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文学评论》2022年第2期目录、摘要及编后记

文学评论 2022-06-09

2022年第2期

目录


网络文学评价的美学律令与历史逻辑

——兼论恩格斯“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之于网络文学评价的有效性

欧阳友权(5)

“三重摹创”视野下非虚构写作的实践图式探究

王 灿(14)

古希腊罗马散文与西方随笔文体的诞生

蔡西希(23)

理性的整合与超越

——论本雅明与巴塔耶的“经验”

赵天舒(32)

意象创构中的观物取象

朱志荣(41)

汉字美学的本体起源探微

——兼论“意象”的语言学内涵

杨 也(50)

 

“人民”眼中的世界

——1949—1965年间中国文学的世界书写

朴 婕(58)

视觉想象与抒情现代性

——论20世纪50—60年代小说的风景话语

颜水生(67)

论20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的诗歌转折

赵稀方(78)

“九叶”何以称“派”

——论20世纪80年代诗人的一种自我指认策略

黄凤凤(87)

《当代》与改革文学的发展历程

——一个社会史的视角

尹 林(96)

论铁凝小说中的图像启蒙之义

盛 慧(105)

 

革命风潮转换中的文学与“汉字”问题

——《秋夜》“棗”字释义

李 哲(112)

声音里的西南联大

——文化抗战与西南联大学者演讲

马绍玺(120)

重复与书写:论现代汉语诗歌用典的功能结构

周俊锋(129)

“失贞”以后怎样

——论丁玲的“创伤书写”(1936—1941年)

周港庆(138)

作为“现代的超克”的共同制作

——花田清辉与《故事新编》

朱幸纯(147)

旅日体验与前期创造社的激情书写

罗振亚(156)

 

上博简《孔子诗论》“小雅”论及其诗学史创获

徐正英(165)

天文分野:文学地理学的思想来源及意义

王洪军(176)

发现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历史重塑

徐建委(186)

地方意识对汉大赋夸饰性的影响

张廷银(197)

梅尧臣诗体诗论析疑

张 剑(205)

郭嵩焘与西方文学

——中国人为活动主体的近代中西文学关系(1840—1898)考论

尹德翔(214)

 

编后记(224)



摘要 


网络文学评价的美学律令与历史逻辑

——兼论恩格斯“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之于网络文学评价的有效性

欧阳友权

 

内容提要 恩格斯提出的“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之于网络文学评价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充分有效性。美学评价与历史评价的逻辑环扣构成网络文学评价本体的“魂”与“根”。廓清网络评价对象的美与审美,关注历史在线与文学在场,谨防美学缺席与历史虚无,规制着网络文学评价能否自觉践行审美对历史的文学承诺。走出“网文例外”的评价舒适区,避免“脱网谈美”和“离文谈史”,把握美学评价的“坐标”,勘准历史评价的“锚点”,方能厘清网络文学评价标准的内容边界,从学理原点上建构网络文学评价的美学律令与历史逻辑。

 

关键词 网络文学评价;“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美学律令;历史逻辑;有效性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三重摹创”视野下非虚构写作的实践图式探究

王 灿

 

内容提要 “何谓/为何非虚构写作”是文学研究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非虚构写作是作者在其所处的历史与生存情境下,所选择的最符合其写作伦理的叙事形式。一旦叙事将写作者、读者和被叙写的他者连结成一个互相遭遇的中介平面,写作者之于他者和读者的双重债务关系也就在前构型阶段产生。借由中介的开展,非虚构写作与“真实”亦在共构型阶段形成特殊的面的连接,二者相互支持并证成彼此的真实性。最终在重构型阶段,作品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后理解,进而也让作者与读者对被叙写之他者及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关切和反思成为可能。

 

关键词 非虚构写作;三重摹创;实践图式;伦理思考;保罗·利科

作者单位 武汉轻工大学管理学院

 

 

古希腊罗马散文与西方随笔文体的诞生

蔡西希

 

内容提要 古希腊罗马时期是西方古典散文发展的重要时期,西方随笔作为散文的重要体式之一,是古希腊罗马对话体、书信体和历史散文杂糅的产物。学界普遍认为古希腊罗马散文对西方随笔产生过重要影响,对这一观点的具体展开值得更为详细地考察和呈现。在古希腊罗马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西方古典散文在柏拉图、西塞罗、塞涅卡等人的创作实践下不断演变,并在思想基础、诗学特质、语体风格和叙述视角等方面对西方随笔文体的诞生产生过重要影响。最终,在普鲁塔克的《道德论丛》中,一种在主题内容上包罗万象,在言说形式上兼并各体,以主体性经验叙述为主的西方随笔体式得以初步确立。

