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隔空喊话】请李镇西大师学习此文,但愿他能读懂

2016-10-20 何池歆 教育发现

  【写在前面】

  这两年一直很忙,所以尽管看了李镇西老师很多否定学校文化和特色的文章,也没有抽时间去回应。我没有李老师那样的清闲,现在退休了可以走马观花、到处讲学、著书立说,甚至热衷于发微信搞十万加。

  就这么拖,一直拖。我拖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即便我写了一篇甚至几篇文章来回应李镇西老师,也未必有结果。民间俗语说“鸡跟鸭讲”,是不可能有结果的,不对频道。一个对学校文化和学校特色缺乏研究的人,你跟他有什么好争辩的,他说什么就是什么,由着他去吧。今后,我依然冷眼旁观他不断冒出来的观点。

  个人认为,李镇西算一位语文教学专家、出色的班主任,一位教育界知名写手。其他称呼我是不会给的,料他自己也不好意思要。比如教育家,他称不上,除了移植苏霍默林斯基的“爱”,那也不是他的专利;他甚至都算不上一位出色的校长,他掌舵的学校都一般般,在当地不算一流,当然这要看怎么评估,用李老师自己的标准来评估的话,自然是很好的。只会教书不会办学,当然做不好校长,专业岗位和管理岗位这是两码事。

  李老师是一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教育思想者,他在外面的名声很大,远远大过他学校的名声。他反对学校做品牌,他个人的品牌却非常闪亮。我发现,其实他多年来经常干着教育记者的活儿,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李老师对学校文化和特色是缺乏深入研究的,他不懂教育管理。但他一直很有勇气,比如至少在上个世纪我是不敢给国家领导人写信的。从上个世纪冲入这个世纪,李老师一直是呼风唤雨的派头。即便踏入相对陌生的领域,他也必定要体现出教育家的大气魄和大情怀,指手划脚。中国教育界的大神多,那是中国的学校和中国的老师喜欢垒神坛。

  既然李老师不是很了解学校文化和特色,我也就懒得去回应他公开发表的那些言论了。这才拖至今日。突然发现了网上这么一条消息,正好信手拈来,试着隔空喊话请李老师学习一下。里面有顾明远的观点,请李镇西老师学习也不算辱没了他的品牌地位和名声吧。

  我不知道能否如愿,权且相信微信圈的神奇吧,结果如何都无所谓了。是为题记。

  ——学校文化研究人士何池歆(微信meiti800)




【原文】

教育文化应尊重生命本性


  什么样的教育文化更有利于教育的发展?前不久,在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联合举办的“教育文化创新研讨会”上,与会者一致认为,对教育的现实困顿转向对文化的思索和对人性的探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当下的中国基础教育,正步入改革的深水区,也在夹杂着肯定、争议、质疑的舆论环境中前行。目前的教育改革取得了诸多成绩,但是教育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很多学生依然生活在学业压力的苦恼之中。”从教师、园长、校长、区域教育领导等实践一线一路走过来的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王世元,结合自己的亲历和体验提出要从文化上反思我国的教育改革,要基于理想的改革目标、基于对生命本性的尊重,建构理想的教育文化。


  王世元认为:“我们不能就教育而论教育,教育的发展与文化密切相关,研究教育改革就要反思教育文化。”而理想的教育文化的建构必须建立在对生命本性的研究和尊重的基础上,他谈及,“没有尊重意识的人类生命个体或群体,对非生命世界和生命世界都是一种灾难。”


  “什么样的教育最有利于人类生命本质的要求?什么样的教育文化更有利于教育的发展?”与会专家指出,深层次的教育改革确需关注教育文化的建构,对教育的现实困顿转向对文化的思索和对人性的探讨,是一个颇有现实价值的命题。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教授特别赶来,他对王世元从文化的角度切入思考教育问题表示肯定。“教育犹如一条大河,而文化就是河的源头和不断注入河中的活水。研究教育,如果不研究文化,就只会知道这条河的表面形态,而摸不着它的本质特征。教育本身就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本身也是相对独立的文化体。”顾明远认为,教育受文化的影响很大,中国教育的很多问题,实质上是一些文化问题的反映。我们当前反思教育,就是要反思功利化教育文化的危害,真正做到尊重人性,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能够为自己未来的幸福和社会的需求不断学习的人。


  “整个教育学术界从文化学的视角来对当前的教育改革进行研究审视还不是很多,而又是必需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石中英认为,当前社会对教育的认识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在家长的心目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观以及由此导致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集体无意识极大地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并影响到孩子内在学习动机的培养,确实需要从文化层面反思。

  “目前,中国孩子非常害怕失败。其实,失败本身并不可怕,他们害怕的是失败之后的同学嘲笑、老师责怪及父母冷落。孩子只能看到比较的结果,而看不到真实的自己。中国社会对失败很不宽容,这是中国社会文化乃至我们教育文化的一大欠缺。”石中英指出,今天中国教育上的问题有经济上的原因,也有制度上的原因,但是文化上的原因不可忽视。所以,对这样的教育文化进行深入批判和建构性的思考是当下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命题。


  同为教育行政管理者,北京市门头沟区教委主任李永生博士认为,教育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是深刻的,而且是潜在的。如果人们仅从课程改革、方法改革、工具改革、管理改革做起,而不改变人们对教育既有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及价值追求,改革只能是工匠式的,难以有实质性的突破。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教授姜继为认为,今天教育的问题很多是文化的问题和人性的问题。教育的发展,不论是解决教学问题还是学校的品牌建设问题,都需要从文化、人性方面去探讨。来源:人民政协报


敬请顺手转发,多谢您的支持



请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

天梦教育咨询,校长局长智库

天地化育,梦想传承


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发展规划

课程课堂建设、学校品牌传播

考察培训定制、教育活动策划

区域教育研究、教育发展诊断


专家讲座,微信邀约:meiti800

联系电话:13076757027(梁老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