已久的找家长及随之而来的“男子单打”、“女子单打”或“混合双打”,从肉体上来说更有冲击力。所以,无论你身在中国还是美国,最保险的都是不违反校规。



请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


广东天梦教育咨询,校长局长决策智库

天地化育,梦想传承


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发展规划

课程课堂建设、学校品牌传播

考察培训定制、教育活动策划

区域教育研究、教育发展诊断


专家讲座,微信邀约:meiti800

联系电话:13076757027(梁老师)


敬请顺手转发,多谢您的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