 

关键词 西方随笔;文体史;柏拉图;西塞罗;普鲁塔克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理性的整合与超越

——论本雅明与巴塔耶的“经验”

赵天舒

 

内容提要 “经验”是西方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本雅明和巴塔耶分别通过各自对经验的论述,深刻反思了欧洲文化的理性传统。二人笔下的经验既有很强的相似性,又存在着根本差别。如果说经验在其本意上指向某种在场,那么本雅明的“本真经验”与巴塔耶的“内在经验”则代表缺席。这种缺席在他们的思想体系中分别体现为“光晕”与“神圣”,即存在的原初与完满状态,一种自人类诞生初始便遗失的在场。对这种在场的缺席,本雅明和巴塔耶选择以不同的方式来面对。前者力求整合理性的要素,让缺席的在场以“星丛”的面貌重新显现,后者则试图超越理性,走向“黑夜”即缺席本身。

 

关键词 本雅明;巴塔耶;经验;在场;缺席

作者单位 巴黎第十大学文学、语言、表演博士院

 

 

意象创构中的观物取象

朱志荣

 

内容提要 在意象创构中,观物取象是主体以情感为动力观照对象,加以感悟和取舍的活动。观以虚静为基础,在直观中凝神观照外在物象,并从中观照自我。意象创构的观既要肇自然之性,以物观物,又要以我观物。主体既观其形,又观其神,由体物得神而臻于体道境界。同时,主体由观而感,由感而发,感物而动情,在感悟中体现着应目与会心的统一。主体通过直觉而感悟大千世界的造化之妙,并通过比兴的思维方式拟象取心,创构意象。取象超越于对物形的感知,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和主导性,其中包含着主体的选择和判断。主体的取象是一种活取,取中有拟,也是一种抽象,调动着主体的想象力,使物我的生命精神相互交融,使观物和感悟得以升华。

 

关键词 意象;观物;感发;取象;体道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汉字美学的本体起源探微

——兼论“意象”的语言学内涵

杨 也

 

内容提要 讨论汉字美学无法回避哲学起源问题,对该问题的思考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汉语的字、词、文的演化孳乳实际上遵循的是同一个“意象”原则,是“意象”在汉语形态特征中三位一体的表达;汉字的起源同时伴随宗教性和审美性,而宗教性日渐被审美性取代,成为意象的组成部分深入美学之基;意象不仅是汉字视觉美感的滥觞,更是抹除了汉字哲学日渐式微的宗教色彩的敞开性的本源;因而,“意象”最终建立起一种以汉语资源为主体的新的哲学本源话语。

 

关键词 汉字美学;语言哲学;意象;终极所指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人民”眼中的世界

——1949—1965年间中国文学的世界书写

朴 婕

 

内容提要 1949—1965年间的中国文学呈现了多层次的世界,这一世界形象不仅因时代而动态变化,也包含“冷战”二元对立、被压迫人民的反抗与团结、资本主义世界的内部冲突、古典文明的传承等多重图景。同时,这些书写还体现了中国在世界中起到的作用。中国基于自身的文化主体判断,建立了一个多维度的立体世界,中国也在世界书写中确认了自己的主体性、文化特征和未来发展方向。重审这一时期中国文学的世界书写,可以深化理解这一时期中国对世界和自我形象的构建,理解中国在文化领导权上的探索,也为今日中国进行世界对话提供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 世界书写;人民文艺;《人民文学》;《文艺报》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文学院

 

 

视觉想象与抒情现代性

——论20世纪50—60年代小说的风景话语

颜水生

 

内容提要 风景话语不仅具有陈述意义和修辞价值,也是一种复杂的思维形式和情感结构。抒情是中国文学的重要传统,景和情是文学的两个基本元质,小说中的景与情同样不可分离。20世纪50—60年代小说具有数量众多、内容各异的风景描写,这些风景话语使小说呈现了鲜明的视觉美学和抒情特征。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小说家大都诗意化、浪漫化地看待、描绘社会历史和现实生活,他们在小说创作中融合了视觉想象,通过壮丽的山河、悲苦的荒原、优美的田园、斑斓的色彩、丰富的造型等风景话语蕴含了宏大崇高的感情,表达了对祖国、劳动人民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歌颂,也表达了对幸福生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欢唱。这些风景话语不仅构成了一种视觉秩序,而且展现了抒情与中国现代性的复杂关系。

 

关键词 史诗时代;风景话语;视觉想象;抒情现代性

作者单位 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的诗歌转折

赵稀方

 

内容提要 20世纪50年代以来,香港文坛呈现出左右对立及现代主义的三重格局。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香港经济的腾飞,海内外社会运动的展开,历史发生了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右翼出身的《盘古》发生了“左”的转折,它首先批判港台现代诗,倡导通俗易懂的诗风,并最后走向内地新民歌体。《盘古》之后,《诗风》派与《大拇指》《罗盘》派也批判港台现代诗,不过因为背景不同,他们分别走向了古典主义和生活美学。经由原始报刊,考察三个诗歌派别的历史线索,探究其美学特征,可以打破我们对于这一时期香港诗歌的简单理解,重新建构这一时期香港诗歌的历史风貌。

 

关键词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青年诗歌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九叶”何以称“派”

——论20世纪80年代诗人的一种自我指认策略

黄凤凤

 

内容提要 《九叶集》的出版是一次诗人主动“集结成派”的文学事件。探查关于《九叶集》的杂文学文本,可以看到诗人们的自我指认策略:通过诗作分类,他们呼吁关注20世纪40年代的诗歌创作,厘清文学争议,塑造集体角色,同时主动促成文坛权威评价的改动,使《九叶集》得以跻身主流文学评价体系;通过诗群比较,如与《白色花》诗人的论争和对历史上“新月派”“现代派”的疏离,他们努力使《九叶集》向现实主义风格靠拢;而随着20世纪80年代风气的日渐开放,《九叶集》诗人通过中西比较,展开积极区分,日趋自信地凸显自己的“中国现代派”气质,同时支持“朦胧诗”作者的创作,鼓励多元包容创作环境下的诗歌创新。在丰富文学史写作的精神向度以及中国新诗发展的认知角度上,《九叶集》诗人的自我指认体现了追求正确历史评价的勇气,是有必要的且可敬的经典化过程。

 

关键词 《九叶集》;九叶派;杂文学文本;经典化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文学院

 

 

《当代》与改革文学的发展历程

——一个社会史的视角

尹 林

 

内容提要 作为肩负国家意志的文学,对社会史的书写,是改革文学绕不开的责任。同时,社会的极速变迁,无疑也会对主导文学产生新的书写要求。《当代》杂志完整地见证了改革文学的发展历程。从1980年程树榛的《励精图治》到1986年柯云路的《夜与昼》,《当代》的编者们推动了改革文学的现实主义品质的呈现。这种品质要求改革文学从主题、内容、情感、手法等方面不断深化与丰赡,从而去反映更加广阔和细腻的“社会现实”。改革文学在深化和丰赡的过程中,也渐渐地出现了类型的嬗变,形成了情感路线、官场路线、寻根路线等不同面向,从而对于社会史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参照。

 

关键词 社会史;《当代》;改革文学;现实主义;嬗变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学院

 

 

论铁凝小说中的图像启蒙之义

盛 慧

 

内容提要 铁凝是中国当代少有的深受绘画艺术影响、倚赖绘画艺术以形成风格的作家。在中国作家纷纷借镜西方文学的20世纪80年代,是西方绘画艺术及其象征的知识谱系、内蕴的现代思想,构成铁凝进入时代文学场域的“装置”——绘画之于铁凝不仅是美学的“方法”,更构成“思想的表情”;不仅推动其文学风格的生成,也成为她笔下人物精神探索与主体建构的重要媒介。铁凝为其小说中的现代主体设想了审美启蒙的成长路径,有感于20世纪90年代转型期的精神困境,又为审美内置了道德形而上的精神支点。由此,出入于绘画的镜像,“审美的人”被还原为“历史的人”。他们在“人与人”的视线关系中发现“人与自我”,又于内在世界的重建中,构建世界的“乐园”。

 

关键词 铁凝;绘画;图像启蒙;视觉关系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革命风潮转换中的文学与“汉字”问题

——《秋夜》“棗”字释义

李 哲

 

内容提要 在《语丝》初刊的《秋夜》版本中,当下通行的简体“枣”字原为“棗”,其“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的句法乃“拆字造句”的游戏笔墨。在《秋夜》第四段,鲁迅对“棗树”进行了密集而复沓的书写,并在“语言反刍”中将其锤炼成具有实感的诗学物象。但生成的“棗树”并未融汇于“秋夜”整体的意境,反而对“秋”及其背后的诗学予以彻底颠覆。“棗树”最终定格为与“荆棘”呼应的“刺”的形象,由它所表征的“自我”既呼应着“大革命”时期激进青年群体对“刺的文学”的追求,又复现着鲁迅自身在晚清“民族革命”时期“争天拒俗”的“摩罗诗力”。

 

关键词 《秋夜》;《野草》 ;枣树;汉字;文学革命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声音里的西南联大

——文化抗战与西南联大学者演讲

马绍玺

 

内容提要 面对学生和社会公众发表演讲,是西南联大学者文化抗战的具体形式。在民族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他们把专业知识同抗战和国家命运相联结,在演讲中传播知识、开启民智、动员民众、鼓舞抗战,从源流上为危机中的中国寻找生存和复兴的文化根基和文化自信,用文化养育健康向上的民族精神,发挥文学在抗战中的作用。虽然没有冲锋陷阵在抗战的前沿阵地,但是他们的“胸中十万甲兵”同样对抗战与建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奔走于讲坛的身影,给抗战时期的昆明带来了绚烂的文化景观和知识魅力,是西南联大精神的一种象征。

 

关键词 西南联大;散文;学者演讲;文化抗战;人民性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重复与书写:论现代汉语诗歌用典的功能结构

周俊锋

 

内容提要 典故涉及一种特殊的重复,是对文化记忆和源头印迹的迷恋,诗歌用典的讨论关乎传统文以及个体自身的体认。从典与用的角度来看,诗歌用典很可能是一种有着独特价值的审视角度,以此作为切入点或可松动当前诗歌研究某些固化的观念认知。文章考察现代汉语诗歌用典的结构与功能,试从相似性用典、差异性用典、悖反性用典、衍生性用典四个层次,结合具体文本讨论诗歌用典的借代证言、参差对照、反讽悖谬、联想隐喻等复杂丰富的意涵。文章藉由用典问题的辨析而向原初书写等终极性问题延伸和探溯,以用典的创新实践进一步拓展现代汉语诗歌的书写空间与诗性潜能。

 

关键词 诗歌用典;重复;书写;功能结构;汉语性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失贞”以后怎样

——论丁玲的“创伤书写”(1936—1941年)

周港庆

 

内容提要 丁玲在南京三年的存活经验始终难以被纳入强调“忠烈”的革命话语体系,因此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往往被指认为有“失贞”嫌疑。事实上,从1936年的复出之作《松子》开始,“失贞”问题便构成了丁玲创作的重要背景与情节线索。与此前研究多从《我在霞村的时候》入手不同,本文将“政治失贞”作为丁玲创作的一个转捩点,在“政治无意识”的层面,通过对《松子》《一颗未出膛的枪弹》《新的信念》以及《我在霞村的时候》等隐含“失贞”叙事的作品进行再解读,展开对丁玲的心理分析,揭示丁玲“失贞”叙事的政治寓意。

 

关键词 丁玲;“失贞”;“创伤书写”;《松子》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作为“现代的超克”的共同制作

——花田清辉与《故事新编》

朱幸纯

 

内容提要 在总体重视鲁迅文学却相对轻视《故事新编》的日本,作家花田清辉成为少数《故事新编》的热情支持者之一。从“现代的超克”论出发,花田清辉在《故事新编》中发现了鲁迅“以前现代为否定性媒介超越现代”的文学和政治追求,并于晚年以共同制作的形式将《故事新编》改编成《戏曲:故事新编》。在二战后的时代背景下,花田清辉对《故事新编》特别是《铸剑》给予了新的独特解读,展现了他对传统与现代、个人与集体、失败与胜利、生存与死亡、知识者的责任等诸多思想课题的理解,并呈现出鲁迅作为东洋作家、作为20世纪作家超越时空的生命力。  

 

关键词 花田清辉;鲁迅;《故事新编》;“现代的超克”;“共同制作”论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旅日体验与前期创造社的激情书写

罗振亚

 

内容提要 创造社诗群以个人欲望为基点,屈辱和焦虑交织的感伤情感与“异化”体验,看似近于西方的浪漫主义潮流,更暗合着大正时期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实质和厨川白村的“苦闷”哲学,当时流行于日本的泰戈尔热、惠特曼热则推波助澜,导致了创造社诗歌的异军突起。在“新浪漫主义”的辐照下,前期创造社体现出“为艺术而艺术”的非功利倾向与“主情主义”的核心追求,用想象支撑诗歌的艺术“天国”。而创造社“转向”也是逸出大正文化圈的场域转换所致,是对个人主义“感伤病”清算的结果,“转向”标志着当初有日本大正文化滋养的“新浪漫主义”在中国的暂时退潮,但并不意味着浪漫主义的终结。

 

关键词 旅日体验;前期创造社;新浪漫主义;转向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文学院

 

 

上博简《孔子诗论》“小雅”论及其诗学史创获

徐正英

 

内容提要 上博简《孔子诗论》“小雅”论第三简当补足为“[《小雅》少德]也,多言难而怨怼者也,衰矣少矣”,第四简当补足为“[孔子]曰:诗其犹塝门”“民之有戚患也,上下之不和者,其用心也将何如?[曰:《小雅》是也]”。将简文与74首“小雅”文本、简文解20首“小雅”作品之言、历代解74首“小雅”成说作“三重对读”,确认孔子对“小雅”内容所作抒写苦难、宣泄怨情、反映民众忧患、揭示上下交恶四个方面的归纳评述,与“小雅”文本主体指向深度吻合。孔子以“情”论诗和以“怨怼”定性“小雅”风格特征,将西晋的“缘情说”与西周末年的抒情意识实现了勾连,也使“怨诽说”成为汉代以来人们对“小雅”风格特征的基本共识。

 

关键词 简文补正;三重对读;以情论诗;勾连“缘情说”;沾溉“怨诽说”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天文分野:文学地理学的思想来源及意义

王洪军

 

内容提要 天文分野就是将周天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并与历史事件相联系,建立起可以识别地域(人君)吉凶祸福的一种学说。春秋以降,二十八宿、十二次与九州等分野,确立了星象与方国、地域之间的对应关系。到了汉代,分野学说更加系统化、理论化,并且在礼乐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的参与下,星宿、地域、音乐、文学之间建立起复杂的关系。随着文化的流变,天文分野渐次衍生出有意味的文学叙事模式,形成文学意象;而其中的吉凶祸福观念,也构成了天命文学的主题之一。星土分野影响下的地理区域、地理空间的划分以及不同地理空间所形成的地域特色、风俗习惯、文学表现则成为传统地理诗学建立的逻辑起点。

 

关键词 星土分野;风俗习惯;文学地理学;叙事模式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发现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历史重塑

徐建委

 

内容提要 利用《春秋繁露·止雨》篇及银雀山汉墓所出历谱,可以确定董仲舒“天人三策”对策时间为元光元年(前134)五月,在汉武帝开始尊儒之后,而非之前。独尊儒术的过程中,田蚡和公孙弘先后是关键人物,董仲舒的作用并不突出。汉宣帝初年,为了制衡霍氏家族,宣帝重新赋予丞相实权,起用儒生魏相为相。魏相喜用汉故事,从档案中整理出许多策奏以供参考,并特别推重贾谊、晁错、董仲舒的奏议,此后三人的文章开始在儒生间流传。至刘向则对董仲舒推崇备至,并直接影响了《汉书·董仲舒传》的纂述。以刘向为代表的儒生群体有意无意地重塑了西汉历史的叙事结构,通过强化贾谊、董仲舒等儒生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作用,凸显了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

 

关键词 董仲舒;独尊儒术;魏相;《汉书》书写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地方意识对汉大赋夸饰性的影响

张廷银

 

内容提要 通常认为汉大赋的夸饰性与汉代文人歌颂大一统及汉帝国空前强盛密切相关,而近年学界对于汉大赋与地方志关系的探讨,则提示我们汉大赋的夸饰性,同时也受到了来自地方和地域角度的某些因素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写作方法和素材方面,也体现在思考角度和表达立场的启示和支持。汉大赋的夸饰风格,首先与初期作家从六国而来又多服务于各藩王的地域属性有关,其次则可能得到方志处地方而美乡邦写作趋向的启示。汉大赋的夸饰性,同时也体现了它的地方性,二者结合,对当时并行的采诗观风制度与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汉大赋;夸饰性;地方性;地方志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

 

 

梅尧臣诗体诗论析疑

张 剑

 

内容提要 梅尧臣的“宛陵体”并非专指其五古而言,宋人学“宛陵体”,有的学其体式、题材、意象、句法、风格,有的仅为依韵、次韵,情况复杂。梅尧臣的“意新语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论,主要指五律而言,对于其他诗体并不完全适用。梅尧臣虽然提倡诗歌的“平淡”,但并不排斥奇险;他的平淡论与情性雅正、语言古朴相关,并非其最看重的诗学观念,他更推崇诗歌的刺美精神。

 

关键词 梅尧臣;宛陵体;意新语工;平淡;刺美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

 

 

郭嵩焘与西方文学

——中国人为活动主体的近代中西文学关系(1840—1898)考论

尹德翔

 

内容提要 近30年,以中国人为活动主体的近代中西文学关系(1840—1898)研究相当少。这与从事这一研究的学术条件与价值取向有关。钱锺书《汉译第一首英语诗〈人生颂〉及有关二三事》一文关于晚清外交官对西方文学不感兴趣的判断,在很多人身上都不能成立。郭嵩焘不懂外文,对西方文学一无所知,但从对他日记的分析中,却能发现一种关注和学习的态度。郭嵩焘的个案提示我们,关于这一特殊时段的中西文学关系,有重新省察的必要。以中国人为研究对象,努力挖掘与之相关的许多“边角的事实”,使这一时段中西文学关系的有机景观得以浮现,才能疏通1898年前后的中西文学关系,进而确立其内在的关联。

 

关键词 郭嵩焘;晚清;西方文学;荷马;莎士比亚;钱锺书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编后记


近20年来,中国网络文学发展迅速,各种题材作品脱颖而出,消费群体日益扩大,影响力持续增强。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中国文学研究界的广泛关注。2020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网络文学研究室成立,时任所长刘跃进指出,网络文学研究室成立是当下中国文学学科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网络文学学科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一事件无疑具有象征意义和导向作用。然而,仅仅依靠某一个研究机构的三五个研究人员组成一个研究团体,远不足以解决网络文学面临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我们任重而道远。“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网络文学是一代之文学吗?网络文学概念的具体内涵是什么?网络文学的审美标准和艺术旨趣有何不同?中国网络文学有何中国特色?传统文学批评的标准是否还适用网络文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如何发挥对网络文学的指导作用?诸多问题共同指向如何构建中国网络文学的理论体系和评价体系。这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本期刊登的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评价的美学律令与历史逻辑——兼论恩格斯“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之于网络文学评价的有效性》一文,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经典理论命题恰当地运用于网络文学批评,重申恩格斯关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对于网络文学评价标准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作者提出,网络文学批评要践行审美对历史的文学承诺,要廓清网络评价对象的美与审美,要关注“历史在线”时的“文学在场”,要谨防美学缺席与历史虚无。作者认为,恩格斯将“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视为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既表明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普遍规律,也体现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特殊机制,是文学批评的“学术语法”。文章从网络文学的现实情境出发,通过对大量网文名篇的个案分析,将网络文学评价标准问题的研究推向深入,纠正了传统经典文论不适用于网络文学的偏误,明确彰显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价值。这些认识均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建设性,尤其是对建构网络文学批评标准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本期文章全部来自网络平台的自由投稿,根据审稿程序,将通过三审和专家匿名外审的稿件,按照文学理论、当代文学、现代文学、古代文学编排成四大板块,每一个板块6篇文章,共计24篇,没有设置专栏,也没有特稿、约稿。作者分别来自20个全国不同高校、科研院所及海外研究机构,年龄覆盖老、中、青三代。在全部24篇文章中,有9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研究成果,3篇是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研究成果,1篇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研究成果,2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研究成果,基金项目总占比63%。选题虽然较为分散,但基本呈现出各学科近一段时期以来的重点、热点和前沿问题,在编辑部没有任何预设、引导的情况下,研究者自动、自主呈现其研究成果,较为真实、客观地反映出当下中国文学研究的一般面貌和整体水平。

 

办好学术期刊需要密切同读者和作者交流,《文学评论》具有开门办刊的优良传统,“被动接受”“等米下锅”的情形不会长久延续。近2年来,新冠病毒疫情阻碍了本刊与学界的交流,学者关门写作,期刊关门办刊,学术会议几近停办,每年一届的编委会也已经三年没有举行,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办刊思想的封闭,也并不表明我们与作者、读者的疏离。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重点围绕“三大体系”建设、跨学科对话与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等主动设置议题,拓展学术视野,强化价值引领,推动理论创新。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期待与学界同仁携手共进!期待春天的到来!


扫描二维码关注社科期刊网

获得更多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